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 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78.01KB
约39页
文档ID:119615900
第十二章 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_第1页
1/39

第第1212章章 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汪安佑汪安佑 教授教授资源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本章提要本章提要 主要讨论主要讨论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自然资源利用制度自然资源利用制度 自然资源管理制度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自然资源储备制度自然资源储备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概述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概述“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奥利弗是奥利弗威廉姆森在威廉姆森在19751975年的文章中最早年的文章中最早提出来的提出来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注意从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出发,而且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注意从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出发,而且注重从微观角度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以及对经济的作用重从微观角度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以及对经济的作用一、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一、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纳德罗纳德科斯科斯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社会成本问题 提倡经济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单纯的课堂教学提倡经济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单纯的课堂教学道格拉斯道格拉斯C C诺斯诺斯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西方世界的崛起:新经济史西方世界的崛起:新经济史、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1870-19141870-1914年的投资市场:国民市场的发展年的投资市场:国民市场的发展一文被认为是制度一文被认为是制度“创新创新”理论的重要开创性著作理论的重要开创性著作 第一节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概述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概述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形成最早发端最早发端于科斯于科斯19371937年发表的论文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性质)科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科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对传统的理论中不考虑交易费用的假定和相关的结论进行方法对传统的理论中不考虑交易费用的假定和相关的结论进行了意义深远的修正和澄清说明了意义深远的修正和澄清说明19601960年,科斯的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社会成本问题从全新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外部性问题,得出了后来被乔治从全新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外部性问题,得出了后来被乔治斯斯蒂格勒最早称作蒂格勒最早称作“科斯定理科斯定理”的结论这两篇文章提出的交易费用、产权界定、企业和市场的最优这两篇文章提出的交易费用、产权界定、企业和市场的最优规模与界限、外部性的解决思路以及这些问题对资源配置效规模与界限、外部性的解决思路以及这些问题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都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产生和形成率的影响,都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础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在科斯观点的启发之下,从不同角度发展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在科斯观点的启发之下,从不同角度发展出一系列对经济制度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和著作,出一系列对经济制度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和著作,最终形成最终形成今天所看到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

今天所看到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第一节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概述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概述三、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三、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理论体系建立在关于理论体系建立在关于“经济人经济人”行为的行为的两大基本假定和一个两大基本假定和一个基本信条基础上基本信条基础上第一个基本假定是第一个基本假定是“经济人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二个基本假定是人的行为是第二个基本假定是人的行为是“理性人理性人”基本信条则是市场充分自由竞争将能够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基本信条则是市场充分自由竞争将能够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达到最好的程度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达到最好的程度一)(一)“有限理性人有限理性人”假定与制度假定与制度由于人们的理性有限,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也不能完全了解,由于人们的理性有限,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也不能完全了解,甚至无法为不确定因素给出一个概率分布函数甚至无法为不确定因素给出一个概率分布函数由于理性有限,人们不可能判断一个人的自利行为是否是损由于理性有限,人们不可能判断一个人的自利行为是否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并对此做出迅速的反应,因而凭借说谎、欺人利己的行为,并对此做出迅速的反应,因而凭借说谎、欺骗、毁约等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就可以得逞骗、毁约等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就可以得逞人们需要设立规章制度和安排来规范人的行为,建立良好的人们需要设立规章制度和安排来规范人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秩序秩序(二)(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与制度与制度威廉姆森认为,有些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采用非常微妙和隐威廉姆森认为,有些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采用非常微妙和隐蔽的手段,会使用狡猾的伎俩。

蔽的手段,会使用狡猾的伎俩实际的人是在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的要研究现实际的人是在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的要研究现实中人的活动,就必须研究现实中的制度实中人的活动,就必须研究现实中的制度三)主张引入制度因素的分析(三)主张引入制度因素的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影响经济行为的制度高度地简化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影响经济行为的制度高度地简化了企业制度被简化为一种生产函数,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企业制度被简化为一种生产函数,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契约关系被产量与资本、劳动和技术等变量之间的函间的契约关系被产量与资本、劳动和技术等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所掩盖;数关系所掩盖;市场制度被简化为供求曲线,市场交易活动中的人与人之市场制度被简化为供求曲线,市场交易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需求、供给和价格之间的数学关系间的关系变成了需求、供给和价格之间的数学关系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试图改变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格局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试图改变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格局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运用于研究包括法律、企业组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运用于研究包括法律、企业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文化等制度在内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文化等制度在内的“制度结构制度结构”。

