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选择题1. 纤维的化学结构、超分子结构、形态结构决定了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也决定了纺织品整理的方法和效果纤维 的基本结构单元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直径在纳米级,长度在微米级2. 纤维素纤维如棉、麻、粘胶等不论是来自自然界植物还是人工制造,都是由称为纤维素的高分子构成,其元素组成 是C、H、O三种元素组成他们在酸性溶液中的水解速率受到纤维结构的影响3. 在一般漂染加工时,如无软水供应,而不得不采用硬水时,可以在硬水中加入一些软水剂,如石灰Ca(OH)2、螯 合剂、磷酸盐、磺化煤这四种物质可以大大降低睡得硬度4. 色素通常存在于棉纤维的胞腔中,为了提高织物的白度,可以通过NaClO次氯酸钠漂白、H2O2漂白、亚氯酸钠漂 白三种方法进行漂白5. 不溶性偶氮染料是由色酚和色基在纤维上偶合而成,由于偶合需要较低的温度,故又称为显色染料、冰染染料,偶 合ph值范围为4〜8,温度范围5〜15°C6. 为了除去棉纤维中大部分的天然杂质如果胶物质、蜡质、含氮物、灰分等,所以要对其进行煮练,主要用剂为NaOH 为了提高处理效果,还加入表面活性剂,起润湿、乳化、和净洗作用7. 纤维是纺织品的基本结构单元,纺织品的整理加工实际是对纤维集合体进行物理、化学的处理,以达到提高纺织品 服用性能或增强纺织品外观和内在质量的目的。
8. 国内染料的专用名称以三段命名法规定,如直接蓝G,因此,染料名称的三部分含义是:1冠称表示染料的应用类 别或性质类别;2色称表示染料染后呈现的光泽;3字尾表示色光、形态、染色性能、特殊性能选择题1. 天然原棉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中腔(胞腔)中2. 下列试剂中,哪些对织物有漂白作用?过氧化氢、亚氯酸钠、亚硫酸钠3. ?在染色过程中,决定染色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染料吸附4. 要得到混色的纱线,可以从以下什么途径得到?散纤维染色5. 用保险粉还原后才溶解、上染纤维,氧化后不溶、显色的染料是:还原染料6. 活性染料在纤维上固色的化学试剂是:碱7. 下列合成纤维中,能通过氨基(-NH2)结合而用酸性染料染得一定深色的纤维是:锦纶8. 在涤棉色芯纱织物的印花过程中将棉纤维烂去的化学试剂是:氧化剂(纤维素纤维反应:强酸、中强氧化剂、浓碱 涤纶反应:强酸、强碱)9. 下列合成纤维中,吸湿性最高的纤维是:锦纶(合成纤维吸湿性比较:维纶〉锦纶〉涤纶)10. 分散染料与涤纶之间主要依靠下述哪种力结合:大量氢键力问答题1. 棉织物丝光主要用什么试剂?为什么会有丝光效应?有哪些丝光效应?*丝光是指平幅棉织物在张力作用下,保持尺寸,用浓碱处理,使棉织物有丝般光泽。
在此过程中,NaOH与棉纤维素分子的羟基发生缔合作用,带入大量的水分子,使棉纤维剧烈溶胀,超分子结构改变, 在洗去NaOH后,改变的结构不会再变回此时棉纤维横截面和纵向外观都发生变化棉纤维的横截面由原来的腰子 形变为椭圆形甚至圆形;纵向由扁平带状变成了圆柱状从而使得棉织物对光线的漫反射减少,规则反射增加,因而 丝光处理后有了丝光的效果光泽:棉纤维圆形、规则,定向反射,光泽增强;定形作用:分子链重排可消除前些加工使纤维存在的内应力,使尺寸稳定强度和延伸度:分子取向度提高,受力均匀,强度提高,断裂延伸度降低化学反应性:结晶度下降,染料、药剂容易进入2. 试用孔道模型和自由体积模型解释亲水性纤维和疏水性纤维的上染原理?孔道模型用于说明天然纤维类亲水性强的纤维染色时的扩散情况,这类纤维在水中溶胀性大,温度低时,相对分子质 量大的水溶性染料就能进入纤维内部,扩散活化能低孔道模型认为这类纤维在水中溶胀后才存在着许多曲折而相互 连通的小孔道,水充满了孔道,染料分子沿这些孔道扩散,扩散中染料分子不断的吸附到孔壁上然后有些染料分子又 解吸附、再移动、再吸附解吸,直至道内游离染料分子和被吸附染料分子达到动态平衡。
