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冷链物流装备公司利润管理方案

刘****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2.13KB
约47页
文档ID:177339887
冷链物流装备公司利润管理方案_第1页
1/47

泓域/冷链物流装备公司利润管理方案冷链物流装备公司利润管理方案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 2二、 构建一区两廊多节点冷链物流新格局 2三、 必要性分析 6四、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 7五、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 9六、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 13七、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 15八、 风险报酬的测量 19九、 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 24十、 利润的预测 29十一、 利润及其构成 32十二、 公司基本情况 34十三、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3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3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4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44十四、 进度计划方案 4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46一、 产业环境分析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和xx%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xx%左右,登记失业率xx%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xx%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二、 构建一区两廊多节点冷链物流新格局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立足重庆“大山大江”的地理环境、“西密东疏”的人口分布特征,构建以主城都市区为核心,渝东北、渝东南冷链物流发展走廊为支撑,三级冷链物流节点为支点,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互补、链条完整的“一区、两走廊、多节点”现代冷链物流发展新格局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与连锁超市、大型食药品生产基地等,以中心城区消费能级提升为引领,以主城新区食药品生产消费为支撑,加快多功能、标准化、国际化、绿色化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畅通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冷链产品便捷高效双向流动通道,提升铁公水空冷链物流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强化应急冷链物资储备保障和冷链产品价格宏观调控功能,打造内陆国际冷链物流分拨中心力争到2025年主城都市区冷库库容达583万立方米,基本实现“1小时冷链产品配送圈”以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万州等区县为核心,建设一级节点冷链物流设施,推动“万开云”冷链物流同城化配送,辐射带动梁平、城口、丰都、垫江、忠县、奉节、巫山、巫溪等区县,构建渝东北冷链物流发展走廊。

依托渝宜高速、沿江高速等,加快畅通中心城区与渝东北城镇群之间的快速综合射线通道,建成区城“3小时冷链产品配送链”力争到2025年渝东北冷链物流发展走廊冷库库容达176万立方米以上以渝东南中心城市黔江和渝东南桥头堡城市秀山等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为核心,提升黔江、秀山在武陵山区的冷链物流服务功能,辐射带动武陵山区,构建渝东南冷链物流发展走廊依托渝湘高速、重庆至张家界高速等,加快构建中心城区与渝东南城镇群之间的快速综合射线通道,建成区城“3小时冷链产品配送链”,力争到2025年渝东南冷链物流发展走廊冷库库容达72万立方米以上依托各区县集聚效应和资源禀赋,布局建设5个一级冷链物流节点、30个二级冷链物流节点,完善N个三级冷链物流设施节点,形成“5+30+N”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冷链物流网络服务体系推动万州、涪陵、江津、永川、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等综合保税区及沙坪坝、巴南等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多温层智能化冷链仓储设施,提升多样化国际冷链产品物流中转服务水平完善进境粮食、水果、肉类、食用水生动物等进口特殊商品海关指定监管场地设施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肉类、水果、水产品、红酒等国际冷链产品进出口贸易。

完善首次进口药品口岸设施功能,培育壮大国际医药冷链业务规模,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心加强通道高效衔接,支持江津、巴南等区县建设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打造国内与国外、东盟与欧洲相互循环的冷链物流中转节点,辐射带动内陆地区食品产业和冷链物流转型升级支持渝中区、两江新区等建设“一带一路”冷链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扩大高品质冷链产品服务需求推动特色冷链产品国际化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合作,推动特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支持万州、黔江、潼南、荣昌、开州、梁平、忠县、云阳等区县发展壮大出口型农产品基地,扩大柑橘、柠檬、柚子、猕猴桃、榨菜、精品蔬菜等优势特色冷链农产品跨境贸易,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鼓励通道运营平台公司与冷链物流企业、贸易企业等协同“出海”,深化与国(境)外贸易促进机构合作,积极布局境外冷链物流设施,开展国际冷链物流业务加强农产品国际营销,引导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参加新加坡亚洲食品酒店展、香港美食展、上海进口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境内外展会,推广渝货精品及地理标志冷链产品出口,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引导各级冷链物流节点协同发展,建立区域冷链物流联盟,强化干线支线有机衔接鼓励开行中心城区至主城新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间的冷链专线班车,促进干线运输与区域分拨配送业务高效协同发展发挥供销系统独特优势,加大对中小城镇和农村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生产基地—农批市场—生鲜市场—终端消费的全程农产品冷链流通闭环体系,提升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流通能力发挥邮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独特优势,构建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解决生鲜农产品“销售难”“物流难”“融资难”问题,助力乡村振兴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鼓励大型生鲜电商、连锁商超等企业参与城乡一体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加强城乡冷链设施对接、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上行下行一张网”,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双向均衡发展加快补齐国家物流枢纽、一级和二级冷链物流节点的冷链物流换装转运短板,引导建设自动化、专业化、智能化冷链多式联运设施,配套完善充电桩等设施设备,提高多式联运衔接效率。

