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3细菌病防治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20KB
约35页
文档ID:150296179
33细菌病防治_第1页
1/35

第三讲第三讲 l细菌病是常见的蚕病,不论哪个蚕期,哪个发细菌病是常见的蚕病,不论哪个蚕期,哪个发育阶段(卵除外)都有零星发生,夏秋蚕期由育阶段(卵除外)都有零星发生,夏秋蚕期由于高温多湿发生较多但大量发生的病例是比于高温多湿发生较多但大量发生的病例是比较少的l细菌病有多种,细菌病有多种,其共同点是其共同点是由于寄生细菌的迅由于寄生细菌的迅速繁殖,速繁殖,死后尸体很快软化腐烂死后尸体很快软化腐烂,故过去曾通,故过去曾通称为称为软化病软化病l根据细菌种类和病症,根据细菌种类和病症,细菌病分为败血病、细细菌病分为败血病、细菌性肠道病和卒倒病菌性肠道病和卒倒病一、败血病一、败血病l细菌侵入血液内引起败血病,一般由伤口直接侵细菌侵入血液内引起败血病,一般由伤口直接侵入,称为入,称为原发性败血病原发性败血病有的细菌先在消化管内有的细菌先在消化管内繁殖,蚕体衰弱后再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病,称为繁殖,蚕体衰弱后再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病,称为继发性败血病继发性败血病l生产中以原发性败血病为主生产中以原发性败血病为主l(一)病程:(一)病程:从细菌侵染到发病死亡,高温时从细菌侵染到发病死亡,高温时(28左右)约经左右)约经10多个小时,温度较低(多个小时,温度较低(25)一昼夜死亡。

一昼夜死亡生产上小蚕少见,大蚕多发生生产上小蚕少见,大蚕多发生l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20分种繁殖一代分种繁殖一代l(二)病症:(二)病症:l发病前期:发病前期:没有明显的病症,渐渐食欲减退没有明显的病症,渐渐食欲减退l发病后期:发病后期:停止食桑,体躯挺伸,停止食桑,体躯挺伸,胸部膨大,胸部膨大,腹腹部各环节收缩,部各环节收缩,少量吐液,排软粪或者念珠状粪,少量吐液,排软粪或者念珠状粪,最后痉挛侧倒而死最后痉挛侧倒而死l死亡后:死亡后:初死尸体颜色没有明显变化,初死尸体颜色没有明显变化,体形出现体形出现胸部膨大,头部伸出,腹脚后倾,有暂时的尸僵胸部膨大,头部伸出,腹脚后倾,有暂时的尸僵现象现象不久,在几小时内(温湿度而异)体皮松不久,在几小时内(温湿度而异)体皮松弛,体躯伸直,胸腹交界拉长,头胸伸出,尸体弛,体躯伸直,胸腹交界拉长,头胸伸出,尸体逐渐软化变色逐渐软化变色稍经震动,体壁破裂,流出臭液稍经震动,体壁破裂,流出臭液l可分黑胸败血病、青头败血病、灵菌败血病三种可分黑胸败血病、青头败血病、灵菌败血病三种l(三)病变:(三)病变:l(四)病原:(四)病原:l败血病病原细菌一般不是某一特定的细菌,败血病病原细菌一般不是某一特定的细菌,能引起败血病的细菌种类很多,能引起败血病的细菌种类很多,环境中环境中36.3%的细菌穿刺接种到血液能引起败血病。