把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人与人的交易活动把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人与人的交易活动四)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四)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交易成本就是为了完成交易活动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成本交易成本就是为了完成交易活动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成本包括搜寻或得到信息的成本、协商谈判的成本、签订契约的包括搜寻或得到信息的成本、协商谈判的成本、签订契约的成本、检查和监督交易过程或索赔的成本等成本、检查和监督交易过程或索赔的成本等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认为,交易成本构成了人类经济活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认为,交易成本构成了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它往往比生产活动的成本更重要的主要部分,它往往比生产活动的成本更重要交易成本概念最初是指协商签订契约以及契约签好以后付交易成本概念最初是指协商签订契约以及契约签好以后付诸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诸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们将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们将交易成本概念交易成本概念广泛地运用于经济、广泛地运用于经济、法律、社会、历史和政治等研究领域,使交易成本概念普法律、社会、历史和政治等研究领域,使交易成本概念普遍化了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源利用制度自然资源利用制度 一、自然资源利用制度一、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制度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

制度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正式规则:指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包括政指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及由这一系列规则所构成的一种等级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及由这一系列规则所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以及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和个别契结构,以及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和个别契约非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指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指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规则性、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规则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进行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制度一经形成,就会对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产生一制度一经形成,就会对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作用定影响作用自然资源利用制度自然资源利用制度:指人们在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所形成的:指人们在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所形成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包括在自然资源利用中形成的惯例或者是规范化的行为方式,包括在自然资源利用中形成的惯例或者是规范化的行为方式,它们与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过程密切相关;它们与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过程密切相关;也包括在自然资源利用中形成的正式规则,它具有强制性和约也包括在自然资源利用中形成的正式规则,它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等基本特征,并主要由法律法规、组织安排和政策得到体束性等基本特征,并主要由法律法规、组织安排和政策得到体现。

现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源利用制度自然资源利用制度二、自然资源利用制度的类型二、自然资源利用制度的类型1 1、按自然资源配置方式分、按自然资源配置方式分完全政府行政配置完全政府行政配置:资源配置的决策权力高度集中,行动动力主要来:资源配置的决策权力高度集中,行动动力主要来源于对经济当事人行为的限制以及精神的鼓励源于对经济当事人行为的限制以及精神的鼓励完全的市场配置完全的市场配置:自然资源配置的决策权力较为分散,信息流转途径:自然资源配置的决策权力较为分散,信息流转途径以横向传递为主;以横向传递为主;混合经济混合经济:自然资源的配置兼有完全政府行政配置和完全市场配置的:自然资源的配置兼有完全政府行政配置和完全市场配置的特点2 2、按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内含的产权特征分、按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内含的产权特征分排他性产权排他性产权:指如果某人对某自然资源拥有产权,他人对同一资源就:指如果某人对某自然资源拥有产权,他人对同一资源就不应具有同样的产权不应具有同样的产权社团产权社团产权:指某个人对某种自然资源行使某一权利时并不排斥他人对:指某个人对某种自然资源行使某一权利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的产权。

