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119保育教师在进餐环节中应对问题的策略(高晓蓓)

清****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8.20MB
约65页
文档ID:159539675
2014119保育教师在进餐环节中应对问题的策略(高晓蓓)_第1页
1/65

保育教师在进餐环节中应对问题的策略高晓蓓2014-11-09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挖掘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资源,树立教育的整体观,适度把握生活环节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重要表现之一而午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生活环节它关系到幼儿营养摄入和健康发育,也直接影响到幼儿是否能保持活动的积极性和旺盛的精力一、进餐环节的重要性(一)、从幼儿角度来说:对全日制幼儿园而言,幼儿在园进餐主要指午餐午餐营养获取多少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从每个班的进餐情况来看,总有那么几个幼儿吃不完自己的饭菜而从每学期的身高体重测量的结果来看,幼儿园总会有几位幼儿的体重评价始终是中下,而这些幼儿平时吃饭基本上都挑食(二)、从家长角度来说:每学期开学,新生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的进餐情况,家长会经常问老师一个问题“今天我的孩子吃饭好不好?家长在老师家访时也都会谈及孩子的吃饭问题,普遍反映孩子的挑食现象,他们为此大伤脑筋三)、从安全角度来说:进餐环节也是突发事故发生最多的一个环节比如:洗手时跌倒;饭菜烫到幼儿;鱼刺、骨头之类的卡住幼儿喉咙等等之类事故。

四)、从班级教师保教配合来说:班级几位教师是否配合默契;分工是否合理;站位是否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否迅速、准确因此,解决进餐环节中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二、进餐环节中常出现的问题(一)、餐前准备时间已到,但班级教师三人没有按时到位二)、洗手间这个区域没有专人指导、提醒或督促幼儿认真洗手,幼儿经常性的在这里玩耍、交流,长时间不出来,教师放松了或忽视了对这块的关注三)、幼儿洗手和自己端饭的走路路线存在交叉四)、有些班级出现保育员一个人开饭的现象,有个别班级的幼儿不仅自己端饭还有自己端菜的情况五)、有些班级教师(含保育老师)进餐时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忽视对幼儿的观察和提醒六)、幼儿洗手后还到处乱摸,不能达到清洁和消毒目的七)、幼儿进餐过程中挑食,甚至不喜欢吃的到处乱塞:桌子边,活动区域里,自己的衣服口袋里八)、体弱儿、食物过敏幼儿的饮食管理不到位:如肥胖的幼儿进食很快,很多;营养不良的幼儿很慢、很少,过敏的幼儿遇到食物禁忌等等之类的现象出现,我们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作为保育老师这个角色应该如何去正确应对呢?我们的对策在哪里?三、针对问题、应对策略 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客观原因:有些班级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没有办法及时回来参与餐前管理环节的组织。

二)、主观原因:领导、教师思想上对这个环节的重视度都不够三)、日常的制度管理不够四)、理论支撑实践的平台不够,操作者有心想“做”,却没有达成“做”的预期目标一)、保育老师必须增强保教结合意识保育的观念从传统的保育的观念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保护身体发育”扩展扩展到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高”,从,从“安全保护与卫生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扩展到“实施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在这,在这种新的保育观的基础上,保育不仅要体现全种新的保育观的基础上,保育不仅要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不仅要搞好传统的保育工面发展的教育观,不仅要搞好传统的保育工作,更要重视作,更要重视“保保”与与“育育”的相互作用过的相互作用过程,将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程,将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保育老师在午餐这个环节必须和班级其他教师统一认识,要求熟悉开饭程序,根据幼儿园的人员配备掌握开饭技巧,并清楚分工,互相配合以保证幼儿愉快、安静、有序地进餐在午餐环节中保育员、教师和幼儿的分工一览表保育员:1、配备消毒水,清洁、消毒餐巾、餐车、餐桌。

