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新课标2物理答案

1777****77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7.50KB
约6页
文档ID:37742146
高考新课标2物理答案_第1页
1/6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2)物理答案答案二、选择题14.D 15.C 16.B 17.A 18.BC 19.AC 20.BC 21.BD第II卷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22.(6分)(1)3.25;(2分) 1.79;(2分)(2)C (2分)23.(9分) (1)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2分)(2)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1分);闭合开关、,调节,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1分);保持华东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1分),断开,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1分);读取电阻箱所示的电(3)(4) 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1分)(5) >(1分)断开,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成半偏状态,电压表所在支路总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也增大;此时两端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半偏电压,故(1分,其他合理说法同样给分)24.(12分)设带电粒子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粒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的速度分量不变,即 ①由此得 ②设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由动能定理有 ③联立②③式得 ④25.(20分) (1)在0~2s时间内,A和B的受力如图所示,期中、是A和B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是B与C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 ① ② ③ ④规定沿斜面向下为正。

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和,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⑤ ⑥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 ⑦ ⑧(2)在时,设A和B的速度分别为和,则 ⑨ ⑩时,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和此时A与B之间摩擦力为零,同理可得 ⑪ ⑫即B做减速运动设经过时间,B的速度减为零,则有 ⑬联立⑩⑫⑬式得 ⑭在时间内,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为 ⑮此后B静止不动,A继续在B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后A离开B,则有 ⑯可得 (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⒄设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为,有 ⒅(利用下面的速度图象求解,正确的,参照上述答案信参考给分)33.(15分) (1)ACD(5分)。

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份,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10分)(i)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柱长度=10.0cm时的压强为p;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10.0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压强为由玻意耳定律得 ①由力学平衡条件得 ② 打开开关K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③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12.0cm ④(ii)当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压强为由玻意耳定律得 ⑤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⑥联立②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10.4cm ⑦ 设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依题意得 ⑧联立④⑦⑧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13.2cm ⑨34.(15分) (1)ABD (2)(10分) (i)由题意,O、P两点间的距离与波长之间满足 ①波速与波长的关系为 ②在的时间间隔内,波传播的路程为。

由题意有 ③式中,PQ为P、Q间的距离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PQ=133cm ④(ii)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运动的时间为 ⑤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波源运动的路程为A2题给条件得 ⑥故时间内,波源运动的路程为 ⑦35.(15分)(1)ACD(2)(10分)(i)设a、b的质量分别为、,a、b碰撞前的速度为、由题给图像得 ① ②a、 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滑块的共同速度为由题给图像得 ③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⑤(ii)由能量守恒得,两滑块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力 ⑥由图像可知,两滑块最后停止运动。

由动能定理得,两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⑦联立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⑧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