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取土场、施工便道及临时用地环保恢复方案中交一公局国道318线林拉公路米墨段第四标段工程经理部目 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和原则12.1编制依据12.2编制原则13、恢复目标24、施工总体方案34.1施工方案概述34.2人员配备34.3主要机械设备配备45、施工方法45.1取土场取料45.2河滩取料65.3石料场开采65.4取土场恢复75.4.1边坡修整75.4.2排水沟设置85.4.3场地平整95.4.4表层土覆盖95.4.5取土场绿化95.5河滩区料场恢复105.6采石场环保恢复105.7施工便道恢复115.8临时设施用地恢复125.8.1临时用地使用过程控制125.8.2使用后恢复方案12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136.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136.2建设环保目标责任制146.3保护实施措施147、安全保证措施15取土场及临时用地环保恢复方案1、工程概况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四合同段路线起于扎西岗乡东侧K4535+400〔接第三合同段终点〕,终于墨竹工卡县城东侧K4553+256.977〔接墨竹工卡至拉萨段起点K4554+800〕,路线全长17.857Km。
为满足施工需要,在本合同段内有3个取土场,1个碎石场,其中1#取土场〔K4539+400右1300m〕位于扎西岗乡恰热多村,2#取土场〔K4538+500左150m〕位于扎西岗乡加尔多村,3#取土场〔K4551+800右120m〕位于墨竹工卡县塔巴村,总取土量约335万方拟建采石场在格桑村,取料量约65万方,临时建设主要有工程驻地、钢筋加工厂、预制场、砼拌合站、水稳拌合站和沥青拌合站,总占地面积约142亩,其中工程驻地占地约14亩,钢筋加工厂占地约8亩,预制场占地约60亩,砼拌合站占地约20亩,水稳拌合站占地约10亩,沥青拌合站占地约30亩2、编制依据和原则2.1编制依据①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墨竹工卡至拉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④《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2编制原则取土场和便道复耕方案的编制应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实际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效益最正确和便于操作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①源头控制、防复结合②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土地复耕纳入工程建设方案③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土地用途,能复垦为耕地的必须复垦为耕地④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维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减少环境的破坏,防止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
3、恢复目标我标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部门的管理和要求,减少破坏,使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沿线的水体、耕地、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努力建设一条优质、安全、绿色、和谐的高速公路取土场和临时设施复耕完成以后,应到达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复耕后的土地能与自然条件作用形成的地形保持一致,其景观地貌要与周围未被破坏的土地相协调;②复耕后的土地表层要具有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③新建设的生态系统 根本稳定,复耕地具有一定的自适应和抵抗污染及破坏的能力且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水系;④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4、施工总体方案4.1施工方案概述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影响,我部对所在范围内的取土场,有方案的进展开采,待取料完毕后,采用削坡、平整、绿化和排水进展环保修复取土场取土完毕以后,现根据取土场与施工场地的位置关系,对取完土的场地,先将取土场高边坡位置进展机械刷坡,防止山体滑坡和塌方;其次进展边坡防护以及排水设施施工;最后进展场地平整,将取土场前期的清表土覆盖于平整的场地上取土场复耕完成以后,外表进展植被的种植和绿化。