2、取饭菜3、分饭菜、并指导值日生,有序端饭菜4、为幼儿添饭菜5、指导、帮助体弱儿用餐6、卫生打扫在午餐环节中保育员、教师和幼儿的分工一览表教师:1、组织幼儿游戏评价2、指导幼儿摆放椅子3、加强常规教育4、组织、指导幼儿入厕及洗手5、配合盛饭菜6、配合添汤7、提醒幼儿漱口8、组织幼儿安静游戏或轻声交流9、带领幼儿饭后散步在午餐环节中保育员、教师和幼儿的分工一览表幼儿:1、收拾游戏用具后,主动参与游戏评价2、依次按要求摆放小椅子、小便、洗手3、端饭菜进餐4、餐后送碗筷5、漱口、擦嘴、散步二)、发现相应环节常见问题,筛选方案,寻找对策餐前常见问题:餐前常见问题:幼儿之间相互打闹引发意外事故洗手间这个区域没有专人指导、提醒或督促幼儿认真洗手,幼儿经常性的在这里玩耍、交流,长时间不出来,教师放松了或忽视了对这块的关注幼儿洗手和自己端饭的走路路线存在交叉,存在安全隐患存在幼儿无谓的等待现象,违背儿保要求和教育原则幼儿洗手后还到处乱摸,不能达到清洁和消毒目的,出现二次污染针对餐前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我们保育老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对策 措施一:还原现场 保育员与后勤相关人员如:保健、厨房炊事员现场观察,并做好详细记载,查找原因,讨论分析,找出客观对策。

阳光幼班级进阳光幼班级进餐观摩实录)餐观摩实录)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介手段,在正常状态下录音录像,采集信息,开展头脑风暴寻找对策措施二:针对问题,预设目标,提出具体措施 1、保育员、行政人员参与班组成员讨论,形成统一认识,并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能,进行整改(见进餐计划表一)2、结合整改效果,调整进餐计划表,修订目标(见进餐计划表二)措施三:全园观摩,不断反思,集中交流分享经验,达到螺旋式的上升见整改后录像)效果:(保育老师这样说)(观摩点评效果实录)通过这些策略,保育老师在这样的支架平台上能够很快借助观察对照标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结合自身的文化理论知识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依据在交流中平时不善于讲话的保育老师也能积极参与讨论不仅形成一股浓浓的研讨氛围,更重要的是在讨论中大家的看法、想法得到碰撞、凝聚、归类,懂得了在进餐环节中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消毒,哪个环节先做,哪个环节穿插保育老师在盛饭同时眼睛还可以观察到哪些位置的幼儿,根据什么样的情况及时对幼儿进行什么样的提醒等等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切实遵守卫生保健专项要求的前提下,各种策略在实践中运用,不断地检验与调整,达到理想的效果。

经过观察与沟通、交流与尝试,保育老师思想上自觉,行动上自律,不断获得自身的成就感和价值认同感不会再感觉是制度强迫去做,而是内心和责任感驱动自己必须正确规范操作,进餐环节的规范操作也由此得以顺利、可持续地坚持下来保育老师在餐前管理的注意事项:保育老师在幼儿游戏结束后开始餐前准备,首先配制好1:200的84消毒液,将开饭台(原则上不允许在玩具柜、茶杯箱上等摆饭菜)和餐车擦好备用,最后检查一下餐巾是否开始消毒由保育老师取回消毒好的餐具和饭菜,途中必须盖上消毒布或盖,防止灰尘、苍蝇进入受到污染将取回的餐具和饭菜放在开饭台上或手推车上由保育老师调整幼儿餐桌,不要挤在一边放,要科学地利用各个区域,宽松地摆放,以便幼儿轻松愉快进餐由保育老师在进餐前10分钟开始消毒幼儿餐桌保育老师提醒幼儿放椅子时不要放到桌子底下去,要轻轻摆放,并将小椅子留有一双腿的空间,洗完手后是不能用小手去拉椅子或者随便乱摸保育老师抹桌子时按照清消清的要求,第一遍清水、第二遍消毒液、第三遍清水进行消毒,擦完一张餐桌清洗一下毛巾,不能从第一张桌子一直擦到最后一张桌子保育老师抹完桌子后,清洁双手,在每张餐桌上放一个消毒好的餐盘,里面放上本桌就餐人员的筷子或小勺,以便幼儿自已从餐盘中拿餐具。

