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试题三参考答案一、概念辨析(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通常把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1分)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总会表现出某种倾向性,称为心理倾向,也叫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相对稳定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也不同于心理特征那样持久、稳定1分)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在一个人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即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 (1分)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着的首先,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来其次,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第三,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如果说心理特征是个人恒常的、稳定的特征,那么心理倾向则是可变的、流动的总之,从人的心理现象的动态一稳态维度来看,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是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的它们构成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的内容1分)2、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个人在团体中仅仅由于他人在场,工作效率比单独一人要高,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促进作用。
1分)与社会促进作用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降低个人的工作效率,这叫社会干扰作用1分)与作业的简单与复杂、容易与困难有关,而且与个人的心理状态有关一般说来,简单容易的工作、熟练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促进作用;复杂困难的工作、生疏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干扰作用1分)就个人的心理状态而言,未被意识到的动机状态,如竞争动机、社会赞誉动机、归属动机等可能是社会促进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他人在场使注意力涣散则可能是社会干扰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1分)3、感应性与感受性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例如变形虫对不同刺激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动,植物的向性感应性是一种崭新的生物反映形式2分)在动物种系的演化进程中,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的机体结构逐步分化形成特殊的感受器、神经系统和效应器这时,动物不仅对具有直接生物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而且还能对原先是中性的、且具有信号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即感受性,这是一种比感应性更为高级的反映能力对信号刺激发生反映的能力,标志着动物心理反映形式的发生感受性是有机体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分)4、注意起伏与注意分散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注意周期性的短暂的变化,我们主观上是觉察不到的,并不影响许多种活动的效率有些注意起伏现象是可以克服的1.5分)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分散(也叫分心)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1.5分)短时的注意起伏是注意的正常现象,长时的注意起伏则是注意的分散1分)5、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5分)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1.5分)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但知觉却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因为在知觉中除了包含感觉之外,还包含记忆、思维和言语活动等等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1分)二、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题号下空格里,否则不得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DBBBBBABCCDABBDAAD三、判断题(5分,每小题1分。
请在相应题号下打“√”表示正确,打“×”表示错误)题号12345答案×√××× 四、匹配题 (请用直线将右边的选项与左边相关联的项目连接起来,每项只能连一次5分)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 Wilhelm.Wundt ) 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 J.B.Watson )认知心理学 奈瑟( U.Neisser ) 洛克(Cjohnlocke)五、简答(每小题5分,共25分)1、举例说明心理学研究经常涉及的几类变量5分,只有定义,没举例的,最多只能得3分)刺激变量(Stimulus variables,简称S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如声、光、电、温度、气味等自然性刺激,如蔑视、关怀、期待、命令等社会性刺激,如具体的人、事、物及其变化,抽象的文字、符号、讯号等;来自机体外部环境和来自机体内部的变化(如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等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简称O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包含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例如是猴与狗之间是物种差异同一物种中个体之间也有差异,例如人们在性别、年龄、学历、经历、健康状况、智力水平、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自我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个体特征有些是生理上的,有些是心理上的;有些是比较持久的,有些是经常变动的 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s简称R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人的行为反应可分为言语行为反应和动作行为反应.如人们在完成一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或一定时间里完成作业数量上的不同等(反应速度上的差异)如计算的正误次数,击中靶的次数或离中心的距离的不同等(反应正确性上的差异)如对不同难度的作业(如记忆广度、智力量表)人们所能达到的水平的不同以及反应次数和强度上的差异等等(反应难度上的差异)2、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注意力?从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四种品质上去衡量各1分,综合1分3、什么是价值观?其主要特征有哪些?(5分)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1分)具有如下特征(每点1分,共4分)(1)主观性;(2)选择性;(3)稳定性;(4)社会历史性4、什么是社会性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主要有哪些?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也是个体生活所必需的2分)主要有(每点1分,共3分):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5、人的心理的本性?人的心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中彼此间的社会性联系的发展过程中,同语言一道产生的随着由动物向人类的发展,动物的脑演化为人脑,才逐步产生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既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地反映(3分)人的心理也称意识具有言语觉知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2分)六、实例分析(10分)(一)请指出下列各题描述的何种心理现象或心理特性,(每小题1分,共6分)1、认识对意志的影响(价值观) 2、嗅觉适应3、需要的层次性4、心理的个别差异5、形重错觉6、注意的广度(二)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分析(4分)1、强度小、无变化的刺激物不容易引起和保持人的注意时间久了会使人的大脑处于抑制状态(3分)教师的声音要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注意音强、节奏、速度等 (1分)七、论述题(15分)1、有意注意的保持依赖于那些条件?(每点3分,只答要点不阐述者,每点只得2分)(1)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要加深对活动的理解;(2)要清楚地了解活动的具体任务,不断组织自己的行为;(3)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4)在进行智力活动时把外部实际动作结合起来;(5)排除外界的干扰,创造习惯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