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

xt****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5.50KB
约12页
文档ID:4249201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doc_第1页
1/12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xx.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类将在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2.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2N2O5 ==2NO2 +O2 ΔH= +567kJmol-1该反应可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后,扑克牌无序排列的几率增大3.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25 ℃时水的离子积为KW=1.010-14,在35 ℃时水的离子积为KW=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35℃时c(H+)>c(OH-)C.35℃时的水比25℃时的水电离程度小 D.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4.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aO2的水解产物是Ba(OH)2和H2O2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H3PO4C.Al4C3的水解产物是Al(OH)3和CH4D.CH3COCl的水解产物是两种酸5.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 ℃)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固体物质的是A.氯化铝 B.碳酸氢钠 C.硫酸镁 D.高锰酸钾6.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 B的浓度减少0.6 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8 molL-1s-1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C.在2 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 molL-1min-1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7.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4(g)+2N2(g)+6H2(g)Si3N4(s)+12HCl(g)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 B.v正(HCl)=4v正(SiCl4)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8.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pC(g)+qD(s),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④各组分质量分数不再改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 B.c(H+)=c(OH-)=10-6mol/L溶液C.使酚酞试液呈无色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10.下列由生产或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生产或实验事实结论A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缩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工业制硫酸中,在SO3的吸收阶段,吸收塔里要装填瓷环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使SO3的吸收速率增大C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N2H4(l)+H2(g),把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往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有关限定条件下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K+、Na+、ClO−、I−B.常温下,=110−12的溶液:K+、、、Na+C.c(H+)= molL−1的溶液中:K+、Fe3+、Cl−、D.pH=13的溶液中:、Cl−、、12.已知:CH3CH2CH2CH3(g)+O2(g)===4CO2(g)+5H2O(l) ΔH=-2 878 kJmol-1(CH3)2CHCH3(g)+O2(g)===4CO2(g)+5H2O(l) ΔH=-2 86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小于异丁烷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中和滴定中,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也可用待测溶液滴定标准溶液B.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的变化C.滴定中和热时,两烧杯间填满碎纸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D.若用5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 mL 0.50 molL-1的盐酸和50 mL 0.50 molL−1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的中和热不相等1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l) △H=−571.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 gNaOH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 CH3COOH(aq)CH3COONa(aq) + H2O(1) △H=−57.4 kJ/mol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1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0.1 molL-1 NaHCO3溶液中:c(Na+)>c()>c()>c(H2CO3)B.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OH-)-c(H+)= c()+2c(H2CO3)C.向0.2 molL-1 NaHCO3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 NaOH溶液:c()>c()>c(OH-)>c(H+)D.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一定存在:c(Na+)= c(CH3COO-)=c(CH3COOH)>c(H+)= c(OH-)1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 △H=−24.8 kJmol−1Fe2O3(s)+CO(g)Fe3O4(s)+CO2(g) △H=−15.73 kJmol−1Fe3O4(s)+CO(g) 3FeO(s)+CO2(g) △H=+640.4 kJmol−1则14g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固体Fe和CO2气体时,对应的△H为A.−109 kJmol−1 B.−218 kJmol−1 C.+218 kJmol−1 D.+109 kJmol−1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

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C.用0.20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D.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不相等18.室温下,向25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 CH3COOH溶液,混合液的pH与滴加CH3CO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忽略两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下列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H+)=c(CH3COO-)+c(OH-)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C.在C点:c(Na+)>c(CH3COO-)>c(H+)>c(OH-)D.在D点:c(CH3COO-)+c(CH3COOH)=0.1 molL-1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9题~第22题五个大题,共46分19.(10分)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温度/℃25t1t2水的离子积常数110-14α110-12试回答以下问题:(1)若25<t1<t2,则α____(填“<”“>”或“=”)110-14,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5 ℃下,某Na2SO4溶液中c()=510-4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________3) t2 ℃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0.(8分)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做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1)A为0.1 mol/L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为0.1 mol/L NaHCO3溶液,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以抑制其水解,若把B和C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1.(16分)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废气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在环境治理方面人们可利用I2O5和Na2SO3等化工产品实现对废水和废气的治理1)利用I2O5的氧化性处理废气H2S,得到S、I2两种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利用I2O5也可消除CO的污染,其反应原理为I2O5(s)+5CO(g)5CO2(g)+I2(s) ΔH已知在不同温度(T1、T2)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分数φ(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温度为T2时,0~2 min 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__________________②b点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填表达式)③反应:I2O5(s)+5CO(g)5CO2(g)+I2(s)的ΔH______0(填“>”“<”或“=”)④上述反应在T1下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均为2 mol的CO和CO2气体,则化学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⑤下列现象,可以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C.混合气的密度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Na2SO3具有还原性,其水溶液可以吸收Cl2(g),减少环境污染已知反应:①Na2SO3(aq)+Cl2(g)+H2O(l) Na2SO4(aq)+2HCl(aq) ΔH1=a kJmol−1②Cl2(g)+H2O(l) HCl(aq)+HClO(aq) ΔH2=b kJmol−1试写出Na2SO3(aq)与HClO(aq)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2分)氧化还原滴定实验的原理与中和滴定相同(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用0.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5+H+2Mn2++5+3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    (填“需要”或“不需要”)选用指示剂,其理由是            2)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不用    (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酸性KMnO4溶液的原因是 。

