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虞姬文化解读虞姬悲剧美的独特性《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虞项本事记载如下 : 项王军壁坡 下 , 兵少食尽 ,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 歌 , 项王乃 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 ” 项王则夜起 , 饮帐 中有美人名虞 ,常幸从;骏马名骓 ,常骑 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 慨, 自为诗曰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 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 阙 ,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 左 右皆泣,莫能仰 视[1] 司马迁仅用“有美人名虞 , 常幸从”寥寥 8 个字就交代完虞姬 一生的事情 , “美人和之” ,然后就此打住 , 根本无故事情 节 关于虞姬更多更详细的历史史料的记载几乎没 有沭阳县 志中记载 :虞姬,项羽爱姬 ,相传出生于沭阳颜集乡虞 溪村,性 刚烈, 善歌舞,习武艺 ,随夫征战四方 [2] 安徽的灵璧县 还 有虞姬墓 ,江浙地区有几处虞姬故乡的传说 , 至今江苏沭阳县 颜集建有虞姬庙 , 还有虞姬沟等美丽的传说在民间流传虞姬是一位淹没在历史帷幕深处 , 消失在男性话语之下的 “失声”的女性 [3] 项羽四面楚歌时 , 虞姬从项羽背后走 出来 , 从幕后走到台前 ,她的表演仅有两个动作 :为安慰英 雄 ,虞姬强忍 悲痛翩翩起舞 ;为激励英雄的斗志 ,虞姬挥剑斩 情丝。
虞姬那最后 的舞蹈 , 成了东方式的“天鹅之死” ;虞 姬那最后的悲歌 ,成为千 古绝唱 , 虞姬那挥剑的一瞬 , 定格 成悲壮的咏叹调 她把凄艳之美 传染给了每一个时代 ,她把悲 壮之美留给每一个人 , 把女人的脆 弱和刚烈都表现到了极致一、虞姬悲剧吸引了古今文人的凭吊 虞姬在《史记》里翩 若惊鸿般出场就如花般谢去 , 但她的生 命就在垓下的那一夜、 那挥剑的一瞬占尽了所有的芳华 , 极尽艳 丽也极尽悲壮 , 让 无数的文人为之刻骨铭心 ,于是虞姬便在这时 候再生了 :侍君 帷幕捐红颜 (唐 ?冯待征) “仓皇不负君王意 , 只有虞 姬和郑君 ”(宋?苏轼) “贞魂化作原头草 , 不逐东风入 汉 郊 (明?朱妙端) “大王真英雄 ,姬亦奇女子 (清 ?吴永 和) “八千子弟同归汉 ,不负君王是楚腰 (清 ?何溥) “泣绝阴 陵山下路 ,残碑谁吊女英雄 (清 ?郑燮) “巾帼有躯捐帐下 ,英 雄无面见江东民 国?谢仑仙)……歌咏虞姬的诗词歌赋,有关 霸王虞姬的舞台 戏 , 在虞姬的身后连绵不绝 , 有以虞姬名字命名 的词牌虞美 人 , 有以虞姬名字命名的花虞美人 , 有以虞姬名字命 名的草 虞美人草 , 沭阳的人民更是亲切地称呼她虞姬娘娘在中国 文化 史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虞姬文化。
虞姬在司马氏的笔下是那么一个单薄的女性 , 而且与失败 的 男人连在一起的 , 在中国传统的男权社会里虞姬是如何摆脱 “红 颜祸水”的宿命呢 ?虞姬那么短暂的生命怎么会让那么多 的后世 文人不惜笔墨去凭吊 ?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连绵不绝的虞姬文 化?应该是虞姬的悲剧形象、 虞姬的悲剧美激发了豪情满怀、 壮 志未酬的英雄豪杰、骚人墨客的惺惺相惜之感 , 他们更多的 时候 把虞姬当成了一个倾诉的对象 [4] 所以虞姬的悲剧形 象一直纯 洁、美丽地留在人们的心底 , 绽放在中国文化史上 , 形成了独具审 美意蕴的虞姬文化二、虞姬悲剧美的独特性 悲剧是古希腊酒神节祭祷仪式中 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 在悲 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 折 ,受尽磨难 ,甚至失败丧命 ,但 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 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鲁迅先生认为“悲剧就是 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美 来源于有价值的的东西 的或伟大人物的毁灭给人带来的震撼与 思考虞姬“灭秦兴 楚”的理想破灭 , 毁灭生命的悲剧展现出人 类“生命诚可贵 ,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 两者皆可抛”永恒精 神追求 , 展 现出虞姬对爱情的坚守 , 展现出虞姬对战友的鼓 励……虞姬这 一悲剧形象凝聚着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与价值 ,暗合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审美追求 , 带来震撼人心的“痛 苦”的艺术美的享受。
