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专家手册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7MB
约170页
文档ID:92769160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专家手册_第1页
1/170

2021年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三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专家手册〔2021年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1年5月目 录三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工作职责和要求评审专家组预备会评审工作预备会评审专家组工作会评审工作反响会评审工作日程安排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报告提纲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中医药效劳功能〕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综合效劳功能〕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合计表〔综合效劳功能〕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核心指标检查记录表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第一局部中医药效劳功能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第二局部综合效劳功能临床类别医师考核试题三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工作职责和要求一、评审专家组组长职责〔一〕负责培训本评审组的成员〔二〕负责撰写评审报告或指定专家组成员撰写,并按时提交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建或指定的评审组织〔三〕向评审组织反响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评审专家组成员职责〔一〕服从组长的分工和工作安排,完成组长分配的任务〔二〕按照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细则及专家手册要求,认真开展评审〔三〕 按照评审日程,按时报到和撤离,中途不得离开评审现场三、评审专家组要求〔一〕熟悉"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手册"及相关文件;了解评审工作容和意义;掌握根本方法和工作流程。

〔二〕应在评审工作开场前1天到达被评审医院所在地〔三〕召开预备会议,落实评审各项工作和材料准备〔四〕遵守评审纪律,做到实事,不走过场,不乱表态〔五〕着正装,佩带相应证件准备手提电脑〔六〕不承受超标准食宿安排,工作期间不饮酒,不得承受礼金、礼品,不得参与公款支付的游览、娱乐活动〔七〕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泄露评审情况〔八〕使用统一格式和容的"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手册"评审专家组预备会一、目的 评审专家组培训、分组、分工,互相熟悉,学习评审标准二、场所 医院协助安排适宜的地方三、医院方面参与者无四、评审组方面评审组全体成员五、时间各评审专家组成员报到后六、容〔一〕由评审专家组组长对评审专家组成员进展培训,学习"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手册",熟悉评审指标和评审方法〔二〕进展评审工作的任务分解,根据承当的任务分发评审的相关记录表〔三〕评审专家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熟悉承当任务的指标和检查方法,了解相关记录表填写的要求评审工作预备会一、目的 介绍评审组成员和医院领导人,并对评审方式、方法和主要容作阐述二、场所 医院自行安排院适宜的地方三、医院方面参与者〔一〕医院领导〔二〕负责协调检查日程的医院工作人员。

〔三〕医院指派的其他人员四、评审组方面 评审组全体成员 五、容〔一〕介绍评审组全体成员〔二〕介绍医院领导组成员〔三〕评审人员介绍评审日程安排方面的问题和主要活动〔四〕说明评审的标准及相关问题,介绍评审方式、方法,需要院方提供的文件、资料〔五〕确定评审日程了解被评审医院的准备情况,评审需要查阅的文件、资料是否准备好〔六〕确定食宿、乘车等有关安排,在保证评审工作正常进展的根底上,尽量节省时间、开支〔七〕确定离开当地的时间六、相关的准备〔一〕准备会议室〔二〕通知医院接待人员,使评审组成员直达会议室〔三〕与会人员人手一份评审日程安排〔四〕确定陪同的领导和相关人员〔五〕安排用餐〔六〕将评审日程安排通知相关人员〔七〕评审组成员佩戴身份牌评审专家组工作会一、目的评审专家沟通、汇总评审工作情况二、场所 医院协助安排适宜的地方三、参加人员评审组全体成员四、时间通常安排在检查完毕后五、容〔一〕各小组根据评审标准及细则,填写完善检查记录表及打分汇总表等〔二〕汇总评审情况,归纳发现的亮点与问题〔三〕讨论评审报告框架和主要容评审工作反响会一、目的由评审专家组向医院反响评审工作总体情况,提出持续改良的意见和建议。