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的产权集体产权集体产权:指产权是由某一个集体来行使,由集体的决策机构以民主:指产权是由某一个集体来行使,由集体的决策机构以民主的程序对权利的行使作出规则和约束的程序对权利的行使作出规则和约束可交换的产权:可交换的产权:指产权可以在经济当事人之间进行交换和转让指产权可以在经济当事人之间进行交换和转让私有产权私有产权:指权利的行使完全由私人进行决策,其产权内容包括关于:指权利的行使完全由私人进行决策,其产权内容包括关于自然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这些权利可以由一个人掌握,也可以由两自然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这些权利可以由一个人掌握,也可以由两个或多个人拥有个或多个人拥有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源利用制度自然资源利用制度三、自然资源利用制度的功能三、自然资源利用制度的功能1 1、激励功能、激励功能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会引导人们合理地开发利用自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会引导人们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2 2、配置功能、配置功能一定的制度安排也就使资源得到了相应的配置,进而影响到一定的制度安排也就使资源得到了相应的配置,进而影响到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3 3、约束功能、约束功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的约束功能有两层含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制度的约束功能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经济当事人在制度规定范围内进行决策;其一是指经济当事人在制度规定范围内进行决策;其二是对超过制度约束边界的经济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其二是对超过制度约束边界的经济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约束4 4、保障功能、保障功能制度安排,能有效地起到保护经济当事人权益的作用,从而制度安排,能有效地起到保护经济当事人权益的作用,从而使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合理而又稳定的预期,使不确定使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合理而又稳定的预期,使不确定性降低到最低程度性降低到最低程度5 5、利益分配功能、利益分配功能制度是关于利益分配的规则,进而形成正的或负的收入效应制度是关于利益分配的规则,进而形成正的或负的收入效应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源利用制度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四、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变迁分析四、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变迁分析制度形成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人们为响应获利机会采制度形成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人们为响应获利机会采取行动从而使现行制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取行动从而使现行制度发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用下图表示这一过程用下图表示1 1、随着有关条件的变化,如制度环境的变化,使得现行制度安、随着有关条件的变化,如制度环境的变化,使得现行制度安排不再是最优的制度安排,从而引起制度的不均衡排不再是最优的制度安排,从而引起制度的不均衡2 2、面对制度不均衡因素导入所形成的获利机会,制度变迁主体、面对制度不均衡因素导入所形成的获利机会,制度变迁主体即制度活动主体能否出现对制度变迁而言极为重要。

即制度活动主体能否出现对制度变迁而言极为重要3 3、在制度变迁主体出现之后,变迁主体对制度变迁的诸方案进、在制度变迁主体出现之后,变迁主体对制度变迁的诸方案进行费用行费用收益的对比分析即经济可行性研究,其结果如何对收益的对比分析即经济可行性研究,其结果如何对制度变迁能否继续进行至关重要制度变迁能否继续进行至关重要4 4、制度变迁主体对多种制度变迁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了较、制度变迁主体对多种制度变迁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了较为理想的制度变迁方案后,能否变迁,尚取决于变迁集团内为理想的制度变迁方案后,能否变迁,尚取决于变迁集团内部的合作问题是否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以及变迁能否得到非变部的合作问题是否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以及变迁能否得到非变迁主体的响应包括变迁主体与非变迁主体相比,其力量是否迁主体的响应包括变迁主体与非变迁主体相比,其力量是否足够强大足够强大5 5、外部利润开始出现到外部利润内部化的制度安排建立完成,、外部利润开始出现到外部利润内部化的制度安排建立完成,这一期间存在着时间间隔,即制度变迁滞后于潜在利润的出这一期间存在着时间间隔,即制度变迁滞后于潜在利润的出现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资源利用制度自然资源利用制度五、自然资源配置方式五、自然资源配置方式(一)自然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市场失灵(一)自然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市场失灵1 1、竞争不足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竞争不足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竞争不足或垄断的存在,为生产者通过在市场上减少产量提竞争不足或垄断的存在,为生产者通过在市场上减少产量提高价格并借此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创造了条件高价格并借此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创造了条件 2 2、信息扭曲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信息扭曲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信息扭曲,必然导致人们理性地从事不合理的行为,并使资信息扭曲,必然导致人们理性地从事不合理的行为,并使资源配置缺乏公平和效率。

源配置缺乏公平和效率3 3、外部效应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外部效应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外部效应造成了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相一致,导致实际外部效应造成了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相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较高的交易费用和资源的公共物品属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较高的交易费用和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机制无法将外部效应内在化性,市场机制无法将外部效应内在化4 4、产权不明晰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产权不明晰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要求资源产权明晰、排他、安全、可执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要求资源产权明晰、排他、安全、可执行及可交易,这是市场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行及可交易,这是市场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5 5、交易费用过高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交易费用过高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如果交易费用超过了交易收益,市场运作就会缺乏效率,市如果交易费用超过了交易收益,市场运作就会缺乏效率,市场也就难以建立场也就难以建立二)自然资源的行政配置与政府失灵(二)自然资源的行政配置与政府失灵政府行政配置资源成为可能,还需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政府行政配置资源成为可能,还需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1 1)政府行政配置资源的效果必须优于市场配置的效果;)政府行政配置资源的效果必须优于市场配置的效果;(2 2)政府行政配置资源所得到的收益必须高于其成本。

