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05KB
约9页
文档ID:157203223
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_第1页
1/9

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2课,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听赏”“活动”等内容  在本册中,歌曲内容健康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础上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体验各种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音乐知识有:节奏的把握、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学习和音乐家聂耳的故事等等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表演童话音乐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整册教材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三、学生分析:  1 学生人数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适当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小学生好动,还有一部分学生顽皮,但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  3 现在的小学生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也较强  4 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6 虽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第三年了,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还是非常重要(正确的演唱姿势、上音乐课的习惯、游戏的规则等等)  四、教学目标:  1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 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 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  5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6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友爱精神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 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2 演奏:  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  掌握各种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简单节奏,并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六、教学进度安  略  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篇2  一、情况分析:  1、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有8个单元,每一单元由四个集成块组成,即演唱、演奏、欣赏、活动其中,“活动”设置了“歌表演”、“律动”、“音乐游戏”、“集体舞”、“小小作曲家”、“露一手”、“小小音乐剧”等栏目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360多名学生,6个班,通过一、二年级初步接触乐理知识,已有一定的音乐常规习惯,但一定的知识和演唱技巧还未掌握,本学期主要对其节奏、演唱技巧、识谱、欣赏等方面进一步训练  二、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掌握简单的音乐技巧  三、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2、认真备课上课,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四、教学进度  略  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他们大都活泼可爱,并且喜爱音乐,特别是唱歌与表演,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的发声方法,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能独立、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学生在识谱与欣赏方面是弱项,但我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将会不断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册教材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三、全册教学要求:  1、学唱歌曲。

背唱4—6首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2、学习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3、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  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  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感受并认识2/4、3/4、4/4及其强弱规律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  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形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  3、教学研究,特别是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4、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五、全册教学进度:  略  三年级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音乐,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二、教学目标  1、演唱: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  (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表现一定场景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与他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律动、集体舞歌表演等  4、识读乐谱  (1)复习简单的节奏符号,并能创作简短的节奏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5、创作实践  能够运用线条、色块或手势,来表现声音或音乐。

  三、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册共有8课第一课《童年》,第二课《好伙伴》,第三课《草原》,第四课《放牧》,第五课《妈妈的歌》,第六课《四季的歌》,第七课《钟声》,第八课《丰收歌舞》  2、教材重难点:  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从而达到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3、教材特点  本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于相关文化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关系本教材的设计特色是以单元式的教学结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传统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独特的评价方式,活泼大方的版面设计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一)、完成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  (二)提高措施  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教学进度  略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