中、大班幼儿也可以由幼儿值日生发餐具,值日生必须先洗手,然后按照消毒好的桌子顺序分发餐时常见问题:餐时常见问题:有些班级教师(含保育老师)进餐时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忽视对幼儿的观察和提醒有些幼儿不会正确使用餐具幼儿进餐过程中挑食,甚至不喜欢吃的到处乱塞:桌子边,活动区域里,自己的衣服口袋里体弱儿、食物过敏幼儿的饮食管理不到位:如肥胖的幼儿进食很快,很多;营养不良的幼儿很慢、很少,过敏的幼儿遇到食物禁忌保育老师在餐时管理中的重点是:关注幼保育老师在餐时管理中的重点是:关注幼儿身体、心理的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儿身体、心理的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给幼儿一个支架平台,培养幼儿养成教,给幼儿一个支架平台,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和饮食习惯,轻松愉快用良好的进餐习惯和饮食习惯,轻松愉快用餐,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餐,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1、分步分层要求,帮助、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餐具,增强幼儿进餐的愉悦感和速度幼儿园提供的筷子长短不一拿筷子的姿势不对,大部分孩子担心吃不到饭,拿筷子都拿的比较低孩子拿到筷子后不会配对,一长一短也照常使用幼儿拿筷子的姿势不对,导致撒饭粒现象很严重 不会配对的小朋友,他们以为只要拿到筷子吃饭就行,没有意识要配对。

每次孩子拿筷子吃饭时,一边盛饭一边提醒他们,现在他们两已经有这个意识会配对了,其他的孩子也注意到了这点保育老师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2、关注幼儿的进餐心理健康,营造轻松快乐的进餐氛围,保持幼儿良好的进餐情绪首先,进餐时要注意与幼儿的语言交流其次,创设轻松、自主、舒服的进餐环境摒弃以前进餐的模式,大胆尝试在“区域”环境中进餐布局,创设快乐、自由、民主的进餐氛围,让幼儿置身其中仍有“家”的感觉,为幼儿营造一个愉快进餐的硬环境展现展现“原始原始”进餐布局示意图:进餐布局示意图:.出现的弊端:出现的弊端:传统模式进餐布局,空间利用率低传统模式进餐布局,空间利用率低创设的环境不利于幼儿进餐,突显幼儿情绪低落创设的环境不利于幼儿进餐,突显幼儿情绪低落 自主能动性体现欠缺自主能动性体现欠缺展现区域进餐布局示意图:展现区域进餐布局示意图:洗手间洗手间美工美工区生活区生活区阅读区阅读区益益 智智 区区科科 学学 区区 大门大门数数 学学 区区区域进餐时孩子的愉悦状态区域进餐时孩子的愉悦状态:(幼儿在区域用餐)3、对于有些挑食的幼儿,保育老师可以采取一次少添一点,等幼儿吃完后即给与表扬,增加了幼儿的信心,下次再碰到这个菜时可以增加点量,从而帮助幼儿逐渐克服。

还可以把他们同食欲好的幼儿安排坐在一起,这样,他们看到自己周围的朋友吃得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对挑食幼儿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发给幼儿一颗进步星,小贴画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改正挑食的不良习惯4、食物过敏现象一直是困扰家长和幼儿的难题,食物过敏的幼儿在幼儿园的也很多,它给我们的保育工作带了一个新的问题:怎样在幼儿用餐时护理食物过敏的幼儿,既让幼儿合理用餐,又能让幼儿健康的成长?护理策略:(1)、调整食物,避开过敏源2)、消除心里顾虑和紧张,在日常活动中抓住教育契机,实施科学引导3)、与家长保持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家园都吃的健康苏霍姆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从吃饭和点心这一环节入手,在班上营造出宽松的教育环境,尊重幼儿的人格,保护幼儿的自尊,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细化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护理环节特别是饮食和活动量的情况,做到每天都关注幼儿饮食量的多少,每天都关注幼儿有没有出汗,每天都和幼儿交流,做幼儿的朋友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用关爱使幼儿重新获得安全感,减少心理压抑的程度。

