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为加强我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业务科学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干部人事档案,更好地为干部工作服务,根据《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我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由人事科负责,管理人员必须是*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中共正式党员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保管干部人事档案,积累档案材料: 收集、鉴别和整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办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 登记干部职务、工资变动情况: 为有关部门提供干部情况: 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调查研究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制定规章制度,搞好干部人事档案的业务建设和业务指导: 推广、应用干部人事档案现代化建设管理技术: 办理其他有关事项 三、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和分类 干部人事档案是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人事部门按照相馆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拨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和分类如下: 第一类 履历材料 第二类 自传材料 第三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类 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 第五类 *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 第六类 参加中国*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第七类 奖励材料 第八类 处分材料 第九类 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休、退职材料及参加各种代表会的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loCALhoST 四、干部档案管理范围应与干部管理范围相一致其保管范围如下: 干部档案正本,由本局保管,副处级以上干部建立档案副本 干部辞职、退职、自动离职、被辞退后,未就业的,其档案仍由本局保管;另就业的,其档案转至有关的组织、人事部门保管,不具备保管条件的,装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 干部被开除公职后,未就业的,其档案由本局保管;另就业的,其档案转至有关的人事部门保管凡通过劳动部门就业的,其档案由有关的劳动部门保管 干部出国不归、失踪、逃亡以后,其档案由本局保管 干部死亡以后,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保管: 干部退休以后,档案仍由本局保管 五、干部档案的收集、临别及归档按规定执行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鉴别归档材料应真实、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盖章签字后方能归入干部档案归档材料均按《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进行整理立卷,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编号、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六、干部档案应统一按国家档案案卷标准规格制作档案材料按时间、内容、层次不同排序编号归档材料统一保管,设专用库房,按《库房管理制度》做好管理工作 七、干部档案的保管原则应是安全保密、便于查找,建立登记和统计制度,严禁任何个人私自保存他人的档案。
对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的,应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对违反《档案法》、《保密法》的,要依法处理 八、因工作需要查阅和借用干部档案,须遵守下列规定: 查阅单位应填写《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审批表》,按照查阅干部人事档案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得凭借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 人事科应根据规定,确定是否提供和提供什么材料: 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事科查阅: 档案一般不外借对必须借出使用时,要说明理由,经过主管领导批准,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限期借还,不得转借他人: 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直系亲属的档案: 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违反者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以致追究刑事责任 借用、查阅档案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摄复制档案内容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必须经主管领导审批,获准后才能复制复制的材料必须加盖公章,否则无效 九、干部调动或职务变动后应及时将档案转给新的单位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干部本人自带; 转出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并按规定经过认真的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 转递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干部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详细登记,严密包封: 收到的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立即返回。
逾期一个月未返回,应催问,以防丢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