虞姬英雄式悲剧美不同于刘兰芝式的爱情悲剧美 , 刘兰芝 用 生命诠释爱情的坚贞 , 用生命维护了爱情的尊严 , 也用生 命来控 诉拆散有情人的封建礼教的罪恶 兰芝的悲剧是美好爱 情与封建 礼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 属于爱情悲剧 , 虞姬的悲剧 是英雄悲剧 , 是 崇高的虞姬的英雄悲剧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时 间上获得了共鸣虞姬悲剧美不同于杨贵妃的悲剧美 , 杨贵妃的生命是与国 家 政治联系在一起的 , 以个体生命的牺牲完成了政治角色 , 她的内 心都极为痛苦 ,没有摆脱“红颜薄命”的宿命 , 在政治 上得到了 超越虞姬是一位民间的美女英雄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尊重 , 成 为失意之人的倾诉对象 ; 活在诗词文字里 , 活在戏曲舞台 上 , 活在 人们的心底虞姬是悲怆的英雄 , 虞姬比依附政治 的四大美女更 能征服人心 , 得到认同八千子弟同归汉 ,不 负君王是楚 腰清?何溥) “可怜愁染荒草原 , 犹带当 年剑血红 ”(民国 ? 郁曼陀) “可怜血染原头草 , 直至 如今舞不停 (宋 ?易幻 学) “黥彭甘受他年醢 , 饮剑 何如楚帐中 ?”(清 ?曹雪芹) “慷慨 激昂拼一死 ,羞他多 少俏婵娟。
”(当代 ?丁玉群) “谁言女子娇如 水, 照样挥 戈对虎狼 ”(当代 ?王梅军 ) 这些文字尽情地倾诉了 对虞姬这位女子的赞颂与敬仰虞姬与项羽 , “灭秦兴楚”的崇高理想而成就美好的爱 情: “天将烈女配英雄 , 意气相投见始终 ”(当代 ?丁一 焘); 事业 失败保存项羽选择自刎 : “终将一死酬知己 , 此 志千秋总不 磨明?叶志淑) “为欠虞姬一首诗 , 白首 重到古灵祠 ”(清? 袁枚)虞姬反抗暴秦 , 激励战友的悲 壮激荡起历代文人英雄无限 的想象与惋惜 , 各种凭吊怀念歌咏 的文学作品、舞台戏曲历久不 衰, 形成了绵绵不绝的虞姬文 化 在“女人祸水” , “红颜误国” 中国男权社会传统中 , 虞姬作为一个与失败的男人有密切关联的 女人 ,不但没有遭致 指责 ,反而得到一致的敬仰虞姬用自己的火热的理想书写了一曲英雄失意的悲歌, 用 自 己如花的生命舞出一曲爱情绝唱虞姬的悲剧不仅是爱情悲 剧 , 更是英雄悲剧 虞姬独特的悲剧美在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得 到扩展 和延伸 , 从而获得了普遍意义上的认可可惜,历史给虞姬驰骋的空间太狭小了 ,时间太短暂了 但是 虞姬慷慨就义的英雄壮举却让中国文学再次赋予虞姬以生 命和 神采 , 赋予虞姬独特的悲剧审美意蕴。
在中国文化史上 独树一帜 , 风姿飒爽的屹立千年三、虞姬悲剧形象再认识 虞姬的命运是与项羽联系在一起的 , 所以多数人都认为虞 姬 是项羽英雄豪情之外的儿女情长的异性符号 , 是项羽金戈铁 马盖 世英雄的烘托 , 是项羽悲剧人生的温柔底色《霸王别 姬》中梅 兰芳把虞姬想象成初始长袖善舞而后横剑自刎的美人 凋零形象 ; 《西楚霸王》中关之琳把虞姬想象成柔情似水的传 统女人形象 , 不论是梅兰芳还是关之琳的演绎都没有让虞姬走 出项羽的笼罩 和阴影 , 虞姬只是项羽铁血生涯中一个艳丽的点 缀和情感的寄 托仅以“红颜多薄命”来定位虞姬的悲剧形象 是没有能够真正 走近虞姬、走近虞姬的精神世界 , 也没有从更 深层面上关注流传 不绝的虞姬文化我认为虞姬的悲剧形象应 该是非常厚实的 , 丰 满的四面楚歌兵败之际 , 项羽从心底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 的 绝望叩问与倾诉 , 苍凉悲壮而缱绻悱恻地感染着与之出生入 死的 虞姬,为激励项羽奋战斗志 ,断绝项羽的后顾私情 , 虞姬 “饮剑酬 君图霸业 , 捐躯忘我励雄谋” (当代 ?张启球 ), 虞姬毫不含糊地拔 剑自刎从这一个角度来看 , 虞姬绝不是一 般女人 , 更不是歌姬、 宠妾、随征夫人 , 她与项羽应该有共 同的理想追求与奋斗事业 , 应该是项羽事业的帮手 , 是霸王 全部的精神支柱 , 力量源泉。
