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科医学名词解释题

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KB
约8页
文档ID:202768378
全科医学名词解释题_第1页
1/8

名 词 解 释全科医学基本:1.全科医学2.全科医疗3.全科医生4.首诊医疗5.患病体验6.健康信念模式7.家庭构造8.家庭角色9.家庭资源10.社区11.COPC12.社区诊断13.社区卫生干估筹划14.病人健康教育15.筛检16.病例发现17.化学避免18.互动代价19.沟通20.建设性交流 21.开放式提问 22.模糊语言  23.诊断鉴别分类24.VINDICATE鉴别诊断法25、重要问题目录26.病情流程表27.信托型医患关系的“行仁性”与“契约性”28.医疗行为的“双重效应”29.医疗质量:30.质量管理31.戴明环32.医疗评价33.全面质量管理全科医疗:1.支原体肺炎2.社区获得性肺炎3.医院获得性肺炎4.心身医学5.心身疾病6.A型人格7.C型人格特性8.睑板腺炎9.眼压10.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1.老年性白内障1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3.医学心理征询14.社区康复社区保健与康复:1、青春期2、痛经3、闭经4、青春期功血5、孕产期保健6、孕前保健7、严重遗传性疾病8、产前诊断9、分娩期保健10、滞产11、产后出血12、产褥期14、节育期15、紧急避孕16、更年期17、三合诊检查18、健康老龄化19、临终关怀20、社区康复21、运动治疗22、残疾23、脑卒中24、废用综合征25、误用综合征社区避免医学:1、社区2、社区避免(狭义)3、一级避免4、二级避免5、三级避免6、临床避免医学7、正态分布8、原则误9、原则差10、被动监测11、积极监测12、现况调查13、社区干预研究14、筛检15、敏捷度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社区诊断18、分层抽样19、流行20、环境  21、生物放大作用 22、环境污染23、总大肠菌群24、心身疾病25、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6、平衡膳食27、基本膳食28、治疗膳食29、营养素30、健康教育31、健康增进32、健康传播33、增进健康行为34、传染源35、潜伏期36、母婴传播37、直接接触传播38、疾病监测39、性传播疾病40、慢性病41、健康危险因素42、筛查43、周期性健康检查44、代谢综合征45、高血压46、高血压的控制率47、伤害48、故意伤害49、意外伤害全科医学基本答案:1.全科医学:是一种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避免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有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种临床二级学科;其范畴涵盖了多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2.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专业服务,是一种集合了其她许多学科领域内容的一体化的临床专业3.全科医生:又称全科/家庭医生或家庭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以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4.患者初次就医时接诊医生所做出的医疗措施,为初次医疗5.患病体验:病人所经历到的某种疾患时的主观感受6.健康信念模式: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来解释健康有关行为的一种模式它以心理学为基本,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7.家庭构造:家庭内部的构成和运作机制8.家庭角色: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特定身份,代表着她(她)在家庭中所应执行的职能,反映出她(她)在家庭中的相对位置和与其她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系9.家庭资源:为维持家庭基本功能,应付紧张事件和危机状态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家庭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及其成员对压力及危机的适应能力可分为家庭内资源和家庭外资源10.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汇集在某一地区里所形成的一种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11.COPC:又称社区导向的基层医疗,是一种将社区和个人的卫生保健结合在一起的系统方略,指在基层医疗中,注重社区、环境、行为等因素与个人健康的关系,把服务的范畴由狭小的临床医疗扩大到流行病学和社区的观点来照顾。

12.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措施对社区个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问题,通过实行卫生行动,充足运用社区既有的卫生资源来解决社区的重要卫生问题的过程13.社区卫生干估筹划:在实行以社区为基本的健康照顾时,需要根据需要和常用的健康问题制定出可行的实行(干预)筹划为“社区卫生干估筹划”14.病人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协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5.筛检:应用迅速的检查、检查或其她手段,对未辨认的疾病或缺陷作出推断性鉴定,从外表健康者中查出也许患某病者16.病例发现:对就诊病人实行的一种检查、测验或问卷形式的调查,而病人是因其主病来就诊的,目的是发现病人就诊因素之外的、也许的其她疾病17.化学避免:使用合成或天然的物质作为避免措施,提高人群抗病能力,以避免某些疾病发生18.互动代价:在人际关系中,采用互动形式进行沟通时所获得或耗费的代价19.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在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和情感的交流20.建设性交流:通过语言交流对交流的某一方会产生良好的增进、保护作用,这一类型的交流内容或方式统称为建设性的交流。

