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央组织部《关于广州等16城市干部管理范围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4]28号)执行,即:(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职务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其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二)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职务任免报中央组织部备案备案办法按组通字[1991]10号文件规定办理市委组织部部长的职务任免,须事先征得中央组织部同意其他干部管理范围的确定,由省委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研究决定三)市委、市纪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时,省委须将人事安排方案报中央组织部审核 eg;~zv 四、关于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问题199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时,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州、武汉、重庆、沈阳、大连、西安、哈尔滨、南京八个市级关工作人员比照国务院直属机构工作人员的套改办法套改职级工资对其余的八个市,人事部意见,考虑到1993年9月30日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时,这八个市尚未明确为副省级,因此,在工资套改中,其机关工作人员应按当时所在省组织、人事部门明确的职务套改职级工资。
从确定为副省级市的下一个月起,按重新确定的职务再进入相应的工资标准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标准,比照国务院直属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执行 keL&b/@ 五、关于其他省会市要求为副省级问题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要在总结16市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它省会市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标准,统筹考虑,适当时候,对条件成熟的省会市的级别问题提请党中央、国务院审批 }v}P .P 此外,关于副省级市行政级别的施行日期,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中编[1994]1号文件的签发日期1994年2月25日起施行 n|9-KTe7|* 地级市 1983年5月18日,国家人事部、民政部《关于地市机构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按市的行政地位将市分为地区级市和县级市,同年在国务院有关行政区划的批复中正式使用了地级市这一名称,取代了过去的省辖市因为在省辖市这个概念中,不仅包括地级市,还应包括省直辖的县级市和省委托地区代管的县级市根据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提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统计表》,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止,全国有地级市283个,其中包括上面所说的副省级市,地区17个,自治州30个,盟3个,合计333个地级单位地级市实际上还可以分为三类:设区的市中较大的市和经济特区市,普通的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市。
1980年8月,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福建省的厦门市和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3市为经济特区198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唐山、大同、包头、鞍山、抚顺、吉林、齐齐哈尔、无锡、淮南、洛阳等13个市为较大的市,以后又批准苏州等市为较大的市较大的市和经济特区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拟定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规,其他的地级市则不具有地方立法权绝大多数地级市都是设区的市,只有浙江省湖州市、广东省东莞市和中山市、海南省三亚市、甘肃省嘉峪关市5个地级市是不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地级市都是比较小的市,原先的一些不设区的地级市,或者通过市领导县转变成单区市,或者如云南的东川市被并入昆明市,成为省会城市下辖的一个区迄今为止,通过切块设市模式设立的地级市已经寥寥无几从1983年以来,地级市的数量迅速增加,如果不是在1989年刹了一次车,恐怕所有的地区现在都已经变成了地级市 sBvzAVBL 副地级市 目前,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都有法律的或中央政府所制定政策的依据,只有副地级市尚无全国统一的政策规定,而是依据有关省制定的地方政策广东省于1992年发文,规定一些较大的县级市可以享受地级市的某些行政待遇。
