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专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案 编号:312006学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良富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良富教学课题细胞课时授课 时间9月18日9月19日9月20日9月21日9月22日月 日1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授课对象06级医疗专业班级5 - 89 - 1216-201-413- 16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的组成及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光、电镜结构 熟悉:细胞增殖的过程了解:细胞的运动性教学重点 及难点重点:细胞的组成及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光、电镜结构 难点: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电镜结构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学法:举一反三法、迁移法、目标激励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课型理论课教学手段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教学 容 与时间 分配一、 复习2分 (三)细胞核10分二、 细胞的结构 三、细胞增殖13分(一) 细胞膜8分 四、小结3分(二) 细胞质14分复习 思考题1.细胞增殖概念2•描述线粒体、质网、咼尔基复合体的光、电镜结构3•单位膜的概念参考资料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人民卫生药立波组织病理技术人民卫生甘地组织学与胚胎学人民卫生高英茂自评重点把握准确,难点讲授透彻,能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讲解生动活泼, 演示生动准确。
学生学习认真,师生互动好第一章细胞细胞(cell)是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人体细胞,功能不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传统: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现代:膜相结构,非膜相结构核仁h中心粒滑面内质网am体线粒体、细胞的结构(一) 细胞膜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plasma membrane)电镜下质膜为三层结构, 即外两层密度高、中间密度低的单位膜(unit membrane )1. 生物膜的化学成分(1) 膜脂:磷脂、糖脂、胆固醇⑵膜蛋白质:球状蛋白1) 表在蛋白质:20%-30%.2) 嵌入蛋白质: 70%- 80%(3) 膜糖:多糖(糖脂+糖蛋白) ,糖衣2.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 )3. 细胞膜的功能 维持细胞形态并构成细胞屏障,选择性地进行物质交换,构成 细胞支架并与细胞识别、细胞粘连和细胞运动有关 二 ) 细胞质 (cytoplasm)1. 基质 无定形胶状物2. 细胞器( organelle ) 是悬浮于细胞基质具有特定形态结构、执行一定生理功 能的结构⑴ 核糖体(ribosome):又称核蛋白体,是非膜性结构,颗粒状,主要由 RNA和蛋白质组成。
1) 游离核糖体:合成“销性”蛋白质2) 附着核糖体:合成“外销性”输出蛋白质、激素、酶(2) 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一层单位膜围成和囊状或小管状结构1)粗面质网 (RER): 表面有核糖体附着,可运输蛋白质2)滑面质网 (SER): 表面光滑,无核糖体附着具解毒、代解 (合成脂类、类固醇激素) 、传递兴奋的功能3) 线粒体(mitocchondria): 细胞供能站LM:线状or颗粒状.EM长椭圆形,双层单位膜,嵴,、外腔.(4) 高尔基复合体 (Golgi complex) : 细胞加工厂一层单位膜构成,可加工,浓 缩蛋白质LM网状.EM扁平囊泡:5-10个平行排列,似扁圆的菜盘,凹面为成熟面,朝向细胞表面, 凸面为生成面, 朝向细胞核 . 小泡:位于生成面及两端,来自 RER多. 大泡:位成熟面,由扁平囊泡芽生,少 .(5) 溶酶体( lysosome) :细胞“消化器”、“清除器”、“酶小体”,一层单位 膜围成, 含 50 多种酸性水解酶1) 初级溶解体:刚从高尔基复合体脱落形成,无消化底物 .2) 次级溶解体:吞噬溶酶体 ( 外源物 ) 自噬溶酶体 ( 源物)3) 残余体: ( 终末溶酶体 )(6) 微体 (microbody) :细胞的防毒小体 , 可清除血液中各种毒素。
卵圆或圆形, 一层单位膜包裹,含多种与过氧化氢代有关的酶7) 细胞骨架( cytoskeleton) :普遍存于真核细胞由蛋白质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 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1)微丝 (microfilament) :主要由肌动蛋白构成的实心纤维状细丝; 是细胞收缩运动的主要成分2)微管(microtubule):主要由微管蛋白构成的一中空圆柱状结构 构成细胞支架,参与细胞收缩和细胞物质运输3) 中间丝 (intermediate filament) :由非单一蛋白纤维构成 ; 是细 胞支架中的重要成分8) 中心体 (centrosome) :球形小体,近核,细胞分裂的推动器3. 包含物 包含物不是细胞器,而是一些代产物或细胞的贮存物,如脂滴、肝 糖原三)细胞核( nuclear )/一个到几百个(成熟红细胞无核),形态多样,位置不一,核质比1:3or1:4 1. 核膜(nuclear membrane) 双层单位膜组,有核周隙、核孔2. 核仁(nucleolus) 圆形小体、无膜,含有 RNA和蛋白质,可加工和部分装配核糖体亚单位3. 染色质(chromatin)与染色体(chromosome) 遗传物质的载体,由DNA和蛋白质 构成。
4. 核基质(nucleolus) 核无定形液体,包括核液和核骨架二、细胞增殖(一)细胞增殖周期的概念: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时的一个周期过程称为细胞增殖周 期,简称细胞周期(cell cycle )二) 间期细胞各期特点1. G 1期:合成RNA蛋白质,体积增大G1期细胞去向:①增殖细胞:G1-S②暂不增殖细胞或休止期(Go期)细胞③不增殖细胞(终生处0—死亡)2. S期:DNA复制3 G 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少量RNA和蛋白质(与纺锺体和微管蛋白构成有关)(三)分裂期细胞各期特点1. 前期:染色体形成,中心粒复制移动;纺锺体出现,核膜核仁逐渐消失2. 中期:染色体位赤道板,中心粒移两极;纺锺体形成,核膜仁消失3. 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并移向两极,细胞I拉长,中部缩窄4. 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核膜核仁重现;细胞完全分裂为两个干细胞1D逢续细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