的细菌穿刺接种到血液能引起败血病l(五)发病规律(五)发病规律:l温湿度温湿度虽然与败血病的发生传染没有直接虽然与败血病的发生传染没有直接关系,关系,但是能影响细菌的繁殖速度但是能影响细菌的繁殖速度l高温多湿高温多湿时,细菌繁殖快,因而间接影响时,细菌繁殖快,因而间接影响败血病的发生,所以,生产上夏秋蚕期高败血病的发生,所以,生产上夏秋蚕期高温季节败血病的发生率高,因而在夏秋多温季节败血病的发生率高,因而在夏秋多发季节更应该加强防病措施发季节更应该加强防病措施l(六)诊断:(六)诊断:l应该以应该以濒死前后的蚕濒死前后的蚕为被检对象,否则,时间为被检对象,否则,时间过迟某些虽然非败血病死亡的个体,也会因细过迟某些虽然非败血病死亡的个体,也会因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而软化变色,造成误诊菌在体内大量繁殖而软化变色,造成误诊l观察初死蚕的体型、体色、行动、吐液、排粪观察初死蚕的体型、体色、行动、吐液、排粪等主要症状死亡后有暂时尸僵现象等主要症状死亡后有暂时尸僵现象l观察尸体变色的位置、颜色、体内污液的颜色观察尸体变色的位置、颜色、体内污液的颜色l显微镜检查血液是否有细菌存在显微镜检查血液是否有细菌存在。

l(七)防治要点:(七)防治要点:l1.严格消毒,减少环境中细菌的数量:严格消毒,减少环境中细菌的数量:l2.严防创伤,杜绝传染途径:严防创伤,杜绝传染途径:l3.添食抗菌素添食抗菌素:l抗菌素种类很多,如抗菌素种类很多,如氯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土霉素、克红素、克氯素等等,使用时注意看使用说明克红素、克氯素等等,使用时注意看使用说明l生产中生产中出现败血病,每天添食出现败血病,每天添食12次,连续次,连续12天,浓度天,浓度500PPM,最好用凉开水兑药,最好用凉开水兑药,添药后,蚕有一定的拒食作用,要适当减少桑添药后,蚕有一定的拒食作用,要适当减少桑量眠前、阴雨天不要添,用片叶眠前、阴雨天不要添,用片叶二、细菌性胃肠病二、细菌性胃肠病 l细菌性胃肠病,俗称细菌性胃肠病,俗称“空头病空头病”、“起缩病起缩病”,通常认为是某些条件下(蚕体质虚弱、饲养环境通常认为是某些条件下(蚕体质虚弱、饲养环境不良、蚕体生理机能失调)不良、蚕体生理机能失调)致病细菌在蚕体消化致病细菌在蚕体消化管内繁殖而引起的疾病管内繁殖而引起的疾病l(一)病征:(一)病征:l病蚕一般表现食欲减退,举动不活泼,发育缓慢,病蚕一般表现食欲减退,举动不活泼,发育缓慢,大小不齐,大小不齐,排粪不正常排粪不正常(不正形、软、稀、甚至(不正形、软、稀、甚至污液),污液),死前有吐液现象死前有吐液现象。

l因发病时间不同,往往表现因发病时间不同,往往表现起缩、空胸起缩、空胸等症状等症状l1、起缩蚕:、起缩蚕:l(二)病变:(二)病变:l1、肠液从半透明的黄绿色变为混浊的黄褐色肠液从半透明的黄绿色变为混浊的黄褐色l2、PH从从9.29.8降到降到8.4以下,因为链球菌为以下,因为链球菌为乳酸杆菌渐渐接近于中性,杀菌力显著下降乳酸杆菌渐渐接近于中性,杀菌力显著下降l3、上皮细胞脱落,肠壁出现裂缝,败血性链上皮细胞脱落,肠壁出现裂缝,败血性链球菌与杆菌等等进入血液引起续发性败血病球菌与杆菌等等进入血液引起续发性败血病l(三)发病原因:(三)发病原因:l健康健康5龄蚕的消化液中,生存着多种细菌(龄蚕的消化液中,生存着多种细菌(6属属30种),其中种),其中粪链球菌被认为是条件致病菌粪链球菌被认为是条件致病菌l链球菌形态微小,大小为链球菌形态微小,大小为0.70.9微米,革兰氏微米,革兰氏染色阳性,不形成芽孢,没有鞭毛,作分子运染色阳性,不形成芽孢,没有鞭毛,作分子运动(即布朗运动)动(即布朗运动)l世界各蚕病学者普遍认为:世界各蚕病学者普遍认为:“生理因素为主要生理因素为主要前提,细菌因素为次要条件前提,细菌因素为次要条件”。

