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拿破仑-人物年表

hy****d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50KB
约5页
文档ID:138002350
拿破仑-人物年表_第1页
1/5

人物年表  1769年 8月15日————生于科西嘉阿雅克修.   1778年12月15日—-——离开故乡前往法国.   1779年1月1日———————-进奥顿中学 5月13日——————-进布里埃纳军事学校 1784年10月19日—-————进巴黎军官学校   1785年2月24日—-———-—丧父   9月1日——-—————被任命为瓦朗斯拉费尔炮兵团炮兵少尉   10月30日-—————离开巴黎前往瓦朗斯   1786年9月15日——-———-返回科西嘉.  1787年9月12日--—————由科西嘉回到巴黎   1788年1月~5月—————-—返回科西嘉.   6月———————到奥松服役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9月——-——————-返回科西嘉.   1791年1月底————————-从科西嘉前往法国   4月1日———-—-——升任中尉.   7月16日-—-——-—任瓦朗斯炮兵四团军官   9月1日————————返回科西嘉  1792年4月1日-——--———被选为阿雅克修国民自卫军中校.  5月28日——————-前往巴黎。

10月15日——-——-返回科西嘉  1793年2月—————————-参加马达莱纳岛远征   3月3日-———-—-—与保利决裂   6月1日--———-——全家从科西嘉前往土伦  9月16日——-————接任围攻土伦的炮兵指挥.   10月18日——————升任少校 12月19日—————-土伦战役   12月22日-—————升任准将   1794年2月6日——-—————接任意大利军团炮兵指挥   8月9日——-————-以叛国罪嫌被捕   8月20日———-———无罪释放 1795年5月~8月-————-—因拒绝接受步兵职务而退职,闲居巴黎 8月20日———--——在救国委员会地形测绘局任职   10月5日———-———受命**迫月13日叛乱发起镇压保王党战役. 10月26日———--—升任少将,担任法国内防军司令   1796年3月2日-—————-—任意大利军团总司令 3月9日——-—-———与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 3月26日———————正式接管意大利军团   4月12日——-—--—在蒙特诺特击败奥军   4月13日—-——-——在米莱齐莫击败撒军。

  4月15日——————-在代戈击败奥军   4月21日———————在芒**击败撒军  4月28日——-————在凯拉斯科同撒丁王国签订停战协定.   5月10日——-——-—在洛迪击溃奥军  5月14日—————-—进入米兰   8月3日--——————在洛纳托击败奥军   8月5日--—————-在斯蒂维耶雷击败奥军. 9月4日——-——-——在罗韦雷多击败奥军   11月15~17日———在阿尔科拉击败奥军 1797年1月14日-——————在利沃里击败奥军 4月18日———————在累欧本同奥地利签订和约初步条款   10月17日——-—-—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   12月6日-——————返回巴黎.   1798年3月5日————---—被任命为东方远征军总司令.   5月19日—-—————离开土伦,远征埃及.   6月10日—————-—占领马耳他   7月1日————-———在亚历山大港登陆.   7月21日—---—-—金字塔大战   7月24日———————占领开罗.   8月1日-—-——-—-法国舰队在阿布基尔湾被歼.   1799年2月10日—--—-——开始远征叙利亚。

 3月7日—--—————攻克雅法   3月28日~4月1日—-围攻阿克尔城失败  5月17日———————退回开罗.   7月25日———————在阿布基尔歼灭土耳其军队.  8月22日--—--——把军队交给克莱贝尔,率亲信冒险回法国  10月9日—-——---在弗雷居斯登陆 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12月12日—-——-—被选为第一执政   1800年5月6日—-——-———离开巴黎,往前线指挥第二次意大利战役.  5月20日---————率预备军团越过阿尔卑斯大圣伯纳德山口 6月9日—————-——芒提贝洛之战   6月14日-——-——-马伦哥会战   7月28日-—-—---法奥两国签订和平草约   11月5日———————法奥之间战争再起.  12月3日—-—-———莫罗在霍恩林登击败奥军   12月24日-—-———圣尼凯斯街谋杀拿破仑事件   1801年2月9日————————同奥地利签订吕内维尔和约  3月29日————---同那不勒斯缔结佛罗伦萨和约 4月——————-———在布伦建立侵英基地.   7月15日—-——-——同罗马教皇签订政教协议。