1997年1月,河南省济源市由焦作地级市领导的县级市,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省政府直辖的副地级市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戴均良认为:“从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看,副地级市终究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其一,由于县级市的规模和作用的扩大,省直管县级市越来越多,客观上有越来越多的县级市按副地级市定编制、配干部、用政策;其二,自治州所在地县级市的升级出路需要副地级市 cQy2"vtU i&bA2p3+d 这里要注意区分有关副省级城市的几个误区: }YGV\Nu 1. 副省级城市是指城市的行政级别,不是指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 '3 /4?wi 所谓的行政级别,是指城市的行政机构,也就是政府机关主要领导的级别,主要是指市长、副市长、市政府的组成机构、工作部门等领导的行政级别也就是说,副省级城市的市长的行政级别是副省(部)级 Cjm`|~&e+ 副省级市行政级别对照 iVhJ t#_b 副省级序列 国家标准序列 _|kxY '_[8 正市级 副省(部)级 x kx^%3dV 副市级 正厅(局)级 Xv ]W(f1 正局级 副厅(局)级 BKCA < 副局级 正处(县)级(副省级城市副局级干部是一个特殊级别) cOmw?kA*G 正处级 正处(县)级 a!6{:8Zi0 副处级 副处(县)级 {Z( h.de 正科级 正科级 !` 副科级 副科级 0gW"i&7c 科员级 科员级 .F98G/s 办事员级 办事员级 M'?,] an 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是指行政区划的层级,目前,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层级共有三级: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
副省级城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地级市 (5$!MUS~9 2.副省级城市和较大的市的区别 YqhAZp< 较大的市指的是立法概念上有立法权的城市,较大的市指的是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制定地方性法律与规章的城市国务院第一次审批是在1984年较大的市其核心就是“立法权”本来,“较大的市”是一个独立概念,一些没有立法权的地级市经过国务院特批拥有立法权,才能称为“较大的市”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颁布施行根据该法第63条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都被统称为“较大的市”这个概念的统一,使“较大的市”成为拥有立法权城市的统一称谓 lHN5Dr 截至目前,国务院已经先后4次批准了19座城市为“较大的市”,即1984年10月第一次批准的唐山、大同、包头、大连、鞍山、抚顺、吉林、齐齐哈尔、青岛、无锡、淮南、洛阳、重庆共13座城市;1988年3月第二次批准的宁波市;1992年7月第三次批准的淄博市、邯郸市、本溪市;1993年第四次批准的苏州市、徐州市 1{)5
Ci@o|Y }tP 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无须国务院审批,自动成为较大的市 Sj%u)#Ub 3.副省级城市和市委书记为省委常委的非副省级城市的区别 x,=&JtKVc 这是人们经常会产生误解的一点,就是省会城市和有些非省会的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是省委常委甚至是省委副书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该市是副省级城市其实这是不对的 Fco`^kql.D 省会城市是一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在一省中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其市委书记一般都是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这是属于干部高配的情况,就比如原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长、后来的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兼任外交部长,你不能说外交部的行政级别就高于其他部委一样况且,市委属于党务机构,不属于行政机构除了市委书记的党内级别高半级外,其他的市委市政府人员的级别都和普通地级市一样 *RI]?j%B 一省中地位比较重要的非省会地级市,其市委书记往往也会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比如江苏的苏州市、江西的赣州市等,这也属于干部高配的情形 pj\u9 L_ 资料多由会员paladin 提供,多谢zslqlq2008-01-11 10:00计划单列市所有级别都要比一般地级市高半级。
;,hwZZA 部委办局 市辖区 副厅 AHD=<7Rs 县市正处 一般高配副厅 但是县级市明确规定是二类市的(如宁波下辖慈溪 余姚) 属于副厅 ^=GC3% J 实际上 很多副省级城市内部生活待遇套用直辖市 比如杭州市副市长在杭州市生活待遇等同浙江省副省长 AFq~QXmr) 计划单例市的区委书记、区长是副厅级还是正厅,像深圳市公安局下面的刑侦局副局长是(副局级),请问这个副局级是什么级别? !{ y@od@T 深圳市下辖的各委,办,局,各区都是副厅级机构.深圳的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都是正厅级干部.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公安局的正职领导因挂市委常委衔而高配为正厅级.其他部门及区的领导如果不是市委常委兼任的话只是副厅级干部.p2hB8zL 副省级城市下设的各区的区委书记、区长都是副厅级,在各副省级城市叫“正局”级别,享受正厅级别的待遇 G"r1+# 但是,副省级城市各区的区直机构级别和各地级市市直机构级别相同,都是正处级例如:南京市玄武区人事局的局长就是标标准准的正处级,而徐州市人事局的局长也只是正处级 2] z 8: a 副省级城市的“正局”级在省里看来就是副厅级, 副省级城市的“副局”级在省里看来就是正处级别,但是在该副省级城市享受副厅级待遇,相当于提了半级。