l(四)影响发病的因素:(四)影响发病的因素:l饲料质量和温湿度条件是本病暴发的主要因素饲料质量和温湿度条件是本病暴发的主要因素l1.饲料影响:饲料影响:抗链球菌蛋白等等抗生物质来源于抗链球菌蛋白等等抗生物质来源于桑叶叶质影响抗生物质的数量,故叶质影响着桑叶叶质影响抗生物质的数量,故叶质影响着肠液的抑菌能力肠液的抑菌能力l(五)诊断:(五)诊断:l(六)防治措施:(六)防治措施:l1.防蚕体虚弱:防蚕体虚弱: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良桑饱食,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良桑饱食,避免用日照不足、蒸热、凋萎叶等等改善饲养避免用日照不足、蒸热、凋萎叶等等改善饲养环境,防止高温低温冲击,防止饿眠,防闷热等环境,防止高温低温冲击,防止饿眠,防闷热等等一切不利蚕健康的条件等一切不利蚕健康的条件l2.提高叶质:提高叶质:桑园肥培管理、治虫、桑叶的采摘、桑园肥培管理、治虫、桑叶的采摘、运输、贮桑、给桑结合起来,保证蚕食到良好的运输、贮桑、给桑结合起来,保证蚕食到良好的桑叶l3.严格常规消毒:严格常规消毒:尤其注意贮桑场所的消毒尤其注意贮桑场所的消毒l4.发现病蚕及时拣出发现病蚕及时拣出,对健康蚕以及轻病蚕加强,对健康蚕以及轻病蚕加强饲养管理,添食抗菌素。

饲养管理,添食抗菌素三、细菌性中毒病三、细菌性中毒病l自然界中的细菌种类繁多,有一类大杆菌,例如自然界中的细菌种类繁多,有一类大杆菌,例如卒倒菌、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青虫菌、武汉卒倒菌、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青虫菌、武汉杆菌等等杆菌等等,这些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些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在菌体能在菌体内产生一种毒素,称内毒素内产生一种毒素,称内毒素,蚕食下这些内毒素,蚕食下这些内毒素后,忽然倒闭,中毒而死因此称为后,忽然倒闭,中毒而死因此称为卒倒病l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现一系列大杆菌所分泌的内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现一系列大杆菌所分泌的内毒素都能引起细菌性中毒症的发生现用毒素都能引起细菌性中毒症的发生现用细菌农细菌农药药例如青虫菌粉、杀螟杆菌粉等,对蚕儿都有较例如青虫菌粉、杀螟杆菌粉等,对蚕儿都有较强的毒性强的毒性抗虫棉大都为转抗虫棉大都为转Bt基因抗虫棉)基因抗虫棉)l(一)病原:(一)病原:l1.细菌特性:细菌特性:l本病病原属真细菌目、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本病病原属真细菌目、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苏芸金杆菌卒倒亚种苏芸金杆菌卒倒亚种是一类大型芽孢杆菌属的是一类大型芽孢杆菌属的细菌细菌,如卒倒菌、青虫菌等,它们是同属同种,如卒倒菌、青虫菌等,它们是同属同种,其中卒倒菌、青虫菌、杀螟杆菌是其中卒倒菌、青虫菌、杀螟杆菌是苏云金杆菌种苏云金杆菌种的变种的变种。

