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全册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9.50KB
约29页
文档ID:28410676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全册_第1页
1/29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第一单元 1、什么是机械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知道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分2、认识机械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知道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科学在不断发展考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及机械的作用,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复杂机械是机器精讲要点1、知道什么是机械2、知道机械的作用3、知道人类很早就创造和使用机械互动提纲自主学习寻找生活中的机械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使用是生活中的机械探究学习知道生活中离不开机械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问学生提到机械,想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3、出示一个有螺丝的盒子4、问学生,有人可以帮我打开吗?5、出示起子6、出示一根蔬菜,让学生帮忙弄成小片7、出示刀 二、归纳总结 1、师告知,其实刚才我们用的起子、刀就属于机械2、出示P2的图,让学生说说,哪些是机械3、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机械?4、出示机械的概念降低工作难度)5、再看P2图,哪些是机械。

6、讲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概念7、请同学说有区分图中的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8、你还知道哪些机械9、这些机械大约是在什么年代发明和使用的10、讲古人的机械P3)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回忆家里用过哪些机械?2、什么叫机械强化训练1、在使用过的机械中,哪些是简单机械,哪些是复杂机械课堂达标测评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机械可以分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2、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3、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2、怎样移动重物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杠杆原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2、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 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并找出杠杆的支点2.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喜欢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从中感受和体验乐趣2. 留心周围事物,关系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考点1、 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了2、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了的原理3、 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精讲要点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了2.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了的原理3.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互动提纲自主学习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合作学习2.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了的原理探究学习3.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流程一、游戏引人(师生互动引人新课)老师现在要把讲台垫高一点,在每个桌脚的地方放一个木块,谁能帮帮忙,只能一个人来帮忙由学生来试一个人是可以抬起一般教室的讲台的一角的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老师觉得刚才**同学的办法有点累人了,可以用更省力的办法2、学生用杠杆试3、刚才这位同学使用的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名称啊?4、在使用杠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5、杠杆有哪几个必要的部分组成?6、生活中还用过杠杆吗?(结合P5图)7、是不是支点越靠前就越省力呢?请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8、学生讨论实验9、交流实验、做实验、记录、交流10、是不是用杠杆就一定省力呢?11、为什么有的时候还要用费力的杠杆呢?三.回顾和解释1、看阿基米德的话 2、如果让你帮阿基米德制作一个杠杆来拖起地,你应该要注意哪些地方?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杠杆有三个支点( ).( ).( )2、使用杠杆有的是( ),有的是( )强化训练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课堂达标测评1、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杠杆”的装置包括了(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量,所以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2、杠杆上有三个点,分别是(支点)、(力点)和(重点)3、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制成的4、利用杠杠工作时,在杠杠上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5、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等;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杆、缝纫机脚踏板、理发用的剪刀)等;等臂杠杆:如(天平)。

6、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够把整个(地球撬起来)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3、斜坡的启示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2、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能够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结实规律3、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4、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2、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考点1、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2、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要的拉力越小精讲要点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斜面的呢?2、为什么这些地方会用到斜面呢?3、斜面这种机械能不能帮我们省力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去做?4、设计实验5、交流、改善实验6、动手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7、出示刚才学生使用的两种不同的斜面,问,这两种斜面哪一种更省力呢?(这里所选择的实验一定只能改变一个量8、你觉得影响斜面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互动提纲自主学习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斜面的呢?合作学习1、为什么这些地方会用到斜面呢?探究学习1、斜面这种机械能不能帮我们省力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去做?2、2、你觉得影响斜面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教学流程一、集中话题1、 出示P6图,把很重的箱子搬上卡车,有的人是用直接抬上去的方法,你能不能想到一个更容易的方法呢?2告诉学生这样的方法就叫利用斜面二、探索和调查1、首先将斜面也生活建立联系,再进行研究,这样更符合认知规律2、促使学生思考斜面可能有哪些特性3、这个实验主要是证明斜面确实省力4、这个实验主要结果有哪些因素影响斜面三、回顾和解释1、再用斜面的道理解释生活中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斜面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也是一种机简单械斜面有(省力)作用,在同一高度下,斜面(坡度)越大越(平缓)越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陡峭)越费力2、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变形的斜面有(引桥)、(斧头)、(菜刀)(立交桥)(开瓶器)(盘山公路)等,它们的作用是(省力)强化训练1、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3、修建盘山公路是为了车辆行驶上山更省力。

