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学校 越溪实验小学设计者 朱红娟学科(版本) 苏教版章节 五年级上册第5课学时 第二课时年级 五年级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中的两件事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2. 品读课文,体会文章中“放”、“包”、“装”、“欣赏”等词语的精妙和表达效果,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写人的方法3.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课文写法布尔对昆虫由着迷、迷恋到痴迷的过程,掌握层层递进的表达顺序4. 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写景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1.通过课文中的两件事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写人的方法2.领悟课文写法布尔对昆虫由着迷、迷恋到痴迷的过程,掌握层层递进的表达顺序学习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一、辨析导入,回顾文本回顾课文内容,通过辨析“着迷、迷恋、痴迷”三词区别,感受表达顺序,引发思考,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交流读后印象最深刻的感受?(板书:着迷)2.快速读文,找出课文中与“着迷”意思差不多的两个词,引导学生交流相关语句并对比读。
白板出示三句话)(板书:迷恋 痴迷)3.引导学生对比这三个词找出区别,并讨论能否调换表达的程度层层递进,喜爱的程度越来越深,并且构成了文章的一条线索不能调换)复习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辨析“着迷、迷恋、痴迷”三词的区别,梳理文章线索,为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做铺垫隐藏功能,(在交流与着迷意思一样的“迷恋、痴迷”词语时,学生说到哪个词语就显示哪个词语,内容显示更为灵活,凸显学生主体二、潜心默读,圈画词句 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法布尔着迷昆虫,共写了几件事?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圈画重点语句,写下批注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潜心读文,圈画重点词句,为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痴迷做好铺垫 三、精读入境,感受痴迷1.三件描写法布尔的事情,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关键词,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的不同写法,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手法4.通过想象法布尔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垃圾堆时内心的小练笔,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描写,也是写人作文的写作好方法交流:【抓纺织娘】:出示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品悟法布尔为抓虫子的坚持抓住“那只会唱歌的虫子”、“不知是谁在唱歌”、“终于找到了”等词语体会纺织娘冬天的声音对法布尔的诱惑。
通过引导学生对“终于”一词展开想象,这三天法布尔可能会做些什么,感受法布尔的探究精神随机指导学生读好法布尔对母亲说的那句话抓小甲虫】:出示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品悟法布尔抓到小甲虫时的高兴心情1.抓住小甲虫的外形句子,体会小甲虫在法布尔眼里是多么漂亮白板出示小甲虫)2.抓住法布尔抓小甲虫的一系列动作“放进”、“包上”、“装进”、“欣赏”等词感受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1)通过引导学生谈论为什么用“欣赏”而不用“观察”感受文章词语的精妙和表达效果2)学生做动作,想想法布尔心里会对小宝贝说什么3)指导有感情地读好这一句话3.抓住“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等词,感受法布尔这一天的收获还有很多白板放大镜演示,帮助学生想象法布尔的两个衣袋还装了好多大自然的东西4.引导学生回过头来再读第4自然段,感受法布尔小时候对大自然的痴迷,有时候会?有时候会?有时候会?(生交流,师白板显示相关图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时候还会干什么?体会省略号的作用5.小结:第四自然段其实是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法布尔行销就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引导齐读第三四两自然段,感受有详有略的写法放鸭子】: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虽然受到父母的责骂,依然对昆虫很迷恋。
1.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抓住课文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大家再来好好地读读这些让大家感触很深的句子,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语言、动作、神情三个方面来写)2.看来,作者之所以把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刻画得如此传神,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进行细致的描写,这是写人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板书:语言、动作、神情)3.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6~10自然段,关注人物语言4.抓住“很不情愿”、“放”、“丝毫”、“仍然”、“背着”、“偷偷地玩”等词,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5.通过辨析“放”、“扔”的区别,再次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6.写话练习,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垃圾堆时内心的感受,通过动笔、交流感受不舍,随机小结,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描写,也是写人作文的写作好方法板书:心理)7.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1. 通过品读课文重点词句,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2. 品读课文,体会文章中“放”、“包”、“装”、“欣赏”等词语的精妙和表达效果,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写人的方法3. 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的不同写法,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手法4. 通过想象法布尔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垃圾堆时内心的小练笔,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描写,也是写人作文的写作好方法。
白板标注、荧光笔功能(学生交流到哪个词,教师就把那个词圈画出来,灵活、互动地标出学生关注的词语,突出重点倒色、拖动副本功能引导学生品味法布尔抓小甲虫的一系列动作“放进、包上、装进、欣赏”等词时,学生说到哪个词语,就先倒色,后拖动副本这一功能可灵活、互动地标出重点词,突出重点透视镜功能,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鼓鼓囊囊的衣袋里都装了些什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进而有利于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资料包功能(储存大容量的信息,便于课上随时调用,利于课的生成四、拓展引申,追求升华1.推荐法布尔著作《昆虫记》2.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总结并推荐阅读《昆虫记》(白板出示《昆虫记》封面和书评),感受兴趣的魅力2.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交流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3.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要描写法布尔家乡的美丽景色,了解第一自然段写景的作用1.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积累2. 通过探讨为什么要描写法布尔家乡的美丽景色,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写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