21.开放式提问:能让病人积极、自由的诉说,医生可获得较多的信息22.模糊语言:指所体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以明确规定且隐含多种判断的语言模糊语言具有多义性,在理解上有很大的伸缩性和灵活性23.诊断鉴别分类:鉴别诊断根据内容所提成的类型,如病因学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病理生理学诊断、家庭诊断、综合诊断、临时诊断等24. VINDICATE鉴别诊断法:重要用于循环、血管疾病;炎症;新生物、肿瘤;退行性变;中毒;先天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创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25.重要问题目录:纪录的问题一般指过去影响了、目前正在影响或将来还会影响个人健康的异常状况,内容涉及已明确诊断的慢性生理或心理疾患、手术、社会问题、家庭问题、行为问题、经济问题、异常的体征或化验检查成果、难以解释的症状或反常态度、危险因素,或虽常用但医生觉得是较为重要的问题26.病情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或其她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状况,涉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将资料做一图表化的总结回忆,可以概括出清晰的轮廓,及时掌握病况,修订治疗筹划、病人教育筹划等27.信托型医患关系的“行仁性”与“契约性”:信托型医患关系是近年来被推崇的一种现代的医患关系。

其重要内涵在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其中也渗入有经济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成分不管何种模式的医患关系,其中的基本道德规定是永远不可忽视的医学的职业特性“医乃仁术”是医生工作的信条,体目前医患关系中则为“行仁性”此外,信托型医患关系中渗入的经济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成分,也涵盖又相称的“契约性” 28.医疗行为的“双重效应”:医疗行为具有双重性,既有治疗疾病的一面,又有伤害人体的一面,这在社会学上称为“双重效应”,医学上的"双重效应"是随着着医疗行为而存在的;医疗行为的“双重效应”,决定了医疗过错责任不能单纯以“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认定医方应承当法律责任29.医疗质量:从狭义角度,重要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又称诊断质量;而从广义角度,它不仅涵盖诊断质量的内容,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医疗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又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30.质量管理:是拟定质量方针、目的和职能,并且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筹划、质量控制与保证、质量改善使其事实的所有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涉及了质量检查阶段、记录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31.戴明环:又称PDCA循环法,是全面管理采用的一套科学的办事程序。

其中 P(Plan)--筹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 (ACTION)—解决32.医疗评价:是比较典型的医疗质量控制的措施它有两种形式,即病例评价措施和记录指标评价法,前者是对个案的典型评价,后者注重病例评价和记录分析相结合它们都属于同行评议,评价的信息和数据来自病历33.全面质量管理:是通过专门的组织制定质量筹划,在系统内开展持续的医疗服务改善活动,使服务的质量满足病人的盼望全科医疗答案:1.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常同步有咽炎,支气管炎X 线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2.社区获得性肺炎 :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涉及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发病的肺炎3.医院获得性肺炎 :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在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涉及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4.心身医学:所谓心身医学,就是研究精神和躯体互相关系的科学它是医学科学的一种分支学科它的狭义概念,就是研究心身疾病(即心身症)的病因、病理、诊断和防治的学科心身医学的广义概念,重要是研究人类在健康和疾病中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因素的互相关系。

5.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也称心理生理疾患,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但凡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各环节有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者,都属心身疾病6.A型人格:具有好胜心强、雄心勃勃、努力工作而又暴躁易怒的行为特点,概括为时间急切感和竞争敌意倾向7.C型人格特性:不善于体现自己的感受,高度地顺从社会,她们一般过度谨慎、忍让、追求完美、情绪不稳定而又不善于疏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常常有沮丧、无助、悲哀等负性情绪体验这种人格特性被证明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8.睑板腺炎 :睑板腺的细菌性感染,又称内睑腺炎9.眼压 :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10.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由于周边虹膜与小梁网发生粘连,使小梁功能受损,但房角粘连是由点到面逐渐发展的,小梁网的损害是渐进性的,眼压水平也随着房角粘连范畴的缓慢扩展而逐渐上升11.老年性白内障 :是在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也明显增高它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下3类1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采用角巩膜小切口进行手术,应用超声乳化仪将硬的晶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后吸出由于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快。