√)4、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课堂达标测评1、斜坡是一种简单机械吗?答:斜坡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2、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哪些?答: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简单直观的斜面:如,助残通道、立交桥、锛和凿、斧子、向汽车上推东西所用的直板等;斜面的变形之一:楔子和斜面的曲折,如,拉链、台阶等;斜面的变形之二:螺旋,如开瓶器、螺丝钉、螺旋楼梯、盘山公路等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4、拧螺丝钉的学问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2、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3、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4、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2、能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3、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勇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乐于进行探究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3、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考点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2、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3、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精讲要点1.创设拧水阀的活动的情境2.揭示轮轴这一机械3.提问:关于轮轴你想知道些什么?4.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5.引出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来检验6.引导学生制作一个轮轴7.谈话:我们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呢?8、得出结论:轮轴的作用是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9.谈话:那么,你能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吗?10.谈话:每组的木块上都有一个螺钉,你能否用提供的铁棍、螺丝刀和扳子将螺丝钉又快又轻松地拧进木块里 11.教师小结,引出变形轮轴12.看图中的图片,并指出图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说出轮与轴1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生产生活中应用轮轴的机械吗?14.课后寻找身边应用轮轴原理的机械互动提纲自主学习1、认识轮轴这一机械合作学习1、制作一个轮轴,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探究学习1、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教学流程一、认识轮轴二、制作、研究轮轴三、实践操作、迁移拓展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轮轴也是一种机简单械轮轴有(省力)作用;轮轴省力的原因:当轮相同时,轴越小越(省力)。

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2、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1)①轮轴 ②动滑轮 ③定滑轮强化训练一、判断1、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就可能越省力 (√)2、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二、选择1、扳手属于下列哪种简单机械(D)A、斜面 B、杠杆 C、滑轮 D、轮轴课堂达标测评1、要想又快又轻松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应选用哪种螺丝钉?答:应选用比较粗一些的螺丝刀更好2、生活中的轮轴哪些?答:生活中常见的辘轳、自行车把、轮盘、汽车方向盘、门锁、水管开关、螺丝刀等等都属于轮轴3、轮轴的实质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答:轮轴的实质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且轮比轴越大越省力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5、国旗怎样升上去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2、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2、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3、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4、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2、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考点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2、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精讲要点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有哪些部分构成?2、出示滑轮,讲解各部分名称3、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4、定滑轮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用力的方向,还能帮我们省力吗?5、动滑轮又有什么用呢?6、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7、实验验证互动提纲自主学习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合作学习1、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探究学习1、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观察滑轮二)了解滑轮的分类及作用三)学习应用,迁移拓展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滑轮的构造有哪些特点?起什么作用?答:滑轮是圆形的,可以转动,周缘有槽,可以把绳子套在槽里,使绳子不会滑落下来2、滑轮有什么作用?其种类有哪些?答:滑轮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的种类有:动滑轮和定滑轮强化训练1、什么叫定滑轮?什么叫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答: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不省力,只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理论上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实际情况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省力要小一些课堂达标测评一、填空题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滑轮)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的优点是能(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不能(省力);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的优点是能(省力),缺点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它能(省一半的力);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形成了(滑轮组),它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二、判断题1、定滑轮不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省距离2、动滑轮不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省距离 ()3、定滑轮可以节省力气 ()三、选择题1、不能改变物体受力方向的是(A)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2、下列几种简单机械中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有(E);只能改变施力方向而不省力的有(B)A杠杆 B定滑轮 C动滑轮 D斜面E滑轮组3、旗杆上安装升旗用的装置是(3)。

① 轮轴 ②动滑轮 ③定滑轮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2、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4、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3、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4、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2、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考点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精讲要点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展示、交流示意图2、制作链条传动的模型,展示制作的模型3、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4、让学生解释,链条传动需要哪些基本构件5、让学生说,链条传动的作用6、如果没有了链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单机械吗?7、出示齿轮传动装置。

8、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9、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别10、观察传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大轮带小轮和小轮带大轮的区别)11、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互动提纲自主学习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合作学习1、让学生交流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探究学习1、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三、巩固总结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像自行车链条那样,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后轮上,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常用的传动装置有链条传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齿轮传动可以有(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的作用2、大部分机器都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这些机器综合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训练1、、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相同点是(C)A、都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B、都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C、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2、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B)A、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 B、是否能改力的方向 C、是否省力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C);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到装置是(B)A、皮带传动 B、齿轮传动 C、链条传动4、链条传动可以(D),皮带传动可以(C)。