l卒倒菌有营养菌体、前孢子、芽孢等几种形态,卒倒菌有营养菌体、前孢子、芽孢等几种形态,能产生能产生、外毒素及外毒素及内毒素内毒素l这类菌形成的芽孢,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力这类菌形成的芽孢,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力l2.细菌毒素细菌毒素:l伴孢晶体:伴孢晶体是一种有规律的伴孢晶体:伴孢晶体是一种有规律的伴随着芽孢伴随着芽孢出现的结晶物质出现的结晶物质,它是含有,它是含有17种氨基酸的蛋白质,种氨基酸的蛋白质,不溶于水、有机溶剂、酸;不溶于水、有机溶剂、酸;在在PH10.5以上碱性溶以上碱性溶液中溶解液中溶解,在蚕消化液中因为有蛋白酶的存在,在蚕消化液中因为有蛋白酶的存在PH8.5以上时,就能很好的溶解蛋白酶在酸性以上时,就能很好的溶解蛋白酶在酸性条件下,失去毒性(人的胃液条件下,失去毒性(人的胃液PH0.91.5)l对高等动物无毒,但对鳞翅目昆虫有强烈的毒性,对高等动物无毒,但对鳞翅目昆虫有强烈的毒性,添食桑蚕致死中量为添食桑蚕致死中量为0.220.28ug,6小时内中小时内中毒死亡l3.病原菌及其毒性的抵抗性:病原菌及其毒性的抵抗性:l在蚕儿尸体中,可以保持在蚕儿尸体中,可以保持7年之久。

年之久l2%福尔马林福尔马林1%石灰水,或者石灰水,或者1%有效氯的漂白粉有效氯的漂白粉也可以使芽孢、毒素失去活性也可以使芽孢、毒素失去活性l内毒素经内毒素经10030分钟,分钟,0.5N氢氧化钠,氢氧化钠,2%福尔福尔马林都能使毒性消失马林都能使毒性消失l据实验,青虫菌农药(据实验,青虫菌农药(100亿芽孢亿芽孢/克克)稀释)稀释1000100000倍都能引起蚕儿中毒,要达到倍都能引起蚕儿中毒,要达到100万倍以上才能对蚕儿没有影响万倍以上才能对蚕儿没有影响猝倒杆菌及伴胞晶体的稳定性猝倒杆菌及伴胞晶体的稳定性处处 理理 条条 件件 失活时间失活时间浓度浓度(%)温度温度()日日 光光/45.7 21.6 连续连续28(h)田间田间19天天干干 热热/100 日间日间19(h)湿湿 热热/100 40 min福尔马林福尔马林 2(甲醛)(甲醛)1(甲醛)(甲醛)25 40 min90 min漂白粉漂白粉 1(有效氯)(有效氯)0.3(有效氯)(有效氯)20 30 min 3 min(晶体)(晶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 0.5N 常温常温 10 min(晶体)(晶体)l(二)病征:(二)病征:l1.急性症状:急性症状:蚕儿食下毒素较多时,食桑突然停止,前蚕儿食下毒素较多时,食桑突然停止,前半身抬起,发生痉挛性抖动,很快倒下死亡,手触尸体半身抬起,发生痉挛性抖动,很快倒下死亡,手触尸体有硬块,头部紧缩呈钩嘴状,死后有硬块,头部紧缩呈钩嘴状,死后1天左右,变色腐烂。

天左右,变色腐烂l2.慢性症状:慢性症状:蚕儿食下毒素较少时,并不马上发病,经蚕儿食下毒素较少时,并不马上发病,经过过23天后,渐渐表现食桑减退,发育迟缓,再过几天天后,渐渐表现食桑减退,发育迟缓,再过几天陆续死亡多表现便秘性空头症状,小肠以下空虚,尾陆续死亡多表现便秘性空头症状,小肠以下空虚,尾部因消化管硬结而成萎缩状态死后症状与急性相同部因消化管硬结而成萎缩状态死后症状与急性相同l病蚕初死,尸体颜色很少变化,仅体态紧张,肌肉麻痹,病蚕初死,尸体颜色很少变化,仅体态紧张,肌肉麻痹,胸部稍见膨大和伸长,约经胸部稍见膨大和伸长,约经10多个小时,从胸腹交界处多个小时,从胸腹交界处开始变色,向首尾发展,以至全身呈黑褐色,内容物腐开始变色,向首尾发展,以至全身呈黑褐色,内容物腐败液化,稍经震动,皮肤破裂,流露出黑褐色污液败液化,稍经震动,皮肤破裂,流露出黑褐色污液l(三)病变:(三)病变:l主要病变在消化管,消化液和血液出现异常现象主要病变在消化管,消化液和血液出现异常现象l毒素主要作用于中肠上皮细胞,始于中肠的前端,毒素主要作用于中肠上皮细胞,始于中肠的前端,迅速向后发展,迅速向后发展,由于肠壁的肌肉中毒麻痹,蠕动由于肠壁的肌肉中毒麻痹,蠕动减弱减弱,食下的桑叶碎片被围食膜包成团状,此时,食下的桑叶碎片被围食膜包成团状,此时可以触到硬块。

