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4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节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

浅***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8MB
约31页
文档ID:159425481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4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节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_第1页
1/31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4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节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第一节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课 程 标 准重 点 难 点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及对其评价难点)2.“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表现重点)雅尔塔会议1.雅尔塔会议(1)背景①从1943年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重大转折,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先后召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讨论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问题②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2)召开: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举行战争期间第二次首脑会议3)内容①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迫使其无条件投降②战后三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③划分波兰疆界和产生波兰新政府④成立联合国,举行由《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参加的会议⑤专门讨论了远东问题,签署的《雅尔塔协定》涉及中国主权的内容,侵害了中国利益4)实质:按照力量对比、国家强弱、在战争中的贡献以及利益“平衡”等原则,对大国关系作出的调整2.波茨坦会议(1)召开:1945年7—8月,美、苏、英三国在柏林波茨坦举行首脑会议。

2)内容①着重讨论了对德国实行管制的政治、经济原则,彻底摧毁纳粹主义、重建民主制度的决策②重新议定了波兰的边界划分,讨论了对战败国意大利等国的政策③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3)影响:基本确定了战后欧洲的新格局,也是造成东西方对抗的由来3.雅尔塔体系的形成(1)形成:雅尔塔会议以及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的重要决策和文件,形成了雅尔塔体系的基本框架2)标志:雅尔塔会议3)评价①积极: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成为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强大力量中心;比较彻底地清除了德国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为战后欧亚两洲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保证;成立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②缺陷:大国采取军事占领方式划分势力范围,带有强权政治色彩帝国主义力量的严重削弱1.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帝国主义体系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长期各霸一方,掠夺和压榨弱小国家,实行殖民主义统治2.二战后欧洲传统大国的衰落(1)原因①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②战争严重破坏③国际力量的重新组合2)表现①德国、意大利是战败国,退出大国行列②英国、法国实力受到极大削弱3)结果: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彻底打破,美国成为称霸世界的超级大国,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力量的日益壮大1.战后欧亚两洲出现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世界意义2.苏联成为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大国,成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美苏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斗争1.原因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敌视政策2.表现(1)五国和约问题2)德国问题是战后欧洲最重要的问题,1948年导致柏林危机的爆发,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国家的出现3)日本问题: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本土,苏联出兵占领日本千岛群岛和北方四岛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冷战” 局面的形成1.美国的“冷战”政策(1)含义:美国以武力为后盾,对苏联采取强硬措施,用武力以外的种种手段“遏制”苏联的政策2)“冷战”信号: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的“铁幕演说”3)三大支柱:美国于1947-1949年相继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政治、经济、军事上确立“冷战”政策的三大支柱2.苏联的针对措施政治上帮助东欧国家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准确认识雅尔塔体系1.含义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2.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3.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4.评价(1)雅尔塔体系倡导和平与民主的原则,把苏联和美、英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地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是一个进步2)由于这一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是苏联与美、英相互妥协的结果,因此打上了强权政治的烙印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由于美、苏社会制度和对外方针都有很大的差异,双方的国家利益又有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两大阵营形成1.二战后初期,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初具雏形该体系(  )①基本上按照美、苏两国的意志建立 ②违背了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 ③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以合作来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 ④打破传统的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 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从总体上说,该体系符合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②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C理解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1.西欧衰落(1)德国法西斯被彻底摧毁,国土被盟国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2)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几乎用竭,昔日的威风一扫而光 (3)法国更是元气大伤,而战争中法国的投降使其国际威望急剧下降2.美国实力超群: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事实上确立了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金融的领导地位2)军事上: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核武器3.苏联空前强大(1)经历二战的苏联空前强大2)反法西斯战争使苏联的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苏联在战后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政治、军事方面抗衡的国家2.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句话反映了(  )①英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②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③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④美苏平起平坐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解析】 “一边坐着……俄国熊,另一边是……北美野牛”说明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已重新划分世界,形成两极格局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说明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①不符合材料之意,④体现不出来答案】 C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材料二 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期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给苏联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材料三 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材料四 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英国则竭力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苏联当然不愿意看到蒋介石政府强大,但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也不抱信心——以上材料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美、苏、英的对外政策试分析其原因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怎样?(3)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苏联对华政策有何特点?【思路分析】考查角度世界战略的对立材料解读材料一:美国企图称霸世界。