当然,享受这提了半级待遇的前提是只能在该副省级城市的市直机构工作,到了省直单位,待遇要下半级的 1auIR/=- 正处(含正处)级以下,副省级城市的市直机构级别和省直机构级别完全一样 mUNn%E:7@{ 像你说的例子,按照标准设置来说,深圳市公安局是正局(副厅)级单位,下面的刑侦局就是正处级单位,那么刑侦局的副局长应该是副处的级别 BGvre'67 深圳公安局下属各分局是正处级单位因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是正处级(在深圳叫副局级),他们所兼任的分局长级别也是正处级,他们的警衔一般是三级警监但龙岗分局局长是二级警监(副厅级) ST|x23|O] 杭州、南京、宁波、广州、厦门、大连等不少副省级城市都是这样,自己把自己市管干部的副局级(正处)干部提到副厅级、把自己市管干部的正局级(副厅)提到正厅级待遇自己城市的市长、副市长分别享受省长、副省长的待遇 ^PDJ0k/u1 你说的济南市,可能是所有副省级城市中比较例外的,其他绝大多数副省级城市都是类似提待遇的 "H=6j)Cb 副省级城市四套班子正职(书记,市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为副省级 Df}A^G >X 副省级城市四套班子副职为正厅级, 市管区和市直部门正职为副厅级(即本地也称正局级),副职为副局级(其行政级别比正处高比副厅低,实际在原行政级别中是没有的)。
市管区和市直部门的下属局和处为正处级至于有些高有些低这要看人而言,但是副省级城市的副局级到省里仍按正处级对待不可能副省级城市的市长、副市长分别享受省长、副省长的待遇,工资可以自己定,但待遇是不可能的包括住房要超标准得受处分或多交钱的 .u)X3..J 在厦门就出现了一个区公安分局的三监(穿白衣服)比泉州一个市公安局的还多还有厦门的海沧公安分局局长也是副厅的 TYy?KG>:' 对于这一点不敢苟同,省会是什么首先要注意,省会只是省一级机构所在地城市而已,没有任何法律条文来确定它就一定得是省内城市中的老大而现在的现实情况就是省会城市利用其“近水楼台”的优势大占好处、便宜,从政治地位到经济财政 GF"hx`zyJ 以江苏省为例子,苏州和无锡的经济一直远比南京要好,每年上缴省政府大量的财政,这些钱有相当一部分都被用在了南京的发展上这难道就是市场经济提倡的公平公正,荒谬!!还有副省级城市中除了那些单列城市其他都是省会城市,这又凭什么其实省会也只是省内的一个普通城市,如果要讲究公正公平的话,就应该好好靠自身来发展经济,不要老想靠省委省政府的优惠来“插队”发展国家设立计划单列城市是很有必要和远见的,甚至应该加强,只要整体的经济水平搞上去,就应该给予财政上相应的帮助。
相反省会城市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其他城市,可以考虑剥夺省会身份奖优罚劣,这才符合真正的市场经济,城市之间同样讲究优胜劣汰 =T3 26 同样有计划单列城市下面的省会就是好样的 |-b#9JQ[A 广东省——广州>深圳 df*#!D7oz 浙江省——杭州>宁波 k6;?)~. HNb/-e ," 要平均发展,但很明显省会城市在省里得到的好处肯定是最大的(是中国人都不会怀疑这点吧),在省委省政府最大力支持下经济还发展不过省内其他城市,难道还很理直气壮吗? v|Pv 03%?7 7dN*lks 世界上是不会绝对公平的,但是会有相对公平2006年世界杯德国队是东道主,他自然可以享受很多其他队伍没有的好处,但是一、他们不会打不公平不公正的假球,二、他在半决赛输给意大利,输了就是输了,冠军就是意大利 3>3 Kwc~E kAKK bmE 同样如此,城市之间的竞争,起点都不相同,但是过程得公平合法,竞争结果应该承认,输了就得认输。
例如山东省,近些年济南市经济搞不过青岛市就得更加努力发展而不是埋怨青岛有这个有那个 Mhm@R@ `b?R#:G “搞市场经济,我们要得不是把眼睛盯在别人有的东西上,而是要把眼睛盯在我有别人没有的东西上,充分发挥我独有的东西的最大效益;而不是一味的抱怨不公平”——这话说的好,所以我觉得省会城市不应该埋怨单列城市,反而应该心中有愧要知道省会城市老早就是了,人家计划单列只不过是90年左右的时候才有 #F:p-nOq u6J8"< -W “市场经济别讲公平,效益优先” @Rg/~\K ——效率优先,注重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这才是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中国发展思路,没有一个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体制,任何效率都没有实际意义因为不公平的效率会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不安最后贫困民众揭竿而起,战乱四起之时所有发展出来的社会财富都会毁于一旦所以中央才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版主不要告诉我和谐社会是“别讲公平,效益优先”哦 J; S (>c CVDV)#JA 广州>深圳——有问题吗??广州是中国NO.3的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城市)这个需要证明吗? [RS|gem` 我的理解和你这段话是一致的,但是所谓的“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的地方”,中国人都知道是什么猫腻。
