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

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25KB
约4页
文档ID:133251843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_第1页
1/4

组织行为学试题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学科是( )A.社会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心理学 D. 经济学2、人的知觉一般包括( )阶段A. 刺激 B. 选择 C. 组织 D. 行为反应3、人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是( )A. 性格 B. 个性 C. 特性 D. 气质4、 个性发展阶段论是( )提出的A.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埃里克森 D.皮亚杰5、 丹尼尔•卡兹认为态度有( )功能A.工具性 B. 自我防御功能 C. 价值表现功能 D. 认识功能6、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最高级的层次是(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 生理需要 D.社交需要7、( )属于过程激励理论A. ERG理论 B. 期望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公平理论8、由于( )会形成群体A. 地位需要 B. 安全需要 C. 自尊需要 D.情感需要9、群体成员遵从群体规范的原因主要有( )。

A.个人因素 B.盲从 C.状况因素 D.群体内关系10、在信任的维度中最重要的是( )A.能力 B.正直 C.开放 D.忠诚11、下图所示“小道消息”传播方式属于( ) G E B A F H C IA.单串型 B.饶舌型 C.机率型 D.集聚型12、权力可以通过( )发生影响A.恐怖手段 B.盲目崇拜 C.传统观念 D.共同决定13、影响领导效果的因素有( )A.授权 B.性别 C.追随者的情况 D.民族文化14、 ( )能够激发组织变革。

A.劳动力素质变化 B.技术不断进步 C.产品迅速老化 D.知识爆炸15、管理者在处理变革阻力方面可采取( )策略A.教育和沟通 B.参与 C.促进和支持 D.谈判或强制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态度的三个成分是什么?请分别予以叙述2、在菲德勒理论中,三种主要的情景因素是什么?请分别给予解释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作为学生,为你自己应用公平模型你如何测量你的投入和产出?选择谁为比较对象?是否感到公平?如果没有,你将如何达到它?2、你对改变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有什么建议?请阐述你的观点? 其他回答 共1条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学科是( ABC )A.社会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心理学 D. 经济学2、人的知觉一般包括( ABCD )阶段A. 刺激 B. 选择 C. 组织 D. 行为反应3、人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是( B )A. 性格 B. 个性 C. 特性 D. 气质4、 个性发展阶段论是( C )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埃里克森 D.皮亚杰5、 丹尼尔•卡兹认为态度有( ABCD )功能A.工具性 B. 自我防御功能 C. 价值表现功能 D. 认识功能6、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最高级的层次是( A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 生理需要 D.社交需要7、( BD )属于过程激励理论A. ERG理论 B. 期望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公平理论8、由于( ABCD )会形成群体A. 地位需要 B. 安全需要 C. 自尊需要 D.情感需要9、群体成员遵从群体规范的原因主要有( ABCD )A.个人因素 B.盲从 C.状况因素 D.群体内关系10、在信任的维度中最重要的是( B )A.能力 B.正直 C.开放 D.忠诚11、下图所示“小道消息”传播方式属于( D ) G E B A F H C IA.单串型 B.饶舌型 C.机率型 D.集聚型12、权力可以通过( ABCD )发生影响。

A.恐怖手段 B.盲目崇拜 C.传统观念 D.共同决定13、影响领导效果的因素有( ABC )A.授权 B.性别 C.追随者的情况 D.民族文化14、 ( ABCD )能够激发组织变革A.劳动力素质变化 B.技术不断进步 C.产品迅速老化 D.知识爆炸15、管理者在处理变革阻力方面可采取( ABCD )策略A.教育和沟通 B.参与 C.促进和支持 D.谈判或强制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态度的三个成分是什么?请分别予以叙述1)感情成分,是态度的对象所激起的情感反应2)认知成分,是指一个人对事物或事件所具有的观念3)行为成分,是指一个人对一种态度对象所表示的行为的倾向.2、在菲德勒理论中,三种主要的情景因素是什么?请分别给予解释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指上下属对其领导人的信任,喜爱,忠诚程度以及领导者对下属的吸引力. 2)工作和任务结构,是指下属担任工作的明确程度. 3)地位和权力,是指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人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方面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决策的正确程度. 组织行为学中案例分析及答案 以及分析方法 推荐答案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主要从三个层次下手——个体层次,群体层次,组织层次。

个体层次包括胜任力,人格,态度价值观,激励,动机等;群体层次包括领导,结构,团队,权力与政治等等;组织层次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按照比较公认的说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科学管理学派阶段 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美国的泰罗,(F•W•Taylor),法国的法约尔(H•Fayol)、德国的韦伯(M•Weber)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学派泰罗是科学管理的倡导者,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从根源上讲泰罗是组织行为学先驱者中最重要的一位 这一时期正是大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关注的是生产的效率泰罗对工作进行动作和时间研究,注重工作的分析和设计,在钢铁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搬运铁块、铲铁锹等,将人的动作进行分解和设计,提出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计件工资制等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重视对物的研究,而忽视人的因素 2.行为学派阶段 行为学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代表人物是梅约、麦格雷戈等,他们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理论在行为科学的发展史中被称为里程碑式的实验就是1924年开始的霍桑实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1927年接管并主持了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指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的总称实验1924年开始,直到1932年梅奥的重要研究成果产生了人际关系理论 霍桑实验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作“照明实验”当时的实验假设是:提高照明度会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生产效率但不管是提高照明度,还是降低照明度,一个组的照明已经降到月光的程度,工人的产量仍然提高,专家无法解释是什么原因促使产量的增加 1927年梅奥开始主持霍桑实验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实验,如福利实验、随访实验、观察实验 3.管理科学学派阶段 管理科学学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代表人物钱德勒、劳伦斯等其特点是把系统科学的理论应用于管理,即我们通常说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应用于管理领域,形成新的组织管理技术和方法 4.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阶段 管理科学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综合了前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把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模式,把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结合起来,创立了系统工程这一新的管理理论系统工程强调系统的组织和规划,解决了多种目标的矛盾唐僧属于无为而治的领导,对于孙悟空有较大的自由度,但在关键时候绝对可以有效控制销售经理孙悟空——金箍咒孙悟空是一个职业嗅觉极强的经理,并且对于领导极为尊重,并且各人经历丰富,尤其是在职场有较强的人际关系,跟天界各高层人物和部分都有交情。

猪八戒,绝对是一个不干实事的人,但是可以调节小组气氛,尤其是可以让孙悟空把对唐僧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在自己的身上,并且自己是一个只要吃饱饭的家伙,所以激励措施对于他比较容易个人性格开朗,容易做事关键时刻具有小聪明,可以派得上用场,加上自己失败前的经历——天蓬元帅使自己还是具有一个比较高的认知层次跟孙悟空说得上话沙僧,一个绝对任劳任怨,水平不高,但办事效率比较快的家伙这种人只认钱不认名声,跟孙悟空的追求截然相反,并且这种人有自知之明,最为难得,叫他看守大本营和做得力助手最为恰当在处理上要有高薪,并且时刻注重他,证明他的必要性所以孙悟空对沙僧的态度最好!观音,后台老板,董事一级的人物,关键时出手,同时强力挺唐僧,这才避免唐僧无法领导孙悟空这一事实唐僧的存在必须依靠这样一位大老板。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