二、场所 医院自行安排院适宜的地方三、医院方面参与者医院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医院指派的其他人员四、评审组方面评审组全体成员五、会议容〔一〕专家组反响医院评审的总体情况,包括亮点与存在的问题,改良意见及建议〔二〕医院院长发表意见评审工作日程安排第一天一、上午〔在会议室召开汇报会〕〔准备好记录本,由组长指定一名评审专家组成员负责记录〕〔一〕8:30分评审汇报会准时开场〔二〕由评审专家组组长宣布:**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开场,介绍参加这次评审专家组成员〔三〕由评审组专家组组长介绍此次评审专家组工作根本要求宣布评审工作纪律:根本要求:为了保证评审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医院要实事,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通报批评工作纪律:由于时间短,人员少,工作量大,因此不要安排与检查评估无关的活动,以保证有足够的评审时间〔四〕由被评审医院领导介绍评审情况报告〔15分钟〕〔五〕 8:45-12:00 实地评审开场,评审专家组分组进展实地评审二、下午〔六〕13:30-18:00 评审专家组分组继续进展实地评审第二天一、上午8:30-12:00 评审专家组分组继续进展实地评审二、下午〔一〕 13:30-16:00 评审专家组分组继续进展实地评审。

〔二〕 16:00-17:30 召开评审专家组会议,汇总分析实地评审情况〔三〕 17:30-18:30 召开评审工作反响会议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报告提纲一、评审工作根本情况包括评审时间、被评审医院名称、评审专家组组成等二、工作成效主要是在评审中发现的典型和亮点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针对评审标准在评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四、意见和建议五、其他评审建议结论、评审分数、报告撰写时间、评审专家组组长和成员签字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中医药效劳功能〕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 指标名称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一、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30分〕1.1322*6323333小 计二、 队伍建立〔95分〕*73455354763465445645小 计三、临床科室建立〔160分〕75*105533345545432*43.7943.88424*44433753*7234小 计四、重点专科建立(105分)4532354352222322222123343331*6252*615小 计五、中药药事管理(80分)5.125.4734225321132255.6322*31323323522小 计六、中医护理(60分)22264836*3521025小计七、文化建立〔60分〕33333433333*206小 计八、预防保健〔60分〕5453*536366653小 计总 计650分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检查时间: 年月日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综合效劳功能〕第一章 根本要求和医院效劳分数汇总表〔4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名称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5分〕1112小 计二、医院效劳〔15分〕2130.520.511*11.510.5小 计三、应急管理〔8分〕111111.50.50.50.5小 计四、临床医学教育〔6分〕2121小 计五、科研及其成果推广〔6分〕211.510.5小 计第一章应得分40分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检查时间: 年月日第二章 患者平安分数汇总表〔3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33*333223*323第二章应得分30分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检查时间: 年月日第三章 医疗质量分数汇总表〔19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名称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一、医院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2422小 计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2223231小 计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55分〕4273125216263434小 计四、其他科室质量管理〔95分〕21232.531.52212132242412 2.524.5310.514.512735233322小 计五、病历质量管理〔15分〕211220.511.5211小 计第三章应得分190分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检查时间: 年月日第四章 药事管理分数汇总表〔3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122*3212112121342第四章应得分30分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检查时间: 年月日第五章 护理质量管理分数汇总表〔3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2*21123211221412111第五章应得分30分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检查时间: 年月日第六章 医院管理分数汇总表〔3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指标编号分值实际得分11.5*22*21111*2211221111.5111第六章应得分30分实际得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检查时间: 年月日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合计表〔综合效劳功能〕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章数 容应得分实得分第一章 根本要求和医院效劳40分第二章 患者平安30分第三章 医疗质量190分第四章 药事管理30分第五章护理质量管理30分第六章 医院管理30分合 计350分组长签字: 组员签字:检查时间: 年月日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核心指标检查记录表省〔区、市〕医院 评审得分:分第一局部"中医药效劳功能〞核心指标检查情况指 标编 号检 查 记 录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1.3.2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相关指标: [1]有 [2]无二、队伍建立2021年度情况: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2021年度情况: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2021年度比2021年度增长百分点: 个三、临床科室建立3.1.2 医院命名符合规定:[1]是 [2]否临床科室名称是否使用以下命名: 1、神经科〔中心〕 [1]是 [2]否2、神经科〔中心〕 [1]是 [2]否3、消化科〔中心〕 [1]是 [2]否4、风湿免疫科 〔中心〕[1]是 [2]否5、免疫科〔中心〕 [1]是 [2]否6、泌尿科〔中心〕 [1]是 [2]否三、临床科室建立7、外科二级分科名称是否符合要求:[1]是 [2]否制定至少3个以上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根底上表达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和特色,诊疗方案根本要素齐全。

