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斑马的条纹到底有什么作用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5KB
约4页
文档ID:161218488
斑马的条纹到底有什么作用_第1页
1/4

斑马的条纹到底有什么作用 斑马大概是地球上最酷的动物了,但他们到底为什么要有这种条纹呢?事实证明,这种显著的条纹并不是为了伪装,而是为了威慑吸血蝇虫人们很容易想错斑马条纹的作用,因为其它动物,特别是马科动物,外表都是为了能更好的融入周围的环境也就是你在高中所学过的用来迷惑捕猎者的“迷彩”而斑马长出条纹却并不是这个目的而根据今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份研究,斑马的条纹很可能是这个原因:吸血蝇不喜欢落在条纹上这个研究团队,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Tim Caro带领下,调查研究了亚洲和非洲七个马科物种身上条纹的潜在功效,包括栖息地,捕食者,和其它因素有两件事情比较突出:三个带条纹的物种是唯三与吸血蝇栖息在同一地点的物种,它们的条纹对吸血蝇有着理想的威慑作用你该明白,吸血蝇是一个大问题:有研究表明,如果不对吸血蝇加以控制,美国的每头牲畜每天将损失200-500cc血液,而且它们可能传播恶性疾病我们的数据有力地显示,条纹的作用是威慑蝇虫降落Caro在给我的邮件里写到上图显示,带条纹的马科动物通常生活在牛虻活动频繁的区域包括有腿部条纹的非洲野驴)最外圈彩色点表示牛虻活动强度蓝色最弱,红色最强。

内圈灰白点表示物种腿部条纹密度,白色最稀疏,黑色最密集Image: Caro et. al多份研究表明,落在条纹表面上的牛虻等吸血蝇类远少于落在统一形状表面上的但这还不足以反驳其它条纹假说他们把其它假说大致上分为以下五类:· ·传统的伪装假说,条纹是为了斑马能融入到环境之中· ·条纹能迷惑捕食者,让它们难以判断动物体型,速度,轨道,位置,和其它· ·条纹能有效控制热量,尤其是在热带草原地区· ·斑马把条纹用于社群交流,择偶选择等,如同鸟类那样· ·条纹用于抑制寄生虫经过测试每个因素之后,Caro的团队发现“并没有连贯的证据支持伪装,避免捕食者,控制热量或是社群交流这些假说因为他们注意到,很多因素是相互关联的热带与亚热带都有土狼存在,这结合了温度和捕食者因素;牛虻有时也会在树干上栖息,这结合了寄生虫和环境伪装因素最重要的还是条纹与叮虫之间的关联以往的研究表明,叮虫很少会降落在间隔少于5厘米的条纹表面上所有斑马条纹都符合这一条件也许这种对叮虫降落行为的猜想有点模棱两可,但绝大多数现场实验都证实条纹能够减少叮虫Caro写到这里还有个清晰的地理关联显然,牛虻与舌蝇的活动范围与条纹马科物种很匹配。

上图显示了七个马科物种分布,前三种为条纹状斑马下图为两种叮虫分布范围Image: Caro et. al可以看到,三个条纹物种恰巧分布在牛虻和舌蝇活动频繁的区域,在那里,每年至少有7个月有叮虫存在而与之相反的是,三种亚洲物种,刚好生活在牛虻区之外,并且它们身上没有任何条纹我询问了Caro关于亚洲马科物种区域与牛虻区域的现象,他解释说,这有可能是个巧合我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是请记住,我们是用7个月连续活动这一标准来测量牛虻区域的,如果改成6个月或8个月,那么牛虻区域边界将会有所不同所以不要过分解读另外,斑马并不是唯一受叮虫影响的大型哺乳动物作者问道:“为何其它受叮虫骚扰的物种并没有进化出类似的防御机能?”尽管这像是一个蛋鸡先后问题,但作者们发现,与其它相近物种相比,斑马毛发更少,更没有亚洲寒冷地带物种的那种厚实冬装这意味着,叮虫能够从斑马身上吸食更多的血液所以,不管是为了避免被叮咬,还是为了预防疾病,斑马都急需一种有效的防范手段我们讨论过斑马是想避免血液流失还是想避免叮虫携带的致命疾病我们错误地选择了后一种解释Caro在邮件中写到事实上,在美国东南部,由于缺少杀虫行动,圈养牲畜们正遭受体重减轻,导致产奶量降低。

因此,失血的确影响健康当然疾病也是研究者们还写到,条纹不可能是纯粹只为与叮虫作斗争,这里面还有很多变数,也许条纹有其它不会促进进化的功效例如,斑马很擅长踢踹,条纹也许能起到威慑捕食者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很难推倒斑马的土狼们事实上研究里的样品数量仍有问题:仅统计了少数的马科动物与数千种吸血蝇类,很难对比它们的活动范围不过,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正如研究者所说,“马科动物身上的条纹肯定与叮虫数量有关。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