4)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字母)A.未用标准浓度的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B.滴定前锥形瓶中有少量水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高二化学全解全析123456789DADBCBCCB101112131415161718CBDAABACC1.D【解析】碳素燃料是指含碳的燃料,所以碳素燃料就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2..A 正确;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开发太阳能新能源,可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太阳能是清洁可循环利用的能源,没有二氧化碳排放,B 正确;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板是由非晶态硅制成的,它能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 正确;菠菜蛋白质中的生物质能本质上来源于太阳能, 应属于“太阳能文明”,D 错误3. D【解析】35 ℃时水的离子积大于 25 ℃时水的离子积,说明 35 ℃时水中 c(H+)、c(OH-)大于 25 ℃时水中 c(H+)、c(OH-),但 c(H+)仍等于 c(OH-);亦说明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即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4 . B【解析】根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的各物质组成,依据化合价将每种物质分解成带正、负电荷的两种粒子(相当于阳离子、阴离子)。

BaO2、PCl3、Al4C3 和 CH3COCl 组成微粒分别为 Ba2+与O22- P3+与 Cl-、Al3+与 C4-、CH3CO+与 Cl-然后分别与水电离出来的 OH-和 H+进行组合确定生成物,所以 BaO2 的水解产物是 Ba(OH)2 和 H2O2;PCl3 的水解产物为 H3PO3 和 HCl;Al4C3 的水解产物是 Al(OH)3 和CH4;CH3COCl的水解产物是 CH3COOH 和 HCl 5. C【解析】AlCl3 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后得到 Al2O3,因为 AlCl3 水解时生成 HCl,盐酸为挥发性酸,在加热时挥发除去,将得到固体 Al(OH)3,然后灼烧 Al(OH)3 分解,得到 Al2O3而碳酸氢钠和高锰酸钾在加热蒸干并灼烧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反应6. B【解析】反应物 A 是固体,浓度为常数,通常不用其表示反应的速率,A 不正确;v(B)=0.6 molL -1/2 min=0.3 molL -1min -1 是 2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 2 min 末时的反应速率,C 不正确;反应中 B 和 C的计量数不同,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不同,D 不正确。

7. C【解析】A 项、B 项均表示同一反应方向的速率关系,不能表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 项,因为反应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又因 Si3N4 是固体,所以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可以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D 项,反应中任何时刻都有 c(N2)∶c(H2)∶c(HCl)=1∶3∶6,不能表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8.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标志当 m+n=p 时,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体系压强始终不变,所以①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C9. B【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A. pH=7 的溶液,不一定是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不一定是 Kw=110 -14,溶液中 c(H+)、c(OH-)不一定相等,故 A 错误;B. 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取决于溶液中 H+浓度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一定显中性,故 B 正确;C.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 8-10,酚酞显示无色,溶液有可能显示碱性,故 C 错误;D.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若为强酸弱碱盐,则溶液显酸性,若为强碱弱酸盐,则溶液显碱性,若为强酸强碱盐,则溶液显中性,故 D 错误;故选 B。