而这些教育手段都是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只要巧妙利用就能做到的,它比直面教育或当面训斥效果要好的多保育老师在餐时管理的注意事项:从第一个幼儿洗完手出来开始,保育老师就可以盛饭菜了原则上要求小班、托班幼儿饭菜放在一起,碗的一半盛饭一半盛菜;中、大班幼儿饭菜分开放,用两只碗,一只装饭,一只装菜保育老师必须站在开饭台前面对着幼儿打饭菜,用手推车时,则可将车推至幼儿桌前,来一个盛一个,注意把握好速度,不要有饭菜等人或者幼儿等饭菜的现象幼儿饭菜是一荤、一素、一汤保育老师提醒幼儿荤素菜可和饭一起吃,(吃鱼另外)要求一口饭一口菜,等饭菜全部吃完后才能喝汤保育老师给幼儿盛饭菜时要注意量和质的分配盛菜时要注意荤素搭配,荤菜的量要均匀,不能有的幼儿吃得多,有的幼儿吃得少,如肉圆、鸡翅、鸡腿、大排等要按个数分配鱼头和骨头不能当作荤菜给幼儿吃保育老师提醒中、大班幼儿,允许自已端饭菜,或者由值日生端饭,幼儿自己端菜,但不允许端汤饭菜全部打完后,保育老师照顾幼儿添饭菜;若用手推车,则将车推放在开饭台前位置保育老师可以利用添饭前的一小段时间不会正确使用餐具的幼儿,或者挑食、特殊体质的幼儿给幼儿添饭菜时,可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而定,但要争取让每个幼儿都添到饭菜。

在指导幼儿进餐时,不要催促幼儿“快吃”,这是幼儿最反感的可以鼓励幼儿细嚼慢咽给幼儿添汤,必须将汤桶拎至幼儿桌边去盛汤不要盛得太满,汤碗不要从幼儿的头顶上端过去以免发生意外冬天汤要热一点,夏天要温凉一些餐后常见问题 幼儿送餐具时,还有剩余的饭菜和餐具一起送来,垒在一起,保育老师没有及时提醒,既造成厨房清洗困难,又没有养成幼儿节约、环保的意识没有及时提供可供幼儿漱口的温开水和擦嘴毛巾在餐后的收拾整理中保育老师自身没有条理,食物残渣泼洒的到处都是,没在幼儿面前没有起到表率作用保育老师在清洁地面时,用带水的拖把一遍处理结束,地面留有水渍,造成幼儿走路滑倒的现象保育老师在餐后管理中的重点是:严格执行儿保的卫生消毒标准,注重细节的处理和自身的表率作用,为幼儿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幼儿餐后的习惯同样也需培养和养成,保育老师要引导幼儿将自己碗里吃干净,将自己的碗、勺子或筷子、毛巾轻轻地放入固定的容器里,提醒幼儿在摆放筷子时筷子尖朝一个方向摆放,然后用自己的杯子接饮用水漱口,漱口时要先把嘴巴里的饭菜咽下去用毛巾擦脸和手时,打开毛巾,铺在手上再擦我们以此活动为契机,通过科学合理的进餐教育,不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借此加强保育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使保育工作在以往的保育基础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保育老师在餐后管理的注意事项:(1)保育老师提醒幼儿吃完后将餐具放到开饭台上的盆里或桶里,但不要用筐,以免汤汁流出来幼儿放餐具时轻轻摆放、按类分开2)保育老师提醒幼儿饭后漱口用保温桶的温开水,防止幼儿用自来水漱口而饮下去幼儿在盥洗室漱完口后把茶杯集中放到指定盆里等待清洗、消毒保育老师指导幼儿分类摆放餐具(3)保育老师把事先准备好餐后擦嘴的餐巾,可放在开饭台上提醒幼儿拿一块餐巾擦干净嘴巴和小手,将擦过的餐巾放在一边待洗4)保育老师整理餐后的各类餐具,食物残渣集中一个桶里,送到厨房集中清洗、消毒5)保育老师负责餐后的卫生打扫,但必须等最后一个幼儿吃完后再进行先用清水抹干净桌面,油腻餐桌可先用洗涤剂抹一遍,再用清水抹一遍地面先清扫,然后用半干的拖把清拖,保证干净,地面不留水渍,不留安全隐患6)保育老师按照儿保要求清洗茶杯和毛巾,完成后放进消毒柜消毒以备下午使用四、进餐环节中保育员规范操作视频分享电梯取饭菜.mp4 值日生发餐具保育老师盛饭菜指导、帮助体弱儿用餐收拾整理餐具、卫生打扫以上是对进餐环节中三大块工作餐前、餐时、餐后做了详尽的细化和要求,梳理了进餐环节中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保证幼儿膳食科学营养,关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