——————————————做为省级政治中心,难道这种政治中心不是一种资源吗?政治中心是各种政策、决策的发出地,在政治中心能够最快获得各种政治发展态势、政策导向,难道这也是有猫腻的吗?如果非要这样说的话,那就只能不要首都、首府、省会了一般的大集团大公司企业都会把总部设在政治中心,以利于最快获悉政策动向,这正是市场经济要求,如果阁下是老总,你会把你的企业总部放在山沟里吗(即使这里的水草很丰美)?我想不会的吧 !d'GE`w T 同样如此,城市之间的竞争,起点都不相同,但是过程得公平合法,竞争结果应该承认,输了就得认输例如山东省,近些年济南市经济搞不过青岛市就得更加努力发展而不是埋怨青岛有这个有那个 ;[(oaK@+n 这话说的好,所以我觉得省会城市不应该埋怨单列城市,反而应该心中有愧要知道省会城市老早就是了,人家计划单列只不过是90年左右的时候才有——————————————————从你的逻辑立场推理,你认为计划单列市、特区,就是公平竞争吗?计划单列市、特区难道不是享有各种优惠的吗?难道不是国家给予了各种政策、资金、技术等等支持的吗?你为什么只是抱怨省会城市的不公,却不抱怨计划单列市、特区的不公呢?计划单列市、特区本身就享有最大的区位优势,还要各种政策支持,而且这种支持是来自中央到地方各级的。
计划单列市、特区因为在中央特别政策的支持下发展的比其他城市快你就肯定赞同,那为什么省会城市在政策支持下比省内城市发展的快你就要否定的呢?bUs0 M0y -6Z\qxKqZ 效率优先,注重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这才是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中国发展思路——————不错是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但是也要叙述完整,完整的提法是“效益优先,兼顾公平首次分配注重效益,再次分配注重公平首次分配是通过市场来完成的,再次分配是通过立法、行政来实现的可以说首次分配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的,再次分配则不是建立在市场上的分配(也就是再次分配与市场经济无关,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色),接下来不用我在往下分析了吧 } j<)L, 所以我说的市场只注重效益,不讲求公平这句话并没有违反“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是通过国家的权力、公民的道德、人的良知良心来实现的更何况我已经说过,市场经济的效益是建立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不违背法律准则的基础上 N>Xo_-QCY 省会城市在得了最大便宜的情况下 还抱怨省内的单列城市有这有那有一点是明确的,是先有省会城市,再有单列城市国家设立单列城市就是知道在任何一个省内,省会城市拥有特权,这个特权会损害了其他省辖市的利益。
为了确保其中某一、二个城市不受到这种损害将其单列保护起来当然对于其他没有保护到的省辖市来说,只保障了单列城市是不公平的但对于省会城市来说,我觉得没什么不公平顶多也就是占不到同省单列城市的便宜了,但还可以占其他城市的便宜嘛 哈哈哈 G `+T+ O3;u G.:1 总体来说,在一个省内 57aXQ8u{ 省会城市——获得了比他付出更多的 =pr` ' 单列城市——获得了他应得的 w}L]X1#sF 其他城市——付出略大于收获(省会城市占的便宜有十几个城市一起摊,亏的不算多) >1s* at/h `CBZhI%% 以上的说法很通俗不像版主说的那么有理论水准,但这个就是事实呵呵,说了半天其实和这个帖子的原意差的很远拉,拉回来 {SOr#{1z* 副省级城市15个 级别高于地级市低于直辖市,它的各类官员级别也是如此,比直辖市低半级比地级市高半级 N1Ng^aY0 计划单列城市5个,它们都是副省级但都不是省会城市其实如果副省级城市都是省会的话,中国就不会有单列城市了 j >Ht @Wi 由于无论哪个县长级以上公安局的正局长,一般都兼任该地党委常委,因此常委属于副地厅级干部,故深圳市公安局局长属于正厅级干部,而一般公安局内刑侦工作的一般必须是副局长分管的,而深圳公安局刑侦局长往往是副厅级干部兼任的,该人应该是括弧中标明的级别,这种情况其实是说明该人职务是副职,但其的级别享受副厅待遇,这往往因为该人应该升到这个级别了,可没有位置,所以才有括弧内标明职务的情况. 5c9^-|-T 看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的副省级城市 $:BKzHmg tG:25 T0 -------------------------------------------------------------------------------- H=@}=aPf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e` ^P s0\X ^ 中编发[1995]5号 UXeN8 《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已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商有关部门,并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Olt `:;j- 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九日 {^ qcx 8 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 >x/z7v?