所抽查的2个临床科室的6个病种中,符合要求的完善的中医诊疗方案数量个2021年门诊总人次人2021年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人2021年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门诊总人次%2021年度情况门诊处方总数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数中药饮片处方数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中药饮片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2021年度情况门诊处方总数中药饮片处方数中药饮片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2021年度比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数/门诊处方总数增长百分点个四、重点专科建立4.3.1 重点专科研究制定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根底上表达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诊疗方案根本要素齐全所抽查的2个重点专科6个病种中,符合要求的完善的中医诊疗方案数量个4.3.3 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所抽查的2个重点专科的6份运行病历中,执行中医诊疗方案的病历份五、中药药事管理建立中药饮片采购制度,进货渠道符合相关规定,供给商资质齐全并对其定期评估[1]是 [2]否六、中医护理6.1.5 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工程不少于2项。

[1]是 [2]否七、中医药文化建立7.4.2 门诊走廊、候诊区、住院部走廊宣传中医药知识,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与所在科室的中医药特色相结合中药候药区宣传中医药相关知识1、门诊走廊 [1]是 [2]否2、候 诊 区 [1]是 [2]否3、住院部走廊 [1]是 [2]否4、中药候药区 [1]是 [2]否评审该项指标得分:分八、中医预防保健效劳8.2.1 具有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效劳的平台,安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安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安康干预区域、辅助区域等区域定位明确[1]是 [2]否填报要求:1.本表容应与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容一致2.评审专家组对本表容的真实性负责第一局部符合要求的核心指标数量:个检查组长〔签名〕: 组员签名:第二局部"综合效劳能力〞核心指标检查情况指 标编 号检 查 记 录一、根本要求和医院效劳1.1.2 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医院编制及实有床位数均≥400,科室设置、每床建筑面积、人员配备和设备、设施符合三级中医医院根本〔设置〕标准。

[1]是 [2]否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1]是 [2]否二、患者平安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年龄两项等工程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1]是 [2]否建立手术平安核查、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1]是 [2]否三、医疗质量制定多重耐药菌〔MDR〕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与程序,实施监管与改良[1]是 [2]否四、药事管理药事管理组织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人员构造合理、职责明确对医务人员进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核[1]是 [2]否五、护理质量管理医院有优质护理效劳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有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效劳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鼓励机制[1]是 [2]否六、医院管理在国家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的框架开展诊疗活动[1]是 [2]否六、医院管理由具备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诊疗效劳,不超围执业 [1]是 [2]否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设备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1]是 [2]否填报要求:1.本表容应与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容一致。

2.评审专家组对本表容的真实性负责第二局部符合要求的核心指标数量:个检查组长〔签名〕: 组员签名: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第一局部 中医药效劳功能〔650分〕第一章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30分〕1.1——1.2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1.1医院确定开展战略情况 确定( ) 未确定( )医院制定中长期开展规划情况 制定〔 〕未制定〔 〕开展规划表达以中医为主方向 表达〔 〕未表达〔 〕能提供原始资料〔 〕 不能提供原始资料〔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落实情况〔抽查2项〕措施1落实〔 〕 局部落实〔 〕 未落实〔 〕措施2落实〔 〕 局部落实〔 〕 未落实〔 〕医院未确定开展战略或未制定中长期开展规划,或开展规划未表达以中医为主方向,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1.5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5分,局部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3医院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情况 制定〔 〕未制定〔 〕年度工作方案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有〔 〕项共〔 〕条 无〔 〕提供原始资料 能〔 〕 不能〔 〕医院未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或工作方案中无具体措施,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1分2工作方案中有开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医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资金投入措施1落实〔 〕局部落实〔 〕未落实〔 〕措施2落实〔 〕局部落实〔 〕未落实〔 〕资金投入:有〔 〕 金额〔 〕 无〔 〕无具体措施,每项扣1分;无资金投入,每项扣1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局部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3分〕3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至少每年一次〕,并制订针对性措施系统的调研分析 2021年 有〔 〕 无〔 〕 2021年 有〔 〕 无〔 〕 2021年 有〔 〕 无〔 〕针对性措施 制订〔 〕 未制订〔 〕措施1 落实〔 〕局部落实〔 〕未落实〔 〕措施2落实〔 〕局部落实〔 〕未落实〔 〕未定期开展调研分析或无针对性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5分,局部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

