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扎巴格丹的香格里拉生活 扎巴格丹

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64KB
约8页
文档ID:138048891
扎巴格丹的香格里拉生活 扎巴格丹_第1页
1/8

扎巴格丹的香格里拉生活 扎巴格丹   2021年深秋第四次到迪庆,最快乐的是见到了18年前认识的藏族好友扎巴格丹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前进的身影,也看到了归国藏胞的幸福生活   18年前的记忆  1993年6月,我第一次到迪庆采访,那是一次难忘的高原之旅陪同我们的扎巴格丹是迪庆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干部,那一年她23岁,留着短发,穿着一身劳动布衣服,一路陪着我们从交谈中我知道,她是一位15岁时和父亲一起从印度回国的藏族同胞,精通藏、英、汉、印地四种语言文字她的父亲在印度生活了40年,受祖国和女儿的感召,于1987年回国那一次,她特地邀请我们去中甸县尼史乡称尼村看她家的新房子那是一栋高大的全木质结构的二层楼房,是当初村里最气派的藏式民居扎巴格丹76岁的老父亲仁钦平措热情地招待我们,讲述了海外生活和归国历程,还为我们唱起了一支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歌以后她的叙述和歌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民族大家庭》节目中播出,受到听众的欢迎扎巴格丹的热情、认真,和她想做更多事情的理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次采访结束后,我回到北京,写出了《迪庆——那片充满期望的土地——迪庆人物访谈录》一文,其中的一节“扎巴格丹——她家从印度归来”,就统计了我对她和她的家庭的感受。

今后,我们经过好数次听她说,单位很重视培养她,曾送她到迪庆州上的民族干部学校和党校学习,她也说想发挥自己的专长,以后在当地搞旅游以后,因为当初家中全部没有,更谈不上有,相互联络不方便,加之工作的变动,就逐步听不到她的消息了以后我虽曾有过两次到迪庆的机会,但全部因时间太短,没有探询到她的下落  在唐卡艺术中心的不期而遇  2021年10月下旬,我率领“同心2021网络媒体藏区行”采访团来到迪庆州这是我第四次来这里,距上一次来,又过去了8年  1993年我来这里采访时,看到街上新落成的“骏马奔驰”塑像,听到了上至州领导,下至企业家,一直到扎巴格丹的讲述我意识到,这里是一片充满期望的土地今后很快,迪庆快速起飞尤其是2021年12月民政部同意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后,迪庆州更是名声大作,成为藏区加紧发展的刺眼明星  我对这次采访自然也是充满了期待  到迪庆的第二天,热情的主人把“香格里拉唐卡中心”作为我们采访的第一站走进古色古香的独克宗古城,我们在一处藏式庭院前驻足,一位留着长发的藏族中年男子热情地招呼大家进院,走上二楼,并不停回复着记者的提问此时,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学生团也在这里参观学习,这位中年藏族还不时用英语回复着她们的问题。

我看着这位忙碌的藏族主人,若有所思:这个人仿佛在哪里见过趁着大家采访的间隙,我走过去和她交谈,并交换了名片就在我拿到她名片的刹那间,一行字出现在我的眼前:“扎巴格丹,香格里拉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协会、香格里拉唐卡协会理事长扎巴格丹,这不就是18年前接待我们的藏族好友吗?我喜出望外,立刻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连连说:“你是扎巴格丹?18年了,最终找到你了!”此时,扎巴格丹似乎也从记忆的搜索中缓过神来,她也再次握住我的手:“你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张老师,太快乐了!”不期而遇,使我们全部无比兴奋在担心的采访间隙,我们不时问询着对方这些年的情况,她还特意去办公室拿来两套介绍唐卡协会的画片送给我  扎巴格丹说,香格里拉唐卡协会是2021年由她集资创办的,当初,独克宗古城正在修复,香格里拉旅游事业发展很快,为了保护和发展藏族的传统文化,提升独克宗古城的文化内涵,她建立了“香格里拉文化多样性传承和保护协会”,并成立唐卡协会,无偿招收了一批故乡贫苦家庭的儿童,请来唐卡画师和民间艺术老师,教她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现在,在唐卡班学习的有20几名来自故乡和其它藏区的青少年  她的事业越做越大  趁着记者们采访唐卡画师洛桑克珠的时候,扎巴格丹领着我穿过一条街,看了她正在做的两个工程:一个是“香格里拉藏酒吧”,一个是“阿若康巴朗索达庄园”。