^I 中编委关于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共16市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的通知(中编[1994]1号文件)下发后,各地普遍认为,将这些城市定为副省级市,不仅有利于加快这些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更好的发挥这些中心城市的幅射作用同时,各地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意见,经研究,现予以明确 bT\1> 一、关于与省的关系问题16市定为副省级后,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这些市的机构改革方案仍由所在省审批,同进抄报中编委备案16市的经济管理权限有关规定执行 J{'>uD.@ 二、关于市直机关、市辖区和县的级别问题16市直属机关的级别,可比照国办发[1993]85号通知中关于国务院直属机构和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机构级别确定,即市直工作部门为副厅级,内设机构为处级市辖区及其工作部门的级别,可比照市直机关相对应的关系确定;市辖县和代管的县级市的级别仍为处级,其工作部门仍为科级 4^:\0U F 三、关于干部管理问题。
按中央组织部《关于广州等16城市干部管理范围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4]28号)执行,即: (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职务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其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 (二)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职务任免报中央组织部备案备案办法按组通字[1991]10号文件规定办理市委组织部部长的职务任免,须事先征得中央组织部同意其他干部管理范围的确定,由省委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研究决定 (三)市委、市纪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时,省委须将人事安排方案报中央组织部审核 .Fs7z7?Y 四、关于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问题199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时,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州、武汉、重庆、沈阳、大连、西安、哈尔滨、南京八个市级关工作人员比照国务院直属机构工作人员的套改办法套改职级工资对其余的八个市,人事部意见,考虑到1993年9月30日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时,这八个市尚未明确为副省级,因此,在工资套改中,其机关工作人员应按当时所在省组织、人事部门明确的职务套改职级工资。
从确定为副省级市的下一个月起,按重新确定的职务再进入相应的工资标准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标准,比照国务院直属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执行 ? F i=P# 五、关于其他省会市要求为副省级问题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要在总结16市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它省会市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标准,统筹考虑,适当时候,对条件成熟的省会市的级别问题提请党中央、国务院审批 .GV;+8HzS 此外,关于副省级市行政级别的施行日期,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中编[1994]1号文件的签发日期1994年2月25日起施行 $()5VM b .)RzT9sg zer%W% 资料由beiguo提供奉天按察使2008-07-02 17:20目前在计划单列市中,流行正局级、副局级的说法,按照统一的国标,副省级市的正局级为副厅级,副局级为正处级 ;hY S6 ~$ng^D 副省级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为副省部级 cJN7bA { (0j}-iaQEZ 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为正厅级 SNfr"2c'h~ )T';qm0w 市委、市人大、市府、市政协内设各委、局、办为副厅级,副职为正处级t\Nq R HGXt 市辖区的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长、区政协主席为副厅级 _jJPbKz >xF/Pl 区委副书记、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为正处级 "l*Pd$sr ]DOX?qI i 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内设各局、办为副处级,副职为正科级 @W va tD V }!;s.[y 只是关于副省级市下辖的县级市、县的级别究竟与区一样为副厅建制还是正处尚有争论paladin2008-07-02 17:39引用 引用第2楼奉天按察使于2008-07-02 17:20发表的 : 04*6(L)h* 目前在计划单列市中,流行正局级、副局级的说法,按照统一的国标,副省级市的正局级为副厅级,副局级为正处级。
