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研究生入学-经济学考试题库套卷14(含答案解析)

住在****她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92KB
约7页
文档ID:98764385
2022研究生入学-经济学考试题库套卷14(含答案解析)_第1页
1/7

2022研究生入学-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1. 问答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到:“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或私有权规律,通过它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转变为自己的直接对立物那么,请问: 这个思想对我们理解Thomas Plketty在《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中所述的现象有何意义?答案: 本题解析:Thomas Plketty的著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分析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财富分配的数据,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二十世纪短暂的财富不平等降低的现象与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有关,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的致命缺陷由于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所以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他由此预测发达国家贫富差距将会继续扩大,建议实行严格的财产征税制度和所得税累进税制,对高收入人群和资本征收高额税率,从而对资本主义进行制约,有效降低财富不平等现象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也就是商品生产的等价交换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资本积累。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无产阶级状况趋于恶化,即“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因此,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的贫困无产阶级贫困意味着随着资本积累,工人同资本家之间的贫富差别越来越悬殊,它们之间的生活状况的鸿沟越来越深 根据上述分析,马克思对于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分析与Thomas Plketty在其著作中描述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现象一致,可以作为Thomas Plkety著作的一种理论支撑2. 判断题:吉芬商品也就是劣等商品 )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劣等商品,但是劣等商品不都是吉芬商品,不能混淆二者的概念3. 问答题:设某资本主义农业公司投资3万元(均等的投在面积相同的优、中、劣三块土地上)进行农产品生产资本有机勾成是6:4,剩余价值率均为150%,平均利润率为30%,优、中、劣三块地上分别产粮食250担、200担、100担假设所资本和所费资本相同那么:绝对地租是多少?答案: 本题解析:劣等土地剩余价值=可变资本x剩余价值率=1*4/(6+4)]*150%=0.6。

单位农产品的绝对地租=(劣等土地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劣等土地产量=(0.6-1*30%)/100=0.003(万元/担)绝对地租总额=单位农产品的绝对地租*农产品总产量=0.003*(250+200+100)=1.65(万元)4. 问答题:托宾的q(Tobin's q)答案: 本题解析:部分考生对这个概念掌握得不透彻可以这样去理解企业有两种投资方式:建设新企业和购买原有企业(通过购买该企业股票的方式得以实现),哪种方式成本最低,企业就选择哪种方式来进行投资托宾q是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率这里的资本重置成本是在现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重新创办该企业的成本股票的市场价值反映的是股票持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的价格预期因此,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即q5. 判断题: 在经济的长期均衡中,厂商的利润为零,因此厂商应当停止生产,因为不生产时的利润也是零 )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在长期中,当经济达到均衡时,虽然经济利润为零,但厂商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

所以,此时厂商生产比不生产更好6. 问答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间的关系答案: 本题解析:(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强化和扩大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把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由“基础性”升级为“决定性”,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和要求,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其中也有条件成熟的因素这里的条件大体上有两方面,一是认识上的条件,即人们的思想认识已经成熟;二是实践所提供的条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风雨洗礼,党和政府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提高和扩大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主客观条件都已成熟,可以和有必要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由“基础性”改为“决定性” 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

习近平同志指出,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规律,是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并且“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决定”事项:①价格不再由政府决定,而是在价值基础上由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决定;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由政府计划决定,而是由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信号决定;③消费方面不再是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下消费者没有选择权的状况,而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也就是“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2)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例如,发展国防军事工业、航天事业等,需要党和政府根据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作出决定另一方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要影响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如经营性文化发展应引入市场机制,而公益性文化发展不能由市场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应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供有利条件、起推动作用;同时应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应“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也有各自“紧紧围绕”的内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党的建设等,应有利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但不能引入市场机制,更不能由市场决定。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决定》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强化和扩大市场作用的同时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除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市场监管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越大、范围越广,政府监管市场的职责也越大政府还应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维护公平竞争、引导企业科学发展、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等7. 问答题: 价格领导模型答案: 本题解析:价格领导模型是指产业内一家企业先变动价格,然后其他企业就跟着定价的竞争格局价格领导模型的假设是: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即领导者率先制定价格,然后其他厂商即追随者将领导者的价格作为既定价格接受(在均衡状态,追随者一定总是确定与领导者相同的价格,这是两家厂商销售同一产品的假设的必然结论),然后选择它的利润最大化产量,领导者根据追随者的选择再做出产量选择8. 判断题: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提供的,政府提供的产品都是公共物品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错误一般认为,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本身提供的公共物品数量通常低于最优数量,即市场机制分配给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常常会不足。

