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立体构成英文名称: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ion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学科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学 时: 40学 分:2.5分前导课程:色彩构成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属于设计基础课程,也是本科教程中的必修课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形态的构成法则,加强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对立体构成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强调对材料性能,结构方式和加工方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自然构成逐步过度到制约条件构成和功能构成,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学习和掌握立体构成,并运用和拓展到设计因为这不仅直接关系到立体构成学习的深度探讨,而且直接关系到与专业实践的必要衔接通过对立体构成理论的介绍,使学生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丰富自身的设计知识;通过逻辑分析,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设计水平;通过学生课堂习作与立体形态设计的作品互比,使学生能抓住形态的本质特征,把握各种材料加工的表现技巧,培养对立体形态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并能亲身实践,用心体会,在立体构成过程中获得物理、生理、心理、材料和工艺等众多方面的经验和感受。
要求学生进行阶段性的作业练习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及难点:1、立体构成概述【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明确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2、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的掌握,认识到在专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立体构成的意义 【教学内容】 1-1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 1-2立体构成的任务 1-3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1、什么叫做立体构成它们能够做些什么 2、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3、立体构成新造型对传统造型的影响4、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和任务5、遵循美学法则,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创造出新的构成形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 理论 2、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立体构成中空间的形成方法和形态特点2、对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的基本形态要素进行系统的归纳3、明确它们与平面构成中点、线、面联系与区别【教学内容】 2-1点 2-2 线 2-3 面 2-4 体 2-5 空间 2-6 色彩 2-7 材料【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立体构成各形态要素的特点和构成规律2、了解色彩的自然属性,同时分析色彩因素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3、不同材料的属性特点和加工方式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理论及练习3、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目的要求】 1、对立体构成中形式美、形式美法则以及形式美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要全面的掌握2、掌握形式美法则的内容,真正的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3、收集设计作品中包含形式美规律运用的案例以及图片教学内容】 3-1 形式美法则 3-2 形式美规律 【教学重点及难点】1、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是那些2、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的定义3、 掌握形式美法则和形式美规律,能够熟练运用形式美法则和形式美规律来创造美的形式,并运用到立体构成的创作中去,为将来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理论及练习 4、立体构成造型结构的成型过程【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对立体构成中的造型方案的构思2、学会绘制造型结构效果图3、学会分析造型结构、选择材料、测量与放样、加工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教学内容】4-1 造型方案构思4-2 绘制造型结构效果图4-3分解造型结构【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立体构成中造型结构的成型过程,能够造型方案构想转化成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作品,能够在立体构成造型设计过程中正确选择材料。
2、加深对立体构成造型、成型与加工工艺的认识,为今后的设计打下良好的材料基础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理论及练习【实训安排】1、用不同的效果图表现手法表现同一个造型 5、不同材质的加工工具及结构结合方式【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不同的材料及加工工具2、掌握材料的结构结合方式与工具的运用教学内容】 5-1 加工工具及黏合材料 5-2 材料的结构结合方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对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类别与加工工具的应用2、掌握对立体构成材料的结构结合方式、加工工具的运用等几个方面的了解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理论及示范【实训安排】1、 对于同一材料,运用适用于材料性能的不同接合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效果 6、立体元素的构成体验【教学目的要求】 1、以实践为主,主要体验造型元素的实际组合构成,进一步认识并体验u造型元素的可塑性,包括三维造型结构创意具体材料的加工工艺 2、解决造型加工成型的过程中事先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掌握材料对造型结构的影响,完成从想象造型到实际造型的转化教学内容】 6-1 点元素立体构成 6-2 线元素立体构成 6-3 面元素立体构成 6-4 块元素立体构成【教学重点及难点】 1、对点、线、面、体块造型的加工过程,材料和造型的关系,造型美感的判断。
2、形式美法则和形式美规律的实践意义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理论及练习7、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教学目的要求】1、拓展思维,进一步认识立体构成的实质,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立体构成进行设计教学内容】7-1立体构成在建筑中的应用 7-2 立体构成在环境景观中的应用 7-3 立体构成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7-4 立体构成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7-5 立体构成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7-6 立体构成在现代雕塑设计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及难点】 1、立体构成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把以了解的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实践操作联系起来,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所服务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理论及练习四、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训一:折纸的半立体构成 用卡纸制作不切多折(一切多折、多切多折)的半立体构成9张(尺寸:100*100/张,装裱:340*340卡纸)目的要求:1、 草图构思多张,选出9张制作正稿2、 正稿需色彩统一,装裱时排列有序3、 做工精细,整体美观(考虑形式美感)实训二:线材的构成作业350以上目的要求:1、垒积构造(搭建)(粘结)2、插卡(编)构造(不用粘接)3、框架构造4、网状构造 构成形态创新度高,符合视觉美学规律。
构成设计形体丰富,统一且变化,空间表现得当,材料自己进行选择实训三:柱式结构作业350以上目的要求:1、棱柱结构变化2、圆柱结构变化实训四:多面体结构作业200以上目的要求:1、折板构造2、插接构造3、拼接曲面体构造实训五:块材(点材)35CM以上目的要求:1、单一形体重复组合 方形或圆形2、方圆形体的重复组合3、大小形体的重复组合4、构思新颖、形态优美、形式多样5、材料:物美价廉的、容易加工制作的例如(泡沫、KT板、或者有规则造型的生活用品等等),也可以先用纸材制作成各种封闭性的相同、相似的简单几何块体,然后再将他们组合五、课时分配 序号课程内容课时分配理论课时实验课时一立体构成概述220二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110三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110四立体构成造型结构的成型过程220五不同材质加工工具及结构结合方式220六立体元素的构成体验30030七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220合计401030六、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安排理论讲授、现场示范及实训三部分进行,对于理论的论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本着与训练结合起来的教学主旨,和“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化”的原则,将立体构成的学习借由语言学的概念,分为语素——构成元素的认识与分析;语汇——构成视觉词语的创造;语法——构成形式的表现三个阶段。
对立体构成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并能应用于实践,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抓住形态的本质特征,把握各种材料加工的表现技巧,培养对立体形态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在实训中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 :侧重立体造型审美性,点线面相结合的构成法则,传授科学的训练方法,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创造性的应用,拓宽了设计艺术的创作思路授课方式的改革: 可以考虑采用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七、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法:课程实行随堂考试每阶段的最后一张作业作为期末作业 2、成绩评定:平时作业成绩(40%)+ 期末大作业(60%)八、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1]《立体构成》,程蓉洁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2版第5次印刷[2]《立体构成》, 高黎、曹宏岗编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7月第一版第3次印刷 [3]《立体构成及应用》 朱辉球 冯四东 吴天麟 编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第5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