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suij****ua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02KB
约10页
文档ID:167775475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_第1页
1/10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讲授内容和目标:让学生掌握植物必需元素的概念和种类,了解植物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掌握植物对矿 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同化过程了解矿质营养在农学中的应用重点讲授植物对矿质元素的代谢过程于机理学时分配: 6 学时具体内容: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一. 植物体内的元素 用分析化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测定植物体内的元素组成二.植物组织一550~600°C灰化一 气体 挥发性元素:C、H、0、N、S等灰份:灰份元素:金属元素、 P、 Si、 B 等,种类非常多,几乎地球上的元素都能在 植物体内找到植物必须的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1. 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应具备的条件1) 如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2) 除去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的缺乏症3) 该元素在营养生理中的作用是直接的2. 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确定方法 溶液培养法1859年Knops和Pfeffer发明了溶液培养法(solution culture method):在含有全部或部 分营养盐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利用溶液培养法,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培养液的成分,创造缺乏某一元素的条件,培 养植物,确定植物必须元素的种类。

三.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常见的植物必需元素: C、 H、 0、 N、 P、 K、 Ca、 Mg、 S、 Si、 Cl、 Fe、 Mn、 B、 Zn、 Cu、 Mo 等矿质元素: 植物从土壤中获取的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元素 N、 P、 K、 Ca、 Mg、 S、 Si、 Cl、 Fe、 Mn、 B、 Zn、 Cu、 Mo、 Ni、 Na 等大量元素(macroelement) 植物对其需要量相对较大的元素1.氮、2磷、3•钾、4•硫、5.钙、 6.镁、 7.硅微量元素(microelement) 植物对其需要量极微,且在高浓度下对植物有毒害作用的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等有利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非必须元素 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1. 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元素如:蛋白质、核酸、磷脂、细胞壁物质等2.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了植物的代谢过程如:酶或酶的活化剂、辅酶等3. 起电化学作用如:参与离子浓度的平衡、胶体的稳定、电荷中和等一)大量元素(macroelement)1.氮1)吸收形式:无机氮和小分子有机氮2)生理作用(1) 氮素是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的组成成分,所以氮是结构物质,是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 膜的组成成分,。

2) 氮素是酶、核苷酸(如ATP等)、辅酶(NAD、NADP等)、叶绿素等组成成分,参与植 物的代谢活动3) 氮素是植物激素和生物碱的组成成分3)缺素症状:植株矮小;叶小色淡;叶片呈红色(花色素苷含量高);分枝少,花少,子粒 不饱满2.磷1) .吸收形式正磷酸盐(H2PO-4)的形式吸收2) 生理作用(1 )磷是核酸、磷脂的组成成分2)磷是一些重要核苷酸衍生物的组成成分女口: ATP、ADP、AMP 参与一能量传递;FMN (黄素腺嘌吟单核苷酸)一电子传递NAD、 NADP、 FAD 一氢传递FAD (黄素腺嘌吟二核苷酸)一氢传递 辅酶 A(CoA) 一乙酰基转移磷在植物的蛋白质代谢、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脂肪的代谢中都有重要作用3)缺素症状 缺磷蛋白质合成受阻,生长受抑制;叶小、分枝少、植株矮小缺磷细胞分裂速 度降低每个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相对增高,叶色暗绿或呈红色和紫色缺磷可以抑制植物的 生长和发育过程,植株的果实和种子数量减少,种子产量降低3.钾1 )吸收形式:钾离子,存在状态钾离子2)生理作用(1 )酶活化剂 如:葡萄糖激酶(K+是活化剂)葡萄糖+ATP 一葡萄糖-6-磷酸 +ADP 钾促进了淀粉、纤维素、蔗糖和木质素的合成,促进了光合产物的运输。

