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

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11KB
约8页
文档ID:135056798
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_第1页
1/8

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 摘要:侗族地域素有“诗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民众无时不歌、无事不歌侗族起造祭典歌的基础内容、表现形式、社会功效等方面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后类歌谣能够窥见侗族独具特色的起造习俗关键词:侗族;起造;祭典歌;文化解读侗族社会无时不歌、无事不歌、无处不歌,被誉为“诗的故乡,歌的海洋”[1](p71)侗族社会含有本民族特色的起造习俗侗族民众在起造过程中部分主要步骤举行祭奠仪式时要传唱起造祭典歌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以说唱为主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它是在祭奠仪式上由木匠师傅以木匠祖师鲁班的口吻说唱的吉利辞,关键恭贺主人家道兴隆等起造祭典歌,源于原始祭奠“垒”(lix),属“垒”中白话的“吉语”类其关键包含《上梁吉利歌》、《新房落成敬梁歌》和《“开财门”吉利歌》三大部分;而《上梁吉利歌》又分为“敬梁”、“贺梁”、“上梁”、“贺主”四部分,加之侗族起造祭典歌传承形式以“口传心授”为主,没有固定的传承模式,因此在传承过程中民间即兴创作相对自由灵活,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各师各教”的传承态势,因师承各异,歌词不尽相同者更数不胜数本文将就侗族独特的“祭典歌”管窥侗族社会起造习俗,敬祈广大侗学研究者、兴趣者指正。

一、侗族起造祭典歌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起造祭典歌含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当强的感染力,其结构整齐划一,多以四言、七言为主,辞藻华丽、声韵爽朗,兼具诗歌的性质,含有较强的文学性,讲究一、二、四押韵,唱词较长还能够灵活换韵,说唱琅琅上口,听者赏心悦目比如《脚踏云梯步步高》:脚踏云梯步步高,万紫千红绕金桥龙盘玉柱龙献宝,凤绕玉柱凤来朝一步云梯一步行,猪羊牛马满草坪六畜兴旺禽满圈,五谷丰收遍地金脚踏云梯二步行,千山万木长成林山有好林造大厦,大厦落成装金银脚踏云梯三步行,三多吉庆照门庭男勤女奋家兴旺,勤劳人家早逢春脚踏云梯四步上,四季康泰永吉祥春耕不怕多流汗,换来秋收万石粮……金龙盘在玉柱上,儿孙代代大吉昌[2](p439~441)这部分歌词句式整齐,而且讲究押韵,且其中即有换韵其中“高、桥、宝、朝”押“豪”(ao)韵,至于“行、坪、金”在侗族地域方言中也能够说是押韵的(因为在侗族地域方言中没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因此“行(xing)、坪(ping)、金(jin)在侗族地域读起来,全部以n结尾,而没有“n”和“ng”之别),再如“行(xing)、林(lin)、盆(pen)、银(yin)”;“行(xing)、庭(ting)、春(chun)”;“行(xing)、兴(xing)、云(yun)”;“登(deng)、云(yun)、清(qing)”等字也是一样。

上、祥、粮”押“唐”(ang)韵,“来、才、来”押“台”(ai)韵,“出、头、手、留”押“模”(u)韵,“忙、堂、昌”押“唐”(ang)韵,“天、圆、年”押“寒”(an)韵,“当、香、亮、光、堂、阳、上、昌”押“唐”(ang)韵再如《“开财门”吉利歌》中门外“仙客”有段念道:龙门前看万里坡,富也多来贵也多金榜题名你家有,库内黄金用马驮[2](p446)其中的“坡、多、驮”押“波”(o)韵侗族起造祭奠歌作为北侗民歌中独具特色的仪式歌,其讲究押韵的表现形式从以上例子可见一斑,而且通常全部是四句一韵其中的对句更是形象生动、清新自然、妙趣横生,将侗族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起造祭典歌在创作手法上,多利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将人和神,现实和幻想交织起来,使其充满现实精神,又含有浪漫色彩比如《“开财门”吉利歌》由两人以问答对话式表述:外:新造华堂万事兴,玉帝差我下凡尘众星下凡无别事,特来贵府开财门内:千江流水千江月,东南西北满天星有眼无珠不识宝,不知各是什么名不知尊姓难接驾,望你一二说分明外:东方来的太阳星,太阳高照福禄门南方来的太阴星,太阴高照长寿门西方来的财帛星,携财带宝入财门北方来的紫微星,紫微高照吉庆门。