政府行政配置资源所得到的收益必须高于其成本资源的政府行政配置具有如下特点:资源的政府行政配置具有如下特点:资源利用决策高度集中,而决策的贯彻又需要借助于特定的行资源利用决策高度集中,而决策的贯彻又需要借助于特定的行政体系;政体系;资源配置信息的传递主要是纵向运动;资源配置信息的传递主要是纵向运动;资源配置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对权威的服从和严格的等级制度资源配置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对权威的服从和严格的等级制度资源的政府行政配置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依赖于一定的条资源的政府行政配置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如拥有相关自然资源较为充分的信息件,如拥有相关自然资源较为充分的信息即政府的政策经常导致资源的浪费性使用和自然环境的退即政府的政策经常导致资源的浪费性使用和自然环境的退化,也就是说存在着可能的资源政府行政配置失灵化,也就是说存在着可能的资源政府行政配置失灵在确定资源的政府行政配置时需要对其优点和缺点加以详在确定资源的政府行政配置时需要对其优点和缺点加以详细的分析以决定政府是否应该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细的分析以决定政府是否应该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三)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三)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1 1、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一致。

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一致如果在社会经济目标函数中侧重于考虑公平,则资源配如果在社会经济目标函数中侧重于考虑公平,则资源配置中政府行政干预的比重可能就会较大;置中政府行政干预的比重可能就会较大;如果对效率的追求高于公平,则在选择资源配置方式时如果对效率的追求高于公平,则在选择资源配置方式时将更多地考虑给予资源利用者以较多的利益刺激将更多地考虑给予资源利用者以较多的利益刺激2 2、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要重点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要重点解决的社会问题必然会有所差异决的社会问题必然会有所差异3 3、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应该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属性、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应该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属性如果不能根据资源的属性选择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则如果不能根据资源的属性选择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则难以发挥资源应有的效率难以发挥资源应有的效率4 4、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应与文化背景相吻合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应与文化背景相吻合如在崇尚自由、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下应该更多地如在崇尚自由、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下应该更多地考虑选择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

考虑选择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第三节第三节 自然资源管理制度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一、自然资源管理的提出及其内涵一、自然资源管理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管理学派的发展(一)管理学派的发展 古典学派古典学派:从管理职能给管理定义,研究和论从管理职能给管理定义,研究和论述管理人员如何协调集体和发挥组织力量的方述管理人员如何协调集体和发挥组织力量的方法;法;行为学派行为学派:其基础是,管理必须通过别人来做其基础是,管理必须通过别人来做工作,管理实际上是行为科学的应用;工作,管理实际上是行为科学的应用;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应用科学的方法论解决生产和应用科学的方法论解决生产和作业管理问题该学派着重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作业管理问题该学派着重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强调技术问题,而不是行为问题强调技术问题,而不是行为问题新的管理学派新的管理学派 把社会的各级组织作为协作系统来管理的社会系统学派;把社会的各级组织作为协作系统来管理的社会系统学派;把决策作为贯彻管理全过程的决策理论学派;把决策作为贯彻管理全过程的决策理论学派;从系统观点考察和管理企业的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观点考察和管理企业的系统管理学派;以管理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经验主义学派等。

