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讨建筑工程试验检测结果误差及控制措施

枕***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KB
约5页
文档ID:154618465
探讨建筑工程试验检测结果误差及控制措施_第1页
1/5

探讨建筑工程试验检测结果误差及控制措施探讨建筑工程试验检测结果误差及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试验检测的特点,然后分析了试验检测结果误差的来源和分类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阐述了试验检测结果误差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试验检测;结果误差;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近几年由于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导致的人员伤亡在不断的增加,所以人们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工作已经成为了工程建筑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环节,而工程质检的有效手段就是通过试验检测,所以对于它的重要性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地利用当地原材料,能迅速地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能用定量的方法科学地评定各种材料和构件的质量;能合理地控制并科学地评定工程质量因此,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步,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工程设计发展,施工质量控制,施工验收评定决策的主要依据   1试验检测的特点   1.1科学性   对于质量工程的试验检测必须保证检测数据是科学可靠的,这样检测出来的质量标准才是准确的,有些工程为了节省时间,对于这部分的检测使用没有经过证明的数据,影响工程的质量。

所以必须保证工程试验检测的数据真实、准确,避免出现对工程施工质量数据的误判,造成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严重后果   1.2 公正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其试验检测的结果对于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合不合格是十分重要的证据所以必须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一旦检测结果不真实,这就使试验检测失去了原本的初衷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单位和相关机构来说,必须保证提供的试验检测的数据真实可靠,能够做为评定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避免丧失试验检测的科学性除了提供数据的科学性之外,还要保证试验检测人员以及提供数据的人员是相对独立的,两方人员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而且必须保证由专业的试验检测人员进行试验,有些单位为了自己的私利,就进行自检或者由兼职检测人员来完成,这就难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2 试验检测结果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产生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筑材料检测误差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即试验材料的质量不一致、试验操作和管理措施上的不一致、试验条件的不一致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误差大致可以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等3类   2. 1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为片面误差,是指一系列测定结果与真值(或靶值)存在着同一倾向的误差。

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在一定条件下重复出现,也可以通过质量控制进行预防和校正如由于试验操作者的主观倾向,使观察测量值偏高或偏低、偏迟或偏早、偏严或偏松;由于所用计量器具不良或不当,使计量的准确性偏高或偏低等这种误差是在同一条件下产生的,误差值较接近,正负误差值的出现概率也相同   2. 2 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又称为偶然误差,是指由于偶然原因或难以控制的因素引起的,是难以避免和校正、没有规律性和方向性的误差这种误差是随机产生且不可避免的,数值大小和正负值的出现并不确定,只能通过试验设计使其减小,也只能通过统计分析对其进行估计   2. 3 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是指差错,如看错、读错、记错、量错、称错等,或试验设计、排列错误造成的误差,是人为的责任误差过失误差是可以避免和消除的,其关键在于加强试验操作者的责任心,使其做到严谨、认真、负责   3 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   产生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量器具、设备误差:由于仪器设备本身不够精确产生的误差仪器的稳定性﹑精确度﹑灵敏度不够,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检测误差   (2)环境条件误差:检测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检测越精密,环境条件的改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就越明显。

  (3)检测方法误差:由于检测方法本身不完善所造成的误差   (4)检测人员误差:由检测人员本身的一些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主要有技术性误差、粗心大意误差、程序性误差例如预应力管桩基检测结构反映或引用的资料不全、数据不准、结论简单或结论含糊等   (5)受检产品误差:抽样检测是从整批产品中抽取少量的产品进行检测,并对整批产品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由于批量内单位产品质量特性往往具有波动性,其均匀性﹑稳定性随时会发生细微的变化,因而必将影响到检测结果   4试验检测结果误差的控制措施   4.1 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素质   目前,各地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不一,参差不齐,特别是试验检测人员匮乏,且素质低,甚至学非所用缺乏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质检人员队伍,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这种情况,有必要充实试验检测队伍,提高其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具体做法可以引进,也可以选派人员到有关院校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   4.2 完善质检机构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各地相继出台了一批管理制度、方法、暂行规定等,这对推动建筑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现有的法规制度已不能适应建筑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需要,因此对于上述法规制度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以便使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另外,对于试验检测构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管理、严格管理,制定一套可行的管理措施,使质检机构逐渐规范化、专业化例如,可提供仲裁数据的试验检测机构,必须同时具备有计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建筑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等条件对于一般施工企业,作为自检机构,也要具备一定的资质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对这些质检机构严格把关,坚持做到严格考核,严格审批,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质检单位,坚决整顿或取缔,决不手软   4.3 加强检测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   鼓励检测单位进行计量认证和ISO质量体系的贯标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各项管理工作要落实到检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从人员配备、设备(硬件)更新、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分析技术(软件)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强化;从现场检测、数据分析整理直至出具检测报告,应有专人负责,以确保检测报告的客观、真实、科学、可靠   4.4 计量器具和设备质量的控制   在满足准确度的前提下,应选择相应级别的计量器具和设备进行检测,要具有合格的取样工具,以保证取样的真实性、代表性若用高级别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去检测要求低的产品,会使检测成本增加;反之,用低级别的计量器具和设备去检测要求高的产品,检测结果无法达到技术规定的准确度。

例如在检测水泥细度时,应选用最大载荷为100 g、分度值≤0. 05 g的天平进行检测又如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要求试模的不平度≤0. 05 mm/100 mm,组装后各相邻面的垂直度应≤±0. 5º但一些施工单位的混凝土试模不能满足实际要求,有些单位甚至采用劣质试模,致使试块的误差很大,其强度也远低于实际强度   4.5 检测环境和检测过程的控制   产品质量检测应符合要求,检测越精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越高,因而必须加强对检测过程的控制例如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对环境条件和检测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50%;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90%;试体养护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又如对水泥28 d强度的检测,可以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确定其差异是否显著,并用统计方法中的多重比较法评判试验室之间环境上的差异   5结语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及使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质检也是工程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我们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力,这对于工程质量部门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加快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发展速度,积极地为社会人民提供最优质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王建平. 如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3(06)   [2]常小燕. 浅谈如何通过加强试验检测、控制材料质量来提高工程质量[J].价值工程.2010(09)   [3]阎志萍,黄玉刚. 论建筑工程质量与试验检测[J].山西建筑.2002(09)------------最新【精品】范文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