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共28张PPT)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7.55MB
约28页
文档ID:232097342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共28张PPT)_第1页
1/28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出自宋史、作者:元脱脱 等奉敕、卷一、第100页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在?(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1页普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此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矣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国别开国皇帝原官爵五代后梁朱 温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后周郭 威邺都留守十国南楚马 殷武安节度使吴越钱 镠镇海节度使前蜀王 建西川节度使南吴杨 渭淮南节度使燕刘守光卢龙节度使南汉刘 岩清海节度使南平高季兴荆南节度使闽王延钧威武节度使后蜀孟知祥西川节度使南唐李 升镇海节度使太祖忽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皆问何故太祖曰:“是不难知矣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太祖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出自宋史、作者:元脱脱等奉敕、第4108页帝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

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籓,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宋史宋名臣职位表(部分)时期姓名出身职位仁宗范仲淹科举参知政事仁宗欧阳修科举副枢密使仁宗曾巩科举知州仁宗文彦博科举副枢密使神宗王安石科举参知政事哲宗刘挚科举御史中丞恭宗文天祥科举参知政事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又四千五百十七人据宋史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两宋三百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劝学诗宋真宗 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太祖誓碑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斩一漕臣明日,宰相蔡确奏知,上曰:“昨日批出斩某人,已行否?”确曰:“正欲奏知”上曰:“曰此事何疑?”确曰:“祖宗以未尝杀士人臣事,不意自陛下始上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配远恶处门下侍郎章惇:“如此,即不若杀之上曰:“何故?”曰:“士可杀,不可辱!”上声色俱厉曰:“快意事便做不得一件!”惇曰:“如此快意事,不做得好!”侯延庆退斋笔录(仁宗提拔张贵妃的叔叔)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言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

宋朱弁曲洧旧闻狄青在被提为枢密副使时,台谏官御史中丞王举正、左司谏贾黯及御史韩贽等人纷纷上书反对,列出狄青兵伍出身、四夷轻蔑朝廷、大臣耻于为伍及破坏祖宗成规等“五不可”理由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四臣又见枢密使狄青.虽其心不为恶,而不幸为军士所喜,深恐因此陷青以祸,而为国家生事,欲乞且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青,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欧阳修青在镇,每月两遣中使抚问,青闻中使来,辄惊疑终日,不半年,病作而卒冯梦龙智囊全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民间俗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北宋谚语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田况儒林公议宋太祖: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1英宗即位诏在于庶政,悉有成规,惟谨奉行,罔敢废失太宗即位诏书:宋体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真宗即位制书先朝庶政,书有成规,务在遵行,不敢失坠仁宗登极赦凡百机务,书有成归,谨当奉行,不敢失坠因为不敢 所以不改(燕云十六州)这一带古往今来就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有较充足的劳动力和兵源,且既有适合农耕、提供财富的大同盆地和冀北平原沃土还有太行山及其支脉燕山等可作防守屏障。

从燕云十六州向南就是中原的一马平川,任何觊觎汉地富庶的游牧民族即使缺乏进取心,也会因为拥有这片土地后对南面的中原王朝形成天然而巨大的战略威慑、并使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骑下而感到高枕无忧;相反,失去了这片土地的南方的皇帝们一定会如鲠在喉、寝食难安李强编辽太祖阿保机的耶律家族宋辽高粱河之战宋军惨败,宋太宗中箭,仓惶骑驴车遁逃,由此获得荣誉称号“高粱河车神”宋太宗):“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宋廷虽斥巨资养兵,却未得其用,对外被动挨打,屡战不胜宋朝国力远胜西夏,然而却是“师惟不出,出则丧败,寇惟不来,来必得志”,以至“屯二十万重兵,只守界壕,不敢与敌,中夏之弱,自古未有”西夏李元昊脱宋自立为帝,宋夏三大战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宋军全部惨败夏国主,请笑纳零花钱!契丹给宋造成的亡国威胁远大于西夏,而西夏给宋造成的国防压力则远甚于契丹李华瑞:北宋朝野人士对西夏的看法“澶渊之盟后,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苏辙 年财政收入年财政支出63006800万缗军费约4800万缗官俸约1200万缗岁币75万两绢祭祀约325万缗皇室约720万缗澶渊之盟:宋神宗时,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