  10月1日———————同英国签订伦敦和约初步条款.   10月8日————---同俄国签订协议 1802年3月25日-——---—英法签订亚眠和约.  8月2日————————被任命为终身执政   1803年3月11日———————命令成立两只侵英舰队   5月16日---————废除亚眠和约. 5月18日—-—————英国向法宣战. 1804年2月13日———-—-—王党分子暗杀拿破仑阴谋失败 3月20日———————枪杀当甘公爵  3月21日--—————颁布《拿破仑法典》   5月18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为皇帝  5月19日———-———晋封18位将军为帝国元帅 12月2日———-—-—巴黎圣母院加冕. 1805年4月11日—————-—英俄缔结同盟 5月26日————-——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6月4日———-————兼并热那亚   6月7日—--——-——任命欧仁·德·博阿尔内为意大利副王   8月3日-———————在布伦军营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   8月9日————-—--奥、英、俄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8月24日—-—-———布伦军营解散,帝国大军开往中欧.  9月25日——————-帝国大军越过莱茵河.   10月20日—--——-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大胜。

 10月21日————-—英舰队在特拉法加大海战歼灭法舰队.   11月14日-————-进入维也纳   12月2日-—————-奥斯特里茨战役,这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天  12月26日-—-———签订普莱斯堡和约  1806年3月30日————-——封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 6月5日-—————-—封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  7月12日--————-任莱茵同盟保护人 8月6日————--—-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解散.   10月1日———————普鲁士向拿破仑发出最后通牒 10月7日——-————法军侵入普鲁士和萨克森   10月14日-—--—-耶拿战役及奥尔斯塔特会战   10月27日————-—进入柏林  11月21日—-————颁布柏林敕令,宣布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   12月19日——————进入华沙. 1807年2月8日—————-—-艾劳会战.   6月14日————-——在弗里德兰战役击败俄军 6月25日~7月9日—-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提尔西特会晤   7月9日——--——-—法、俄、普三国签订和约.  8月18日—————-—封热罗姆·波拿巴为威斯特法利亚国王。

 10月27日——————与西班牙国王签订密约   11月30日——-———朱诺率军占领里斯本  1808年3月24日———————缪拉进入马德里 6月6日—--—-———立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缪拉为那不勒斯国王  7月22日-————-—杜邦在拜兰向西班牙游击队投降   8月1日——-—————威灵顿率英军在葡萄牙登陆.  9月27日~10月14日—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爱尔福特会晤 11月5日————-——去西班牙督战.   12月4日--——-——进入马德里   1809年1月24日—————-—离开西班牙回巴黎   4月9日——-—————奥军进入巴伐利亚 5月13日——--—-—进入维也纳   5月22日-——-——-埃斯林会战   7月5日~6日———-—瓦格拉姆战役.  7月7日——--——-—软禁罗马教皇   10月14日—-————法奥两国签订肖恩布鲁恩和约 12月14日———--—宣布与约瑟芬离婚  1810年4月2日————————同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结婚  7月9日————-———宣布荷兰并入法国   8月21日-—-—--—贝尔纳多特元帅被立为瑞典王储.  1811年3月20日———————其子罗马王波拿巴(拿破仑二世)诞生。

  12月4日———-——-开始准备征俄战争.  1812年2月24日—--——--法普两国缔结同盟 3月14日—-——-—-法奥两国缔结同盟 4月27日——--———沙皇以最后通牒要求法军退出普鲁士 6月22日———————向俄国宣战.   6月24日—-—————法军越过涅曼河   6月28日-—————-进入维尔纳  7月22日-——————威灵顿在西班牙击败马尔蒙   8月18日—-—————进入斯摩棱斯克 9月5日~7日—-——-博罗迪诺战役  9月14日—-———-—进入莫斯科 10月19日——————撤出莫斯科  10月23日—--——-巴黎发生马莱政变   11月28日---——-法军渡过别列津纳河 12月5日—-———-—离开大军回国. 12月13日—-—-—-法军渡过涅曼河 12月18日——----抵达巴黎  1813年3月16日——--—--普鲁士对法国宣战. 5月2日———-—-——吕岑会战.  5月20日——--———包岑会战.   6月4日—-———-——与联军签订停战协定. 6月21日-——-—-—威灵顿在西班牙维多利亚击败法军。

