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某年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4.50KB
约85页
文档ID:156349597
2022某年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1页
1/85

XX年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 文秘网是专业的范文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4000121855或者写作:400-012-1855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篇一】 2018年以来,我县民政工作按照年初既定工作目标,以“民政为民爱民”为宗旨,以保障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为主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我县各项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我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总结如下 一、2018年上半年民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结合社保兜底脱贫工作,全面实施民政民生工程 1、城乡低保工作积极规范推进2018年5月,农村低保标准由2016年的3000元/年提高到3800元/年,城市低保标准由2016年的480元/月提高到528元/月2018年6月农村低保共保障19215户34428人,1-6月累计保障210049人次,发放资金723.0144万元城市低保6月共保障3022户3687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736.6208万元。

在此项工作中:一是严格四项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强化信访案件查处力度坚持推行“包村干部负责制”,落实“低保工作人员和村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实行“民政所长低保直接责任人制度”,建立了村民代表联系点制度,着力打造“阳光低保”二是加强动态管理,实施分类施保三是稳步推进扶贫开发与低保线两线合一工作四是组织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做到核查准确,保障有据,清退有力 2、城乡医疗救助成效显著2018年1-6月累计救助24019人次,支出577.9473万元工作中,合理设定救助标准和封顶线,既保证救助对象享受最优惠的救助政策,又使资金合理均衡使用;同时把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作为城乡医疗救助的重点,兼顾城乡低收入群体 3、农村五保供养和运行维护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健全五保供养机制,规范五保供养管理制度,制定下发了《xx县2018年农村五保供养及运行维护实施办法》二是及时发放五保供养款,确保五保供养对象基本生活2018年上半年共发放6358人1182.88万元,另外按文件要求补发115.42万元三是草拟贫困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集中住房建设工作方案,解决我县贫困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住房问题。

通过摸底走访排查,全县73个贫困村共有336户五保户愿意入住集中居住点目前集中住房建设方案已定并初步作出资金预算,现该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养老院自查活动,完成信息系统填报工作五是核定失能失智五保对象人数,发放护理补贴共下拨护理补贴63.386万元,惠及全县失能失智五保对象985人六是扎实开展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提高敬老院服务质量2018年共产生一星级院20所,二星级院5所,三星级院1所 4、孤儿救助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继续完善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我局联合县财政局印发了《xx县2018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享受人员的范围和申报程序截至2018年6月,全县共救助孤儿972人,发放基本生活费376.04万元,做到了孤儿救助的全覆盖,为全县孤儿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孤儿救助对象准确,资金发放及时,孤儿回访全覆盖,孤儿档案齐全整洁,民宣民调反映良好 5、深入开展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及站外托养整改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各项常规救助工作2018年上半年我县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53人次,其中站外救助111人次;临时安置人员41名。

我局救助机构不定期对临时安置点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涉及安全、医疗、饮食、住宿等方面,目前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上半年累计支出流浪乞讨专项资金61.35万元二是实现主动救助常态化建立健全主动救助制度,实现街面巡查常态化,主动救助比率提升明显,达30%以上;三是按照省厅文件要求,紧急行动,完成站外托养业务自查自纠、彻底整改工作,并探索站内照料模式目前,救助站41名长期滞留人员中,站内照料20人,站外托养20人站外托养20人中,18名精神病人安置到定点精神病院,1名未成年人安置在xx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2人安排到定点综合医院接受医疗救助 6、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一是出台政策,及时完成建设任务与财政局联合出台《xx县2018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保证社会养老机构建设顺利进行目前,我县今年的社会养老机构100张床位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8月份可正式运营二是认真做好高龄津贴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审核发放工作2018年度发放高龄津贴625.87万元,80岁以上低保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26.91万元,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费14.58万元60-79岁城乡低保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正在审核之中,7月上旬即可发放。

三是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今年我们大力推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服务,目前功能完善的六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正常运转,西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效果尤佳四是加大农村幸福院建设力度今年计划在全县32个无农村幸福院的扶贫村进行建设目前已完成统计、申报、招标设计等前期工作,预计10月底前完成建设 7、按时完成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按照市文件精神,我局迅速启动重度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发放工作一是出台《xx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明确享受人员的范围和申报程序二是严格把关,精确登记三是加强督查,快速推进截至2018年6月底,为12853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补资金432.246万元、9764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24.124万元,已全部打卡发放到位 8、积极推进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一是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额代缴2018年新农合参合费用二是提高医疗救助水平,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按年度住院合规医药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的10%给予救助三是设定贫困人口医疗费用“351”兜底保障线,即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0.3万元、0.5万、1万元,剩余部分合规医药费用实行90%政府兜底保障。