取土复耕工作流程图如下:机械刷坡防护和排水设施施工场地平整覆盖表层土种植、绿化4.2人员配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取土场恢复现场作业人员分为五个班组,分别为平整场地班、机械指挥班、表层土覆盖班、排水设施班和种植绿化班每个班组配备专业班长1名,技术人员1名,其他施工人员共计30人,具体配置见下表:施工人员配置表序号工种主要工作内容人数备注1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施工组织与协调12技术人员现场施工技术指导13班组负责人组织所带班组人员施工54安全员现场安全施工15普工覆盖表层土、设置排水设施等206其他值班、现场看护24.3主要机械设备配备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机械名称主要工作内容数量备注1挖掘机边坡修整12装载机场地平整13自卸汽车表层土拉运34洒水车临时洒水15合计65、施工方法5.1取土场取料〔1〕开采前,先将山体表层土去除集中堆放,用防尘布遮盖,以便于施工完毕后覆盖场地,恢复平整,便于播撒草籽进展绿化〔2〕取土应有序进展,不得随意开挖,从上往下分层分台阶挖取,开挖时按照图纸设计1:1坡比进展,边坡高度每8m处设置宽为≥2m的平台,制止直上直下,防止山体滑坡〔3〕按照图纸设计,1#取土场取土面积约141.6亩,取土平均深度14.3m,取土方量约135万方。
2#、3#取土场位于河滩位置,取土方量约120万方〔4〕为保护环境,在施工期间,尽量防止扩大施工面积,有效利用资源假设开挖过程中,山体上方有松动石块要及时去除,以防止石块滚落伤人〔5〕做好防排水措施在施工期间,山体外表要修建临时排水沟,雨季期间,山体外表的水能顺着排水沟,顺利排至山脚,防止沉积雨水,造成山体滑坡或泥石流〔6〕在施工期间,对周围区域造成的轻度污染要及时治理,便于恢复取土时要注意地形与排水,取土后地表要进展整平处理,不准乱挖乱采〔7〕取土完毕后,对现场及时清理,山体外表较陡处进展刷坡削缓,山脚处挖设排水沟,便于排水〔8〕取土场周围要立有警示牌,制止非施工车辆进入,施工车辆出入走临时便道,制止车辆乱行5.2河滩取料〔1〕河滩取料时,采取阶梯式沿河道方向有序开挖,开挖深度2.0m,制止乱挖改变原有水系,开挖过程中,从里向外,确保河道水流正常〔2〕河滩取料时,要保证距河堤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取料过程中进展恢复,取料完成一段,将场地平整,然后继续开采后一段5.3石料场开采〔1〕石料场开采边坡分层放坡,最高一层开采层 根本为覆盖层,坡比为1:0.5,下面采层边坡坡比为1:0.3,分层开采设计高度为10~15m。
先修通通上山顶的道路,从山顶翻开开采面,从上往下分层爆破开采〔2〕石料场开采按“分区、分块,自上而下〞的原则开采,每个台阶规划前、后2个作业面,每个工作面按50.0m×10.0~14.0m〔长×宽〕采场分区同步下降台阶高度按10m-15m控制〔局部岩层较薄部位视岩层厚度适当调整〕工作面爆破梯段台阶与场内临时道路相结合〔3〕石料钻爆开采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修筑施工便道→根基设施安装→覆盖层剥离〔挖运、弃渣〕→工作面清理→台阶钻爆→石料挖运〔4〕因道路高差过大,为保障石料能顺利外运,拟采用石料爆破与道路修筑结合进展,及按预订的便道高程控制爆破后,石料先不外运,用于道路填筑,从西向东推进,待道路填筑至各级便道高程后,料场自上而下进展梯段爆破,随台阶高程降低,相应石料运输及道路挖除、外运随之同步进展道路随石场边采边降,直至降到设计开采高程5.4取土场恢复5.4.1边坡修整根据取土场复垦场地的实际情况,对于高边坡位置较高的地方采用反铲进展修坡,坡度按照图纸设计1:1进展,最后在坡脚处设置梯形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边坡修整完毕后,按照图纸设计修筑人字形衬砌拱防护,人字形衬砌拱内设置植生毯防护,高边坡位置沿坡脚处设置防护网,防止人、畜进入破坏绿化防护。
人字形衬砌拱防护5.4.2排水沟设置根据取土场复垦场地的实际情况,将前期进入取土场的道路进展挖除,恢复原有地形地貌取土场四周按照地形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沟,排水沟形式按照图纸设计设置,采用C25现浇混凝土,壁厚20cm,深度60cm,保证取土场周边排水通畅且排水沟与附近天然沟渠或冲沟相接,将边坡汇水引出场外5.4.3场地平整根据取土场实际情况,用装载机整体推平,走向按照未被破坏的地势走向,微小不平整处采用人工进展平整,场地按照图纸设计设置4%横坡,便于排水5.4.4表层土覆盖表层土覆盖的目的是为植物生长提供一个较适宜的土壤环境相比拟而言,表层土覆盖易于植物成活,环境能较快的得到改善根据取土场复垦场地的实际情况,将前期清表时产生的弃土重新进展回填,覆盖于取土场外表,保证后期植被的种植和绿化表层土覆盖完成后,制止大型施工机械进入,防止表层土压实无法进展植被的种植5.4.5取土场绿化根据取土场复垦场地的实际情况和当地植物生产特性,在取土场种植适宜当地环境的植被,且选择在春季进展绿化施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来防止水土流失1#取土场原貌取土场防护及绿化工程数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衬砌拱防护m³30002排水设施m8003绿化m²183535.5河滩区料场恢复河滩区域的料场恢复,需清理填料,平整场地,疏通河道。
河堤按照取土深度设置1:1的坡度,确保不影响自然景观,不造成河道堵塞,不造成水土流失和污染即可2#取土场原貌 3#取土场原貌5.6采石场环保恢复〔1〕开采前,将山体和场地的表层土集中清理堆放,用防尘布覆盖,以便于施工完毕后将表层土覆盖,恢复平整〔2〕在开采过程中,制止乱采乱挖,尽量防止扩大施工面积,有效利用资源〔3〕施工期间,对周围区域造成的轻度污染要及时治理,被崩落碎石覆盖的上体表层,及时清理,便于恢复〔4〕开采完毕后,及时对现场场地进展整平,山体外表陡峭岩石进展削缓处理,松动不结实岩石剥落,山脚处设置排水沟,便于排水〔5〕平整后的场地,采用表层土覆盖处理,并播种草籽,选择在春季进展绿化处理采石场原貌5.7施工便道恢复〔1〕施工便道按照要求设置5m宽,每隔200m设置一处会车道施工完毕后用挖掘机对施工便道的填料进展挖除清理,根据填料深度确定挖除厚度,严禁超挖,防止对植被的机械破坏〔2〕局部边缘地带,采用人工方式清理,以防机械作业扩大破坏范围〔3〕借用地方村道为施工便道的在施工完毕后,对村道进展整平、修整处理;局部硬化的临时便道,待施工完毕后进展破除掩埋处理。
