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县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一上蚌埠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在绿色天然的药材上俗话说:“药对方,一碗汤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经典方剂 ,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若药不灵, 切脉准、方子好,中医药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同仁堂有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当前,我国中药材质量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 的现象药材好,药才好 )中药材具有农产品和药品的双重属性种植是中药产业的“第一车间”,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是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既要建立责任可究、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监管制度,更要发展中药饮片标准体系 , 制定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让道地药材更道地,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呈现 汗牛充栋 虽然 参差不齐B . 体现 浩如烟海 纵然 鱼龙混杂C . 呈现 汗牛充栋 虽然 鱼龙混杂D . 体现 浩如烟海 纵然 参差不齐(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责任可究、去向可追的监管制度,更要提高中药饮片标准体系B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提高中药饮片标准体系C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D . 既要建立去向可追、来源可查、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全过程保障中药质量B .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就是要从源头抓起,全过程保障中药质量C . 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保障全过程中药质量D .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保障全过程中药质量,就是要从源头抓起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三上盐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文化做了什么龙应台①文化做了什么呢?②文化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台湾老兵们观看《四郎探母》,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四郎的唱词“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们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文化洗了他们的灵魂,疗了他们的伤口③它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④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团体找到联系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原本不属于这段历史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⑤我们可以喊一万次口号,要汉人尊重弱势的少数民族,但是一万个口号比不上一支歌我记得一场露天的原住民诗歌晚会,我们邀请了一位泰雅长老,从东部山区部落特别北上来唱原住民的古曲。
他开唱时,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落,雨水打在长老皱纹很深的脸上,他全身湿透、仰脸向天,闭着眼睛继续歌唱,没有乐器伴奏的原音,苍老而悠远,交织在哗哗雨声中满满的人群在雨中站立,雨水从头发流下来,流进人们的眼睛,但是没有一个人离去⑥在一个大厅里为“四郎探母”流泪的人群,在一个广场上为泰雅族长老的古曲顶着大雨不去的人群,其实是在进行一个重要的仪式:他们正在一个“社会共识体验营”里认识彼此,加深感情,建立共同的价值观表面上是音乐的流动,影像的演出,语言的传递,更深层的,其实是“生命共同体”意识的萌芽,文化认同的逐渐成形,公民社会的塑造⑦艺术,或文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一方面突出个人和群体之不同——任何艺术表达都是个人创造力的舒张和个人能量的释放,另一方面它却又把孤立的个人结合成群体⑧如果个人创造力和想像力被容许奔放,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创造力也会是生机蓬勃的如果这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是透过公民的深度参与和彼此碰撞激荡而逐渐形成的,那么,这个社会的共识也会是凝聚而坚定,向心力强大的反过来说,如果个人创造力和想像力是受到约束的,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创造力必定是败絮其中的生命共同体”的情感不易产生,共同承担未来的公民意识也难以发展。
⑨使互不相干的陌生人成为“同胞”,使“同胞”彼此扶持,相互承担,政治强权是做不到的文化,才是是公民社会的基础有删改)(1) 通过看《四郎探母》和听泰雅族长老唱古曲两个事例,作者阐述了哪些观点? (2)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3) 结合第⑧段内容,怎样才能产生“‘生命共同体’的情感” 3. (9分) (2019高三上济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要做真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屠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黄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洹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材料二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诊断常见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材料三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遣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1) 下列内容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的一项是( ) A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C .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D .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道至简,淳朴自然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习总书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