3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展考核、分析定期进展考核分析 2021年 有〔 〕 不具体〔 〕 无〔 〕 2021年 有〔 〕 不具体〔 〕 无〔 〕 2021年 有〔 〕 不具体〔 〕 无〔 〕未定期进展考核、分析,不得分;分析不具体,扣1.5分3注:中长期开展规划、年度工作方案制定情况评估应查阅原始发文等原始资料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月日. z.-1.3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制定〔 〕 不完善〔 〕 未制定〔 〕实施〔 〕 未实施 〔 〕未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不得分;制度不完善〔如制度不系统,分散在各种相关制度中〕,扣1分;已制定,未实施,扣1分。

2*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有 〔 〕 无〔 〕实施〔 〕 未实施 〔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无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不得分;已建立,未实施,扣3分6实行绩效工资管理 实行〔 〕 未实行〔 〕 考核结果表达在科室分配方案中 表达〔 〕 未表达〔 〕未实行绩效工资管理,或考核结果未表达在科室分配方案中,不得分2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 年月日. z.-1.4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将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效劳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方案,并有相关鼓励措施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 纳入〔 〕 未纳入〔 〕纳入医院年度工作方案 纳入〔 〕 未纳入〔 〕确定对口支援单位 已确定〔 〕 未确定〔 〕有相关鼓励措施 有〔 〕 无〔 〕未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扣1分;未纳入医院年度工作方案,扣1分;无确定的对口支援单位,扣1分;无鼓励措施,扣1分。

3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 开展〔 〕 工作不到位〔 〕 未开展〔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开展〔 〕 工作不到位〔 〕 未开展〔 〕开展人员交流工作 开展〔 〕 工作不到位〔 〕 未开展〔 〕未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不得分;未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扣1.5分;未开展人员交流工作,扣1.5分,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3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年月日第二章 队伍建立〔95分〕2.1 队伍建立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人执业医师总数〔 〕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执业医师总数〔 〕%每低于标准〔60%〕1个百分点,扣1分7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未达标,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2009年 是〔 〕 否〔 〕2010年 是〔 〕 否〔 〕2011年 是〔 〕 否〔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但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不得分4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 〕%每低于标准〔60%〕1个百分点,扣1分5护理人员总数〔 〕人护理人员系统承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人数〔 〕人 护理人员系统承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人数/护理人员总数〔 〕%每低于标准〔70%〕1个百分点,扣1分5临床科室总数〔口腔科、麻醉科除外〕〔 〕个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60% 同时符合科室建立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符合要求的临床科室 〔 〕个 不符合要求的临床科室 〔 〕个每个临床科室不符合要求,扣1分7医院领导班子总人数〔 〕人, 其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医院领导班子总人数比例为〔 〕%每低于标准〔60%〕10个百分点,扣1分。

3医院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共〔 〕人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未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访谈符合要求〔 〕人 不符合要求〔 〕人科主任共〔 〕人经过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未经过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每1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局部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6部门名称正、副职负责人总人数其中中医药人员数管理人员中中医药人员比例〔%〕每低于标准〔60%〕5个百分点,扣1分4医务护理科研教学合计临床科室负责人总数〔 〕人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人数〔 〕人临床科室负责人系统承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人数〔 〕人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人数+临床科室负责人承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人数/临床科室负责人总数〔 〕%每低于标准〔60%〕1个百分点,扣1分5临床科室负责人〔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应有具备高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临床科室科主任应符合科室建立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 共〔 〕个,科室负责人符合要求的科室〔 〕个 不符合要求〔 〕个科主任符合要求的科室〔 〕个 不符合要求〔 〕个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应有具备高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不符合要求,每个科室扣1分;科主任不符合要求,每个科室扣1分4注:1.对该局部进展检查时,除查看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现场抽查局部值班人员的执业医师,以验证其材料的真实性2.低于标准*个百分点,扣*分,举例说明如下: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要求≥60%,评分细则为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医院实际检查结果为58.4%,低于标准〔60%〕1.6个百分点,则扣2分〔下同〕3.访谈时,由检查评估专家抽取确定被访谈人,每人访谈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在访谈开场前予以说明,到时间即停顿访谈被访谈人不能拿着文件等材料翻看4.对医院职能部门负责人进展访谈时,原则上访谈正职,如有特殊情况可访谈副职5.护理人员系统承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是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承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