〔4〕局部段落埋设的涵管待施工完毕后,挖除处理,并回复原有水系,保证水流畅通〔5〕根据现场地形地貌,挖除后低洼处进展回填处理假设回填区为耕地,则采用耕植土进展回填;假设回填区为草地,则采用清表土进展回填,确保回填区与周边土地相符〔6〕回填区假设为草地,回填后对恢复区进展适当的人工养护,并设置安全网和警示标志,制止车辆出入碾压5.8临时设施用地恢复5.8.1临时用地使用过程控制〔1〕工程驻地、拌合站建设时,设置有完整的污水排放体系,食堂污水、宿舍污水和厕所污水均有固定管道,通过专业管道引至污水池处理,不得随意排放〔2〕要求所有职工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生活中尽量减少污水的产生〔3〕严禁在宿舍污水管道口周边放置化学药品类,油类等污染源,排污管道如有堵塞或渗漏等现象,及时请专业人员疏通或维修〔4〕厕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专业管道引至化粪池处理并定期安排人员对化粪池进展清理,防止污水溢出,污染环境〔5〕所有职工应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5.8.2使用后恢复方案〔1〕工程完工后,所有临建设施将进展撤除处理人工配合机械将搭建的房屋按顺序进展撤除,撤除的废料分类集中堆放,不能进展掩埋处理的,按照政府指定地点进展处理。
〔2〕硬化的混凝土路面用机械进展破碎处理,用自卸汽车运至较远处,挖深坑进展掩埋处理〔3〕地面及地面上的建筑物清理完毕后,再对场地进展平整,修整至原地面高程,假设临时用地之前为耕地,则去除地面硬化层,然后回填耕植土〔4〕假设临时用地为荒地,地面及地面上的建筑物清理完毕后,对场地进展平整,恢复至与未被破坏的原地貌相协调状态;假设临时用地为草地,去除地表以下30cm左右,然后回填清表土,场地进展绿化处理临时建设用地原貌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6.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我部成立以工程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保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含副经理、总工程师、安保部长、专职环保工程师和各部门负责人安保部作为办事机构,负责制定详细的环、水保管理制度和各项措施,提出环保问题和解决方法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环保技术方面的工作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图如下:环保领导小组安保部工程部经营部材设部办公室试验室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实施小组技术员安全员试验员环保施工员工班长6.2建设环保目标责任制本标段环境保护工作由工程部向业主单位负责,工程部负责标段内各施工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制定、下达、实施和考核工作,将环境保护工作与每个施工人员的责任、权力、利益和义务有机结合,切实做到奖优惩劣。
6.3保护实施措施我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在施工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合同要求,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施工中尽可能减少对其他原地面的扰动,减少对地面植被的破坏;完善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加强施工便道的管理;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水土流失防治、植被保护以及扬尘和水域污染防治7、安全保证措施〔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方针,建设健全安全责任制;工程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进展检查、催促、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2〕贯彻执行上级指定的安全措施,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建设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奖罚制度;认真做好安全防护,确保施工安全〔3〕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和自检自查制;以书面形式逐条向操作人员进展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4〕严格执行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展调查和处理〔5〕认真开展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素质,经常组织安全检查,及时纠正和改良安全生产不利因素,工地悬挂醒目安全警示牌,提高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