B . 中医诊断学以四诊、八纲、辨证和诊断为基础,讲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分析“辨证”,从而做出诊断C . 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D . 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5个“非遗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3) 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 4. (12分) (2019高一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品质》的选文,完成各题 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我忘不了那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他说:“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对不起,它响了你是不是在靴子还经穿的时候把它弄湿了呢?”“我想没有吧他听了这句话以后,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我提起了这件严重的事情,真觉得难过把靴子送回来!”他说,“我想看一看由于我的咯吱咯吱响的靴子,我内心里涌起了一阵怜悯的感情;我完全可以想像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他接受了我的定货,但没有皮革给我看;我可以意识到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他最后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为了讲究时髦,我的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个手指在那块地方压了一下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跟着,他心里好像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所以说了一连串的挖苦话我听到他议论他的职业上的情况和艰难,这是惟一的一次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1) 文中说格斯拉面对着从心底看不起的大公司产品时,却“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这是为什么? (2)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
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这句话表现了格斯拉怎样的性格? (3) “我”为什么“忘不了那一天”?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佚之狐,郑人,佚之俅之子也狐少善思辩,多才识为幕僚,常得郑君宠之晋侯、秦伯围郑,郑危在旦夕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武使秦,秦晋师还,郑遂安郑伯欲厚赏武狐闻之,言于郑伯曰:“武,舌辩之士,以口舌退师,功高莫大,厚赏,理也;然,武终为隐者之徒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窃以为当赏者,臣也郑伯愕然,赏之异日,村夫有拜于郑廷者,郑伯迎之问之,乃烛之武之兄文也文曰:“君恩四海,天下惠之,万民之幸也武以口舌还军秦晋,三军不能敌,厚赏以利郑也然家有老母,八旬又三,日必待之武往锐师,老母系之,臣昼夜待母,目不交睫,亦宜赏之况武本不欲说秦,臣数劝方为之也!郑伯赏之未几,宫廷左右及五军将士上书求赏者络绎不绝,郑哗然晋闻之,复攻之,郑危矣史臣曰:“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郑安而复危者,赏功之过欤?”(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B . 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C . 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D . 狐求见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幕僚,在古代称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一般指有官职的)。
B . 秦晋之好,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有时也简称为“秦晋”C . 周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D . 旬是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三旬);十岁为一旬;旬也可指12年,一般说大一旬或小一旬是指一个属相周期12年本文是指后者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烛之武劝退秦师有功于国,郑伯打算重重地奖赏他,可是这一奖赏刚有动议,就引起了来自各方面的连锁反应B . 佚之狐凭借自己是老臣,德高望重,平时对郑伯尊重有加,觉得这次举荐烛之武有功,有奖赏,首先应该奖赏自己C . 烛之武的哥哥烛之文认为自己在侍奉老母亲、劝说烛之武面见秦君,对退秦师有功,应该得到奖赏;其他大臣也想分功D . 史臣认为,导致郑国从安定陷入危局的原因并不是郑伯设立奖项,而是郑国上下抢夺别人的功劳嫉贤妒能的风气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②况武本不欲说秦,臣数劝方为之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城中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李祁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1) 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 词的下阕寄浅于深,委婉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请简要分析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6高三上江苏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2) 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3)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4) 春冬之时,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5)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6)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7)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________《老子》)(8) ________,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 (1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下面的文稿在表达和形式上有五处不妥,请指出并改正通告为高温期间用电通畅,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宜宣布如下:维护将于2017年7月25日7时至29日19时施工。
涉及范围:东到云中路,西到牧马路,南至长征街,北至雁门大道对维护工作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如有疑问,欢迎垂询2017年7月20日市电力公司9. (5分) (2017高二上清远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25字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①________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②________,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③________,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9高三上莱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全国“最美中学生”李双南,六年如一日,悉心陪伴身患残疾的同班同学谭宁,陪她一起乘公交、背行李、去食堂,扶她上下楼梯……材料二:地铁上,一名女子身体不适,吐在车上,很多乘客都绕路而行,一个小学生主动拿起工具,把呕吐的东西打扫干净材料三:在一项“你乐意帮助陌生人吗”的社会调查中,26.5%的人回答“会”,67.7%的人回答“看情况再说”,5.8%的人回答“不会”。
你班拟召开一次“美德伴我行,文明在我心”的主题班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即席发言稿,谈谈你的思考与感悟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班级和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1、1-2、1-3、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1、2-2、2-3、3-1、3-2、3-3、4-1、4-2、4-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5-3、5-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1、7-2、7-3、7-4、7-5、7-6、7-7、7-8、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1、9-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