藏酒吧是一栋两层木楼,正在修建,计划2021年5月开业扎巴格丹说,香格里拉村民酿造的青稞酒远近著名,在尼泊尔和不丹也很受欢迎,酒吧开业后,将形成当地的青稞酒品牌,而且要走进我国外市场,她已经在故乡组织村民批量生产青稞酒,让故乡的父老乡亲有更多的收入在阿若康巴庄园工地,扎巴格丹表示,她要把这里建成一个高级酒店,在2021年国庆节前开业  扎巴格丹告诉我,现在她天天的日程全部是排得满满的,有时甚至要按时间表运行迪庆州的历届领导全部很关心她,激励她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她还是迪庆州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听着扎巴格丹的讲述,我不禁被这位康巴汉子的精神和业绩所深深感动  1993年,扎巴格丹离开机关“下海”,到旅行社做导游,熟悉旅游业务;1999年到奥地利进修旅游管理;2021年,创办了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的探险旅游企业,并和外国探险家合作出版了《澜沧江的小说》、《茶马古道》两本介绍迪庆的英文图书;2021年创立了康巴商道探险旅行社;2021年创立了阿若康巴、巴斯卡厨房;同年自筹资金创立了慈善团体——香格里拉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和保护协会;2021年创立了唐卡学会;2021年合资创立了香格里拉足生堂;2021年筹备达拉、毕松村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

  说起乡村生态旅游,扎巴格丹神秘地对我说:“我领你去看一个地方”,她一边开着车一边说起了她的另一个理想:“这些年香格里拉的旅游品牌已经打造出来了,大家全部知道普达措、碧塔海,硕全部湖,但我看,我故乡的达拉村和毕松村的景色一点也不比这些地方差,我要把这两个地方建设成香格里拉的新景点,开展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还能接待科学家到这里做科学考察说着,她指着远处的山林让我看,暮色中,只见山上森林密布,金黄一片,落日的余晖照在上面,灿烂刺眼;两旁的草场上牦牛在悠闲地吃草,一派田园风光  一路上,扎巴格丹不时停下车,和乡亲们打招呼,还问要不要搭车送一段看着老乡们的愉快神情,我知道,扎巴格丹和当地的乡亲们十分熟悉,她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过了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栋崭新的二层木屋,在广阔的田园上十分醒目车在木屋前停了下来走进宽大的院落,这才看清楚,原来这是一座面积很大的纯木质结构二层楼房,里面有客房、餐厅和设备齐全的卫生间站在窗前,森林、草场尽收眼底扎巴格丹告诉我,这里就是她正在筹建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这里是达拉村,穿过森林,山那边还有一个旅游点——毕松村最近,扎巴格丹三天两头要来这里,她要动员和组织这里的藏族乡亲们参加乡村生态旅游,为她们再开辟一条致富的门路。