计算方法为:分子为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的人数+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承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的人数,分母为护理人员总数6.医院领导班子是指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党政领导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学习培训取得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专业学历或学位的人员7.经过西学中培训是指临床类别执业医师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明确的教学方案和考核标准,有学习证明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年月日. z.-2.2 队伍建立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立规划 制定〔 〕未制定〔 〕医院中长期规划中有相关容 有〔 〕 无〔 〕措施 落实〔 〕 局部落实〔 〕 未落实〔 〕无人员队伍建立规划或医院中长期规划中无相关容,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扣2分,局部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分〕。

32.2.2年度工作方案中有优化中医药人员构造、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立的相关措施,有〔 〕 无〔 〕措施落实〔 〕 局部落实〔 〕未落实〔 〕年度工作方案中无相关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扣3分,局部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分〕52.2.3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与鼓励机制有〔 〕 无〔 〕实施〔 〕 未实施〔 〕无选拔与鼓励机制,不得分;未组织实施,扣2分32.2.4制定师承教育方案和具体措施制定〔 〕 未制定〔 〕措施落实〔 〕 局部落实〔 〕未落实〔 〕未制定师承教育方案和具体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扣3分,局部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分〕4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年月日. z.-2.3 队伍建立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2.3.1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定期考核〔 〕 未定期考核〔 〕业务水平测评容以中医容为主〔 〕 未以中医容为主〔 〕,未定期考核,不得分;业务水平测评不以中医容为主,扣4分62.3.2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化培训 开展〔 〕 未开展〔 〕抽查3名住院医师的培训档案 1〔 〕培训情况 2〔 〕培训情况 3〔 〕培训情况 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按方案和要求培训,每人扣2分42.3.3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开展〔 〕 未开展〔 〕抽查3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档案 1〔 〕培训情况 2〔 〕培训情况 3〔 〕培训情况 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按方案和要求培训,每人扣2分5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比例到达100%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人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 〕人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人数/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每低于标准5个百分点,扣1分42.3.5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根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开展〔 〕 未开展〔 〕考核〔 〕 未考核〔 〕现场考核 符合〔 〕人 局部符合〔 〕人 不符合〔 〕人见附表2.3.5"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核记录表" 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考核,扣4分;现场考核不符合要求,每人扣2分,局部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1分〕。

6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技术考评档案建立〔 〕 未建立〔 〕技术考评档案记录情况1考评中医药容 有〔 〕 无〔 〕2考评中医药容 有〔 〕 无〔 〕3考评中医药容 有〔 〕 无〔 〕 未建立个人技术考评档案或考评无中医药容,每人扣2分5序号考核人员信息考核要点考核记录考核结果1:职称:中医药根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符 合〔 〕局部符合〔 〕不 符 合〔 〕2:职称:中医药根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符 合〔 〕局部符合〔 〕不 符 合〔 〕3:职称:中医药根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符 合〔 〕局部符合〔 〕不 符 合〔 〕4:职称: 中医药根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符 合〔 〕局部符合〔 〕不 符 合〔 〕5:职称:中医药根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符 合〔 〕局部符合〔 〕不 符 合〔 〕附表2.3.5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核记录表专家签名______________ 检查时间:年月日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立(160分)3.1.1 临床科室建立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工程科室名称设置情况工程科室名称设置情况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临床科室急诊科有〔〕无〔〕临床科室皮肤科有〔〕无〔〕每少1个科室,不得分。

7科有〔〕无〔〕眼科有〔〕无〔〕外科有〔〕无〔〕推拿科有〔〕无〔〕妇产科有〔〕无〔〕耳鼻喉科有〔〕无〔〕儿科有〔〕无〔〕感染疾病科有〔〕无〔〕针灸科有〔〕无〔〕麻醉科有〔〕无〔〕骨伤科有〔〕无〔〕其他〔请注明〕肛肠科有〔〕无〔〕医技科室药学部有〔〕无〔〕医技科室病理科有〔〕无〔〕医学检验科有〔〕无〔〕输血科有〔〕无〔〕医学影像科有〔〕无〔〕营养科有〔〕无〔〕手术室有〔〕无〔〕临床功能检查室注:1.三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14个【〔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眼科、推拿科、耳鼻喉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麻醉科】,医技科室≥7个【药学部、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营养科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2.进展检查时,如有儿科、针推科等,检查时可算2个科室,即认为其设置了科和儿科〔或针灸科和推拿科〕对科室名称检查时,如两个中医科室名合并在一起命名,如脾胃肝胆科,不扣分中草药房、骨科、名医门诊、专家门诊、名中医工作室不扣分专家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3.1.2 临床科室建立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工程名称是否规名称是否规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医院名称是〔〕否〔〕医院名称不规,扣5分10*临床科室名称是〔〕否〔〕是〔〕否〔〕科室名称不规,每1科室扣4分。