但是,政府提供的产品不都是公共物品9. 问答题: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与实际经济周期(RBC)对经济波动的根源和传导机制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答案: 本题解析:(1)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卢卡斯等人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完全信息出发论证了货币政策无效该论述的中心内容是,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只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产量;只有未被预期到的货币供给才影响产量因此,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货币因素是经济波动的根源,且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冲击引起了经济波动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市场分割而造成的信息障碍,即经济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他们的经验和技术通常是不足的,而经济交易又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当事人总是不能得到预期变量的完整和全部信息,而且当事人之间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这种信息障碍也是造成货币非中性的源泉 (2)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把经济波动看作主要由持续的实际(供给方)冲击引起,而不是由未预见的货币(需求方)冲击引起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供给面而不是需求面冲击是导致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如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率冲击,能源价格上升的冲击等。

宏观经济会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明显的两个例子是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因此,该理论认为经济的波动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而且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动力之源,而总需求冲击如货币供给的变动即使在短期,也是中性的,因此不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时期替代,即在不同时期配置工作时间的意愿人们在不同时期中劳动投入的比率是由各时期的相对工资决定的,减少相对工资较少的时期的劳动量而增加相对工资较高的时期的劳动量,从而在工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收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供给对工资的永久性变动很敏感因此,如果技术冲击是暂时的,使得当期的实际工资暂时地高于标准,那么劳动者将以工作替代闲暇,提供更多的劳动,从而产出和就业均上升,而在预期实际工资较低的未来减少工作因此,实际工资的变动会带来较大的供给变化这样,通过跨时劳动替代对外来冲击形成了经济波动10. 问答题:评价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答案: 本题解析:(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M1+M2 =L1(Y)+L2(r),其中,M为货币总需求,M1是指由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y为收入水平,M1为收入水平Y的函数,M2为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r为利率,M2为利率r的函数。

(2)货币需求理论的含义如下: 1)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把货币总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理论进行突破的主要表现 2)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凯恩斯认为,交易媒介是货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用于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存在稳定的关系,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水平稳定的正向函数收入越多,此项货币需求越大;收入越少,此项货币需求也就越小人们所拥有的依赖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不仅出于交易动机,而且还出于预防动机,即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情况而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都很不敏感 3)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时间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的一定数量的货币,这里的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因为凯恩斯把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货币无收益,债券有收益但价格波动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及投机者对未来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如果整个经济中有许多投机者,而且每个投机者所拥有的财富对于所有投机者的财富总额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成了当前利率水平的减函数。

可见,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4)就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问题,凯恩斯又进行了特殊情况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贮藏起来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被称为西方经济理论的革命,其突出贡献是:深入探讨了货币需求动机,提出了以投机需求为中心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从而把利率变量引入货币需求函数之中这一“革命”为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货币供应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凯恩斯把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和市场利率联系在一起,这就否定了传统数量论者关于货币数量直接决定商品价格的说法,使货币成为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对通过收入政策和利率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凯恩斯把货币需求分为交易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前者取决于收入所得,与利率无关,但一些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利率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有较大影响任何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都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因此,在货币收入取得和支用之间的时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的形式存在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化为生息资产的形式,待需要时再变现,人们持有现金的成本等于将有息资产转换为现金的实际成本和持有现金丧失的利息收入之和因此,货币的需求不但与利率有关,而且关系极大 2)凯恩斯在货币投机需求理论中认为,人们对未来变化的预计是自信的,并在自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持有货币还是债券由于个人预计不同,因此总有一部分人持有货币,另一部分人持有债券,二择其一,而不是两者兼有然而现实情况往往与凯恩斯的理论不吻合,即投资者对自己的预期往往是犹豫不定的一般人对财富持有选择都是既持有货币,同时又持有债券,即人们持有财富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资产组合,而不是单一资产 (4)20世纪50年代,一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在深人研究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时发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还存在缺陷,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些新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鲍莫尔一托宾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相当敏感的“平方根定律”,二是托宾的多样化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影响的“资产选择理论”。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