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候带与气候型分析课件

嘀****l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3.80MB
约34页
文档ID:248379653
气候带与气候型分析课件_第1页
1/34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2006-12-06,1,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第一部分 气候带与气候型划分,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概括起来可分,实验分类法,和,成因分类法,两大类实验分类法是根据大量观测记录,以某些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平均值及其季节变化,来与自然界的植物分布、土壤水分平衡、水文情况及自然景观等相对照来划分气候带和气候型柯本,、桑斯威特、沃耶伊柯夫和杜库洽夫等分别为这一大类的代表成因分类法是根据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来划分气候带和气候型一般是先从辐射和环流来划分气候带;然后再就大陆东西岸位置、海陆影响、地形等因子与环流相结合来确定气候型这一派的学者很多最著名的有阿里索夫、弗隆、特尔真和,斯查勒,等2,气候带,是大致与纬圈平行,环绕地球呈带状分布的气候分类单位,是地球上最大的气候区域单位。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带按一定顺序分布气候带的划分是由最基本的气候形成因素-太阳辐射这一条件决定的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就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把地球气候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称为天文气候带或地理气候带这种古老的气候带划分方法,只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所以也称为太阳气候带3,1、柯本气候分类法,利用温度,雨量的年平均值与其年变化设计一种气候分类法首先对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作了研究,找出植物分布与气候分布的联系,归纳出几个实验式作为区分气候的标准该分类法的优点是标准严格,界限明确,应用便利,并且较其他分类法更适合于景观带,故被广泛应用缺点,其最大缺点之一是对于干燥气候的标准大半是人为的因为高度可以影响温度,所以在该法中的气候图上气候分布相当紊乱,天气气候的观点而论,各种气候带的气候不能相混,这种分类法未全面考虑到这一点,所以由于高度因素又造成了许多不合理的缺点此外,这种分类法对于小范围地区不适宜应用4,5,6,koppen climate classification,7,8,2、斯查勒气候分类法,斯查勒首先根据气团源地、分布、锋的位置和它们的季节变化对全球气候分为三大带,再按桑斯维特气候分类原则中计算可能蒸散量EP(又称需水量)和水分平衡的方法,用年总可能蒸散量Ev、土壤缺水量D、土壤储水量S 和土壤多余水量R 等项来确定气候带和气候型的界限,将全球气候分为三个气候带,13 个气候型和若干副型,高地气候则另列一类。

9,3、中国科学院的中国气候区划(1959年),我国科学院用日均温大于等于10稳定期积温作为热量代表,运用积温法计算的干燥度作为水分的代表,其次,还尽可能利用日照资料作为区划参考根据热量标准,把全国划成6个气候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这就是;,1)赤道季风气候带:于北纬10以南诸岛,气温年平均超过26,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四季分配均匀,生长各种热带植物,重要的有椰子、木瓜、羊南蕉及菠萝密等2)热带季风气候;最冷不低于15,极端最低多年平均气温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o,大致终年无霜雷州半岛湛江以南属之热带季雨林为低地主要植物,主要为樟料等,橡胶、槟榔、咖啡等都能生长稻可一年三熟,土壤红壤化极烈10,3)副热带季风气候:最冷候气温在0度至15天然植物为副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混生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4)暖温带季风气候:最冷候气温在010,是副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由于夏热,棉花、葡萄生长良好,但冬冷历害常绿阔叶树已不见盛产水果土壤有棕色森林土、褐色土等5)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气温在-30至-10,稻、玉米、蓖麻都能生长小麦、大豆在某些部分可成为主要作物,但冬冷而不宜冬作6)寒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气温低于-30,只能勉强栽培马铃薯、乔麦和谷子。