Vo7dAHHL 5ux`U{`m 副省级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为副省部级'&sE=. MdXchO-Lyc 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为正厅级 ZvUCI8 .......Z*])6=2Q 区是局级 区下面的处就应该是局级下面的处级 eYC ^4g%l( 副省级的处级和国标的处级是一致的 :Dd$i_3= 县级市和县依然是县级 只是干部经常往高配向区看齐 ]XTu+T.aT \tRG1&{$% 奉天按察使2008-07-02 20:34按照paladin的说法,副省级市机关的处长和省直机关的处长是平级的??省直机关的处长是正处,副省级市机关的处长也是正处?这样的话岂不是副省级市的副局长是副厅,局长是正厅了?那这样和直辖市的建制还有什么区别呢?和省里的厅局还有什么区别呢? l9Q(xuhv ,&d@O>$E: 我同意你所说副省级市的处就是国标的处级,但是应该是副处级副省级市的四大班子副职都才正厅,各委、局、办下面的处就是正处了?我不否认也清楚计划单列市目前套级别这样套是很普遍的,但是究根问底,我个人认为副省级市的各委、局、办内设机构(处)正职较起真来只能是副处级。
套正处级更多的是出现在享受各项待遇上,当前副省级市的这种做法十分普遍如果副省级市的干部调到省直机关任职,一切就理顺了 2 QNNp:`6 m] W5+ 以成都市为例,近年来副职中先后就有数名领导干部上调省里或者有从国家机关以及省内其他市州调往成都市任副职的领导干部DaH?@Q IQ!\w- 其中属于升任的有: 1RKW2RCaW_ 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王少雄调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正厅---副省) Pub0IIs 市委常务副书记邓川调任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正厅---副省) =E&OuX-R @ a4/ELx 属于平调的有: 8_&CT :u>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郝康理调任省统计局局长(正厅---正厅); "/]| Hhc{ 市委常委、副市长曾万明调任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正厅---正厅);[Px'\ nVf 4 V1bLm 从中央机关以及四川省内其他市州调往成都市任副职的有: W- $aY2 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局长任上调任成都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的刘佩智,现任政协成都市委员会主席;(正厅---正厅---副省) >\ u<&>i 攀枝花市市长孙平调任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正厅---正厅) 9e U[*S jEz+1Nl) dJ:MjQG`W 综上所述,由于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因此在干部使用上,给干部定级别定待遇上,计划单列市有很大的自主权。
你所说的“区是局级 区下面的处就应该是局级下面的处级 副省级的处级和国标的处级是一致的”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待遇上,并非真的就是这个级别的干部若调往他处,只要是平调,是什么级别就一目了然了 IkzTJ%> 我党我军2008-07-02 21:19其他的俺不知道,但是在武汉的政府部门都是正厅,和省直机关平等 OOBhbpg!D rs=q! P"u[ paladin2008-07-03 08:24引用 引用第4楼奉天按察使于2008-07-02 20:34发表的 : T&"i _no* 按照paladin的说法,副省级市机关的处长和省直机关的处长是平级的??省直机关的处长是正处,副省级市机关的处长也是正处?这样的话岂不是副省级市的副局长是副厅,局长是正厅了?那这样和直辖市的建制还有什么区别呢?和省里的厅局还有什么区别呢? 5iFV;W }ZZ5].-a
套正处级更多的是出现在享受各项待遇上,当前副省级市的这种做法十分普遍如果副省级市的干部调到省直机关任职,一切就理顺了 +zOOdSFk. R -elIp 以成都市为例,近年来副职中先后就有数名领导干部上调省里或者有从国家机关以及省内其他市州调往成都市任副职的领导干部 =)<3pG O .......9 |:^k. 副省级市的处级是国标认可的 %I4zQiJ% 但是局级是特有的 8LM #WIm? 局级对应国标副厅级,工资标准高一档o#i ]" 副局级对应国标处级,工资也高一档 0~E 6QhV: 虽然副局和处长同一级别,不影响副局依然是处长的领导奉天按察使2008-07-04 10:21副省级市的局长都叫正局级,但是此局非彼局,副省级市的局级和省里的局级仍然有差异,副省级市的正局级从待遇等各方面上确实和省里的正局级一样只有直辖市的政府部门才是真正的正厅终身参议员2008-07-04 10:49 有人总是要想当然的自说自话这个问题其实已经非常清楚,煞有介事的拿出来讨论,还有什么意义? .ewZV9P)t STT2o= 中编委关于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共16市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的通知(中编[1994]1号文件)下发后,各地普遍认为,将这些城市定为副省级市,不仅有利于加快这些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更好的发挥这些中心城市的幅射作用。
同时,各地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意见,经研究,现予以明确 d^aNR Lv AVpuM Nd@ 一、关于与省的关系问题16市定为副省级后,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这些市的机构改革方案仍由所在省审批,同进抄报中编委备案16市的经济管理权限有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