A改变轮的转动方向 B容易损失动力 C远距离传递力 D不容易打滑5、钟表属于传动装置中的(2)①链条传动 ②齿轮传动 ③液压传动课堂达标测评1、自行车中包含哪些科学知识?答:自行车中包含的科学知识有:整个车架是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轮胎有花纹:可以增大摩擦;车闸:增大摩擦;轴与轴瓦之间有滚珠:减小摩擦;加润滑油:减小摩擦;车把套是塑料:热的不良导体;车把套上有花纹:增大摩擦;脚蹬子有花纹:增大摩擦;车架上涂漆:防止铁生锈;车尾灯:光的反射;自行车前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车座:增大面积,减小压强;车把、轮盘:利用了轮轴;前闸刹车:利用了杠杆原理;螺丝钉:利用了斜面原理等等2、自行车车轮是如何转动的?答: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了后轮上,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3、传动装置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传动装置可分为三种:即链条传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力,也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齿轮传动装置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齿轮传动可以传递力,能改变齿轮转动的方向,能改变齿轮传动的快慢。

无论一个齿轮朝哪个方向转动,与它相邻的齿轮一定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要使两个相邻的齿轮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必须在两者之间再加入一个齿轮齿轮的旋转速度取决于两个齿轮的大小,还与两个齿轮齿数的比值有关,比如一个16齿的齿轮会使一个8齿的转速增加一倍皮带传送可以远传动,但容易损失动力4、常见的齿轮传动装置有哪几种?答:常见的齿轮传动装置有:普通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伞形齿轮传动、内齿轮传动5、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答: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都可以最大限度传递力,链条传动可以远距离传递力,但工作动力不能太大,因为受到链条的承受能力的限制,齿轮传动需要近距离传递,而且它们的用力方向也不相同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第二单元 1、折形状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能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过程与方法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考点1、物体有多种形状,但大多数是(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它们是(台形)、(锥形)、(柱形)、(球形)2、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同的精讲要点1、物体常见的四种形状 2、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互动提纲自主学习1、物体常见的四种形状合作学习1、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探究学习1、蛋壳的承重力 教学流程一、导入 1、(教师课件出示各种图片)谈话2、讲述:物体有多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它们是台形、锥形、柱形、球形 课件出示图片讨论 探究不同形状纸的承受力 1、谈话:纸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材料之一,想一想:如何用一张A4张纸托起一块红砖?(学生分组讨论)2、教师将讲要求(教师展示几种形状)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 3、学生折纸活动。

4、谈话:预测我们刚才折的这些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最大呢?5、学生讨论,记录好预测结果6、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7、学生讲述方法教师提醒:8、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二、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薄薄的纸,的确可以托起较重的物体其承受力的大小是圆柱形>六边形>四边形>三角形阅读教材17页最后一段文字) 三、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拓展应用(课外作业)五、课堂总结: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物体常见的4种形状是( )、( )、( )、( ) 2、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 ),可以提高材料的( ).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 )也是不同的强化训练课外作业: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禁风,猜猜多少本本子能将它压塌呢?课堂达标测评1、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2 搭支架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2、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考点1、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2、灯架、折叠凳、梯子它们之所以都设计成三角形支架,是因为三角形的支架最省(材料),也最(牢固) 3、三角形支架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如起重臂、塔吊、高压线塔、艾菲尔铁塔、石油井架等都是设计成三角形支架结构精讲要点1、三角形支架结构的特点 2、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易变形的支架结构变得稳定、牢固? 3、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互动提纲自主学习1、课本19页图片合作学习1、搭建平面支架探究学习1、搭建高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1、看书上的图片及课件提问:这些物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小结:这些物体在结构上都利用了三角形揭题:(板书课题) 二、搭建平面支架 1、谈话: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小棒分别搭建一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2、学生动手操作 3、谈话:请组内同学将各种形状的支架往两边拉拽,研究那种支架不变形、最牢固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4、谈话:对于易变形的支架,请大家想想办法,使他变得稳定、牢固动手操作交流,分析其中道理) 5、小结:(见课件) 三、了解三角形支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课本21页)教师补充:这些建筑物除了运用三角形结构稳定的原理之外,还运用了物体上轻下重、上窄下宽使物体重心下移从而更稳定的原理 四、课外作业—搭建高塔(设计要求见课件) 五、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通常,结构由( )构成,( )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 )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2、举例说明三角形支架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强化训练1、灯架、折叠凳、梯子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支架?2、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课堂达标测评1、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2、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3、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4、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3、建桥梁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的2、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又结实的桥梁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搭建一座桥梁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考点1、桥的基本类型精讲要点1、引导学生设计桥梁2、学生建造桥梁。

