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众多的河流(第3课时)教案 晋教版.doc

xt****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KB
约4页
文档ID:3373048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众多的河流(第3课时)教案 晋教版.doc_第1页
1/4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众多的河流(第3课时)教案 晋教版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黄河组图——壶口瀑布、滚滚黄河水、黄河源头、黄土高原  [提 问]你能根据画面来判断这是哪条河流吗?  [复习提问]提到黄河同学们并不陌生,请你说一说你所了解的黄河  [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对黄河确实知道的不少那么,黄河到底为中华民族立过哪些功,又带来了哪些灾难?我们该怎样开发治理黄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河  [板 书]二 黄河的治理  1.源流概况  [过 渡]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首先我们来看看黄河的形状  [学生活动]照课本画出黄河干流图并归纳黄河形状为“几”字型  [提 问]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这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海”又指的是哪个海呢?  [提 问]黄河自源头到人海口全长5500千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吗?为什么?  不能河流大小按流量划分黄河虽然长度第二,但流量还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一条大河珠江的1/7因此,不能说黄河是第二大河,而只能说是第二长河。

  [提 问]黄河自西向东共流经了我国哪些省区呢?  (演示课件或出示黄河水系图,让学生抢答省名或简称,课件显示或在图中明确省、区名称  读图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并标注在黄河干流图上,强调其位置特征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强调其流经省  [承 转]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具体讲都有哪些贡献呢?  (此处可由学生在黄河供献的角度充分回答)  [板 书]2.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教师小结]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录 像]黄河冲积的平原、蕴藏的水能、著名的水电站和具有灌溉之利的“塞上江南”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的高原地区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提 问]黄河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归纳小结]  1.黄河上中游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建国前,黄河上没有一座大坝新中国成立后,已陆续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八座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说明位置特点),并对黄河水能实行梯级开发板画示意梯级开发,并指出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是梯级开发集中地段,建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黑山峡、青铜峡等水电站,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市的特点。

  2.黄河另一个方面的奉献是提供了灌溉水源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量都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的干涸土地展现了生机早在二千多年前,宁夏人民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灌溉面积大大增加也正是黄河水塑造了“塞上江南”  [承 转]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但是,历史上黄河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直至今天,它仍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忧患(板书)  [板 书]3.黄河水患  出示黄河地上河示意图,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些地方甚至高出 10米因此,黄河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历史上黄河几次大决口都发生在下游地区,都与河床远远高出地面有直接的关系  [展示资料]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时房倒屋塌,人们流离失所的凄惨景象  [提 问]高悬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呢?  提示学生从黄河含沙量大,联想到泥沙来源,进而分析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来考虑  [教师小结]黄河下游地上河-------泥沙含量大(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展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貌图”: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黄土属粉砂性土壤,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②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覆盖很差,加大了冲刷之便;③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往往集中于7—8月份的几场暴雨,冲刷力强,加剧了冲刷程度;④本区支流众多,冲刷量大。

因此,一遇暴雨,黄土高原上泥沙俱下,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启发提问]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黄土高原,浩浩荡荡地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会怎样变化?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分析归纳]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河”  [提 问]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以及形成的原因那么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措施呢?(组织学生讨论)  [归纳小结]黄河上、中、下游的三个治理措施: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加固堤防是权宜之计,根本问题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使治沙与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已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在防洪和减淤方面就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在另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正在建设之中请看来自小浪底工地的报道  [录 像]小浪底截流实况录像,小浪底工程模型及其防洪、减淤、防凌、供水、发电、灌溉功效介绍  [课堂小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但由于它饱含泥沙,下游成为“地上河”,始终有决口的危险,因此它也是中国的一大忧患治理黄河,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各段治理措施不尽相同,其中中游保持水土是治黄的根本。

  [布置作业]黄河的问题,历来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不仅仅是水患问题了,如近年来下游地区频繁发生的断流现象,局部地区的生态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进一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呢?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找出答案。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