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C卷 含答案.doc

xin****82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KB
约7页
文档ID:7373195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C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1/7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C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划分的?(  )A.发展性研究B.应用性研究C.预测性研究D.评价性研究2、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 )A、传承人类文明,让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B、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和直接经验的真切感受C、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例清晰的文化知识D、促进学生认知和整体性发展,并形成全面的解决问题的事业和方法3、为了让幼儿认识蜻蜓,教师出示了蜻蜓的标本,这采用的是( )教学方法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4、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个体的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6、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时,杨老师发现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于是针对性地进行了补充讲解这一教学过程具有( )A 预设性 B 生成性 C 启发性 D 随意性7、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A.负向迁移 B.原型启发 C.思维定势 D.功能固着8、( )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要求,是教育的核心问题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9、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A.尝试与顿悟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刺激与反应10、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1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2、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又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

这种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重分数 B.注重起伏C.注重分配 D.注重转移13、下面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14、20世纪6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罗杰斯C、布鲁纳D、布卢姆15、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个案法16、我国小学低年段开设的《品徳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 )A.活动型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校本课程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①优先发展 ②育人为本 ③改革创新 ④促进公平 ⑤提高质量 ⑥均衡发展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18、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A.强迫性洗手B.强迫性计数C.刻板的仪式性动作D.强迫性自我检查19、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中国B.日本C.新加坡D.德国20、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教师时,韩老师会给予肯定,这种心理方法是(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情绪疗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检索文献需遵循的基本要求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的基本概念3、《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试行 ) 》 中提出了 “ 终身学习 ” 的基本理念 , 你如何理解?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2、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教师感慨地说:如今的孩子,虽然年龄小,课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会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小学老师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还勉强能回答,但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

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的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裹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别人会看不到吗?女人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的问我:“老师,你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1)试分析这位老师困惑的原因2)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境,将如何对待?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回答问题: 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2)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2、B3、A4、A5、D6、B7、B8、C9、B10、A11、B12、B13、B14、[答案]C[解析]120世纪6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代表人物是布鲁纳故正确答案为C15、【答案】A解析: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16、A17、B18、【答案】D19、D20、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3)勤于积累;(4)善于思索。

2、答案如下:(1)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2)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3、答案如下:20世纪60年代,法国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主要是说,身为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3)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2、答案如下:1.这位教师的困惑,一方面在于他不够了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另一方面,教师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习惯和意识材料中的老师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和追求,才会产生困惑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领域日益丰富,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所应不断提高各方面专业素质。

总之,材料 中的老师在专业化发展上有待进步2.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优路网校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专业理念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 第二,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第三,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含: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本诗选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读时琅琅上口,诗句真切而清晰的再现了一年中野草的繁茂与枯败,一枯一荣、一青一黄之间,看似柔弱的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已然彰显,而熊熊大火之后的顽强再生更体现作者对待生命自强不息的态度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离、岁、枯”等6个生字,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集体讨论的方式中感受小草生长的过程,体会诗人观察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顽强向上的意志3.1.看图片,对比茂盛与枯萎,感受“枯”2.以学生为主,通过观察田字格的“枯”字,分析“枯”的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呈现“枯”字诀:体型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边板书田字格,边讲解,学生跟随在田字格中练习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运用投影仪进行评议。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