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菲律宾果蝠

gao****a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93.72KB
约7页
文档ID:177896883
菲律宾果蝠_第1页
1/7

菲律宾果蝠鬃毛利齿狐蝠,又名菲律宾果蝠,是一种稀有的狐蝠科,且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蝙蝠它们正处于濒危状态,有可能因猎杀而灭绝鬃毛利齿狐蝠是夜间活动的,翼展最少阔1.5米,重约1.2公斤它们可以 飞行达40公里来觅食,主要吃多种的果实,尤其是无花果由于它 们专吃果实,可以帮助传播种子,对森林的重植有很大贡献菲律宾 政府正有计划保育鬃毛利齿狐蝠,免受灭绝的威胁它们的数量曾逾 千只,但因失去栖息地及遭猎杀而大幅减少名称:鬃毛利齿狐蝠分布范围分布在菲律宾萨兰加尼省的洞穴及雨林内,广泛分布在非洲 到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一带形态特征菲律宾果蝠律宾果蝠金发碧眼,脸上间断长有灰白色条纹,看起来更像是一 只狐狸,因此它也被称为狐蝠或“民都洛岛条纹脸果蝠”狐蝠 类最有名的是果狐,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到澳大利亚和印度尼 西亚的热带岛屿上,也是蝙蝠中最大的种类生活习性有些种类喜好独居,有些则集群居住大多数果蝠栖息在树 林里的开阔地,但有些也栖息于山洞、岩石或者建筑物中获取食物律宾有九种食果蝠,主要栖息于原始森林里,高度依赖森林中的 植物资源为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因此,人类开发森林以作为农垦地,或过度利用森林的天然产物都会严重影响栖息在森林中动 物(包括狐蝠)的族群量与生存繁衍;反过来说,森林中食果性动 物种类与数量的锐减亦会影响当地森林植物种类的分布与拓殖。

Utzurrum ( 1995 )曾在菲律宾原始森林对食果蝠资源利用型式进 行研究,来证明食果蝠与当地森林的相关性与重要性 研究方法以调查被食果蝠利用的植物种类、利用的部位与型式,再藉由种 子散布的型式(seed shadow patterns )与种子萌发试验(seed germination tests )来评估食果蝠取食果实后,对种子的播迁造 成的可能结果与重要性,结果发现,在22种被取食的植物种类中, 有11种属于桑科榕属,另 11种属于7个科其中,54.5%的果 实为绿色, 22.7%为橙至鲜红色, 18.2%为深红至暗紫色,只有一种为暗黄棕色并非所有的食果蝠取食所有的果实种类,不过, 不同种间重叠性相当高由观察两种榕属种类在四条调查之穿越 线所得到种子密度与距离发现,不同种的蝙蝠有不同的种子播迁 型式:大型食果蝠主要在树上直接将果实取而食之(sit and feed ),残果与种子绝大部分掉落于树下或接近处;而中小型的 食果蝠则会在果树间表现出一种 ''往往返返 (shu tt ling ) 〃的 行为,通常会暂栖于树上,取得果实后会移至他处食用,因此,其残果与种子大多散落于离母株树种较远的地方。

另外,种子萌芽试验发现:排遗中种子的萌芽率最高,达 71.7%,自嘴中喷出残果的种子次之,为 47.7%,而直接取自果实内之种子则最低, 仅 32.5%可见许多种子必须由果蝠取食,经其消化道排出后,始有较 高的萌发率 由上可见,菲律宾食果蝠的食性相当广泛,几乎所有的种类都是广食者 (generalist ),不只取食一、二种果实 然而,不同种的食果蝠对于果实的选择重点有别,果树高度以及 单位面积(如一棵树)里可获得之果实密度对长距离飞行而至进行''坐而食 〃的大型食果蝠而言较为重要 而往返频繁的中小型食果蝠则以果实的颜色(能量多寡)为选取对象因此,大型食果蝠 所食用的果实多为绿色或暗色,而中小型食果蝠则以鲜艳颜色、 含较高之蛋白质、脂肪、糖份的果实为主 不过,不论它们是采取何种觅食策略,理论上每一次造访所得到的能量一定多于能量 的耗费此外,不同体型的食果蝠所采取的觅食策略,对于种子 的传播贡献亦有所不同较小型的食果蝠对于局部区域的种子散 播有重要的影响,而较大型的食果蝠虽然大部份的残果、排遗都 掉落在树下,但是由于其长距离的飞行能力,即使只是少数的个 体会在飞离母树后始排遗,已足够对大型植物种子长距离的播迁 有决定性之影响。

因此,不论体型大小、觅食选择与策略如何,菲律宾的食果蝠群对当地广大而多样性的热带森林之形成与维系 供献良多编辑本段菲律宾果蝠的利弊爱吃果子的果蝠有利有弊翼手目是真正能飞行的哺乳动物,其中大蝙蝠以水果和花蜜 为食,故俗称果蝠,狐蝠是果蝠的一个科狐蝠科蝙蝠主要分布在旧大陆地区,仅有少数种类能发出 超 声波,其他种类则依靠视觉和嗅觉寻找食物,包括果实、植物的 花、花蜜或花粉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果蝠在取食 的同时,也扩散种子和传播花粉事实上,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的原始森林里,大多数热带植物的幼苗在亲本树冠下根本无法正 常发育,一些母树甚至产生毒素阻止其幼树成熟因此,植物种 子必须传播到远离亲本的地方才能保证种群的繁衍和扩散果蝠采食水果时往往将果实带到远离母树的地方,果核或未 经消化的种子随之被扩散,许多种类的果蝠可以将种子扩散到至 少十几公里的范围内因此,在森林系统更新、衰退、生境恢复, 以及对稳定生态系统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果蝠分不清哪些是野果,哪些 是栽培果,也毫不客气地摄食人类辛辛苦苦栽种的水果目前, 我国华南地区大面积栽植 龙眼和荔枝当地的一种果蝠——棕果 蝠的适应能力很强,繁殖速度快,个头比较大,给一些地区的龙 眼和荔枝种植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