13.医学心理征询:是心理征询中的一种重要分支,但它和一般心理征询不同,有其自身的重点和任务它的重要对象是病人或谋求医学协助和指引的人们它着重解决的是医学领域内的心理学问题,也运用心理治疗或医学治疗(如药物),协助病人恢复身心健康医学心理征询根据医学各科又可再分为许多细目如内科、外科、儿科、肿瘤等心理征询,其中精神病学是以研究病理心理为重要内容的学科,同医学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精神病学征询是医学心理征询的一种重要部分,但不应把医学心理征询和精神病学征询等同14.社区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1981年对社区康复所下的定义是:“社区康复是指在城乡社区积极调动和协调社区有关部门及人员,涉及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参与,充足开展和运用社区资源,在医疗、教育、职业、经济的全面康复服务,从而增进她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康复的目的在于使康复对象通过不同的康复方式,使其病情得到缓和或延缓其致残进程,保持或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功能及生活质量社区避免医学答案:1.社区:社区是个人及家庭平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维护自身健康的重要场合和可用资源,也是影响个人及家庭健康的重要背景2.社区避免(狭义):重要指具体的传染病避免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与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精神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

3.一级避免:也称病因避免,重要指疾病前期(或称无病期),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用综合性避免措施,目的是避免或减少疾病发生4.二级避免:又称临床前期避免或“三早避免”,即在疾病尚处在临床前期或疾病初期时作好初期发现、初期诊断和初期治疗的避免措施,目的是避免或减缓疾病发展5.三级避免:又称临床避免,即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用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的是避免伤残,增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6.临床避免医学:避免医学的构成部分通过在临床场合对病伤危险因素的评价,采用个体避免干预措施一级与二级避免结合7.正态分布:若指标X的频率曲线相应于数学上的正态曲线,则称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一般用记号N(m,s2)表达均数为m,原则差为s的正态分布8.原则误:一般将样本记录量的原则差称为原则误9.原则差:表达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状况,是方差的正平方和合用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10.被动监测:疾病监测中下级单位按照常规上报监测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11.积极监测:在疾病监测中,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者规定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12.现况调查:是研究特定期间或时期和特定范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与否患病和与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性的状况,从而摸索具有不同特性的暴露状况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13.社区干预研究是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整体进行实验观测,常用于对某种避免措施或措施进行考核或评价14.筛检:是通过迅速的检查、检查或其她措施,将有病或也许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无病的人辨别开来15.敏捷度:即实际有病而按该诊断原则被对的地判为有病的百分率敏捷度(%)=a/(a+c)×100%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忽然发生,导致或者也许导致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因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她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7.社区诊断:社区诊断是借用临床诊断这一名词,指的是社区卫生工作者通过流行病学措施,即一般所说的定量和定性的措施对社区各方面进行检查,从而发现问题,为制定及实行卫生行动筹划,充足运用社区既有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打下基本18.分层抽样:是指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性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构成一种样本19.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20.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其所涉及的多种因素,为人类提供空气、食物、水,还提供了人类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基本和机会。