2) 使原生质的水合程度增加,粘性降低,细胞保水能力增强,抗旱能力增加3) 钾参与了气孔运动的调节过程3)缺素症状(1 )钾肥不足原生质水合程度下降,叶片失水,叶绿素破坏,叶色变黄,叶缘枯焦或皱缩 起来2)缺钾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受阻,纤维素、木质素等细胞壁物质合成数量降低,植株生 长缓慢,茎秆细弱易倒伏 3)种子产量降低4.硫1)吸收与存在状态 植物主要以硫酸根的形式吸收硫硫酸根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仍然以硫酸根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被同化成含硫氨 基酸等有机化合物1)是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如:半胱氨酸、胱氨酸、蛋氨酸 所以硫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是细胞的结构物质2)参与细胞的氧化还原过程 在细胞内谷胱甘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氢的递体3)硫是CoA的组成成分,参与了乙酰基的转移的代谢反应3)缺素症状 硫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叶色黄绿或发红,植株矮小5.钙1)吸收和存在状态植物以Ca2+的形式吸收钙,进入植物体后钙有的呈离子状态,有的以盐的形式存在,有的 与有机物结合钙主要存在于老的叶片中是一个不易移动的元素2)生理作用(1) 钙是构成细胞壁的元素(果胶酸钙)2) 钙可以中和植物体内过多的有机酸,使植物避免受到伤害。

3) 钙是钙调素的组成成分,在代谢中起第二信使的作用3)缺素症状钙是一个不易移动的元素,缺素症首先出现在幼嫩的器官 缺钙症状主要表现在细胞壁合成受阻缺钙严重时幼嫩器官(根尖、茎尖)坏死6.镁1) 吸收和存在状态:植物以Mg2+的形式吸收,镁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以镁离子的形式存在, 只有小部分以有机化合物状态存在2) 生理作用(1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2) 镁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如:呼吸和光合代谢中多种磷酸变位酶和磷酸激酶的活化剂等 3) 镁能使核蛋白体的亚单位结合形成稳定的细胞器如用EDTA除去镁则核蛋白体解体3)缺素症状缺镁不能合成叶绿素,叶脉绿而叶脉间变黄 严重缺镁时形成褐班坏死7.硅1 )吸收形式 硅是以硅酸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和运输的2) 生理作用以非结晶水化合物的形式沉积在内质网、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它也可以与多 酚类物质形成复合物成为细胞壁加厚的物质,以增加细胞壁的刚性和弹性3) 缺素症状缺硅时植物蒸腾加快,生长受阻,植物易受真菌感染,易倒伏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三种方式:被动吸收、主动吸收和胞饮作用一. 被动吸收定义: 植物体通过扩散作用和其它物理过程,在不消耗代谢能量的情况下,获取矿质元素 的过程。

被动吸收有两种情况:(一) 简单扩散l 物质在其化学势的作用下,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运动的现象称为扩散作用l 当外界溶液中矿质元素浓度高于细胞内时,物质在其浓度差的作用下通过细胞膜 或膜上的特殊通道扩散进入细胞的过程1 .离子通道运输(ion channel transport)在细胞膜上存在着一种由内在蛋白形成的离子通道,离子通道可以被化学方式 或电化学方式激活,通道打开,离子在跨膜的化学势梯度或电势梯度的作用下,从细胞外扩 散进入细胞内,产生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l 目前在质膜上已知的离子通道有:K+、Cl-、Ca2+、N03-等l 离子通道的运输速度一般在107~108个离子/秒/离子通道比载体蛋白快1000倍二)杜南平衡 离子的扩散不仅同离子的化学势有关(化学势梯度),而且还同电势梯度有关定义: 细胞内可扩散离子的浓度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离子的浓度积膜两侧的电势与化学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能斯特(Nernst)方程表示: △ E =-(2.3RT)/ZFxlog(ai/ao)其中:△ E:膜两侧的电势差(V);R: 气体常数(1.987卡/mol);T:绝对温度(273+t°C);乙 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前加负号);F:法拉第常数(23.06X103卡/伏);ai :膜内侧离子浓度(活度)mol/L ; ao :膜外侧离子浓度(活度)mol/L。