“至 今思项羽 , 不肯过江 东” , 在此似乎可以得到最合理的解释 : 此人 已殁 , 此情 已了 , 霸王无须过江东 , 也无力过江东或许是司马迁 的妙 手偶成 , 也许是司马迁的精心设计 , 虞姬使项羽成为历史上 获得敬意最多的失败英雄从这点看 , 虞姬绝不是一般的女 子 , 她有着更丰满的形象 一 ) 虞姬是尚武的巾帼英雄 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 , 虞姬追随项羽西灭秦军 , 北战河 北 , 南 下吴越试想虞姬如果只是一般的歌舞伎怎能经得起军 旅的劳顿 伴随项羽征战南北 从这一点来看 , 虞姬应尚武 , 在军旅劳顿中不 需要项羽的庇护 , 反而是霸王得力的助手杨 鹤高在《从虞姬沟 到虞姬墓》中也写到 : 虞姬原是楚国大将项 燕的副将虞侃的女 儿 ,[5] 自小聪敏伶俐 , 能歌善舞 , 尤其 是跟着父兄偷偷练武 , 舞一 手好剑其中还特别提到虞姬还组 建了一支娘子军随同项羽转战 南北虞姬并不柔弱 , 而是一位 英姿飒爽的女英雄 , 是项羽事业的 好帮手家乡人民在纪念她 时也认为虞姬是一身戎装的女英雄 , 虞姬庙中的虞姬身配宝 剑 , 一身戎装项羽与虞姬 , 一对英雄烈 女, “大王真英 雄 , 姬亦奇女子。
(清 ?吴永和) “天将烈女配英 雄, 意气相投见始终 ”(当代 ?丁一焘 )所以虞姬的死不是走 投无 路, 不是无可奈何 ,而是让项羽保存实力 ,东山再起一 个没有同 样大志与胸襟的女子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 一个随军 的歌舞伎是 不会有这样的魄力的虞姬应该是一位尚武的巾帼 英雄二) 虞姬志向高远 虞姬应当有与项羽共同的“灭秦”志向 , 在灭秦兴楚这个 道 路上,志同道合所以虞姬对项羽的贡献不仅仅是女色 , 也 不仅仅 是歌舞的感官慰藉 ,他们还有共同的志向与事业 , 还有 共同的精 神追求, “散楚歌残霸业空 ,虞兮无计朝江东” 在 项羽事业失败 的一刹那 , 虞姬感受到的似乎不是她生命依靠的 缺失 , 感到的应 该是为之奋斗的兴楚事业付诸东流了 , 是那 么的无奈 ![6] 理想失 败的刹那击败了常年四处征战的虞姬 , 失落与痛苦让她决然的选 择了为事业而献身 “可怜愁染荒草 原 , 犹带当年剑血红” , 这是 明代叶志淑的《虞姬墓》诗 , 似乎最为理解虞姬情感志向的三) 虞姬是霸王的精神支柱 虞姬不仅用外在的美抚慰 项羽疲惫身心 , 更是用她的坚定志 向和精神激励霸王昂扬的斗 志 , 与项羽应该是灵与肉的结 合, “艰难独与虞姬共 ,谁使 西来敌沛公。
(宋 ?苏辙) 在项羽 心中虞姬占有重要地 位 ,危急关头 ,项羽想得不是独自逃命 ,而是 想着虞姬怎么 办 ,怎么向虞姬交代 项羽何以如此 ?对一般的军营 歌舞伎, 军情紧急 ,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从这一点来看 ,虞姬能征 服项 羽 , 占据他全部精神 ,是霸王力量的源泉 李清照一直不明白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似乎在这里找到了根本原因 :失 去 了虞姬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 ,霸王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男 人 , 无 力东山再起了四) 虞姬是侠骨柔情的美人“楚宫花态至今存 , 倾国倾城总莫论 ”(明?孙齐 之 )天生丽 质的虞姬长袖善舞 , 用女人的柔情抚慰英雄疲惫 的身心大王 意气尽 , 贱妾何聊生 ?”,共同奋斗的事业遭 遇失败 , 虞姬果断地 舍己而保全项羽 , 激励项羽东山再起 这不是歌舞妓的能做得出 的牺牲 ; 这不是宠妾能做出的抉择 刚柔兼济的虞姬用“美”激 励英雄 , 用“美”成就英雄 ,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 伟大的女人” , 虞姬正是这 样伟大的女人 “君王末路谁知己 , 侠骨柔肠虞美人虞姬 当是侠骨柔情的美人四、结语虞姬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肯定和成就了项羽的形象 , 使项 羽 成为获得敬意最多的失败英雄。
同时也塑造了自己的形象 : “振 衣献午拭龙泉 , 拼取一腔热血洒君前”、 “桃花片片堕 东风 , 化作 原头芳草泪丝红” (清杨兆均 《虞姬墓》 ), 清杨继芳过乌江 , 想起 了虞姬: “姬为人所怜 , 我独爱其 死 , 不肯到乌江 , 重瞳未及此”, 是说她死得果断 , 连项羽 都未必赶得上她从后世的虞姬文化考察可以看出 :项羽和虞姬 , 一对志同 道 合的战友 , 一对英雄烈女 , 似乎才是二人准确的形象 , “天将烈女 配英雄 , 意气相投见始终” , “八千子弟同归 汉 , 不负君恩是楚 腰”传说虞姬死后化为满山遍野的丽春 花 , 又叫虞美人 , 那艳丽 夺目的色彩 , 那恣意怒放的形 态 , 是虞姬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与 侠骨柔情的美人完美的诠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