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94KB
约4页
文档ID:16940740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_第1页
1/4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早上)好!我是····我抽到的课文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对这篇课文的教材分析是: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 体验成长的快乐四年级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他们中却很少有人去 思考这些问题,更不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在自我成长道路中所起的作用,而这篇课文是当今文 坛著名作家肖复兴在 1992 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 1963 年叶圣陶先生 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赞颂了叶圣陶 先生对文一丝不苟的文品和对人平易真诚的人品文章的篇幅较长,其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比 较多,适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达到以读促情、以读促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文章中 叶圣陶先生批改了“我”的作文,所以还可以学习如何修改作文的分析完了教材,我又对四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学情分析:由于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 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 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但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 句子还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 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 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学习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文品,懂得学习作文首先应学会作人的道理2、 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 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法、对话式教 学法和自学法等教法,这三种方法穿插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能动性,鼓励 学生即兴创造,在对重点词句的反复诵读中,形成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脉络 在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导学中打造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在课前指导 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工作,这样不但打破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陌生感,掌握了基础知识, 理清了文章脉络,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思考意识的养成在阅读指导上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添加批注,记下心得体会的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 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将我的教学过程做了如下安排:由于我上的是《绿绿的爬山虎》的第二个课时,在第一课时中,我已经进行了一、谈话导入; 二、试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个教学阶段,接下来是我对第二课 时的教学的预想:首先第一部分是:复习导入,设疑深入(1) 读题,课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2)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点明了题目那么为 什么在作者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呢?(3) 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道“让我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 作品就是这样写的那么是什么使我“模模糊糊懂得”的呢?让我们再带着问题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看看文中的两件事是如何分别体现叶老的文品和人品 的?这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设疑,学生在接下去的学习总是带着这个疑问去思考问题,交给学 生阅读方法的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第二部分是:自读自悟,各个击破(1) 要求:作品是怎么写的?请在“修改作文”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作家是怎样做的? 请在“邀请作客”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竞赛形式)(2) 交流:(作品:一丝不苟;作家:平易近人)造句:堪称楷模(3) 引入:“修改作文”这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修改作风的?自 读“修改作文”部分,用笔画出你找到的表现一丝不苟的句子。

a、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画像>>1,2小节修改稿b、 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受?肖复兴呢?引读:“我翻到的那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曲线c、 看多媒体课件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节突出:准确,干净,规范,确切)(填 空:修改后的作文做到用字──、──,句子──,──)d、 比较自改与叶圣陶修改的<<一张画像>>的第三小节,进一步体会 “一丝不苟 ” 的修改作风(出示投影修改稿)e、 齐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如春风拂面引入学“邀请作客”部分4)自读“邀请作客”部分:a、课文中那些词语表现了叶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用笔圈出你找到的词语,若能谈谈理由就更棒了b、交流:这次谈话给我的“感受”(多媒体课件)这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理清文中的两件事情中作者所要表现的叶老的人品与文品,通过多 次的设问,学生自读,自解的方式,达到以读促悟,促情的效果)第三部分是:整合课文,升华情感(1) 释疑: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叶老的人 品和文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知道了为什么课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2) 重点解析:读题,让我们找出文中有关爬山虎的句子,再来读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再来感受体会那片爬山虎在“我”心中的形象。

多媒体可见出示相关句子)这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把文章的托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揭露出来,紧紧把握住文中写爬山虎 与写叶老的联系,体现了阅读教学注重情感体会的目标最后在“作业超市“中给学生安排如下三个作业,任选两个做一做:(1) 用“堪称楷模”、“春风拂面”造句(2) 写写你成长中的故事,并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3) 收集名人的成长故事,说说自己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这部分的作业超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 课外的习作有利于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的养成,课外阅读作业也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那么我这样设计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呢?我的教学理念是: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教师和同伴的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每一个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自主学习,以读促悟的学习方式,研读文本,体悟情感, 领会文章的表达特点,在读中感悟,并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 有机统一,在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最后,我再说一说板书,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 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本课板书我是依照作 者的思路,将文中作者的思路、重点词语和感情,三级交汇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从而辅 助教法的实施和方法的落实作品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一丝不苟那绿绿的爬山虎人品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平易近人。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