二. 主动吸收定义: 细胞利用呼吸代谢释放的能量作功,逆浓度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1. 载体运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选择地同质膜一侧的被运输物质结合,形成载体 —— 底物复 合物,刺激载体蛋白构象发生变化,使结合位点从膜外转移到膜内,同时载体和被运输物质 的亲合能力下降,将被运输物质释放到细胞内,发生变化后的载体可以消耗ATP发生构象 变化回到高亲合状态载体蛋白有三种类型:1)单向运输载体:能催化分子或离子单方向地跨膜运输如:Fe2+、Zn2+、Mn2+和 Cu2+载体2) 同向运输载体:可以同时同向运输氢离子和其他离子如:Cl-、N03-、NH4+、PO43-、SO42-、氨基酸、蔗糖、己糖载体等3) 反向运输载体:在运输其他离子的同时反向运输氢离子载体运输可以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是主动运输其运输速度为每个载体每秒运输 104~105 个离子2. 离子泵运输细胞膜上存在着H+—泵A T P酶,它可以在消耗A T P的情况下将膜内的质子运输到 细胞外,形成跨膜的质子电动势细胞外的正离子在质子电动势的推动下,经过质膜上的离 子通道从膜外运输到膜内,产生主动运输膜外的负离子,通过同向运输通道,在质子电动 势的推动下从膜外流向膜内产生主动运输。

三. 胞饮作用l 定义:细胞通过质膜的内折形成泡囊,将吸附在质膜上的物质摄取到细胞内的过程 胞饮作用是细胞吸收水分、矿物质和固体颗粒的一种非选择性吸收方式只是在个别植 物细胞内存在这种吸收方式仅在番茄、南瓜的花粉母细胞和蓖麻、松树的根尖细胞中发现 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一) 对盐分和水分的相对吸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营养盐的吸收在量上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二)对离子的选择吸收植物对不同种类的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其吸收速度不同 选择吸收(selectiveabsorption) 生理酸性盐:当植物对一种盐的阳离子的吸收速度大于阴离子时,选择吸收的结果,溶液的 pH 降低,这种盐称为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当植物对一种盐的阴离子的吸收速度大于阳离子时,选择吸收的结果,溶液的 pH 升高,这种盐称为生理碱性盐三)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l 单盐毒害(toxicity of single salt): 我们把在含有单一金属盐的溶液中,植物生长不良并发生中毒的现象称为单盐毒 害l 离子对抗(ion antagonism) 当我们向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时,植物的中毒现象就 会减轻或消失。

l 定义:这种离子间能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作用的现象叫离子对抗(离子拮抗)二. 根对溶液中矿质元素的吸收1. 离子吸附在根的表面2. 离子进入根皮层细胞3. 离子进入根木质部薄壁细胞4. 离子进入导管三. 根对非溶解态矿质元素的吸收1. 被土壤颗粒吸附的矿质元素 根对被土壤胶粒吸附的元素的吸收是通过交换吸附来实现的2. 根对难溶盐状态存在的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分泌有机或无机酸将难溶盐溶解后H2CO3 + CaCO3 = Ca(HCO3)2按可溶性矿质元素的吸收方法吸收四. 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条件五. 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l 根外营养(叶片营养 foliar nutrition) : 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l 叶片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当处于溶解状态的矿质元素以小水滴的形式被吸附在叶片上时,可以通过叶片表面的 气孔或角质层上的裂缝达到叶肉细胞或叶片的表层细胞的细胞壁的外连丝然后通过表皮细胞的主动吸收过程进入表皮细胞通过细胞间的运输过程进入叶肉细 胞,并在叶肉细胞之间进行矿质元素的传递,进入叶片输导系统的筛管,并通过筛管将矿质 元素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分根外施肥的作用:作物在生育期的后期,根系功能减弱,通过根外施肥可以补充根系吸收营养的不足。