以管理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经验主义学派等管理学派的发展趋势:l管理对象的分化l管理方法的发展 由研究企业的经济活动到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与管理二)自然资源管理(二)自然资源管理1 1、过去着重于利用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而对生态、过去着重于利用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而对生态环境管理重视不够环境管理重视不够19741974年联合国环发委在墨西哥形成共识:年联合国环发委在墨西哥形成共识:u(1)(1)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u(2)(2)通过发展以满足人类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通过发展以满足人类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极限;u(3)(3)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2 2、提出、提出“环境管理环境管理”19741974年,休埃尔编写的年,休埃尔编写的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中对环境中对环境管理的含义作了专门论述,指出管理的含义作了专门论述,指出“环境管理是对损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害人类自然环境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3 3、自然资源管理:、自然资源管理:是指人类社会或有关部门为了平衡自然资源供是指人类社会或有关部门为了平衡自然资源供给与需求关系,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给与需求关系,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采取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系统的内在联系,采取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管理手段,以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规范人管理手段,以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规范人们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从而实现自然资源优们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从而实现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化配置的过程二、自然资源管理的目标二、自然资源管理的目标1 1、生态环境效益目标、生态环境效益目标2 2、经济效益目标、经济效益目标3 3、社会效益目标、社会效益目标4 4、防灾、减灾目标、防灾、减灾目标 1 1、从管理主体分:、从管理主体分:政府行为的自然资源管理政府行为的自然资源管理 企业行为的自然资源管理企业行为的自然资源管理 2 2、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分:、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管理、中期管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后期管理;3 3、从自然资源管理的手段分:、从自然资源管理的手段分:自然资源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技自然资源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技术管理三、自然资源管理分类三、自然资源管理分类四、自然资源行政管理四、自然资源行政管理(一)自然资源行政管理的涵义与特点(一)自然资源行政管理的涵义与特点 自然资源行政管理:是指政府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政自然资源行政管理:是指政府以国家名义进行的政府行政管理府行政管理具有五个特点:具有五个特点:权威性二)自然资源行政管理主要业务内容(二)自然资源行政管理主要业务内容 1 1、规划管理及宏观调控、规划管理及宏观调控2 2、监督职能、监督职能(1 1)对于违反自然资源管理法规的行为施)对于违反自然资源管理法规的行为施以不同程度的处罚和限期纠正,并弥补所造以不同程度的处罚和限期纠正,并弥补所造成的损失。

成的损失2 2)限额利用、对破坏程度进行限制限额利用、对破坏程度进行限制3 3、监测职能、监测职能五、自然资源经济管理五、自然资源经济管理 自然资源经济管理:自然资源经济管理:是指通过运用经济杠杆的调是指通过运用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引导、规范自然资源管理对象的行为,控作用,引导、规范自然资源管理对象的行为,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特点:特点:间接性间接性 迟效性迟效性 开放性开放性 自发性自发性(一)权益管理(一)权益管理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机构:1.1.代表国家行使自然资源权益管理的职能,保障国家和集体对自然代表国家行使自然资源权益管理的职能,保障国家和集体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资源的所有权2.2.代表国家行使自然资源的使用分配权,包括使用者和利用方式变代表国家行使自然资源的使用分配权,包括使用者和利用方式变更的审批更的审批二)产业管理(二)产业管理自然资源产业管理自然资源产业管理:是指按照产业组织的方式,通过社会投入:是指按照产业组织的方式,通过社会投入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值和积累自然资源的过程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值和积累自然资源的过程。

如土壤改良、耕地生产能力的恢复与提高;采种、育苗、育林、如土壤改良、耕地生产能力的恢复与提高;采种、育苗、育林、营林,防治病虫火灾、采种、育草、营草,防治草地退化、沙营林,防治病虫火灾、采种、育草、营草,防治草地退化、沙化、鼠害;水产育苗、水利建设、废水废气的净化、资源保护化、鼠害;水产育苗、水利建设、废水废气的净化、资源保护等三)资产管理(三)资产管理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来看,其内容主要包括: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来看,其内容主要包括:u市场管理市场管理u价格或租金管理价格或租金管理u税收管理税收管理六、自然资源法规管理六、自然资源法规管理1 1、自然资源法规管理、自然资源法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自然: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自然资源和环境法规制度,确定社会普遍遵循的行资源和环境法规制度,确定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从而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实为准则,从而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管理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管理2 2、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和非完备性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和非完备性非完备性:非完备性:是指自然资源管理对象或管理者可是指自然资源管理对象或管理者可能因为无法可依,而不重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能因为无法可依,而不重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或对待自然资源非持续利用行为听之任之。