积极培育通道运营主体,强化全程冷链运输组织,发展全程冷链集装箱运输引导冷链运营主体与上海港、天津港、广州港、大连港等高效衔接,加密开行冷链集装箱公水联运专线、铁海联运班列大力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铁海联运冷链班列、跨境公路冷链班车等,打造精品联运线路,开展品牌化运营,探索应用“一单制”鼓励开行“沪渝直达快线”冷链班轮加强冷链卡车航班、专线网络建设,提高多式联运一体化组织能力统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与各级冷链物流节点高效衔接,不断提升冷链物流辐射能力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概括地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财务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

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指令它的优点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企业总部制定和部署,企业内部可充分展现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利用企业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损失,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它的缺点是:集权过度会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也可能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将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它的优点是:由于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于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成长它的缺点是:各所属单位大都从本单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

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意在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核心,将企业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总部,而赋予各所属单位自主经营权其主要特点是:(1)在制度上,企业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2)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所属单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遵守企业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企业总部决定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企业总部应明确答复;否则,各所属单位有权自行处置正因为具有以上特点,因此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吸收了集权型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各自的优点,避免了二者各自的缺点,从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五、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一个企业如何选择适应自身需要的财务管理体制,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更新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其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或变更应当遵循如下四项原则一)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产权制度,它是以产权为依托,对各种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中的权利、责任、义务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调节的制度安排,它具有“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企业内部相互间关系的处理应以产权制度安排为基本依据企业作为各所属单位的股东,根据产权关系享有作为终极股东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对所属单位的收益权、管理者的选择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等,但是,企业各所属单位往往不是企业的分支机构或分公司,其经营权是其行使民事责任的基本保障,它以自己的经营与资产对其盈亏负责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产权关系确认了两个不同主体的存在,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根本要求在西方,在处理母子公司关系时,法律明确要求保护子公司权益,其制度安排大致如下:①确定与规定董事的诚信义务与法律责任,实现对子公司的保护;②保护子公司不受母公司不利指示的损害,从而保护子公司权益;③规定子公司有权向母公司起诉,从而保护自身利益与权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必须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以财务制度为依据,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管理的思想。

二)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现代企业要做到管理科学,必须首先要求从决策与管理程序上做到科学、民主,因此,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制度必不可少这一管理原则的作用就在于加强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强化决策执行的刚性和可考核性,强化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三)明确财务综合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战略管理,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不是也不可能是企业总部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当然也不是各所属单位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它是一种战略管理这种管理要求:①从企业整体角度对企业的财务战略进行定位;②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进行统一规范,做到高层的决策结果能被低层战略经营单位完全执行;③以制度管理代替个人的行为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管理的连续性;④以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思想指导具体的管理实践(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财务经理及财务部门各自的管理内容与管理体系)四)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企业组织体制大体上有U型组织、H型组织和M型组织三种形式U型组织仅存在于产品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实行管理层级的集中控制H型组织实质上是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分公司则是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