3、引出评价的标准4、测试承重力5、出示课件介绍出名的桥梁互动提纲自主学习1、搜集一些桥的图片,说说它们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共同建造一座“西瓜桥”探究学习1、 研究不同桥梁的承受力有什么不同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二、设计、建造桥梁 1、引导学生设计桥梁 2、学生建造桥梁10分钟时间)三、拓展延伸四、实验小结: 1.拱桥:最结实,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 2.斜拉桥:比平板桥牢固3.平板桥:最不牢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课堂训练巩固训练类型 承 受 力 平板桥 较 小 拱 桥 较 大 斜拉桥 较 大强化训练1、探究孔雀河大桥坍塌的原因承重钢缆的腐蚀是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钢缆用铝套管包裹,其间灌水泥成砂浆但铝套管与是不能直接与钢缆接触的,却用金属卡固定钢缆处于铝套中心,无意中将钢、铝连接构成“电偶腐蚀电池”,这是设计的失误,也是施工的失误课堂达标测评1、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形状)分类的。

2、(赵州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3、(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4、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其次是斜拉桥,(平板桥)最不牢固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4、造房子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房子和现代房子的特点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过程与方法1、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建设房子2、能够搜集有关著名建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参加创造发明活动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考点1、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精讲要点1、讲解古代房子和现代房子的特点2、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3、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互动提纲自主学习 1、你认为古代的房子与今天的高楼大厦有什么不同?合作学习 1、选择适当的材料,设计并建造一所房子探究学习1、 研究工程师和建筑师是用哪些办法来解决“房子”的承受力和2、稳固性等问题的。

教学流程一、集中话题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坐火箭穿越时光隧道去古代玩一趟好吗?2、课件演示:古代人类居住的房子3、提问:你知道这些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吗?这些房子有什么特点?4、课件演示:现代的各种房屋5、提问:你知道这些房子是怎么建造的吗?(让学生回忆见过的建造房子的所见所闻,了解建房子的大致程序6、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也要来当个小小设计师,动手造房子二、探索和调查1、提问:建造一所房子之前首先要干什么?2、各组讨论,画出本组要建造的房子的简图3、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到前面介绍本组的设计思路4、各组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设计图5、教师启发学生计算盖房子需要多少用料6、各组计算,教师巡视指导7、教师演示制作纸棒的方法8、各组分散开来,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建造房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给予帮助9、房子建好后还可以用彩笔或彩纸装饰,每组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10、把各组的房子放在一起,评出最结实的、最漂亮的等等11、让学生谈谈建房子的体会三、回顾和解释1、组织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房子的图片2、提问:建筑师用哪些方法来解决房子的承受力和稳固性的问题呢?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用吗?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了解古代房子和现代房子的特点。

强化训练 2、说说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课堂达标测评1、古时候用(树枝、茅草)造房子;现在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大厦2、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第三单元 1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吗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2、了解常见的几种营养繁殖方式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植物营养繁殖方面的资料2、能够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一些植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培育植物的乐趣2、能坚持观察,实事求是的做好记录考点1、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2、几种营养繁殖方式精讲要点1、讲述:实际上有很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繁殖你见过这样的植物吗? 2、学生分组讨论,把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上3、小组汇报教师整理,在黑板上记录4、引导学生归纳、认识植物营养繁殖的方式: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繁殖器官。