21.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放大作用是指在同一种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来自环境的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22.环境污染:由于多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导致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23.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培养24h和48h后,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是评价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指标24.心身疾病:又称心身障碍或心理生理障碍,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有关,但以躯体症状体现为主的疾病25.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理地质因素,使地壳表面的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有的地区土壤和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少,导致该地区人群中发生某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6.平衡膳食:指能满足机体对多种营养素需求的膳食27.基本膳食:指能满足大多数人对多种营养素需求的膳食28.治疗膳食:指为与营养有关疾病而设计的膳食,如为高血压病人设计的膳食,为糖尿病病人设计的膳食等29.营养素:指食物中的有效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30.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筹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积极、自愿地变化有害于健康的不良生活行为,以利于避免疾病、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31.健康增进:健康增进是指健康教育以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向有益于健康方面变化的有关政策、法规、组织多种手段的综合 32.健康传播:通过传播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协助人们建立健康的信念和行为模式33.增进健康行为:根据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采用综合手段,使行为向着有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转变34.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涉及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35.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浮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36.母婴传播:是指在围产期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37.直接接触传播:是指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的一种传播途径38.疾病监测:疾病监测是指长期、持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通过度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懂得的人,以便及时采用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39.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是由性行为接触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重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性疾病的总称40.慢性病:指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41.健康危险因素:环境因素、机体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卫生保健因素42.筛查:是通过迅速的检查、检查或其她措施,将有病或也许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无病的人辨别开来43.周期性健康检查: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健康危险因素等特性,来选择避免医学项目44.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45.高血压:在未用降压药的状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46.伤害:目前WHO推荐的伤害定义为:身体急性暴露于热能、机械能、电能或化学能而导致的无意或故意损伤,或缺少维持生命所需的基本物质(如氧气或温度等)而导致的损伤47.故意伤害:故意伤害是用体力或武力反对其她人、自己或一组人或一种社区,继而产生伤害涉及她杀(伤)、自杀(伤)、战争48.意外伤害:一种潜在有害的、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社区保健与康复答案:1.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称青春期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的年龄范畴为10~19岁2.痛经: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浮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她不适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成称为痛经3.闭经:闭经是妇科疾病的常用临床症状,体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两类。

原发性闭经是指年龄超过16岁,女性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将来潮或年龄超过14岁尚无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者继发性闭经是指以往有正常月经,后因病理性因素致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或按自身本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4.青春期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类无排卵性功血常发生在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发生在青春期的功血为青春期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尚未成熟,卵泡虽有发育但无排卵也无黄体形成所致5.孕产期保健:孕产期保健是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对孕产妇及胎、婴儿进行的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引;是减少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的重要措施6.孕前保健:孕前保健即在孕前选择一种最佳受孕时机,分别从生理、心理、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考虑发明一种良好的孕育环境,消除或减少某些对母婴不利的危险因素,避免生殖细胞及功能受到多种有害因素的侵害孕前保健一般应在筹划妊娠前4~6个月进行7.严重遗传性疾病:严重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所有或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后裔再发风险高,医学上觉得不适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8.产前诊断:产前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前应用多种措施诊断胎儿与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畸形的一种手段。

9.分娩期保健:分娩期是指孕28周后来的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娩出的整个过程此期产妇身心易受创伤,胎儿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发生率较高,是围产保健中极重要的时期应重点抓好“五防一加强”,即防滞产、防感染、防产伤、防出血、防窒息;加强对高危妊娠的产时监护和产程解决10.滞产:娩全过程是从开始浮现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正常状况不超过24h当总产程超过24h称为滞产11.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12.产褥期: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14.节育期:女性节育期是指从月经初潮到绝经期前的非生育期,即除妊娠、分娩、产褥以外的整个育龄期国内以15~49岁为妇女育龄期15.紧急避孕:紧急避孕是指在无保护措施的性交后或避孕失败后的一定期间内,为避免发生非意愿妊娠而采用服药或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时补救措施16.更年期:更年期是指妇女从生殖功能旺盛的状态向老年衰萎过渡的时期,可开始于40岁,历时10余年至,分为三个阶段: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绝经指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上。

17.三合诊检查:即腹部、阴道、直肠联合检查ﻩ18.健康老龄化:保证进入老龄化的老年群体身体健康19.临终关怀: 对危重病(临终)人进行关怀护理,使其减轻痛苦,安然而去20.社区康复:是以社区的人力、物力、技术资源,在社区内为本社区病、伤、残者进行全面康复,涉及医学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和社会康复21.运动治疗:以一定的运动方式进行功能训练以治疗和避免病伤残、改善或恢复功能的治疗措施22.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导致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限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23.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是指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24小时或死亡涉及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24.废用综合征:是指长期卧床不活动,或活动量局限性及多种刺激减少的患者,由于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而浮现关节挛缩、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便秘、肌肉萎缩、肺功能下降、体位性低血压、智力减退等一系列症候群25.误用综合征:是指不对的地治疗导致人为的症候群,如肌肉损伤、骨折、肩髋疼痛、痉挛增强、异常的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尖足内翻等。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