中央来的门光星,门光星照翰林门天上五星来赐福,五福临门万事兴有福人居有福地,又发财宝发人丁家有福德门兴旺,庭前府内彩云升开门!开门!……[2](p447~448)在这里夸张是那么的生动,想象是那么的神奇,上天下界,通达无阻,人仙往来如同亲朋,幻想和现实竟交织的如此朴质妥帖,也更显示了侗族民众希翼世间大同,友好共生的美好愿望不但如此,侗族起造祭典歌还采取了重复的手法和对偶如前面所举的《脚踏云梯步步高》,从第一步唱到第十步,除最终一段外,其它十段全部是重复采取这种重复的手法,既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又对加深印象,深化专题有很大的作用有关对偶,整部起造祭典歌随地可见,这么不但使其句式整齐,增强了形式的美,而且对于刻划心理,表示感情起了很好的作用起造祭典歌的讲诵形式有多个,其关键有一人讲,众人聆听;有二人对讲,即讲诵者分别扮成一主一客(或扮成仙客),双方一问一答,互致庆贺比如新楼房的屋架竖起以后,为首的木匠师傅登上屋去踩大梁时所朗诵的《上梁吉利歌》: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吾今上梁,大吉大昌山神水神,听吾号令百无禁忌保民安康鲁班在此,凶星远行兴工动土,吉星照临…… 初杯美酒敬梁头,儿孙代代有奇谋二杯美酒敬梁中,儿孙代代永兴隆……[2](p438)这里就以木匠师傅之口,表示了侗族同胞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再如,举行“开财门”仪式,所讲诵的《“开财门”吉利歌》有高声唱贺喊门: 日出东方一点星,神仙打马下凡尘缓缓骑马门前过,请君早早开大门[2](p445)   1/2 12尾页这时,门内木匠师傅便要对门外的“仙客”进行一番盘问,方肯敞开这个“财门”于是相互便开始进行诙谐的对话比如贵州天柱等侗族聚集地流传的《开大门吉利歌》这么念道:外:香烟渺渺上天庭,主家堂前闹忱忱吉日良辰门两扇,一朵祥云到此门门前阶梯屯屯,门上瑞气腾腾天上五星来照耀,照耀人间开大门内:金斧印金门,甲子乙丑海中金借问神仙名和姓,从头一二报才明……[2](p447)这里则以“鲁班”和“仙客”之间含蓄幽默、高雅诙谐、妙趣横生的问答,来表示侗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整部起造祭典歌描述十分细腻,房屋的柱头穿枋、屋梁,和村前屋后的山川气象景物全部要讲到比如在《上梁吉利歌》中这么念道:三间大屋落了磉,中柱靠梁梁靠枋又有金龙盘玉柱,又有双凤来朝阳中柱原来一丈八,人也发来家也发人财两发年年上,后园黄土变朱砂二柱立来一丈六,吃不愁来穿不愁吃穿不愁样样有,儿孙搭盖你享福 ……  宝梁中间一匹红,儿孙代代多英豪宝梁中间一本书,耕读传家家多福宝梁中间一对笔,文点状元武夺魁。

……[2](p462)从这段歌词中我们看到:房屋的基础结构是以三根主柱串“穿枋”成排,组成三间屋架,蕴含团结协作之文化内涵高一丈八、一丈六这些数字即侗族房屋起造的尺寸另外,在制作大梁过程中,梁上凿一小巢放入金银,且在梁上绑放毛笔、《历书》等物件,皆蕴含吉祥如意、富贵双全等文化内涵总而言之,可见起造祭典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全部已达成较高的水平,可谓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在侗族起造传唱过程中,直接将独具特色的侗族起造习俗表现了出来,使大家能够经过歌谣了解侗族起造习俗二、起造祭典歌的社会功效  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侗族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历经沧桑而传承不衰,在侗族人民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起造祭典歌的社会功效关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表现侗族民众求吉思想起造祭典歌在思想内容上,反应出了侗族民众一个求吉的思想,对安居乐业、社会友好的美好追求比如在赞扬梁木的一段这么念道:宝梁头在东,六畜兴旺五谷丰宝梁尾在西,积谷存钱剩有余宝梁背朝天,天官赐福发千年……[2](p442)这里情景交融,把侗族人民请求五谷丰登、国安民泰、人畜兴旺,这一质朴的民俗心理逼真的描绘出来二)祭奠和自我娱乐的功效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侗族先民们对神灵和图腾的崇敬是很庄重神圣的。

人民以虔诚的念词(即“垒”)祈愿消灾避难,人畜平安本文所说的起造祭典歌便为侗族起造习俗带来了生气其中的《上梁吉利歌》以木匠师傅之口;《“开财门”吉利歌》以“鲁班弟子”和“仙客”间含蓄幽默、离奇古怪,高雅诙谐、妙趣横生的问答,来表示侗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恩格斯叙述民间小说书指出:“民间小说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得到愉快、振奋和慰藉,使她忘却自己的劳累……”[3](p401)侗族起造祭奠歌实际上也包含了这层含义三)艺术地展示民族意识的功效  起造祭典歌表现了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意识侗族地域长久受到封建统治的压迫,侗族人民不屈不挠,仍然主动进取以丰富多彩的民歌形式来表示思想感情在起造祭典歌中所表示的感情是那么的直接、朴素而且强烈起造祭典歌高度的思想性,是在民族长久的社会生活环境所形成的其内容、形式结构和风格特色全部是侗族精神、信仰、性格和心理意识所决定和给予的  参考文件:[1]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Z]·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21[2]天柱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民间三套集成·贵州天柱县歌谣卷[C]·[黔新(95)内字第6—0016号],1995[3]恩格斯:《德国民间小说书》,《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四)[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2 首页12。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