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配合护理常规【应用解剖】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接肛管,长12-15 cm直肠上渐面和两侧有腹膜覆盖;中哮又在 前面有腹膜,并反折成为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下%全部位于腹膜外,使直肠成为 腹腔内外各半的器官直肠基层分为外层纵肌、内层环肌两层肛管长约3 cm,上接直肠, 下接肛门肛提肌时直肠周围形成盆底的一层肌肉,由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髂骨尾骨 肌三部分组成,左右各一,其耻骨直肠肌部分与肛外括约肌后部合并,共起肛管括约肌功能 直肠肛管的供应动脉有4支,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管动脉和骶中动脉直肠肛管 的淋巴引流分为上、中、下三组,上组引流耻骨直肠肌附着部以上部分直肠适应症】1.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适于距肛门8 cm以内的直肠肿瘤、直肠狭窄2. 前方切除术:适用于距肛门1 cm以上的直肠肿瘤、多发性直肠息肉、血吸虫肉芽肿、直 肠狭窄、乙状结肠下段结肠用物准备】1. 器械 剖腹包、胆特、腔镜器械2. 敷料 手术衣、腹被3. 一次性用物 手套4双、 11号刀片、吸引管、吸头、超声刀、一次性电刀头(备长电刀头)、1.4.7号丝线、石蜡球、凡士林纱条、15X20长沙条2包、缝合针(6X14圆针9 X24角针)、引流袋、手术贴膜、生理盐水、气囊导尿管、引流管4. 仪器 电刀、腔镜设备系统一套、超声刀、吸引器5. 特殊用物 截石位腿架、腿套、肩托 【麻醉与体位】全身麻醉;膀胱截石位,头低。
手术步骤及配合】手术步骤手术配合1.常规消毒、铺巾递卵圆钳,碘伏消毒垫消毒皮肤,臀下垫一中单和治疗巾,耻骨联合处盖一 条开刀巾,切口四周铺小开刀巾,左、右腿上各铺一中单2.脐下缘作1 cm纵形切口递刀、气腹针(穿刺成功后建立气腹)3•待充气完毕,根据患者体型 选择穿刺部位,穿刺建立操作 孔递刀、分别用12 mm穿刺器一枚,10 mm穿刺器一枚、5 mm穿刺器一枚穿刺建立 操作孔4•穿刺成功后探查腹腔递术者超声刀、电刀、递助手无损伤钳或肠钳5•游离乙状结肠超声刀分离、切割,5 m以上血管钳钛夹夹闭6.分离肠系膜下动、静脉,输 尿管及髂血管递适宜型号钛夹7.游离直肠下动脉后,在基底 部用钉仓或钛夹结扎递适宜型号钉仓或钛夹8•分离骶前间隙至肛提肌、直 肠侧方韧带,最后游离至会阴、八 、.刖万根据分离部位,交替传递分离钳、抓钳、电凝、超声刀、吸引器等进行操作9.乙状结肠造口①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② 分离肌肉,切开腹膜③ 拉出乙状结肠、断开,远 端封闭,无菌手套包住,回 纳④ 固定乙状结肠递刀切开,传递弯血管钳、电凝止血 用无菌塑料带保护切口递4-0丝线缝合10.会阴部手术①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 膜② 切断肛门尾骨韧带,游离 直肠,以手指分离直肠③ 切断肛提肌,游离肛管直 肠并将远端拖出,手指钝性分 离,将远端结肠拖出④ 分离直肠前壁,切除直肠⑤ 冲洗创面,会阴部放引流 管,缝合盆底腹膜、切口碘伏消毒垫消毒,递刀切开皮肤,干纱布拭血,3-0, 2-0丝线结扎 递组织剪剪断货电凝切断递刀,弯血管钳止血,2-0丝线结扎组织剪分离,电刀切除直肠,切下组织放于标本袋中 腹膜用2-0丝线间断缝合11.检杳有无出血12.放尽二氧化碳,解除气腹, 缝合伤口递9X24角针2-0丝线缝合切口注意事项】1. 施行手术时,应采用头低脚高位,头部降低 10°~20°,使肠管推向腹腔,以便暴 露乙状结肠。
2. 手术分腹部和会阴部两个手术组进行操作时两组手术的器械分开放置、使用,做 好隔离3. 手术过程中注意病人的安全,防止周围神经损伤注意角膜保护4. 腹壁穿刺孔部位:A. 脐下方1 cm 10 mm穿刺器B. 左麦氏点 5 mm穿刺器C. 右麦氏点 12 m—次性穿刺器D. 左、右麦氏点上20〜30 cm处 5 mm穿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