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内环境的稳态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Sc****h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1MB
约14页
文档ID:103733722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内环境的稳态学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1/14

第1课时 内环境的稳态             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人体的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3.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4.人体内环境的成分主要是水,还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血浆中含有许多蛋白质,其他成分及其含量与组织液和淋巴非常相近5.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有关6.内环境稳态既是人体对多变环境的适应,也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7.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1.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生物: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2.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2)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3.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特性(1)人体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血浆中大约90%为水,7%~9%为蛋白质,1%为无机盐;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2)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中pH相对稳定与和有关4.稳态的生理意义(1)稳态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意义:既是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也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①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②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2)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3)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4)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2.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  )A.外环境    B.组织液    C.内环境解析:选C 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内环境是细胞外的体内液体环境,与细胞内液相比为体内的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相比为体内的液体环境3.长时间行走后,脚上可能磨起了泡,用消毒的针刺破泡时会有淡黄色、半透明、稍感黏稠的液体流出。

此液体是(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解析:选B 泡里的液体为组织间隙液4.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糖原 B.胰岛素 C.氨基酸解析:选A 糖原在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合成,并存在于细胞内,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在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中5.人体毛细血管壁的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 B.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解析:选C 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一侧为血管中的血浆,另一侧是血管外的组织液,所以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6.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C.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与血浆中的相同解析:选C 淋巴、组织液与血浆的成分及含量相似,但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 1.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通过细胞膜与外界环境(水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即:2.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 多细胞生物的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 (1)内环境的组成及关系: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物透过细胞膜进入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2)内环境的成分:①血浆成分:90%为水,7%~9%为蛋白质,1%为无机盐,还有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和激素等。

②组织液、淋巴的成分:成分与血浆基本相同,但蛋白质明显少于血浆[思考探究](1)血液与血浆什么关系?提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细胞外液2)血红蛋白、有氧呼吸酶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吗?提示:血红蛋白、有氧呼吸酶只存在于细胞内,所以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名师点拨] 体内细胞具体的内环境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淋巴管中的淋巴细胞淋巴(液)流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血浆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组织液 [题组冲关]1.图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⑤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细胞内液C.红细胞存在于丙液中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解析:选A 据图可知:丙为淋巴,乙为血浆,甲为组织液,丁为细胞内液当过程①、⑤受阻时,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只存在于血液中;细胞内O2浓度低于组织液2.(全国卷Ⅱ)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析:选A 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

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方法规律]快速确认内环境成分的方法(1)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如血浆蛋白、O2、CO2、葡萄糖、氨基酸、激素等2)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3)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属于外环境,如消化腔、呼吸道、尿道、汗腺等,所以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1.渗透压(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数目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越大越高越少越小越低 (2)细胞外液渗透压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其中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血浆的pH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HPO等离子有关。

[名师点拨] 血浆pH调节的过程 [题组冲关]3.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细胞失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解析:选C 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细胞吸水;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液中;细胞外液中存在的缓冲物质能维持pH的平衡;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与细胞外液中所含有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4.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③B.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②③④C.④的成分中包括血红蛋白、氧气和胰岛素D.细胞生活需要③的pH、渗透压、温度等处于稳态解析:选D 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即①;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即③和④;④为血浆,其包含氧气和胰岛素,不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细胞生活需要组织液的稳态1.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作出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2.稳态调节的机制(1)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直接相关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名师点拨] 组织水肿及其成因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从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渗透而来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病变,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淋巴循环回流至血浆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如尿素堆积过多的尿毒症4)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5)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题组冲关]5.如图是一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选B 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多种器官和系统参与。

