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和成效] 湖南大学函授本科

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80KB
约7页
文档ID:135506743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和成效] 湖南大学函授本科_第1页
1/7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和成效] 湖南大学函授本科   摘要: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要加强专业建设,必需在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的理念的基础上,依靠学科和学科交叉的优势,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变革、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老师队伍建设、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更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方面着手,并最终落实到培养学生的效果上  关键词:专业建设;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一、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  学校确立了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提出“专业建设一直要和国家、社会、区域、行业的需要相结合,专业建设一直要和学科发展相促进,专业建设一直要和人才培养相统一”的指导思想要采取“打造品牌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提升传统专业、扶植新建专业”等方法进行专业建设和发展  第一,依靠研究型大学学科优势,提升本科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平台我校十分重视挖掘和发挥学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主动引导传统和基础学科专业向应用领域渗透,促进和加强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建设形成了一批新型应用型学科专业如加强经济学专业和应用数学专业的交流和合作,成立数学和计量经济学院,孕育产生了数量经济学学科,并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促进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交叉渗透和互补协作,取得了环境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加强艺术类学科专业如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机械、建筑学科专业协作和结合,取得了设计艺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此基础上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优秀的大学文化为导向,立足电视“湘军”的崛起,以学校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平台,创办新闻、广告学等文科专业和演出、播音和主持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等艺术类专业,既丰富了综合性大学的内涵,又深入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现在,我校57个招生专业都有硕士点或博士学位点作为依靠和支撑  第二,以培养方案的制订为抓手,推进和深化专业体系改革依据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教学实践的新发展,2021年学校制订的培养方案改变了以学科中心论思想制订组织教学、编写教材的教育模式,将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分开制订,根据顶层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宽厚的平台上设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构建了全校公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大类教育平台――专业课平台四级平台课程体系,表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培养方案还从我校课程建设的实际出发将岳麓书院优异的教育和文化传统融入当代教育,构建了含有湖南大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并列入全校公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为全方面推进弹性学制下学分制在我校的实施,在保持2021培养方案基础框架的标准下,2021指导性教学计划从优化学分结构和课程结构入手,按文理两大类设置全校通识教育阶段课程,并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第三,系统修订和编制课程教学纲领和试验教学纲领,加强专业建设基础。

课程教学纲领和试验教学纲领不但是老师组织教学的基础依据,而且是学校进行质量评定、开展课程建设的关键依据,制订课程和试验教学纲领也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深化和落实所以,学校要求各院在组织纲领编写的过程中,要按新的培养方案课程性质和课时要求,吸收多年来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所取得的结果和经验,尤其是要将我校多年来教学改革和研究所取得的结果固化到教学中去根据“科学、规范、拓宽”精神,在确保和全国同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的协调和接轨和依据学校整体的定位和办学思绪,突出表现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专业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外理好宏观和微观、经典和当代、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依据课程的特点确定知识单元和试验项目,注意课程纵向深度的递进和横向知识的联络,增加教学信息量,果断预防“因人设课”、“无人不设课”的情况出现为了让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学校汇编了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教学纲领,各院汇编了专业大类教育平台和专业课程教学纲领,并分别在网上公布  第四,加紧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步伐,适应专业创新培养人才的要求一是出台了《湖南大学试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暂行管理措施》,保护了老师投身于试验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同时,学校激励硕士帮助从事试验室开放工作,有效缓解了因试验室开放而带来的试验室教学人员临时短缺的问题,以确保我校试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范围和内容广,开放效果好。

二是设置1学分的开放试验课程,要求学生必需选修大学物理4个演示试验项目和主要学科试验室开放的4个演示试验项目,学生完成以上两方面8个试验项目,即可取得1个开放性试验学分三是创建并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倡探究式自主学习方法,营造了课内课外、学习和研究并进的良好学习气氛  第五,加强关键课程建设,着力打造课程课程是专业建设的载体,为此,学校根据“重基础、顾全局,发扬优势、保持特色,关键扶持、普遍激励,和名师培养相结合”的标准,加强关键课程建设,着力打造课程在湖南省开展的一次课程评选中,我校有11门课程入选省课程;在国家已开展的课程评选中,我校已取得“毛泽东思想概论”等9门国家级课程为推进课程建设,学校还建立了相配套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如面向校级以上的课程、关键课程,量大面广的平台课及特色显著的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基地等设置了课程教学岗位;建立教学附加津贴制度,对部分负担大量平台课程教学的院系老师发放教学附加津贴;对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在职称评定时实施“指标单列、集中评审”的政策等  第六,以研究型大学的优秀文化为引导,加强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等多元大学文化的整合,提升专业建设气氛。

首先,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中开设100余门由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课程,引导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修读课程经过第一课堂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其次,在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论坛”的基础上,开设“艺术和人生论坛”和“科学和创新论坛”,以讲座的形式分别从文学、历史、哲学,音乐、舞蹈、戏剧,自然科学等角度聘任校内外著名教授给学生做讲座,使学生经过和大家面对面的交流、碰撞,从中取得启迪,继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另外学校举行《毛泽东去安源》、《郑培民》、《张思德》、《太行山上》、《鲁迅》等优异影片全国大学生首映式活动,以影片所展现的历史人物高尚的精神鼓舞、塑造现代大学生,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七,以研究型大学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  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老师是本科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败是否、成效大小的决定性要素学校严格实施《湖南大学有关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相关要求》,并将它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础制度和对老师教学考评的一项基础要求;对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师进行表彰,对未负担本科课程讲授和教学效果不好的教授和副教授,学校不再聘用其担任教学职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柳礼泉教授20多年来,矢志不渝地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块阵地,一直把爱国和爱校、爱岗和敬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教马列、信马列、懂马列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不停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出和实施并总结的“五结合”教学法经过教育部的专题简报,在全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取得国家级教学结果奖,2021年又主持建成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国家课程,2021年又取得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二、专业建设特色显著,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多年来,经过实现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停探索和实践,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第一,专业布局结构合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增设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加强专业建设,专业结构得到优化,专业布局愈加合理,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搭建了本科教育教学的宽广平台到2021年6月,我校共设置了59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多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经过2021年和2021年两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构建了“以人的发展为关键”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尊重了学科特点,加强了分类指导,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为充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明性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空间。

  第三,教改研究形成了较鲜明的特色,本科教学改革和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有多项有关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结果获省级以上教学结果奖2021年,我校申报的“理工融合的基础化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和实践”等三项结果取得国家级教学结果奖二等奖1999年和2021年,我校教务处连续被评为“湖南省高校优异教务处”,2021年以优异的成绩经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定  第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程度全方面提升近五年来,学生参与挑战杯、力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TCI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等系列省级和国家级竞赛,共取得省级以上奖励641项次、883人次2021年在黑龙江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夏令营中,我校吴频同学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优异选手中以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取得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吴频还和我校的彭勃代表湖南队参与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取得辩论赛一等奖;吴频个人取得优异辩手称号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选手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21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2021、2021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

另外本科录用分数线逐年提升,生源质量稳步上升2021~2021年,我校在全国30个省招生,70%的省份最低录用分数线高出当地关键院校控制分数线10~30分,在部分省份甚至高出40~50分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肯干、实干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金山软件副总裁王春伟先生认为:“湖大学生开放、自觉而自信,这种自信于对本身素质的肯定”;广州恒大集团责任人表示,湖南大学毕业生的加盟,“使本公司会聚了一大批优异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极大地改进了本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中国青年报》曾以“湖大学生‘赢在起跑线上’”为题,报道了我校学生的高素质  [责任xx:陈立民]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