由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能显示其长期效益和整体活力,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后它在大型企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M型结构所代替M型结构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由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组成的总部,它是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它既不同于U型结构那样直接从事各所属单位的日常管理,又不同于H型结构那样基本上是一个空壳沱的主要职能是战略规划和关系协调第二个层次是由职能和支持、服务部门组成的其中计划部是公司战略研究和执行部门,它应向企业总部提供经营战略的选择和相应配套政策的方案,指导各所属单位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的业务计划M型结构的财务是中央控制的,负责整个企业的资金筹措、运作和税务安排第三个层次是围绕企业的主导或核心业务,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各所属单位,每个所属单位又是一个U型结构可见,M型结构集权程度较高,突出整体优化,具有较强的战略研究、实施功能和内部关系协调能力它是目前国际上大的企业管理体制的主流形式M型的具体形式有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结构等M型组织中,在业务经营管理下放权限的同时,更加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事实上,西方多数控股型公司,在总部不对其子公司的经营过分干预的情况下,其财务部门的职能更为重要,它起到指挥资本运营的作用。

有资料表明,英国的控股型公司,财务部门的人数占到管理总部人员的60% ~70% ;而且主管财务的副总裁在公司中起着核心作用他一方面是母子公司的“外交部长”,行使对外处理财务事务的职能;另一方面,又是各子公司的财务主管,各子公司的财务主管是“外交部长”的派出人员,充当“外交部长”的当地代言人角色六、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概括地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财务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指令它的优点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企业总部制定和部署,企业内部可充分展现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利用企业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损失,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它的缺点是:集权过度会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也可能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

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将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它的优点是:由于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于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成长它的缺点是:各所属单位大都从本单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意在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核心,将企业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总部,而赋予各所属单位自主经营权其主要特点是:(1)在制度上,企业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

2)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所属单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遵守企业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企业总部决定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企业总部应明确答复;否则,各所属单位有权自行处置正因为具有以上特点,因此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吸收了集权型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各自的优点,避免了二者各自的缺点,从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七、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一个企业如何选择适应自身需要的财务管理体制,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更新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其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或变更应当遵循如下四项原则一)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产权制度,它是以产权为依托,对各种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中的权利、责任、义务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调节的制度安排,它具有“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企业内部相互间关系的处理应以产权制度安排为基本依据企业作为各所属单位的股东,根据产权关系享有作为终极股东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对所属单位的收益权、管理者的选择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等,但是,企业各所属单位往往不是企业的分支机构或分公司,其经营权是其行使民事责任的基本保障,它以自己的经营与资产对其盈亏负责。

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产权关系确认了两个不同主体的存在,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根本要求在西方,在处理母子公司关系时,法律明确要求保护子公司权益,其制度安排大致如下:①确定与规定董事的诚信义务与法律责任,实现对子公司的保护;②保护子公司不受母公司不利指示的损害,从而保护子公司权益;③规定子公司有权向母公司起诉,从而保护自身利益与权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必须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以财务制度为依据,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管理的思想二)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现代企业要做到管理科学,必须首先要求从决策与管理程序上做到科学、民主,因此,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制度必不可少这一管理原则的作用就在于加强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强化决策执行的刚性和可考核性,强化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三)明确财务综合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战略管理,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不是也不可能是企业总部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当然也不是各所属单位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它是一种战略管理。

这种管理要求:①从企业整体角度对企业的财务战略进行定位;②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进行统一规范,做到高层的决策结果能被低层战略经营单位完全执行;③以制度管理代替个人的行为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管理的连续性;④以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思想指导具体的管理实践(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财务经理及财务部门各自的管理内容与管理体系)四)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企业组织体制大体上有U型组织、H型组织和M型组织三种形式U型组织仅存在于产品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实行管理层级的集中控制H型组织实质上是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分公司则是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由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能显示其长期效益和整体活力,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后它在大型企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M型结构所代替M型结构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由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组成的总部,它是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它既不同于U型结构那样直接从事各所属单位的日常管理,又不同于H型结构那样基本上是一个空壳沱的主要职能是战略规划和关系协调第二个层次是由职能和支持、服务部门组成的其中计划部是公司战略研究和执行部门,它应向企业总部提供经营战略的选择和相应配套政策的方案,指导各所属单位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的业务计划。