天然植物为稀疏的落叶松土壤为微酸性棕色灰化土7)高原气候: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约在北纬2840,N之间,拔海高,很大部分日均温不高出l0,相当大地方不适于林木生长有些地方最热候气温低于5,甚至低于0,所以寒冷程度可和寒带平地相比,但是气温变化小,日变大,和寒带平均不同光照丰富,辐射强盛是有利条件天然植被土壤型类的垂重分布,极为明显11,结合热量的气候带:,1)赤道带内的南沙群岛是湿润地区,,2)热带华南地区也是湿润地区,云南南部各地的热带部分为夏湿冬干地区;,3)亚热带中、华中为湿润地区,川滇的亚热带部分则为夏湿冬干地区;,4)暖温带里,华北是半湿润地区,南疆是干旱地区;,5)温带内东北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内蒙是半干早地区;,6)寒温带内东北漠河是湿润地区;至于青藏高原,资料不多,大致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类型12,13,4、气候分类法评议,1.关于干燥带的划分问题:柯本用年平均降水量与年平均温度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干燥指标,这是十分牵强的,实际上气候的干燥程度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再者,干燥气候并不能与A、C、D、E 等四带相提并论,后者是按气温来分带的,大体上具有与纬线相平行的地带性,而干燥气候的形成有多种原因。

干燥气候只能作为A、C、D 带内的一种气候型,并不能单独列为一个气候带2.关于高度因素的问题:柯本在进行气候分类时只注意气温和降水量等数值的比较,忽视了高地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与水平纬度地带的差异总之,柯本气候分类法的一个最大缺点是只注意气候要素数值的分析和气候表面特征的描述,忽视了气候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14,斯查勒气候法也有其不足之处,他对季风气候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是世界季风气候最发达的区域,在应用动力方法进行世界气候分类时,季风这个因子是不容忽视的在斯查勒气候分类中把我国的副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与北美东部的副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等同起来又把我国南方的热带季风气候与非洲、南美洲的热带干湿季候等同起来,这都是不妥当的15,第二部分 气候型特征,地球上,比气候带次一级的气候单位是气候型气候型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引起的,在地球上不呈带状分布在一个气候带内,根据气候的各种特征差异,可以划分出几种气候型,同样的气候型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气候带内例如,海洋性气候就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沙漠气候也分布在热带、副热带和温带16,基本的气候型,气候型有很多种,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是两种最基本的气候型,其他气候型都可以从这两种型演变而来。

例如,海岸气候就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型;季风气候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沙漠气候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情况;草原气候则是大陆性气候到沙漠气候的过渡情况;山地气候虽然成因和特点都比较特殊,但是它的特点也可以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类比中得到17,气候型的划分,通常是采用气温、降水量和其他要素的平均值及年变化特征作为指标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也使用自然地理资料,如洋流、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资料作参考18,气候型,(一)大陆性气候型与海洋性气候型大陆性气候型:日温差大,春温高于秋温,降水少且分配不均,日照强,风小,非周期性变化海洋性气候特点:日温差小,秋温高于春温,降水多且分配均匀,日照强,风大二)季风气候型和地中海气候型 季风气候型:冬冷干夏湿热,冬天具有大陆性,夏天具有海洋性,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型:冬暖湿夏热干,冬天具有海洋性,夏天具有大陆性,在大陆西岸19,(三)沙漠气候型和草原气候型,沙漠气候型:降水稀少,阳光强烈,日温差很大,气候干燥,成云致雨机会少,植被缺乏草原气候型:温带草原,冬寒夏暖,年降雨量小于450mm;热带草原,夏湿热冬暖干,年降雨量在200750mm之间,降水只能满足草本植物生长,不能满足禾本类作物需要。

四)高原气候型与高山气候型,高原气候型:冬天是个冷源,夏天是个热源,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温差大,气候单调,属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型:高山面积小,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0.65/100m,降水多(特别在迎风坡)有效辐射大,风大,气候丰富,属海洋性气候20,低纬度赤道多雨气候,21,低纬度赤道多雨气候,22,低纬度热带海洋性气候,23,低纬度热带干湿季气候,24,低纬度热带季风气候,25,低纬度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26,中纬度副热带季风气候,27,中纬度副热带湿润气候,28,中纬度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29,中纬度温带海洋性气候,30,中纬度温带季风气候,31,中纬度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32,高纬度副极地大陆性气候,33,高纬度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34,。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