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

muw****5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01KB
约4页
文档ID:156229364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_第1页
1/4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 班级 姓名 组别 量化等级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简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常见题型】1.作者是如何写出风势之大的?(或:找出“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动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答:(1)先写其声,“风怒号”三字写出了秋风咆哮(1分); (2)运用了“卷、飞、洒、挂罥、飘转”等一系列动词突出了风大、危害大(1分) (3)写出了茅屋被秋风所迫的惨状,表达了作者愁苦,无奈的心情(1分)。

2.文章开头写风势之大有什么作用?(2分) 答:(1)开头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惨状,开门见山,直接点题(1分) (2)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惨蓄势 3.作者写诗时年仅四十余岁,为什么称自己“老无力”?(2分)答:是指心境老(1分)作者在战乱中度日,颠沛流离,饱经战乱之苦,未老先衰,所以称自己“老无力”(1分)4.“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1)渲染了暗淡阴冷的气氛(1分),烘托了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1分) (2)为下文“长夜沾湿”作铺垫(1分)5.请赏析“铁”、“麻”两字的妙处3分)答:(1)使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把破旧变硬的被子比成冰冷坚硬的“铁”,把密集不断的秋雨比成“麻”(1分) (2)这两个字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作者长期颠沛流离,生活贫困的惨状,反应出战争带给人们的悲惨境遇(1分)6.你是如何理解“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的2分)答:(1)过渡句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下文的直接抒情、议论(1分)2)诗人由于自己生活困顿而无法入睡,而自己生活的惨状正是由于战乱给国家带来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而彻夜难眠的心情(1分)。

7.本文的主旨句式哪两句?该如何理解3分)答:(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分) (2)表达了作者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1分)和迫切希望变革黑暗现实,渴望天下人都能够生活安定的崇高理想(1分)8.“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1)直接抒情何时”表达了作者希望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殷切希望(1分)2)诗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谋求私利,而是为了天下百姓幸福宁愿牺牲自己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1分)二、《过故人庄》【简析】《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常见题型】1.首联叙述了什么事?蕴含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1)首联叙写了老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农家做客的事件(1分) (2)“鸡黍”是田家特有的饭菜,表现了“我”和友人之间淳朴的友情(1分)2.请从表现手法、语言运用、情感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分)。

答:(1)颔联使用了对偶的修辞,对仗工整,音韵和谐(1分),写出了优雅恬静的乡村风光(1分) (2)“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1分)这两句诗画面感强,描绘出一派如诗如画的风景(1分) (3)“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远近结合(1分),写出了田园青山绿水,优雅恬静的美景(1分) (4)这两句诗暗含(1分)了作者欣赏优美的田园美景时,激动、喜悦的心情(1分)3.请自选角度赏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答:(1)使用了对偶的修辞,自然对仗(1分),叙事、写景融为一体,优雅和谐(1分)2)“场圃”即是“开轩”后所见的景物,令人心旷神怡话桑麻”使人领略到农家风味(1分)由室内到室外,景物融为一体,表现出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和两人的淳朴友情(1分)4.诗人临走时为何主动相约“重阳日”?(或: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1)诗人对乡村清新怡人,开阔舒畅环境的无比喜爱1分)(2)主人淳朴好客,宾主把酒言欢,感情真挚1分)(3)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依依不舍1分)三、《游山西村》【简析】《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常见题型】1.古诗讲究炼字,请你说说首联中“足”用的好在哪里2分)答:“足”体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1分),表达了村民倾其所有招待客人的淳朴与热情(1分)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在现实中有何意义?(或:颔联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在什么时候会引用它?)(4分)答:(1)颔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描写了山环水绕,弯弯曲曲,村庄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的美丽景色(1分)如今我们在赞美美景时也会用到这两句诗(1分)2)这两句诗同时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我们身陷困境,前途渺茫时,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努力,坚持不懈,就会有新的转机和出路2分)3.颈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1)“春社”、“简朴”变现了村内淳朴、朴素的风俗习惯。

1分) (2)表达了作者对村民淳朴习俗的喜爱和赞美1分)4.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表达了作者对山西村美丽风光、淳朴善良村民的喜爱和赞美(1分),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不舍之情(1分)四、《渔家傲》【简析】《渔家傲》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常见题型】1.词的上片写景,哪一个字点出了景物特点?请分析4分)答:1.““异”一字统领上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孤寂荒凉的特点 2.①塞下天气的极度寒冷,刚到秋天,大雁就南飞,没有丝毫留意1分)②塞下奇异的声音,都是朔风呼啸声和军营的号角声1分)③战事紧张,戒备森严,孤寂的边城大门紧闭1分)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画面,并简要分析(3分)答:(1)层层叠叠的山峰里,烟雾弥漫中,夕阳西下,一座古城紧紧的关闭着大门。

1分)(2)景物描写,渲染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营造了悲壮的氛围(1分),表现出战事的紧张和守边将士的艰苦(1分)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或:请自选角度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答:(1)“酒一杯”和“家万里”对比,深切的表达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1分) (2)借用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的典故(1分),表达了将士们不甘未建功立业而返,又思念家乡的情感抒发了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1分)4.“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2分)答:(1)“羌管”音色哀婉,浓霜遍地,营造了一派凄凉、悲壮的情景(1分),自然的引出下文“人不寐”(1分)5.如何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或:自选角度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答:(1)使用了互文的修辞,将军和征夫长年征战不得回乡,渴望胜利但战局没有进展,不禁流下了眼泪表达了将士们壮志难酬、忧国思乡的情感2分)(2)表达了作者对长年征战的将士们的深切同情(1分)和对朝廷软弱,不修边功的愤慨之情1分)五、《浣溪沙》【简析】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布谷鸟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常见题型】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上阕所描写的画面,并概括其特点或:请概括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注:概括意境要使用精当的词语)答:(1)山脚下兰草的嫩芽浸在清凉的小溪里,松树间清沙小路洁净无泥黄昏时分,细雨朦胧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凄凉的啼叫声2分) (2)景物描写描绘出一派的画面或:营造了幽雅恬静,深远凄清的意境)(2分)2试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抒情的(3分)。

答:(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使用反问句,强调了诗人年龄虽老犹少的精神状态(1分)2)“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作者借用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的诗句,反其意用之,劝人们不要感慨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而要振作精神、奋发进取(1分)表达了作者豁达的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1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