M型结构的财务是中央控制的,负责整个企业的资金筹措、运作和税务安排第三个层次是围绕企业的主导或核心业务,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各所属单位,每个所属单位又是一个U型结构可见,M型结构集权程度较高,突出整体优化,具有较强的战略研究、实施功能和内部关系协调能力它是目前国际上大的企业管理体制的主流形式M型的具体形式有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结构等M型组织中,在业务经营管理下放权限的同时,更加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事实上,西方多数控股型公司,在总部不对其子公司的经营过分干预的情况下,其财务部门的职能更为重要,它起到指挥资本运营的作用有资料表明,英国的控股型公司,财务部门的人数占到管理总部人员的60% ~70% ;而且主管财务的副总裁在公司中起着核心作用他一方面是母子公司的“外交部长”,行使对外处理财务事务的职能;另一方面,又是各子公司的财务主管,各子公司的财务主管是“外交部长”的派出人员,充当“外交部长”的当地代言人角色八、 风险报酬的测量风险报酬(也称风险价值)的计量,是财务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风险本身的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就决定了风险报酬的不确定性,可以运用统计学的概率分布来确定,只要预计的概率分布中可能的结果不止一个,风险就不可避免。

可以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一)确定概率分布在经济活动中,某一事件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类事件称为随机事件概率就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通常,把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义为1,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义为0,而一般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介于0与1之间的一个数概率越大,就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把所有可能性的事件或结果都列示出来,而且每一事件都给予一种概率,把它们列示在一起,便构成了概率的分布概率分布的要求有二:一是所有概率都在0和1之间;二是所有结果的概率之和应等于1二)计算期望报酬率1.期望报酬率的含义期望报酬率(也称预期报酬率),是各种可能报酬率的加权平均它的权数就是期望报酬率的概率,它是反映集中趋势的一种量度2,离散型分布若随机变量(如报酬率)只取有限个值,并且对应于这些值都有确定的概率,则随机变量是离散分布3.连续型分布以上只是假定存在繁荣、一般和衰退3种情况,实际上出现的情况远远不只三种,有无数种可能的情况会出现,如果对每一种情况都赋予一个概率,并分别测定其报酬率,则可用连续型分布来描述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总体都按正态分布,但是按照统计学的理论,不论总体分布是正态或非正态,当样本很大时,其样本平均数都呈正态分布。

概率分布越集中,正态分布图形越陡峭,实际可能的结果就越接近期望报酬率,而实际报酬率低于期望报酬率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概率越集中,投资的风险就越低;由于B项目的概率分布相当集中,所以它的风险比A项目要低通过报酬率的分布图,可以直观地判定B项目的风险低于A项目,但是两个项目的期望报酬率都是20%,究竟哪一个更好些呢?可以通过计算标准差来确定三)标准差标准差是统计学中的一个概念,用于计量一个变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度它是对数值进行个别观察所得的加权平均差求平方根而得到的方差或标准差是测定风险大小的有效指标,方差或标准差越大,预计结果的离散程度越高,结果越不确定,风险越大;反之,方差或标准差越小,风险也就越小标准差用来估量一项投资收益的变动情况并由此表示出其中的风险程度标准差主要用来比较期望值或原始投资额相等的项目的份额风险大小,标准差的值越大,投资收益的变动越大,投资风险也就越大;当标准差为0时,意味着收益稳定,不存在风险但是,标准差只是反映了几个有限的收益的变动(离散型),若事实上这种变动属于连续型的分布,就应绘制标准离差正态分布图来分析正态分布图越陡峭,投资风险就越低,分布越平缓,风险就越高。