材料二:苏联在二战后实力增强,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材料三:二战使英国遭到严重损失,失去世界霸主地位,追随美国材料四:美、英、苏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对中国态度有所不同解答思路第(1)题由材料一“领导世界”可知美国意图,由材料二“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可知苏联意图,由材料三“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可看出英国与美国的关系,各国政策变化的原因与其实力的强弱变化息息相关第(2)题综合四则材料可知美苏实力壮大,西欧受到削弱,由材料四“中国的大国地位”可知中国在国际格局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美、英对华政策不同是因为它们为自身利益着想,苏联对华政策则是因为对中国形势发展难以预料而摇摆不定【尝试解答】 (1)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本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政策:美国,称霸世界;苏联,寻求自身安全,努力扩大影响,巩固大国地位;英国,依附于美国。

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壮大,同时认识到来自美国的威胁;英国受战争破坏,担心失去传统大国地位2)基本格局:西欧失去了传统的世界中心地位,美、苏成为一流强国,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3)原因:美国,为抗衡苏联,扶植蒋介石;英国,担心中国强大影响其在东方殖民地的利益特点:苏联摇摆不定一、选择题1.下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主要就哪些问题达成协议(  )①结束战争 ②处置法西斯 ③战后世界安排 ④组建军事集团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 ④不属于雅尔塔体系的内容,B项正确答案】 B2.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和实质是(  )A.反对法西斯主义、美苏战时同盟B.美苏实力均势、美苏两分天下C.谋求和平、美苏和平共处D.美苏实力均势、美苏争夺霸权【解析】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答案】 B3.二战结束时,美国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1/2以上,出口额占1/3,黄金储备占3/4这一现象说明(  )A.美国本土免遭战火洗劫B.西欧经济遭到严重破坏C.美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D.苏联经济实力不如美国【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二战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答案】 C4.(2016·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困难,美国提出应对措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并意图控制这一举措是(  )A.建立北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C.提出“杜鲁门主义” D.推行凯恩斯主义【解析】 北约为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工具,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其为欧洲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也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铺平道路,故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凯恩斯主义是美国发展经济的政策与理论,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B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在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但是,谁也听不进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悲剧重演——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发表的“铁幕演说”材料二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前不久”发生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丘吉尔和杜鲁门的演说在观点上有什么相同点?【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冷战”的认识与理解,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

同时题目的设问比较简洁明确,容易作答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3)都认为社会主义的威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美国必须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一、选择题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该体系(  )①主要由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协议构成②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 ③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有一定积极作用 ④仍然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答案】 B2.下列说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不吻合的是(  )A.成为债务国B.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呈上升趋势C.战争使英国元气大伤D.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说法与史实不吻合的是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诸国经济都大幅度衰退答案】 B3.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关键是(  )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D.西欧帝国主义列强受到严重削弱【解析】 通过对四个选项的对比分析可知,D项为外部因素,应予以排除。

在东欧、苏联、中国三股政治力量当中,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倡导者、领导者,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由其力量所决定离开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在当时就不可能形成答案】 B4.二战后苏联与东欧国家间缔结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并强制东欧各国仿效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外交战略(  )①是为了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 ②遭到美国的反对和英国的支持 ③必然成为美国世界霸权政策的障碍 ④阻碍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解析】 英国属于西方阵营,与美国一样持反苏立场;④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 B5.“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的这一演说实际上揭开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C.美苏“冷战”的序幕D.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序幕【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故选C项答案】 C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掌权C.组建北约组织,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实力D.在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解析】 “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的政策,故D项正确。

答案】 D7.有四位同学找到一张残缺的海报(下图),他们根据图中残留的信息对这一海报的历史进行推断,其中推理最合理的是(  )A.甲:一战时期协约国发行的海报B.乙:西班牙内战中人民阵线发行的海报C.丙: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发行的海报D.丁:“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发行的海报【解析】 图片中有两把剑分别指向法西斯和社会主义苏联,所以海报应该发行在既反法西斯又对抗社会主义时期,所以应该是二战后美苏“冷战”时期答案】 D8.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实行占领区货币改革 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解析】 根据材料中“正以经济方式”指美苏在经济上的对抗,故选B项答案】 B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杜鲁门怎样的政治意图?这同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解析】 第(1)题根据图和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第(2)题通过“世界蓝图”一词,杜鲁门的政治意图显而易见;它与材料一之间是因果关系答案】 (1)问题:二战后美国出口猛增,美国工业发达;西欧出口下降,工业较战前下降很多原因:二战期间美国本土并未受到战争的破坏,相反在战争中大发横财,而西欧遭受到了巨大的战争破坏2)意图:体现了美国试图称霸世界、建立世界霸权的政治野心内在联系:正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美国的世界霸权野心膨胀10.(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材料: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

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教材内容总结答案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等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归纳第(2)题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等归纳;第二小问应联系教材内容关于“冷战”的影响加以分析答案】 (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