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4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纸和Ⅱ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F 19 N 14 Cl 35.5 Al 27 S 32 Ca 40 Ba 137 Ag 108第Ⅰ卷(选择题 共4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1. CuH不稳定,易跟盐酸反应:2CuH+2HCl===CuCl2+2H2↑+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H中H的化合价为+1 B.CuH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C.在反应中HCl表现还原性 D.Cu是反应的还原产物2. 根据反应:2H2S+O2===2S↓+2H2O,Na2S+I2===2NaI+S↓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A.O2>I2>S B.H2S>NaI>H2OC.S>I2>O2 D.H2O>NaI>H2S3. 在同一溶液中,含有NH4+、I-、Ba2+、Cl-等离子,则该溶液的pH和介质是( )。
A.pH=1,稀硝酸为介质 B.pH=3,H2SO4溶液为介质C.pH=8,次氯酸钠溶液为介质 D.pH=12,氨水为介质4. 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B.含等物质的量的KHCO3和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D.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S2-+2H2O ⇌ H2S+2OH-5. 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加入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溶液中:Mg2+、Cu2+、SO42-、K+B.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2+、I-、NO3-、Cl-C.常温下,c(H+)=10-14 mol/L的溶液中:Na+、AlO2-、S2-、SO32-D.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与c(OH-)乘积为10-28的溶液中:K+、Na+、HCO3-、Ca2+6. 下列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中加入CaCl2溶液C.在两种固体物质中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D.分别在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7.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I->Fe2+>Br-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 molC.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D.原溶液中:n(Fe2+)∶n(I-)∶n(Br-)=2∶1∶ 38. 把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微热,反应完毕发现铜有剩余,则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Cu2+、Fe2+ B.Cu2+、Fe2+、Fe3+C.Cu2+、Fe3+ D.Fe3+9.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Na2SO410. 向一定量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标准状况)气体,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
A.0.21 mol B. 0.14 molC.0.16 mol D.0.24 mol11.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分解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 色反应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SO42-D.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13. 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烧杯中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14. 在Fe(NO3)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Fe(NO3)3与Cu(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1 B.1∶2C.2∶1 D.1∶1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C.浓硝酸中HNO3见光会分解,故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它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16. 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2ClO-+SO2+H2O===SO32-+2HClOB.往氨水中滴加FeCl3溶液:Fe3++3OH-===Fe(OH)3↓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2H2O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Ba(OH)2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NH3↑+H2O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Si、P分别氧化成CO2、SiO2、H3PO4B.Cl2、SO2都可用于漂白,按1∶1混合通入品红溶液漂白效果更佳C.浓H2SO4与Cu反应只表现其强氧化性D.NH3极易溶于水,但可用上图吸收氨19. 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1 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 mol·L-1,含硝酸的浓度为1 mol·L-1,现向其中加入48 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4.48 L B.5.6 LC.8.4 L D.11.2 L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21. 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7分)(必考题:22~24题)(共43分)22.(13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产物已略去):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A为气体单质,则A为________,D→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若A为固体单质,则A为____,A主要用于制造_______(任写两种)3)若A为气体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合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若A为气体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A为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a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气体1.12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c加足量BaCl2溶液,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 ,然后干燥、称量第一次称量沉淀质量为6.27 g,第二次称量沉淀质量为2.33 gd加少量KMnO4酸性溶液KMnO4溶液褪色23. (16分)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Mg2+、Ba2+、Cl-、NO2-、SO42-、CO32-。
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4份100 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a判断Cl-是否存在________(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2)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写出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写出实验d中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可不填满):阴离子符号物质的量浓度(mol·L-1) (5)混合物中是否存在K+?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4分)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序号元素结构及性质①AA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②B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5③C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④D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⑤E通常情况下,E没有最高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⑥F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1) A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 B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3) ①F与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②F与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X、Y相等,则M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N的结构式为________4) C与E都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用化学方程式表明这两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有人认为B、D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可以形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以,若可以,试写出负极的电极方程式(若认为不行可不写)________ (选考题:25题和26题选做一道)(15分)25. X、Y、Z、W、Q、R均为前4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X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每个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Y原子的2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Z元素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3倍W原子电离能分别为:I1=578 kJ/l I2=1817 kJ/l I3=2745 kJ/l I4=11575 kJ/l I5=14830 kJ/l I6=18376 kJ/lQ为前4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元素R位于周期表的第11列请回答下列问题:(1)Y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X、Y、Z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因是___________。
2) 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W和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如果能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不能则不填)3) Y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Z的氢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 R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R的氯化物的水溶液与Q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6. 甲苯是有机化工生产的基本原料之一利用乙醇和甲苯为原料,可按下列路线合成分子式均为C9H10O2的有机化工产品E和J请回答:(1)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①B+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3)E、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4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要求:①与E、J属同类物质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答案二、22.(1)N2(1分) 3Cu+8H++2NO3-===3Cu2++2NO↑+4H2O (2分)(2)S(1分) 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2分)(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分)N2+3H22NH3 (2分)24.(1) 第四周期第Ⅷ族(2分)(2) Mg3N2(2分) 离子(2分)(3) ①分别取X、Y各少许置于试管中,再各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体的是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H2O(利用加其他催化剂、漂白性和氧化性等其他方法合理可以给分) (2分)②三角锥形(1分) (1分)(4)4NH3+3O22N2+6H2O (2分)或N2H4+O2N2+2H2O(5)Si-4e-+6OH-===SiO32-+3H2O (2分)26.(1)(2分) ②(3分) (2)取代反应(2分)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分) (2分) (3)(每个1分,共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