四)计算变异系数以上研究中的标准差,是对风险的绝对估量,只能用于比较期望报酬率相同的各项投资风险程度对于期望报酬率不同的项目的估量,应该使用变异系数变异系数(也称变化称数) ,是对风险的相对估量,适用于评价具有不同期望报酬率的投资项目之间风险程度的测定五)计算风险报酬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虽然能正确评价投资风险程度的大小,但还没有完成计算风险报酬率的任务,要计算风险报酬率,必须借助一个系数——风险报酬系数无风险报酬率是通货膨胀贴水和时间价值率之和,在财务管理中通常把某一时期某个国家的政府债券的报酬率视为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是将变异系数转化为风险报酬的二种系数或倍数至于风险报酬系数的确定,有如下几种方法1)根据公式确定2)由专家确定 第一种方法必须在历史资料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在缺乏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则可以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经验加以确定实际上,风险报酬系数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公司对风险的态度比较敢于承担风险的公司,往往把风险报酬系数定得低些;反之,比较稳健的公司,则常常把风险报酬系数定得高些六)计算风险报酬额在一般情况下,报酬率相同时,选择风险小的项目;风险相同时,选择报酬率高的项目。

问题在于,一些项目正因为风险大,所以相应的报酬率也高,如何决策呢?这就要看报酬率是否高到值得去冒险,以及投资人对风险的态度七)置信概率和置信区间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在概率为正态分布的情况下,随机变量出现在预期值±1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有68.26% ;出现在预期值±2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有95.44% ;出现在预期值±3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有99.72%把“预测值主x个标准差”称为置信区间,把相应的概率称为置信概率已知置信概率,可求出相应的置信区间,反过来也一样但是,这种计算比较麻烦,通常编成表格以备查用如果预先给定置信概率,能找到相应的报酬率的一个区间即置信区间;如果预先给定一个报酬率的区间,也可以找到其置信概率综上所述,两个项目的平均报酬率相同,但风险大小不同A项目可能取得高报酬,亏损的可能性也大;B项目取得高报酬的可能性小,亏损的可能性也小九、 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在现实生活中,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资金分散开,并不孤注一掷地投资于一种证券,而是同时持有多种证券同时投资于多种证券称作证券的投资组合,简称为证券组合或投资组合一)证券组合的风险投资多样化所形成的证券组合的总风险分为两个部分,即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一般是由整个经济的变动而造成的市场全面风险,其影响是全面性的,不可避免的,不能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冲减和分散,也称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公司特有风险,因而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多样化来相对冲减或分散,也称可分散风险可分散风险随证券组合中股票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根据最近几年的资料,一种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的标准差大约为28% ,由所有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叫市场证券组合,其标准差为15. 1% 这样,如果一个包含有40种股票而又比较合理的证券组合,大部分可分散风险都能消除1.可分散风险可分散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个别公司工人的罢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诉讼失败等这种风险可通过持有证券的多样化来抵销即多买几家公司的股票,其中某些公司的股票报酬上升,另一些下降,升降相抵,风险抵销至于风险相抵的程度,要决定于相关系数关于证券组合的相关系数,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1)当相关系数r=+1.0时,为完全正相关,投资组合不发挥作用两个完全正相关的股票报酬将一起上升或下降,这样的组合不能冲减或抵销任何风险2)当相关系数r=0时,为两者不相关,此时投资多样化能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但其效果远不如r=-1.0时。

3)当相关系数r=-1.0时,为完全负相关,风险正好完全抵销这样的两种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是最佳组合,能够组成一个完全无风险的证券组合,这是因为他们的报酬正好成相反的循环,即当A股票报酬上升时,B股票报酬正好下降,升降的幅度正好相互抵销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完全负相关的两神证券几乎不存在,绝大多数的情况是正相关4)当相关系数r= +0.6时,为最常见的情况,绝大多数两种股票组合的相关系数,都居于正相关的0.5~0.7范围内2.不可分散风险不可分散风险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化、世界能源状况的改变都会使股票报酬发生变动这些风险影响到所有的证券,因此,不能通过证券组合分散掉换句话说,即使投资者持有的是经过适当分散的证券组合,也遭受这种风险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这种风险是无法消除的,但是这种风险对不同企业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别的,对于这种风险的计量,可通过β系数来进行β系数是衡量一种证券投资(风险性资产)或证券组合的报酬率;对整个资本市场报酬率变动的反应的一种量度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不用投资者自己计算,而是有专门机构定期计算并公布。