用或对待自然资源非持续利用行为听之任之3 3、主要法律、主要法律(1 1)基本法:)基本法: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试行,(试行,19791979年制定)年制定)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19891989年修改)年修改)(2 2)5 5部保障法部保障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1982年制定)年制定)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19841984年制定,年制定,19861986年修改)年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1987年制定,年制定,19961996年修改)年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995年制定)年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861986年制定)年制定)(3 3)9 9部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单项法律:部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单项法律:森林法森林法19841984年制定,年制定,19981998年修改年修改草原法草原法19851985年制定,年制定,渔业法渔业法(19861986年制定)年制定)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1986(1986年制定)年制定)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19861986年制定,年制定,19981998年修订年修订水法水法19881988年制定年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1989年制定)年制定)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19911991年制定)年制定)煤炭法煤炭法(19961996年制定)年制定)4 4、需要完善的内容、需要完善的内容(1 1)最高层次立法)最高层次立法制订自然资源与环境法律体系制订自然资源与环境法律体系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基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基本法本法。

是指导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行为的基本法、政策法、原是指导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行为的基本法、政策法、原则法、责任(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自然资源的责任)法、组则法、责任(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自然资源的责任)法、组织法次一级的立法()次一级的立法污染防治、公害控制、有关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污染防治、公害控制、有关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单项法开发自然资源的单项法单项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单项环境与自然资源法:污染防治法;污染防治法;公害控制法;公害控制法;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包括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绿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包括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绿地等)立法地等)立法特别法()特别法适用于环境保护领域中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点、特定适用于环境保护领域中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或事的法律的人或事的法律如环境行政措施法(环境影响评价、征收排污费等)如环境行政措施法(环境影响评价、征收排污费等)流域环境保护特别法流域环境保护特别法实施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法等实施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法等增加制定的法规增加制定的法规自然保护区法自然保护区法、公园法公园法濒危物种法濒危物种法、资源回收利用法资源回收利用法有毒化学品和危险物品管理法有毒化学品和危险物品管理法环境损害赔偿法环境损害赔偿法放射性物质管理法放射性物质管理法流域水环境保护特别法流域水环境保护特别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许可证管理法环境保护许可证管理法等。

等第四节第四节 自然资源储备制度自然资源储备制度一、自然资源的不确定性一、自然资源的不确定性1 1、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人们将那些无法预料或难以测度的变化称之为不确定性人们将那些无法预料或难以测度的变化称之为不确定性2 2、弗兰克、弗兰克奈特论述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奈特论述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人们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推断未来,但对眼前情况的认识却不人们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推断未来,但对眼前情况的认识却不一定正确;一定正确;对人们所做的如不加干预,情况会产生怎样的预料也不一定对人们所做的如不加干预,情况会产生怎样的预料也不一定正确;正确;人们对干预究竟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未必真正了解;人们对干预究竟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未必真正了解;人们在从事行动时,其结果未必完全与所希望的相符合人们在从事行动时,其结果未必完全与所希望的相符合3 3、产生这些不确定性原因:、产生这些不确定性原因: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 认识信息捕获成本太高认识信息捕获成本太高4 4、自然资源(环境)利用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自然资源(环境)利用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确定性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确定性-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技术上的不确定性-资源供给的不确定性资源供给的不确定性-资源价格的不确定性资源价格的不确定性-资源财产权的不确定性资源财产权的不确定性二、自然资源储备的内涵、类型及特点二、自然资源储备的内涵、类型及特点 (一)自然资源储备的内涵(一)自然资源储备的内涵1 1、自然资源储备:由于自然资源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自然资、自然资源储备:由于自然资源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自然资源供给的不确定性,迫使人们必须进行必要的储备,以源供给的不确定性,迫使人们必须进行必要的储备,以备将来不时之用的措施。