自由体积模型是对合成纤维类疏水性纤维提出的,合成纤维在水中溶胀性小,上染温度较高,扩散活化能大自由体 积模型认为这类纤维在低温水中没有像天然纤维那样的大孔道供染料分子进入并扩散当温度升高到某一范围,合成 纤维上染速率突然提高,这一范围与纤维玻璃化温度一致因此,该理论认为合成纤维虽没有大的孔道,但合成纤维 中有自由体积,即纤维总体积中没有被分子链占据的那部分体积,他们以微小孔穴的形式分布在纤维中,当温度升到 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以后,纤维分子链链段活动,微小孔穴某一瞬间合并成大空穴,又因链段活动分开,在另一处形成 大空穴,链段活动使大孔穴扩散进入纤维内部自由体积模型说明合成纤维结构如结晶度、取向度会影响纤维的染色, 染色体积的大小、增塑剂等也影响染色3. 腈纶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阳离子染料的染色关系?为什么用缓染剂?缓染剂的作用机理?月青纶分子结构不完全是丙烯晴单元重复连接,它属于无规共聚物为了改善月青纶的染色性以及其他的使用性能,月青纶 一般由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第一单体为丙烯晴85%,第二单体为中性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等,改善超分子结构防 止洁净度过大,含10% ;第三单体为含酸基或碱基的单体,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
第三单体是阳离子染料结合点又称 染座染座多:上染快,染色饱和值高月青纶染座的多少决定了与纤维结合的最大染料量睛纶在染色达平衡时,可接受的最大染料量饱和值大,易染深色 阳离子染料对月青纶染色吸附快,而扩散慢,低温染色一表面染色要75r以上但高温上染会过快一染色不匀,所以, 控制上染速率作用机理:缓染剂分子小、扩散快,先占据纤维上的染座,再被染料取代会使染料上染百分率降低4. 在染色时加入电解质对上染速率有一定的影响,试述酸性染料染羊毛时,在不同的ph条件下,电解质对染色起什 么作用?为什么?羊毛用强酸性染料染色时:在染液中加入中性电解质,可以提高无机酸根阴离子的浓度,具有缓染作用,并能促进染 料移染,有利于获得匀染羊毛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时,染液的ph值一般4〜6,在羊毛等电点附近或略高于羊毛的等电点当染液的ph值为等电点 时,纤维不带电荷,染料依靠范德华力和氢键上染纤维此时在染液中加入中性电解质,对染料被纤维的吸附性影响 较小,却能延缓染料阴离子与一NH3+的结合,起缓染作用中性染色的酸性染料在中性或近中性条件下染羊毛时,纤维具有较多负电荷,染料阴离子需要克服较大的静电斥力才 能上染纤维在染液中加入中性电解质起促染作用,能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在染液中加入酸,也可提高上染 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5. 现有一块涤纶/粘胶混纺的织物,欲染成深蓝色,试述其染色整理工艺?6. 染料印花与涂料印花有什么本质区别?试述其优缺点?涂料印花:借助粘合剂将不溶性颜料粘着在纤维的表面,形成所需图案的印花方法属于直接印花方法特点:适宜所有纤维的织物因不需考虑染料对纤维的直接性问题,尤其适用于混纺织物□ 工艺简单,色谱全,拼色容易,花纹轮廓清晰□ 摩擦牢度、或刷洗牢度:差些□ 手感:大面积印花易欠佳染料印花:1、直接印花一一白地织物或浅地织物上印花色浆直接叠印,获得各色花纹图案的方法□ 特点:工艺简单,适用广,各种染料、各种织物都可用2、 拔染印花一一织物上已进行过染色、再印花消除地色的方法,这里印花之处地色被破坏同时又染显他色 色浆中含拔染剂特点:地色丰满、轮廓清晰、花纹细致、色彩鲜艳周期长、成本高可拔地色染料有限3、 防染印花一一在织物上先进行印花后染地色的方法印花色浆中含防染剂特点:不受染料限制,不如拔染花纹清晰4、 防印印花一一新印花方法防染或拔染印花时织物不染色,罩印地色 特点:地色和花纹可以在一次印花中完成,也可以分两次先后完成7. 为什么用分散染料染涤纶超细纤维时,为得到相同深度的颜色,要增加染料用量?以涤纶超细纤维为主的新合纤,其纤维直径仅为0.4〜4um,而常规的涤纶的直径为10〜60um,其线密度为常规涤纶的 0.1〜0.01倍,因而比表面积也比较常规涤纶大数倍,甚至数十倍。
同时大多数新合纤染色时染成与常规涤纶相同的色深, 需要增加数倍的染料用量,也就是说,若用相同染料量在新合纤上则染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