其中,整个股票市场的β=1,若某种股票的β=1,说明其风险等于整个市场风险;若某种股票的β>1,说明其风险大于整个市场风险;若某种股票的β<1,说明其风险小于整个市场风险一些标准的β值如下:β=0.5说明该股票的风险只有整个市场股票风险的一半;β=1.0说明该股票的风险等于整个市场股票风险;β=2.0说明该股票的风险是整个市场股票风险的2倍以上是单个股票β系数的计算方法,证券组合的β系数是单个证券β系数的加校平均权数为各种股票在证券组合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1)证券投资的总风险由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两部分组成2)可分散风险可通过证券组合来消减,消减程度决定于相关系数r3)不可分散风险不能通过证券组合来消减,需通过β系数来测量二)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是指投资者因承担不可分散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在现实生活中,证券组合投资与单项投资一样,都要求对其承担的风险进行补偿、股票的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但是,证券组合投资所能补偿的只是不可分散风险,不能补偿可分散风险若可分散风险也能补偿的话,那些精通组合之术的人,就会利用证券组合来抬高证券价格,进而扰乱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水平。

若果真是这样的话,全世界的证券市场早就不复存在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额的大小,取决于证券组合中的β系数若β系数越大,风险报酬率就越大,风险报酬额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三)风险和报酬率的关系由前边的讨论可知,证券组合的风险一般要小于该组合中各项证券的平均风险,这一现象对于研究风险和报酬率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西方财务管理学中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表明了证券投资充分多样化的组合中,其风险与要求的报酬率之间的均衡关系用图形表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称作证券市场线(简称SML),它说明了必要报酬率K与不可分散风险β系数之间的关系纵轴代表必要报酬率(K),横轴代表风险程度(β),证券市场线的起点为充风险报酬率,即β为0的报酬率,从此点向右延伸,报酬率随着风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形成一个倾斜向上的直线,即为证券市场线,反映报酬与风险之间的“均衡”关系沿着证券市场线的报酬率是补偿投资者持有证券承担一定风险所要求的报酬率,所以称为“必要报酬率”SML线表明在系统风险一定的前提下,必要报酬率在市场上的变动趋势;当风险增加时,报酬增加,必要报酬率也相应提高十、 利润的预测利润预测是企业收入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销售量、商品或服务成本、营业费用以及其他对利润发生影响的因素分析和研究,对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可以实现的利润的预计和测算。

正确的利润预测可以为企业未来的经营找到利润目标,便于按利润目标对企业经营效果进行考核在利润总额中,营业利润占的比重最大,因而营业利润和预测当然是利润预测的重点,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可以采用较为简便的方法进行预测一)营业利润的预测营业利润预测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全称为“成本一业务量一利润分析法”,它主要根据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某一因素的变化对其他因素的影响运用本量利分析法预测企业利润,关键是要解决成本和销售量之间关系成本按其形态可以划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变动成本是指随业务量增长而成正比例增长的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影响的成本;混合成本介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之间,是指随业务量的增长而增长,但不成正比例增长的成本,可以将其分解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成本、销量和利润的关系中,利润一般是指未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以前的利润,即为息税前利润它可用来预测企业盈亏平衡点、目标利润以及各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1)盈亏平衡点预测①单一产品盈亏平衡点的确定盈亏平衡点也称为保本点,在这点上销售利润等于零,即销售净收入总额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加固定成本总额)相等,它是区分盈利和亏损的分界点。

②多产品盈亏平衡点的确定如果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在采用本量利分析法预测盈亏平衡点时,可先求出各种产品的综合边际贡献率,然后,计算出企业综合的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最后,再计算出各产品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③盈亏平衡点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盈亏平衡点作业率是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占企业正常销售量的比重所谓正常销售量,是指正常市场和正常开工情况下企业产品的销售数量或销售额这个比率表明企业保本的业务量在正常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是按正常销售量来规划的,生产经营能力与正常销售基本相同,因此,盈亏平衡点作业率还表明保本状态下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致亏损安全边际率是安全边际与正常销售额(或当年实际订货额)的比值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企业就越安全安全边际率是相对指标,便于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的比较2)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及销售收入的预测本量利分析法不仅可以预测保本点,而且可以进行目标利润的预测目标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企业通过本量利分析法,可以预测出在一定销售水平下的目标利润,也可以预测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所需要实现的目标销售额或目标销售量。