   7月4日~8月10日—-布拉格会议.   8月12日———————奥地利向法国宣战.   8月17日—-—---—战端再起 8月26日———-———德累斯顿战役法军胜利   10月16日~19日-—莱比锡战役,拿破仑失利   11月2日—-—--——从莱比锡退到梅因兹 1814年1月11日———————那不勒斯国王缪拉与奥国单独媾和   1月25日——--———离开巴黎前往夏龙指挥军队   1月27日—--————在圣迪埃击败普将约克. 1月29日———————在布里埃纳打败布吕歇尔   2月10日———————在尚波贝尔全歼奥尔苏费耶夫的俄国师. 2月12日———————在蒙米赖击败萨肯军.   2月14日———————在沃尚击败布吕歇尔军.   2月18日—-—————在蒙特罗击败施瓦岑贝格军.   3月31日———————反法联军进入巴黎  4月2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退位 4月6日——-—————拿破仑宣布退位  4月11日-——————签订枫丹白露条约 4月20日——-————在枫丹白露告别近卫军  4月26日-———-——路易十八宣布即位。

   5月3日—-——————路易十八进入巴黎   5月4日———————-拿破仑抵达厄尔巴岛   5月29日——-—-——前妻约瑟芬去世 5月30日--—--——第一次巴黎和约   11月1日-——-———维也纳会议召开   1815年2月26日—-—-—--逃离厄尔巴岛. 3月1日—————-——在儒昂港登陆  3月20日———-—-—进入巴黎,开始百日统治   4月4日———--——-威灵顿从维也纳到布鲁塞尔   4月23日———————颁布帝国宪法补充条款. 6月12日——--—-—离开巴黎前往比利时前线.  6月16日—-———-—林尼战役   6月18日———————滑铁卢战役   6月21日———————返回巴黎   6月22日—-—--——结束“百日”政权,第二次退位  7月7日———-————反法联军进入巴黎   7月8日——-----—路易十八第二次即位  10月16日-—-———拿破仑到达圣赫勒拿岛   11月20日——————第二次巴黎和约,成立四国同盟 1821年5月5日————————在圣赫勒拿岛因砒霜中毒而死. 1840年12月15日——————遗体运回巴黎并按其遗嘱葬于塞纳河畔。

一 拿破仑为什么要远征埃及? 1. 远征埃及是英法争夺欧洲霸主地位的必然趋势 首先,工业革命导致西方诸国为争夺殖民地而战,英法之战则为这一时期欧洲战争的主线在英国的诸多殖民地之中,印度是“最明亮的一颗宝石“,在1757到1780年间,仅孟加拉为英国创造的财富总额就达3800万英镑对于这样一块儿“肥肉”,大革命以后的法国自然也是垂涎三尺而印度距英国十分遥远,由英国通往印度必须经过埃及,埃及又是亚欧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因此法国只有控制了埃及,才能进而有希望控制印度给英国以沉重打击,所以,埃及注定是英法之争的一处战场,法国必然要远征埃及 其次,第一次反法同盟瓦解之后,法国把战争推向境外,为了保存大革命的成果,法国急于在周围扶持一批附属国,建立一个藩篱地带而地中海则是这一藩篱地带的重要部分,埃及位于地中海之南,控制埃及对于法国控制地中海和占有意大利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由以上两点可知,法国只要控制埃及,就进可攻退可守,取得对英作战的战略主动权所以说,法军远征埃及是英法争夺欧洲霸主地位的必然趋势 2.远征埃及是拿破仑强烈的愿望 第一,拿破仑很早的时候就摘抄过雷纳尔的一段话:“鉴于埃及地跨两洋,位于东方与西方之间,亚历山大大帝曾设想,把世界帝国的首都建在埃及,使埃及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这位最最开明的征服者意识到,如果有什么可行的办法,把所征服的国家联合为一个大国的话,那就是利用埃及来作为非、亚、欧的连接点"拿破仑想效仿亚历山大,建立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世界帝国,而埃及则是他理想的帝国首都 第二,拿破仑深知只有不断的创造军事奇迹,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才能永保他在法国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才能不断地增添他的神秘光环,才能为他攫取更大的权力,所以他必须打败法国的头号强敌—--英国但是当时的法国海军实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在英国的阻击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入侵英国,所以切断英印航线打击英国的海上霸权就成了更易接受的方案,因此,拿破仑打败英国的现实方案就是远征埃及 第三,拿破仑远征意大利之后功高盖主,督政府对拿破仑颇有猜忌之心,收回了他的军权.如前所述,拿破仑有自己的雄图壮志,也绝非久为人下之人,并且他也怕督政府加害于他,而远征埃及正是他最好的避祸之法,这与我国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如出一辙 由以上三点可知,拿破仑渴望远征埃及 综上所述,拿破仑远征埃及是符合法国和他自己的利益的这些也就是他远征埃及的主要原因. 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虽然拿破仑指挥法军在陆地上取得全盘胜利.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中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

1799年回国时,400艘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5 / 5。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