l 参考值l白细胞计数:成人:410 109/L l 新生儿:1520109/L l 6个月2岁:1112109/L l白细胞分类:百分比%绝对值 109/L l 1、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15 0.040.5l (N)分叶核 5070 27l 2、嗜酸粒细胞(E)0.55 0.020.5 l 3、嗜碱粒细胞(B)01 00.1l 4、淋巴细胞(L)2040 0.8 4l 5、单核细胞(M)38 0.120.8 l简介l 1、生成:与红细胞类似l 骨髓10d 血液10h 组织12dl分裂池 成熟池 贮备池 循环池、边缘池 组织l 2、1个原粒细胞可分化增殖为832个成熟粒细胞l 3、粒细胞生存期:1012d;功能池贮留期:1012hl 4、中性粒细胞功能:趋化作用、变形和粘附作用、l 吞噬作用、杀菌作用 l 临床意义l一、增多的临床意义l 1、生理性增多:l 饱餐、心情激动、猛烈运动、高温严寒、经期妊娠l 2、病理性增多:l 1、急性感染或炎症:细菌性 最常见的缘由l 2、广泛性组织损伤、坏死l 3、急性溶血或失血l 4、急性中毒 5、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6、骨髓增殖性疾病 7、恶性肿瘤的晚期 8、某些本身免疫性疾病:AIHA 9、某些药物 10、严重缺氧l二、减少的临床意义l 明确几个概念:l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l 1、感染性疾病:病毒、伤寒、结核l 2、血液系统疾病l 3、理化要素及药物l 4、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l 5、其它:SLE、过敏性休克、l三、核象变化l 正常比值:杆状核/分叶核为1%5%/50%70%,即 1/13l1、核左移l 1、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l 细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或失血、粒细胞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响l 2、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高l 再障、粒细胞减少症、伤寒、败血症l2、核右移 巨幼贫、化疗后l四、形状异常l 1、中毒性改动:l 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l 空泡构成、核变性l 2、Auer body:见于急非淋l 3、巨多分叶核:巨幼贫、化疗后l 4、Dohle body(球形包涵体):严重感染l 5、其它异常粒细胞:MDSl一、增多的临床意义l 1、变态反响性疾病l 2、寄生虫病l 3、皮肤病l 4、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真红l 5、某些恶性肿瘤的晚期l 6、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 7、某些传染病:猩红热的急性期 8、其它:风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 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二、减少的临床意义 意义不大 1、长期运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2、伤寒的极期l生理功能:参与超敏反响l颗粒内含物丰富:l 组胺、肝素、慢反响物质、l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l增多的意义:l 慢粒、骨纤、l 慢性溶血、脾切除术后l一、淋巴细胞分类l 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存活数月数年l 占淋巴细胞的50%70%l 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存活45天l 占淋巴细胞的15%30%l 非T非B淋巴细胞:K细胞、NK细胞l二、增多的临床意义l 1、病毒感染性疾病l 2、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l 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l 4、移植排斥反响l 5、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l三、减少的临床意义l 皮质激素、烷化剂、艾滋病、丙球缺乏症l四、异形淋巴细胞l 1、分型:l 泡沫型、不规那么型、l 幼稚型、l 浆细胞型、组织细胞型l 2、临床意义:l 1病毒感染性疾病、2药物过敏l 3输血、透析后、4免疫病、放疗后l一、功能:l1、诱导免疫反响,2、吞噬和杀灭某些病原体,l3、抗肿瘤活性,4、吞噬和去除损伤细胞l二、增多的临床意义:l1、某些感染:疟疾、黑热病、结核病l2、某些血液病:恶组、M5、MDSl3、急性传染病或感染的恢复期l一、类白血病反响l 1、定义 2、类型l 3、中性粒细胞型类白反响与慢粒的鉴别l二、网织红细胞计数l 1、网织红细胞的概念l 2、参考值与临床意义lRBC l Rbc Hb Hct MCV MCH MCHCl RDW lWBCl Wbc Gran Lym MID(Mon)WDWlPLTl PLt MPV Pct PDWl l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