可以触到硬块l(四)发病规律:(四)发病规律:l1.传染途径:传染途径:经口食下营养体、芽孢、毒素都能经口食下营养体、芽孢、毒素都能引起发病引起发病l2.传染源:传染源:l野外昆虫患病易与家蚕交叉感染野外昆虫患病易与家蚕交叉感染l细菌农药污染桑叶,可以导致发病贮藏湿叶细菌农药污染桑叶,可以导致发病贮藏湿叶细菌大量繁殖也容易多发病细菌大量繁殖也容易多发病l蚕座内反复传染,尸体流出臭液污染蚕座,在蚕座内反复传染,尸体流出臭液污染蚕座,在蚕沙中大量繁殖蚕沙中大量繁殖l3.环境条件:环境条件:l环境多湿时,蚕座多湿,除沙次数少,容易发病环境多湿时,蚕座多湿,除沙次数少,容易发病l(五)诊断:(五)诊断:l1.肉眼诊断:肉眼诊断:死亡快,体躯挺伸,体色正常,尸死亡快,体躯挺伸,体色正常,尸僵现象,嘴呈钩状,腹内有硬结,慢性病僵现象,嘴呈钩状,腹内有硬结,慢性病“两头两头空空”l2.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初死蚕,取肠液检查大杆菌及芽初死蚕,取肠液检查大杆菌及芽孢,要检到伴孢晶体才能确诊将标本涂片轻微孢,要检到伴孢晶体才能确诊将标本涂片轻微热固定后,用热固定后,用1结晶紫或石炭酸复红染色,油结晶紫或石炭酸复红染色,油镜下观察,伴孢晶体染色,芽孢不染色。

镜下观察,伴孢晶体染色,芽孢不染色l3.生物鉴定:生物鉴定:将病蚕放置一段时间后,取消化管将病蚕放置一段时间后,取消化管内容物,加无菌水研磨,将上清液给健蚕添食,内容物,加无菌水研磨,将上清液给健蚕添食,看健蚕是否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看健蚕是否出现急性中毒症状l(六)防治方法:(六)防治方法:l1.加强消毒防病工作,防止病原扩散污染加强消毒防病工作,防止病原扩散污染l用福尔马林用福尔马林2%石灰浆石灰浆1%混合液或者有效氯混合液或者有效氯1%的漂的漂白粉,进行蚕室、蚕具、环境的消毒发现病蚕尸体白粉,进行蚕室、蚕具、环境的消毒发现病蚕尸体切勿乱丢乱放,防止病原扩散污染切勿乱丢乱放,防止病原扩散污染l2.加强桑园害虫防治:加强桑园害虫防治:防止污染叶入室,养蚕用桑防止污染叶入室,养蚕用桑园绝对不用细菌农药灭虫,在桑蚕集中产区的农田也园绝对不用细菌农药灭虫,在桑蚕集中产区的农田也不能用细菌农药灭虫不能用细菌农药灭虫l3.做好桑叶贮存工作:做好桑叶贮存工作:l4.通风排湿:通风排湿:多撒干燥材料,防止蚕座多湿蒸热多撒干燥材料,防止蚕座多湿蒸热l5.添食抗菌素:添食抗菌素:l6.坚持桑叶消毒:坚持桑叶消毒:用用0.3%有效氯漂白粉液浸渍解毒。