对植物需求量小,并且易于被土壤固定的微量元素,根外施肥可以做到效果快、用量省 第四节 无机养料的同化一. 硝酸盐的代谢还原1. 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的过程 是由硝酸盐还原酶(细胞质)催化的硝酸盐还原酶:一般由多个亚基组成,每个单体的电子传递体有FAD、Cytb557和MoCo (钼 辅助因子)组成其电子供体是NADH或NADPH反应方程:NO3-+NAD(P)H + H++2e =NO2- + NAD(P)++ H2O2. 亚硝酸盐还原为氨的过程是由亚硝酸盐还原酶(叶绿体)催化的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分子量一般在6.1 X 104 ~7.0 X104含有两个辅基,西罗血红 素和 Fe4-S4 中心其电子供体是还原态的铁氧还蛋白 Fd( red) 西罗血红素(sirohaem)是一种四氢铁吓啉l 反应方程:lNO2- + 6 Fd 还 + 8H+ + 6e = NH4+ + 6 Fd 氧 + 2H2O二. 氨同化1.还原氨基化(reduced am in ati on)氨与a -酮酸反应生成相应氨基酸的过程2.氨基交换作用(transamimation)3. 合成氨甲酰磷酸NH3 + CO2 +ATP= NH2COO + ADP 氨甲酰磷酸l 氨甲酰磷酸可以进一步用来合成嘧啶和胍氨酸。

4. 形成酰胺三. 生物固氮l 定义: 我们把生物体在常温条件下将氮气合成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作用1.固氮生物非共生固氮生物:)好气性细菌(固氮菌)\嫌气性细菌(梭菌属)\ 蓝藻 共生固氮生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共生)\鱼腥藻(与红萍共 生)2.固氮酶l 定义:催化氮气还原为含氮化合物的酶 固氮酶由铁蛋白和钼铁蛋白,两种蛋白质构成:1)铁蛋白:有2个相同的亚基组成,每分子铁蛋白含有4 个铁原子和4 个硫原子组成的铁硫 中心,具有传递电子的作用2)钼铁蛋白:由4 个亚基构成,钼铁蛋白的作用中心由铁原子和钼原子组成,称为钼铁辅助 因子固氮酶的特点:a. 由铁蛋白和钼铁蛋白组成;b. 可以催化多种底物:N2 ® NH3H+ ® H2乙炔 ® 乙烯C.固氮酶必须在无氧的环境中才具备固氮作用3. 固氮过程总反应方程:四. 硫酸盐的同化l 硫酸盐的同化:植物将硫酸根还原为硫氢基的过程SO42- + 8e + 8H+ = S2- + 4H2O+6 -2 硫酸盐的同化分为硫酸根的活化和硫酸盐的代谢还原两个过程 1.硫酸根的活化2.活化硫酸盐的代谢还原五. 磷酸盐的同化1.同化为 ATP光合磷酸化;氧化磷酸化ADP + Pi - ATP + H2O2.同化为磷酸糖葡萄糖 + 磷酸3. 同化为磷酸脂葡萄糖磷酸化酶葡萄糖-1-磷酸第五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l 一 . 矿物质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形式1.氮 主要以有机态氮——氨基酸(如:天冬氨酸)和酰胺的形式运输,少量的氮以 NO3- 的形式运输。

根同化无机氮的能力非常强,大部分的无机氮在根内被同化成为有机氮2.磷 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运输,少量的在根部被通化为有机磷化合物,如:磷酰胆碱、 甘油磷酰胆碱等3.硫主要以硫酸根的形式运输少量的以蛋氨酸和谷光甘肽的形式运输4. 金属离子 主要以离子状态进行运输问题:如何确定矿质元素的运输形式?途径l 植物根系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是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的l 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着活跃的横向运输叶片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 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着活跃的横向运输速度:其运输速度一般在 30~100 cm/hl 二 .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l 参与循环的元素在器官衰老时,可以从老的器官运输到幼嫩器官l 在植物开花结果时参与循环的元素可以从营养器官运输到生殖器官(花、种子、果实)。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