扎巴格丹表示,达拉——毕松生态旅游项目将在2021年4月开始接待游人,到时,香格里拉春天的草场上将出现一顶顶漂亮的藏式帐篷别具一格的高原帐篷酒店,将是扎巴格丹和她的伙伴们为香格里拉营造的又一个新景观  走进扎巴格丹家的第四代新房  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此次香格里拉之行,扎巴格丹再次请我走进了她的新房在当代社会,住房是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算起来,扎巴的新房是她家的第四代住房了扎巴格丹的姐姐索朗卓玛一辈子没离开过称尼村,解放前有一个旧屋,1981年建了新房;父亲回国定居后,孝顺的姐姐在1993年又盖了一座全木质结构的新楼,成为当初全村最好的房子,我在当年采访时看到的就是当初还未完全完工的第三代新屋这次,我还是首先到这座楼房中参观,回想18年前在这里时的愉快场景,追忆已经逝世的扎巴格丹老父亲和姐姐的音容笑貌,看看她们今天愈加美好的生活我清楚地记得,就是在上楼的楼梯上我们和扎巴格丹的家人照了一张“全家福”现在,扎巴格丹的姐夫生活在这个宽大的院落中,院子里放养的藏香猪个个膘肥体壮  扎巴格丹的第四代新房距老屋不远,远远就看到涂有白色石灰粉的高大院墙大门是藏式门楼,见到主人的红色越野车来了,好几只毛茸茸的小狗摇着尾巴跑过来,对我也十分友好。

扎巴格丹喜爱养狗,她还有一只心爱的藏獒  扎巴格丹家的会客厅  走进大门,迎面是一栋坐北朝南的长形木屋,看上去十分雅致扎巴说这是她的会客厅走进去一看,满屋阳光灿烂,屋内全部是木质家俱,木沙发、木桌、木凳、木质装饰品,让人眼花缭乱  主楼在会客间的右侧,这是一栋高大的二层木结构楼房里面全部是当代家俱,包含淋浴设施扎巴领我走上二层的客厅,一位慈爱可亲的老阿妈安详地坐在那里,扎巴说:“这是我的母亲,是在你1993年来迪庆采访后从印度回国定居的”我走到老人面前,双手合十,互祝“扎西德勒”从她那标准的拉萨口音里我判定她是西藏的藏族一问才知道,她母亲是西藏山南人,叫白玛卓玛,今年82岁从她那仍然白皙的皮肤和优雅的神态中能够看出,老人的晚年生活十分幸福我们很快用拉萨语交谈起来能有机会说拉萨话,老人自然很快乐说话间,她还接到了长途,老人拿着,思维清楚地和远在外地的孙子说着家常话扎巴给我倒了一大杯老母亲准备好的甜奶茶,我们边喝边聊  她让我参观了自己的书房和卧室,还特意让我看看女儿次拉姆的屋子,只见墙上贴满了她的奖状,还有很多照片次拉姆今年11岁,母亲是一位漂亮的丽江纳西族女性,她还有个藏族名字叫丹增白珍,在州劳动局工作。

因为当日不是周末,母女俩全部在县城里,那里还有一套她们的住房扎巴是个孝子,天天全部要开车回来探望母亲,有时还要陪着母亲住几天扎巴说女儿让她自豪,从上学那天起,成绩一直很好,现在是班长,还是少先队的大队长去年她的一篇作文《我的父亲》还在“中华颂”全国万校小学生魅力作文国家级大赛中荣获了特等奖扎巴说,女儿对她说,自己要好好学习,未来要考到北京上清华大学  扎巴安排我来她家,是要给我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和老阿妈道别后,扎巴执意要我到她的后院看看走进新房左侧的庭院,又让我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个地地道道的“后花园”,草坪、果树、花坛、木桌木椅、木凉亭,加上石头铺的小路,芳草萋萋,清雅幽静,真是个小小的“世外桃源”啊!  谈起回国20多年的感受,扎巴格丹说:“父亲在国外的时候天天全部思恋着自己的祖国告诉我不论怎样也要回到故乡,并要求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为故乡的人民做部分事情二十多年来,我一直铭记着父亲的嘱托,我以为选择回国是我人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我现在过的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生活”  回到北京后,我在浏览“香格里拉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和保护协会”网页时看到扎巴格丹写的一段话:“香格里拉是千百年来无数人魂牵梦萦的福美之地,雪山、牧场,漂亮的喇嘛庙。

这就是我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家乡我要倾我所能,倾我全部,守护她,……”  这段文字,让我愈加读懂了一位归国藏胞的内心世界。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