有效氯漂白粉液浸渍解毒四、细菌病的防治要点四、细菌病的防治要点l(一)严格消毒,最大限度地消除传染源(一)严格消毒,最大限度地消除传染源 l1.严格消毒:严格消毒:对蚕室、蚕具、周围环境要进行严对蚕室、蚕具、周围环境要进行严格消毒,以消灭病原,减少传染机会格消毒,以消灭病原,减少传染机会l一般的熏蒸剂及甲醛制剂对伴孢晶体的消毒效果一般的熏蒸剂及甲醛制剂对伴孢晶体的消毒效果较差,应引起注意较差,应引起注意l2.注意养蚕环境卫生:注意养蚕环境卫生:要保持蚕室、贮桑室、蚕要保持蚕室、贮桑室、蚕座、垫纸、蚕具、养蚕用水等的清洁贮桑室要座、垫纸、蚕具、养蚕用水等的清洁贮桑室要每天清扫残叶,定期消毒贮桑用水要干净,避每天清扫残叶,定期消毒贮桑用水要干净,避免湿叶贮藏或堆桑过久、过厚而造成细菌在叶面免湿叶贮藏或堆桑过久、过厚而造成细菌在叶面滋生l3.及时隔离病原:及时隔离病原:如发现病死蚕捡出病死蚕,不如发现病死蚕捡出病死蚕,不要让病蚕尸体在蚕座上腐烂及流出污液污染蚕座,要让病蚕尸体在蚕座上腐烂及流出污液污染蚕座,并彻底进行蚕座消毒,以防蔓延并彻底进行蚕座消毒,以防蔓延l4.加强蚕体蚕座消毒:加强蚕体蚕座消毒:定期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定期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已发生细菌性中毒病或败血病时,可每天进行一已发生细菌性中毒病或败血病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蚕体蚕座消毒。

次蚕体蚕座消毒l(二)做好桑树害虫的防治工作(二)做好桑树害虫的防治工作:l发现桑树害虫要及时防治,避免患病的桑虫尸体发现桑树害虫要及时防治,避免患病的桑虫尸体及粪便污染桑叶,尽量不要采用被污染的及粪便污染桑叶,尽量不要采用被污染的“虫口虫口叶叶”,如缺叶确需采用时,可用,如缺叶确需采用时,可用0.3有效氯的漂有效氯的漂白粉液作叶面消毒后再喂蚕白粉液作叶面消毒后再喂蚕l(三)杜绝创伤传染(三)杜绝创伤传染:l除沙、扩座、给桑、上蔟、采茧、削茧、鉴蛹、除沙、扩座、给桑、上蔟、采茧、削茧、鉴蛹、捉蛾及拆对等操作过程切忌粗糙,推行蚕网除沙,捉蛾及拆对等操作过程切忌粗糙,推行蚕网除沙,适当稀饲,熟蚕不过多堆积在一起适当稀饲,熟蚕不过多堆积在一起l(四)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的体质:(四)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的体质:l细菌性败血病和细菌性中毒病虽然与蚕儿体质关细菌性败血病和细菌性中毒病虽然与蚕儿体质关系不大,但细菌性肠道病却与之有密切关系因系不大,但细菌性肠道病却与之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重视小蚕良桑饱食,增强此,应加强饲养管理,重视小蚕良桑饱食,增强蚕儿体质,从而提高蚕儿的抗病能力蚕儿体质,从而提高蚕儿的抗病能力。

l(五)加强通风排湿,保持蚕座干燥卫生(五)加强通风排湿,保持蚕座干燥卫生l(六)灵活用好抗生素:按说明书使用(六)灵活用好抗生素:按说明书使用l用含用含500-1000单位的氯霉素(用合霉素时,单位的氯霉素(用合霉素时,剂量增加剂量增加1倍)水溶液添食,对黑胸败血病和倍)水溶液添食,对黑胸败血病和青头败血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青头败血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l作为预防时,可每龄盛食期添食一次;在发病作为预防时,可每龄盛食期添食一次;在发病较多、作为治疗时,可每隔较多、作为治疗时,可每隔8-12h添食一次,添食一次,连续连续2-3次,基本上可制止蔓延次,基本上可制止蔓延l制种过程中,削茧、鉴蛹后,体喷制种过程中,削茧、鉴蛹后,体喷1000单位单位氯霉素,对预防败血病蛹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氯霉素,对预防败血病蛹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复习题复习题。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