通过这种分析,企业就可以比较分析现有的钱售水平与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水平的差距,以研究提高利润的各种方案预测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只需在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或销售额计算公式的分子中加上目标利润即可3)各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影响的预测企业利润额的增加或减少,是各有关因素变动影响的结果根据本量利的关系可知,影响利润的因素有销售量、销售单价、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在采用因素测算法进行本量利分析时,首先必须对影响利润的各种因素进行测算,然后将变化了的各种因素代入本量利公式,测算出对利润的影响结果通常,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与利润是正相关,销售量的增加与销售价格的提高,都会使利润增加;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与利润是负相关的,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增加,会使利润减少如果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诸因素中的一项或多项同时变动,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二)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的预测(1)投资净收益的预测投资净收益的预测是对未来时期企业投资所实现的净收益进行的预测进行投资净收益的预测,首先必须对过去投资净收益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投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未来时期对外投资总额以及可能引起投资收益发生变化的因素,对投资净收益做出综合判断。

2)营业外收支净额的预测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的项目一般由国家统一规定,非经财政部门批准企业不得自行变更因此,对营业外收支净额的预测,主要是指对其中可以事先预计的项目进行测算一般可以采用按上期实际发生额作为预测数的方法确定十一、 利润及其构成(一)利润概念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在数量上表现为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二)利润构成企业的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补贴收入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1)营业利润,是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提供商品和劳务等营业活动所取得的净收益2)投资净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收益扣除对外投资损失后的净额,也是利润总额的构成部分其中投资收益包括:①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形式进行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以及联营、合作分得的利润;②企业以购买股票形式分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③企业以购买债券形式投资获得的利息收入;④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⑤企业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增加的净资产中所拥有的数额投资损失包括对外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低于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减少的净资产中所分担的数额。

3)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具体内容有: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出售净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4)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正常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十二、 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简介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

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二)核心人员介绍1、吴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郝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3、潘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4、钟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5、唐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十三、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1年(12个月),运营期9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753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48945.0052710.0060240.0075300.002增值税2003.302184.592547.163272.302.1销项税6362.856852.307831.209789.002.2进项税4359.554667.715284.046516.703税金及附加240.40262.15305.65392.683.1城建税140.23152.92178.30229.063.2教育费附加60.1065.5476.4198.173.3地方教育附加40.0743.6950.9465.45(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3272.30万元。

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57801.59万元,其中:可变成本49990.21万元,固定成本7811.38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55880.39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30816.4433186.9437927.9347409.912工资及福利费2580.302580.302580.302580.303修理费917.61917.61917.61917.614其他费用4972.574972.574972.574972.574.1其他制造费用466.46466.46466.46466.464.2其他管理费用470.03470.03470.03470.034.3其他营业费用4036.084036.084036.084036.085经营成本39286.9241657.4246398.4155880.396折旧费1342.071342.071342.071342.077摊销费40.4940.4940.4940.498利息支出538.64538.64538.64538.649总成本费用41208.1243578.6248319.6157801.599.1其中:固定成本7811.387811.387811.387811.389.2可变成本33396.7435767.2440508.2349990.21(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392.68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7105.73(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7105.73×25.00%=4276.43(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7105.73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4276.43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7105.73-4276.43=12829.30(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48945.0052710.0060240.0075300.002税金及附加240.40262.15305.65392.683总成本费用41208.1243578.6248319.6157801.594利润总额7496.488869.2311614.7417105.735应纳所得税额7496.488869.2311614.7417105.736所得税1874.122217.312903.684276.437净利润5622.366651.928711.0612829.30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5060.1210540.8417326.719可供分配的利润5622.3611712.0419251.9030156.0。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