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 拟 二 一、基础知识(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 下列词话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对峙 侍候 痔疮 深山古寺 有恃无恐 B.炮烙 洛阳 贿赂 络绎不绝 恪守不渝 C.紧俏 讥诮 帩头 悬崖峭壁 刀剑出鞘 D.笨拙 罢黜 茁壮 相形见绌 咄咄逼人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厂家以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售后服务周到及时而引誉全国 B.远洋捕鱼业的发展,是我国鱼业与国际鱼业接轨的重要举措 C.以法治教,一切以法律为准绳,不得各行其事 D.计算机病毒已构成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威胁,专家们开始了计算机病毒战的论证与实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就此事件,我新华社 发表声明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 下 A.受权 原型 引见 B.授权 原形 引荐 C.授权 原型 引见 D.受权 原形 引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B.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假如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 C.不只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通过刻苦努力,都不会一气呵成的 D.在某些党员中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达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用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见解是否认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央视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A.“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以及中岳篱山 B.黄锦是方便的比方,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色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干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C.齐白石先生画的虾,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在似与不似之间 D.不少同志都谈到:“近年来,在创作上的确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描写穷乡僻壤、深山老林、混沌之地的古朴之美”(《文艺报》1984年第4期)。
7.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对的的一项:( ) A.韩愈,字退之,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的文风,并在此基础上发明革新其文气势雄健,逻辑性强韩愈写《师说》的目的,是为了反抗流俗的不良风气,批驳错误的观点,建立新的师道观念 B.《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心俭”“虚心以纳下”的观点 C.《六国论》作者苏轼,他在文中所说的“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也”一句,旨在说明宋朝不如六国强大 D.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作者被放逐出长安后的次年诗人用浪漫主义笔法,通过幻想,抒写自己在政治斗争中失意的郁闷感情,表达对污浊现实的弃绝,对权贵的蔑视,以及对个人自由的强烈追求 8.下面几个句子,排序对的的一项是( )①言在此而旨在彼,不是说明这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③读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④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⑤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
A.④①②③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⑤④①③ D. ④②①⑤③二、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9.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理”字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C.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D.我知种树而已,理, 非吾业也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对的的一项( )①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② 是谁之过与 ③ 李牧连却之 ④却匈奴七百余里A. ①②词义不同 ③④词义相同 B. ①②词义不同 ③④词义不同C. ①②词义相同 ③④词义不同 D. ①②词义相同 ③④词义相同11.下列句子中居间关系属于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B.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2.“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话的重要意思是( ) A.秦国想吞并六国也吞并不了 B.秦人最紧张六国团结起来对付秦。
C.六国的势力也不弱 D.六国人吃不下饭13.对本段内容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导致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B.割地赂秦不仅不也许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导致颠覆的下场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简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三、翻译、默写(共2小题,共16分)1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每小题2分,共6分) (1)主人何为言少钱, (2)羽扇纶巾,谈笑间, (3)韩信功兀的般证果, 四、记叙文阅读(共5小题,共22分)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堂红朱自清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
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轻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清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堂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雄蕊历历的、闪闪的烘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得娇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间,尚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堂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什么尽撑着眼皮儿不愿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干呼万唤,你可以出来么?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
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韶之厚,已足沦肌浃髓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1935年2月1日温州作 16.以下是对文章思想及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请选出不准确的一项( )A.这篇短文,描写细腻传神,构思精致别致 B.一连串的发问,一步一步地吸引着读者去探索,含蓄中给读者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想象余地C.作者对画幅中景物的色泽、动态、情致以及构图、布局的描写都充盈着诗意,简直是立体化、生活化了 D. 作者对画幅朦胧之态的状写化具体为抽象化神奇为平凡,表现的细腻而真切这是艺术的再发明,是画中的诗 17. 文中多次运用了比方,请选出下列比方句中的本体描述不恰当的一项( ) A. “纸右一圆月,淡淡的清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中“睡美人的脸”指的是“柔和纯净的圆月”B.“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中的“门外汉”指的是“中西合璧的画”C.“烘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得娇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中“少女的一只胳膊”指的是“欹斜腾挪的海棠枝”。
D.“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韶之厚,已足沦肌浃髓有余”中“沦肌浃髓”指的是“画幅给人的深切感受”18.下列各项对全文和各段的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交待了画幅大小,作者其人,用白描的手法描述了画中景物,色调五彩缤纷,这一切在朦胧的月色中如梦如幻,宁静而又生机勃勃,所有的美都在这夜色中时隐时现,让人浮想联翩而不能自禁B. 第二段完全是作者情感的升华,接二连三的问句,使画的艺术品位有了直接的表露,也是对画家构图主题的挖掘与猜测C. 第三段,则是朱自清对这幅画赞美之情的再次表达,也是对撰写此文的动因的表白文中所说的“以志这一段因缘”,正是源于与孟马容的一段“以文换画”交往D. 这篇文章题目出自“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紫薇朱槿初残,斜阳却照栏杆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全文仅七百字,三大段,可谓惜墨如金,脉络清楚明快,让人有临画亲赏之快感19.文章对画幅的描写精彩而不失层次鲜明,先写 ,次写 ,最后写到 给读者以清楚的感觉,(请按所列格数作答)。
20.作者说:“这页画布”“设色那样柔活”,在文中他是如何描绘这一点的,请简要分析 (100字左右) 五、应用文与作文(共1小题,共10分)21.下面这则应用文存在五处错、漏,请按规定指出并改正(共20分) 今向重庆XXXX公司归还所借部分工程款,尚欠工程余款500000元整 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