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医院不得挂不符合规定的荣誉称号不符合要求不得分3注:〔一〕1.以"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中医专业命名,如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老年病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等2.以中医脏腑名称命名,如心病科、肝病科、脾胃病科、肺病科、肾病科、脑病科等3.以疾病、病症名称命名,如中风病科、哮喘病科、糖尿病科、血液病科、风湿病科、烧伤科、疮疡科、创伤科、咳嗽科等4.以民族医学名称命名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名称不得含有"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字样,不得使用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祖传〞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临床科室名称不得有神经科〔中心〕、神经科〔中心〕、消化科〔中心〕、风湿免疫科〔中心〕、免疫科〔中心〕、泌尿科〔中心〕等名称外科二级分科应命名为外一、外二、外三……,不得出现其他命名。

〔二〕以"中心〞、"国医堂〞等作为临床科室名称的,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并应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专家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3.2 临床科室建立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科室〔1〕指标检查记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门诊设置、设施与相关要求符合情况符合〔〕局部符合〔〕不符合〔〕病房设置、设施与相关要求符合情况符合〔〕局部符合〔〕不符合〔〕急诊设置、设施与相关要求符合情况符合〔〕局部符合〔〕不符合〔〕门诊、病房、急诊设置与设施每个区域不符合要求,扣2分;局部符合,酌情扣分〔每个区域最少扣0.5分,最多扣 1.5分〕5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符合相关要求符合〔〕不符合〔〕科主任 符合〔〕不符合〔〕学术继承人符合〔〕不符合〔〕护士长符合〔〕不符合〔〕每1人不符合要求,扣 1分3应开展中医特色效劳工程数〔〕种,实际开展〔 〕种开展中医特色效劳工程的数量未到达要求,每少1项,扣0.5分4详见附表"临床科室病历检查操作表1"查房记录中无上级医师辨证分析与治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解记录,每份病历扣0.5分;对下级医师的诊疗缺陷未及时纠正,每份病历扣0.5分。

5详见附表"临床科室病历检查操作表1"未开展病例讨论,不得分;病例讨论中无中医容,每1例扣1分5三级医师的专科继续教育情况,查阅相关材料并见"临床科室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访谈记录表"未按要求开展继续教育,每人扣1分3注:1.对3.2进展检查评估时,应由专家在不含重点专科的其他临床科室〔妇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推拿科、急诊科等21个科室〕中随机抽取2个科室〔不含重点专科〕进展检查被抽查科室中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量应≥3人,以便检查对每个科室分别打分,最后以所查2个科室的平均分作为每项指标的实际得分检查病历时要由专家随机抽取,不应由医院提供〔下同〕2.中医特色效劳工程数指中医医院皮肤科等21个科室建立与管理指南〔试行〕中第二十六条中规定应开展的中医特色效劳工程数,如医院开展了第二十六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的效劳工程,也可计算在3.对和进展检查时,抽查5份讨论病历进展检查专家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附表3.2.4—3.2.5 临床科室病历检查操作表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科室〔1〕指标 上级医师指导下级医师〔讲解记录及缺陷纠正〕序号科室病历号辨证分析治法处方讲解用药讲解纠正诊疗缺陷1有〔〕无〔〕纠正〔〕未纠正〔〕有〔〕无〔〕有〔〕无〔〕2有〔〕无〔〕纠正〔〕未纠正〔〕有〔〕无〔〕有〔〕无〔〕3有〔〕无〔〕纠正〔〕未纠正〔〕有〔〕无〔〕有〔〕无〔〕4有〔〕无〔〕纠正〔〕未纠正〔〕有〔〕无〔〕有〔〕无〔〕5有。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