10. C【解析】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A 项不符合题意增大气液接触面积, 可增大 SO3 的吸收速率,B 项不符合题意压缩容器容积,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 项符合题意FeCl3 为 H2O2 分解的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 项不符合题意11. D正丁烷燃烧时放出热量多,因此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能量越高越不稳定,A、B项错误;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是一个吸热过程,D项正确13. A在中和滴定过程中,既可以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也可以用待测液滴定标准溶液故选A14. A【解析】A 项正确,注意水为液态,通常所说的燃烧热一般取正值;B 项错误,能量越低越稳定;C 项错误,醋酸是弱电解质,中和过程中要吸热才能不断电离;D 项错误,显然前一个反应放出热量多, 注意是两个负值大小的比较15.B【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A.0.1 molL -1 NaHCO3 溶液呈碱性,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所以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 HCO- )>c(H2CO3)>c( CO2- );B.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OH-)=c(H+)+3 3c( HCO- )+2c(H2CO3),即 c(OH-)-c(H+)= c( HCO- )+2c(H2CO3);C.向 0.2 molL -1 NaHCO3 中加3 3入等体积 0.1 molL -1 NaOH 溶液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所以离子浓度大小为:c( HCO- )>c( CO2- )>c(OH-)>c( H+);D.CH3COONa 和 CH3COOH3 3混合溶液,只有溶液呈中性即 c(H+)= c(OH-)时,存在 c(Na+)= c(CH3COO-)> c(H+)= c(OH-),若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此式均不成立。

故选 B16. A 【解析】已知:①Fe2O3(s)+3CO(g) 2Fe(s)+3CO2(g) △H=−24.8 kJ/mol1 2②Fe2O3(s)+ 3 CO(g) 3 Fe3O4(s)+CO2(g) △H=−15.73 kJ/mol③Fe3O4(s)+CO(g) 3FeO(s)+CO2(g) △H=+640.4 kJ/mol△H= (-24.8kJ/mol) 3 - (-15.73kJ/mol) 3 -(+640.4kJ/mol) 2 =−218 kJ/mol,14 g CO 气体还原足6量 FeO 固体得到固体Fe 和 CO2 气体时,对应的△H 为−109 kJ/mol,答案选 A17. C【解析】醋酸溶液中存在 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将 pH=3 的醋酸溶液稀释 10 倍,其 pH 小于 4,但大于 3,A 项不正确;若 H2A 是弱酸,则 HA-在溶液中存在两个平衡:HA- H++A2-(电离平衡),HA-+H2O H2 A+OH-(水解平衡),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决定了溶液的酸碱性,如 NaHCO3 溶液显碱性,NaHSO3 溶液显酸性,故 B 项不正确;完全中和时, 生成正盐 NaCl 和 CH3COONa,由于 CH3COO-的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故溶液呈中性时酸未被完全中和,C 项18..正确;PH一样,氢离子浓度一样,与锌粒的反应速率一开始是相同的,D错误19.(10 分,每空2分)(1)> 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2)1 000∶1(3)9∶11 c(Na+)>c( SO2- )>c(H+)>c(OH-)【解析】(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

2) 加水稀释至 10 mL,c(Na+)=10-4 molL -1,25 ℃的中性溶液中,c(OH-)=10-7 molL -1,则 c(Na+)∶c(OH -)= 1 000∶13)据 0.1V2 -0.1V1 =10-2, V1 = 9 V1 +V2 V2 11设 NaOH、H SO的体积分别为 9 L、11 L,则混合溶液中 n(Na+)=0.1 molL -19 L=0.9 mol2 4n( SO2-0.1mol L-1)= 211 L=0.55 moln(H+)=0.01 molL -120 L=0.2 mol故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c(Na+)>c( SO2- )>c(H+)>c(OH-)20.(8 分,每空 2 分)(1)c(NH4+ )>c(SO4 2- )>c(H+)>c(OH-)(2) HCO-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中 c(OH-)>c( H+),故溶液显碱性(3)盐酸 Fe3++3 HCO- ===Fe(OH) ↓+3CO ↑【解析】 (1(NH ) SO 溶液中 NH水解使溶液呈酸性;(2) NaHCO3 溶液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故溶液显碱性;(3) 抑制 FeCl3 水解常加入盐酸,Fe3+与 HCO- 可发生双水解反应;21.(16分,每空2分)(1)I2O5+5H2S I2+5S+5H2O(2)①0.15 molL −1min −1 ②80%④向右 ⑤BCc5 ( C O 2 (1 分) ③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