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夺冠观后感

y****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KB
约4页
文档ID:154823878
2022年夺冠观后感_第1页
1/4

2022年夺冠观后感2022年夺冠观后感1整部电影的时间跨度非常长,从七八十年代到16年的里约奥运会,《夺冠》将充满了“中国女排”鲜明时代感的81年击败日本女排、08年中美大战、16年里约奥运会逆转巴西这三场重要比赛收录到电影中,以中国女排第一人郎平的经历为线索,连接了三个时代正如有的人说80年代的女排走出国门意气风发夺得五连冠的荣耀,是写在自己课本里的回忆;有的人说20__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没有拿到奥运冠军是自己那一年最大的遗憾;还有的人说20__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没有人看好的情况下逆风翻盘夺得冠军,是自己看过最燃的一场比赛其实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我有点担心振奋了三代人精神的国民偶像中国女排,会被拍成一部乏味的竞技电影,也曾考虑过在这个时间点上映的《夺冠》究竟是不是一部让人觉得有些许枯燥的“主旋律”电影因为在观众心中,“中国女排”这四个字代表着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永不言败的精神,而陈可辛导演真的能拍出这段曲折又充满眼泪的历史吗?由于片名从《中国女排》改为《夺冠》,这在片名上就剧透了但由于影片完全取材现实里中国女排的夺冠经历,而现实中“女排”其实就等于“夺冠”,无论如何,观众面对这部电影时,它的故事悬念不是最重要的,故事讲的是谁也一目了然,于是陈可辛在《夺冠》中,就尽可能把着力点放在“怎样夺冠”,让过程成为主体。

因此《夺冠》是在一个很容易落入体育励志电影“从输到赢”模板的可能之下,被陈可辛用多变的手法拍出了只关于人物、表演和事件的戏剧魅力,在此之上再试图提炼“女排精神”在故事、人物、悬念基本已知的情况下,《夺冠》用的独特方法是,让观众把注意力放在看演员怎样还原原型人物,这是一部“看表演”的电影戏里主角为了冠军,有其情节内的成败,情节之外最激发观众兴趣的就是演员表演的成败《夺冠》从头至尾最吸引人的始终是巩俐对郎平的超强还原,事实上,巩俐和郎平的确是中国自八十年代以来最有国际成就的两位女性这两位女性的国际影响力,都有赖于影像强大的传播力量,八十年代“全民看女排”,和现在“全民看电影”,在传播学上实质是一样的因此“巩俐演郎平”不仅是一次迟早的相逢,更是一次最强的对话当我看《夺冠》时,我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巩俐的肢体语言、说话的方式,就像匠人一般精准复刻了郎平的行为与表情——这与她细致的观察、老道的表演经验密不可分——但更关键的是,她的灵魂都像附在郎平身上,借这个故事,也重新塑造了她自己在后来的群戏上,陈可辛更大胆,让女排运动员去饰演她们自己这相当于给每个人剧本,让她们回到过去,演过去的那个自己。

参加过里约奥运会的那一批女排成员基本上全员上阵,她们现在已经拿了那么多次世界冠军,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候还能演出4年前的那种濒临退出奥运会的失落绝望吗?可9月25日第一批看完电影的观众就把#夺冠#、#朱婷演技#的话题送上微博热搜,这些女排姑娘站在镜头前让人无法挑剔她们的演技,因为她们没有在演戏,而是把自己真实经历过的事情重现了一遍,她们也不需要演技,这世上哪有本尊饰演本尊更让观众信服的事情呢而其中,排球名将朱婷的表现最为突出她的小故事既平行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电影中被提炼为新一代女排精神,让人尤为难忘最后再说说影片最大的优点——比赛场面吧比赛场面确实是拍得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地方,我一直觉得如果电影拍体育赛事再拍不好那就别拍类型片了竞技体育本身的魅力之外,你还可以用运镜和声音去尽可能放大每一个动作的张力,影片里赛场上带着呼吸感的手持镜头,配上女排姑娘们“bangbangbang”的暴扣,看得人确实十分过瘾从原来的《中国女排》到现在的《夺冠》,诚如导演陈可辛在映后的感言,这部电影的制作与上映和女排姑娘们打比赛一样,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电影立项之初,它就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夺冠》呈现的可能不是它最完美的样子,但仍值得鼓励。

如果要给电影打分,10分的话我觉得可以打9分了,尤其是加入了情怀这种东西之后,就很难再用理性去衡量了以后大概再也不可能有这种阵容去反映这段历史了,更不可能有尚处巅峰时期的这代女排队员出现在这种电影里了2022年夺冠观后感2国庆抽空去看了电影《夺冠》,年纪大了,泪点低了,数度哽咽我和女排有着不解的情缘,我出生那天是女排五连冠第一冠的准决赛日(中美之战),我父亲为了看决赛都不守在病房外了,当时可谓全民狂热,一度我的名字都可能被叫作陈冠华所以在出生之时,便和女排结下了不解之缘《夺冠》共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讲述1981年日本世界杯的第一冠,当时中国女排训练条件差,缺乏先进的技术辅助,完全靠着女排精神和顽强拼搏,最终击败了以顽强著称的日本女排第二个故事讲述20__年北京奥运会,陈忠和同郎平的中美之战,由于最终的失利,这段篇幅较短而第三个故事讲的是女排在低谷之时,郎平临危受命,大胆改革,启用新人,最终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击败不可一世的东道主巴西女排并夺得冠军三个故事代表了女排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结局但不变的只有四个字--女排精神其中几位主演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吴刚演出了袁为民的严格和温情的双面性,黄渤演出了陈忠和的憨厚和淳朴,为了女排甘愿牺牲一切。

而巩俐则演出了郎平的处乱不惊、沉稳中蕴藏着睿智之所以被打动,甚至哽咽,我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羡慕女排精神体现的是不服输、坚持、玩命、刻苦等优良的品质,而我们自己的身上往往缺少这种死磕的精神往往越是做不到,就越是向往当看到别人身上我们所缺乏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动,其实更是一种羡慕二、揪心在某些片段,看到女排姑娘一次次摔倒后爬起,遍体鳞伤,其实有一种同情弱者的同情心在教练面前,她们无数次地被扣杀接球,不停的重复训练,在常人看来真的是太辛苦了,但是在她们心中,有一种力量支持着她们,那就是不能玷污女排精神,她们作为传承者,只能做的更好当你看到别人为了目标而不断死磕自己的时候,你难免会有些同情,有些揪心三、骄傲作为中国人,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我相信无论你身在何处,都会为之感动特别是在那些你明明没有优势,硬是靠着顽强拼搏最终夺得冠军的时刻,你更会为你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女排确实也陷入过低谷,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起起伏伏才会让你更加感到珍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