备将来不时之用的措施2 2、自然资源储备的意义:、自然资源储备的意义:战略物资的储备,以保卫国家安全;战略物资的储备,以保卫国家安全;防御市场风险的储备,以保持自然资源市场供求关系防御市场风险的储备,以保持自然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稳定;的相对稳定;抗御自然灾害的储备,以提高抗害能力等抗御自然灾害的储备,以提高抗害能力等二)自然资源储备类型(二)自然资源储备类型1 1、据储备的自然资源类型分:、据储备的自然资源类型分:可耗竭性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煤等)可耗竭性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煤等)可更新性自然资源储备(如土地等)可更新性自然资源储备(如土地等)2 2、根据储备主体分:官方储备、民间储备根据储备主体分:官方储备、民间储备3 3、按储备目的分:、按储备目的分:战略储备战略储备:是预防爆发战争而进行的资源储备,也:是预防爆发战争而进行的资源储备,也有的是为了防备大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有的是为了防备大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安全保障储备安全保障储备:分为国家安全保障储备和经济安全:分为国家安全保障储备和经济安全保障储备两种保障储备两种市场储备市场储备:为保证供给,满足市场而进行的储备为保证供给,满足市场而进行的储备。

分国内市场储备和国际市场储备分国内市场储备和国际市场储备三)世界自然资源储备特点(三)世界自然资源储备特点1 1、国家越发达,自然资源储备能力越强,也越重视自然资、国家越发达,自然资源储备能力越强,也越重视自然资源储备;源储备;2 2、稀缺性越强的自然资源,越是储备的重点;、稀缺性越强的自然资源,越是储备的重点;3 3、在各种自然资源储备中,由于石油资源的战略意义,石、在各种自然资源储备中,由于石油资源的战略意义,石油储备尤为普遍油储备尤为普遍三、自然资源储备的意义及制度构建三、自然资源储备的意义及制度构建石油资源为例,来分析石油资源为例,来分析图图-石油供求与国家安全石油供求与国家安全-1 1、在不考虑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市场决定购买、在不考虑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市场决定购买5 5数数量的石油可见,市场配置由于没有考虑国家安全量的石油可见,市场配置由于没有考虑国家安全问题,总消费量过多,国内供给量过少问题,总消费量过多,国内供给量过少2 2、在存在禁运的情况下,全部消费量由国内提供在存在禁运的情况下,全部消费量由国内提供禁运开始时,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是巨大的禁运开始时,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是巨大的。

3 3、面对禁运的可能,石油进口国应如何反应?面对禁运的可能,石油进口国应如何反应?一种极端的对策是完全的自力更生一种极端的对策是完全的自力更生19731973年石油危年石油危机开始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全国宣布,开始实行机开始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全国宣布,开始实行巨大的巨大的“独立自主工程独立自主工程”,在,在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实现能年代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把石油进口减少到零源自给自足,把石油进口减少到零4 4、完全的自给自足是不是最优的呢?完全的自给自足是不是最优的呢?完全的自给自足肯定不是最优的完全的自给自足肯定不是最优的.自给自足(消费自给自足(消费3 3、进口为、进口为0 0)的净效益明显地小)的净效益明显地小于最优配置于最优配置4 4,效益损失为三角形和效益损失为三角形和最优配置是国内供应最优配置是国内供应q2q2、进口、进口q4-q2.q4-q2.-5 5、为什么完全自给自足不是最优的?、为什么完全自给自足不是最优的?依赖进口的风险成本低于自给自足所增加的成本依赖进口的风险成本低于自给自足所增加的成本风险成本较低是因为:风险成本较低是因为:禁运有一定的偶然性,不是确定要发生的。

禁运所造成的禁运有一定的偶然性,不是确定要发生的禁运所造成的损失取决于禁运发生的可能性、频繁程度和时间长短损失取决于禁运发生的可能性、频繁程度和时间长短在国内采取某些措施,例如建立战略性储备,可以减少依在国内采取某些措施,例如建立战略性储备,可以减少依赖进口的风险赖进口的风险增加国内生产减少了可供未来使用者享用的资源产量,从增加国内生产减少了可供未来使用者享用的资源产量,从而增加了使用者成本完全的自给自足减少了短期风险,却增而增加了使用者成本完全的自给自足减少了短期风险,却增加了长期风险加了长期风险6 6、结论:、结论:自然资源储备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自然资源储备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应根据自然资源不确定性状况,科学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应根据自然资源不确定性状况,科学实施自然资源储备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储备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应采取有差别的储备政策;对于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应采取有差别的储备政策;对于重要的稀缺性自然资源,应给予重点储备对于重要的稀缺性自然资源,应给予重点储备。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