可是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营养繁殖板书: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5、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利用根、茎、叶来繁殖?6、播放视频资料师生共同探讨7、谈话:既然很多的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繁殖,你打算选择培育什么植物?它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繁殖?8、学生栽种植物,教师巡视,适当指导讨论获取有关植物无性繁殖的信息教师引导补充相关信息,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提取和对繁殖植物的兴趣互动提纲自主学习 1、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合作学习 1、归纳、认识植物营养繁殖的方式探究学习 1、归纳、认识植物营养繁殖的方式教学流程1、讲述2、学生分组讨论3、小组汇报4、引导学生归纳、认识5、提问6、播放视频资料7、谈话8、学生栽种植物,教师巡视,适当指导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有些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白菜、萝卜、油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兰、马铃薯、生姜、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强化训练 1、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茎、叶、或根来繁殖后代,这种营养繁殖或是无性繁殖(克隆)。

课堂达标测评1、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2、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3、用根繁殖的植物有:萝卜、胡萝卜、甘薯等;用茎繁殖的植物有:马铃薯、生姜、水仙、吊兰等;用叶繁殖的植物有:落地生根、宝石花等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在自然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动物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2、知道两种基本的繁殖方式,即胎生和卵生3、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是丰富多彩的4、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过程与方法1、学会搜集、分析、整理信息2、能够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产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加深对动物世界的兴趣考点 动物的繁殖方式精讲要点1、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板书2、提问:是不是动物的繁殖方式都和小狗一样呢?组织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3、谈话:看完刚才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4、学生思考、汇报教师择要板书5、小结动物繁殖方式及其区别。

6、组织学生用彩笔将书上的动物按不同的繁殖方式进行分类,汇报交流评议各组的想法7、提问:动物的繁殖过程中还有哪些特殊的例子呢?播放相关视频资料8、提问:看完刚才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师相机进行板书,并补充无性繁殖的内容互动提纲自主学习 1、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合作学习 2、动物繁殖方式及其区别探究学习 3、动物的繁殖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流程1、学生讨论交流2、提问3、谈话4、学生思考、汇报5、小结动物繁殖方式及其区别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在自然条件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动物都是雌雄结合产生后代的,动物有性繁殖时,会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包扩雌雄动物的识别、交配,雌雄动物的产卵或直接生小动物,“父母”对“孩子”的哺育等强化训练 1、在热带鱼、乌龟、蛇、鳄鱼、鸟、老鼠和马这七种动物中找出那些动物是靠产卵或下蛋方式进行繁殖的,把他们用红笔圈出来 2、动物繁殖的两种方式——卵生和胎生课堂达标测评1、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2、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3、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4、(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5、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有:蜗牛——雌雄同体;海马——雄性育儿;皱唇鲨——卵胎生;鸭嘴兽——卵生、哺乳;水螅、海葵——无性繁殖(出芽繁殖、分裂繁殖);教学反思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 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日期: 年 月 日课题3、我是怎样出生的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2、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过程与方法1、运用交流的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2、整理信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意识到生命的珍贵2、 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考点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精讲要点1、谈话:前几节我们已经了解了动物和植物的繁殖过程,那么人类的繁殖过程是如何的呢? 2、谈话: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的成长过程有一些共同的地方? 3、谈话:大家小时候的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你们知道你在妈妈肚子中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吗?互动提纲自主学习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

合作学习2、通过前几节对动物和植物的繁殖过程的了解,讨论人类的繁殖过程是如何的呢?探究学习3、能够运用交流的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并能够整理信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信息教学流程一 、导入 1、谈话:前几节我们已经了解了动物和植物的繁殖过程,那么人类的繁殖过程是如何的呢?2、揭题:(板书课题)二、讲授新知 1、谈话:同学们,你回家后向你的家人了解过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下面我们就分组交流一下。

2、学生分组交流3、谈话: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的成长过程有一些共同的地方?4、讨论交流5、小结:6、谈话:大家小时候的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你们知道你在妈妈肚子中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吗?观看电脑课件:胎儿的成长7、谈话:看完刚才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8、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的调查中还了解了妈妈怀孕时的情况,你出生以后,家里的人为了你的健康成长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你能跟大家介绍一两件让你特别感动的事情吗?9、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活动:负5、5千克重物;保护一枚生鸡蛋一周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强化训练2、通过前几节对动物和植物的繁殖过程的了解,讨论人类的繁殖过程是如何的呢?课堂达标测评1、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2、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十个月)3、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恶心、呕吐、偏食)等不良反应4、我出生时妈妈有(非常疼痛、虚弱、劳累)等情形5、刚出生时我(非常弱小,胎体丰满,身长约50厘米,体重3千克左右)6、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千克)7、珍爱生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方法:①学做负重活动,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负担;②多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③努力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等。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