北宋每年送给辽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岁币”宋夏和议:内容包括: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称为“岁赐”积弱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军政败坏由于实行养兵政策,招兵过滥,导致军队素质下降,“羸疾老怯者又常,过半,徒费粟帛,战则先奔,致勇者亦相率以败”军士骄惰,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卫兵人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被甲行数十里,则喘汗不进,遇乡邑小盗,则望尘奔北”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钱穆:国史大纲弱贫拗相公王安石: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熙宁三年(1070年)御史中丞吕诲控诉王安石变法十大过失,神宗贬王安石为地方官熙宁四年(1071年),开封百姓为逃避保甲,出现自断手腕现象熙宁七年(1074年)春,天大旱,久不雨;安上门监郑侠绘流民图以告急文件特进;同年四月,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亦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

五年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九月行将兵法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南宋)朱熹朱子语类金人喜提徽钦二帝大礼包宋高宗对主战派将领们恢复中原,迎回徽、钦二帝的主张极其反感,他怕钦宗回来夺了他的帝位个中原委当然高宗不便明言,但他的实际行动却很能说明问题还在建炎元年时,太学生陈东、欧阳澈因上书请求高宗亲征北伐,迎回徽、钦二帝,就被高宗斩首高宗即位后,虽然口头上也说要迎回“二圣”,但实际上经过“和议”的反复交涉,最后只是迎回徽宗的梓宫和韦后,而让钦宗客死异国在抗击金兵的战争中,高宗更是对将帅严加控制,生怕他们“张皇事势”,“却致引惹”,而甘愿放弃胜利成果,与金议和。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宋高宗赵构(1107-1187)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三字冤成莫须有,呜呼此勅终长负二帝不返青城魂,诸君谁饮黄龙酒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1122年,岳飞20岁,开始了军戎生活1129年,金军南下,希望一举灭亡南宋1131年,岳飞重创金军南宋与金议和1134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被封节度使1140年7月,岳飞在河南郾城大败金军,赵构发12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1141年,宋高宗先后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人的兵权并诬告岳飞谋反1142年除夕,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1130年,给事中汪藻:臣观今日诸将,用古法皆当诛1131年,汪藻又上奏章:渐销诸将之权1139年,周南仲:岳飞之流,裹粮坐甲,首鼠两端1141年,参知政事王次翁协助秦桧将韩、岳、张三大将兵权解除岳飞死后,只有胡邦衡为他鸣冤,而不少官僚不仅不为岳飞洗冤,反而助纣为虐,迫害岳飞家属1155年,朝散郎姚岳献书秦桧,以岳州与岳飞姓同,请改为钝州。

题临安邸(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书愤五首其一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五代之弊外重内轻君弱臣强祖宗家法以防五代之弊(重文轻武)防地方防重臣防武将集权防弊之弊积贫积弱积弊难返课堂总结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地方控制: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分散机构权力抑制武将权力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中央:二府三司、三衙、台谏地方:四监司、通判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边防压力财政危机三冗二积北宋与辽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庆历和议背景主要内容(富国强兵)评价南宋的建立宋金之战岳飞抗金偏安局面的形成巩固练习D.解析:材料信息“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说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地方困弱,面对金军侵扰无力还击因此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故D项正确;加强中央集权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和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无关,故B项错误;C项错在“根本”,说法过于绝对。

1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C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D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2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D.解析: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因此,答案选D项3北宋初年,“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这反映出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A频繁换相 B培植亲信C分化事权 D重视法治C.解析: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反映分割宰相权力,不是频繁换相,故A项错误;据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知,北宋通过分割宰相权力以加强皇权,不是培植亲信,故B项错误;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体现了分化宰相事权,故C项正确;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是为了分化宰相事权,加强皇权,不是重视法治,故D项错误。

4庆历新政最终以失败而结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C与统治者的要求不符D用人不当B.解析:庆历新政激进的改革措施,遭到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成为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5下表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该数据可以说明官僚家庭184人平民家庭417人A科举制彻底改变了特权阶级的地位B科举制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C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 D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平等C.解析:依据题干图示中南宋理宗宝祐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可知,来自平民家庭的进士比官僚家庭的比例高很多,说明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故C项正确;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