6.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解析:选A 组织细胞之间组织液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组织液的相对增多有多方面原因:血浆浓度的降低如极度的营养缺乏,血浆蛋白质的合成数量减少,或组织液中废物堆积过多,如尿毒症,或淋巴循环不畅造成组织液增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直接从肠道吸收葡萄糖解析:选D 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②解析:选C 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为血浆,⑥为红细胞。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为镰刀形;组织液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由一层细胞构成,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液体是组织液3.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原尿 ⑥脑脊液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内液 ⑩胃液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解析:选A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胆汁、胰液、原尿与外界直接相通,既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是外环境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葡萄糖、氨基酸解析:选D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过氧化氢酶存在细胞内,载体位于细胞膜上,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5.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1425.02.51.5103.36.016.0②1474.01.251.0114.07.51.0A.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B.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C.CO2的浓度①大于② D.①和②的成分差异与毛细血管壁的透过性有关解析:选C 根据成分判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①中蛋白质含量低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的降低,水分子会由血浆中移向组织液中或细胞内;CO2顺浓度移动,CO2要排到体外,据此判定CO2浓度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壁不允许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等物质透过。

6.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O2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解析:选C 直接与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图中①②③依次需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养料和O2,⑤为CO2及尿素等废物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7.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解析:选C B、D项中的疾病是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症状,但稳态被破坏,不一定患这两种疾病稳态被破坏后,主要表现为细胞代谢紊乱,一般不会表现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反而极可能减慢,因为酶的活性降低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内环境稳态需要由机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当血液的成分相对稳定时,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均保持不变解析:选D 当血液成分相对稳定时,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仍然会发生改变。

例如,体温会随环境温度改变而出现波动二、非选择题9.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温度3)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会引起血浆的pH明显下降吗?________,这与血浆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解析:(1)①是细胞内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⑤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可以直接相互交换物质;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与淋巴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三个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3)由于人体内存在着缓冲物质,所以某人大量喝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4)见答案答案:(1)①与③、②与③ ③④ (2)渗透压 酸碱度 (3)不会 HCO、HPO (4)如图一、选择题1.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解析:选B 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2. 右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③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A.②③ B.③④C.①② D.②④解析:选D 由图可知,a是淋巴,细胞1是淋巴细胞;b是血浆,细胞2是血细胞,c是组织液,细胞3是组织细胞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三种细胞外液中,血浆(液体b)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组织液不含消化酶;组织细胞种类最多3.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水 ④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⑤血红蛋白和氧气分子的结合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②⑤解析:选C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是在细胞内合成的;②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故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③为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内;④过程发生在血浆中,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⑤过程发生在红细胞的内部,而不是在内环境中。

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解析:选D 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中,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肉乏力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稳态需通过正反馈调节来维持解析:选A 缓冲体系由多种成分构成;细胞代谢在细胞内完成,而不是内环境(细胞外液);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负反馈6.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中的蛋白质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D.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解析:选D 葡萄糖、胰岛素和淋巴因子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非选择题7.图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示A、B、C、D中,血浆是______、组织液是______、细胞内液是________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________3)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由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________经过B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约为H2CO3的20倍,若HCO/H2CO3的值小于15,则立刻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________的功能填选项)A.调节渗透压 B.维持pHC.组成细胞结构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解析:图中A为肠腔,相当于外界环境,B为血浆、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如果①为淀粉,则②为葡萄糖,在小肠中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答案:(1)B D C (2)A (3)主动运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B8.[实验探究]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

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1)实验材料:略2)方法步骤: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 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的__________,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③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块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试管盐水红细胞形态10.5%①体积变大,或涨破20.7%②____________________30.9%③____________________41.1%④体积缩小51.3%⑤体积缩小,皱缩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人的细胞外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0.9%的生理盐水浓度相当,为等渗溶液低于该浓度,组织细胞会因吸水而膨胀甚至涨破,反之则会失水皱缩生理盐水与细胞外液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①氯化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浆;②缺少正常血浆中的几种物质(如钾、钙、镁)和葡萄糖;③缺少血浆中维持正常pH所需的缓冲剂,故其注射过多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答案:(2)①NaCl溶液 ④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3)②体积变大 ③维持正常形态 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4)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14。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