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4页“倒数” 二、教材分析: “倒数”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从而引出倒数的意义,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因此,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过探索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 正确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2、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并渗透“事物之间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思想 四、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五、教学难点:理解“互为”;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 六、教具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七、教学方法: 倒数的学习适合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在学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发现乘法算式的特点到从特点出发认识倒数的意义,再从倒数的意义到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八、教学过程:1、比赛引入,出示式题2/3×3/2 2×1/2 8/11×11/8 1/10×107/9×9/7 7×1/7(师巡视学生的情况,并对分数的格式加以指导)2、学生观察上面所算的式题思考后,汇报结果 (两个乘数的分子调换了位置,每个算式的积都是1)3、教师提问:2和7都是整数而不是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2可以写成2/1,分子分母颠倒后是1/27也是如此)4、你还能写出一个乘积是1的算式吗?(学生写出算式)5、师小结: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我们就把这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即: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板书课题:倒数)6、为什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不直接说是倒数,而要说成互为倒数呢?互为是什么意思呢? (互为是互相的意思互为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互为”是对两个数而说的,不能孤立地说谁是倒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倒数)九、1、探索(写出)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①如何求整数的倒数这个整数是几,它的倒数就是几分之一②如何求分数(带分数)的倒数: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颠倒③如何求小数的倒数:先将小数改写成最简分数,然后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颠倒。
④如何求一个数(A)倒数的方法1 ÷ A ( A≠ 0) 2、讨论求“1”和“0”的倒数 “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 3、指导学生看课本十、巩固练习: 1、填空:(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需把这个数的( )调换位置2)( )的倒数是1 ( )没有倒数(3)712 ×( )=1 8×( )=1 15 ×( )=1(4)95 和( )互为倒数(5)0.7的倒数是( )2、判断(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2)因为74 ×47 =1 所以74 是倒数( )(3)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原数大( )(4)任何整数都有它的倒数(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 )(6)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 )(7)假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3、写出下面一组数的倒数:11 1/134 2.5 0.5 4、列式计算:(1)7的倒数的5倍是多少?(2)712 与14 的和乘6的倒数积是多少?十一、本节课全课小结板书设计: 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的倒数是( ),( ) 的倒数是2,2和( )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倒数》,对倒数的认识,学生印象深的是“分子与分母颠倒了位置”而不是倒数的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所以在课堂学习时,我从分数的倒数引入,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倒数外在表现形式确实是将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然后提问乘积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理解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对“互为”一词的理解,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因为学生在学习“倍数”概念时,已经接触“互为并不是指一个数,而是两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强调谁和谁互为倒数,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进而理解在学生掌握总结出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后,再提出两个特殊的整数的倒数的研究,通过集体讨论,加深了学生对“1”和“0”倒数的认识同时也将倒数的认识引向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在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让学生讨论过多,求倒数的方法,还有就是时间没有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