2016年至今,省级以上拨付我县健康脱贫资金602万,市财政配套234万,县财政配套1200万,合计2036万元2016年至今累计救助23335人次,支出资金301.3764万元 9、贯彻落实退役士兵培训政策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多方联合,积极探索,认真贯彻落实退役士兵培训相关政策,上半年,全县共有246人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宣传、组织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培训,使政策知晓率达100%,并使有学习意愿的100%参加培训 (二)坚持讲大局惠民生,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 1、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一是全力推进“四有”标准示范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2018年以来我们重点建设“四有”标准示范社区1个(灵城镇南姚社区);继续抓好2个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及58个农村社区试点工作二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2018年初灵城镇、经开区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人员,优选配强了社区工作人员同时,还建立完善民主评议、考核奖惩、培训选拔等机制,激发和保护农村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城乡社区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村单位和村民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框架三是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的联动服务新模式,形成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专业人才互联、互动、互补的格局四是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广泛开展四大民主建设,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协商实践广泛开展、协商内容不断丰富、协商形式趋向多样、协商主体日益扩大、协商制度机制逐步健全 2、积极筹备双拥模XX县区创建工作 一是为做好争创新一轮全省双拥模XX县区工作,双拥办积极筹备材料,出台实施方案,细化迎查任务;县委、县政府于6月26日高规格召开双拥迎查推进会,党政军领导布置并强调了双拥创建任务二是协调有关方面及时调整我县双拥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三是做好双拥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祭扫等活动四是落实双拥政策以走访慰问、党政军座谈会、送喜报、颁发荣誉证书等形式深化军民鱼水情谊 3、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 我们稳步推进优抚工作一是做好优抚资金发放工作,2018年上半年,全县共打卡发放优抚对象8848人1846.4036万元优抚资金;二是认真做好伤残军人、涉核人员、带病回乡人员的材料申报审批工作,新鉴定并纳入伤残军人23名,及时发放伤残证及医疗证,同时做好他们的资金补助发放工作;三是全面落实优抚医疗保障政策、国家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政策,2018上半年,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总人数786人次,医疗费用总支出45.96万元。

四是全面落实安置和退伍军人权益保障工作配合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领导小组人员,成立了办公室;参与调研落实退役安置士兵的政策落实情况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分类逐步解决退役士兵的安置问题,切实解决涉军群体的信访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五是做好清明节烈士祭扫活动 4、注重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敬老院及社会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及整改工作,提高集中供养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及自防自救能力,确保院内老人生命及财产安全,我局及时制定并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灵民字[2018]101号),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及时下发通知,积极动员部署;二是加大防范力度,完善各项制度;三是配备设施器材,消除火灾隐患经过整改,全县10家需整改的社会办养老机构中,3家整改完毕(1家已获许可,2家正接受验收检查),6家正在整改,1家放弃整改全县30所农村敬老院安装烟雾报警器和改建喷淋感应系统,共需烟雾报警器5000个,计50万元;喷淋感应系统30个(包括泵房、管道、水泵、蓄水池、独立水房等设施设备),每个院约需资金26万元,计780万元现在资金配套到位,正联系施工单位进行图纸设计,按照程序办理前期施工项目。

5、殡葬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出台文件,明确要求为促进我县殡葬事业发展,提高殡葬管理和服务水平,树立殡葬新风尚,我县出台了《xx县殡葬改革倡议书》、《xx县殡葬改革工作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关于印发殡葬改革与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的通告》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主体和考核内容,并在殡葬设施管理、丧事活动管理、殡葬用品管理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二是部署清明祭扫工作,做到了平安祭扫,文明祭扫三是继续做好殡改惠民政策,对低保、五保、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等殡仪费用进行全部减免2018年1-6月份共火化遗体2653具,火化率达76%,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没有接到一例丧属投诉,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满意度逐步提高 6、切实加强民政基层基础工作我县19个乡镇全部设立民政所(办),每所编制2-4人,办公设施用房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每个民政所的建筑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服务大厅在80平方米以上,有的达到100平方米,实现了为民、便民“一厅式”服务现有工作人员50人,其中公务员15人、全额拨款事业人员15人、基层特岗10人,县招公益岗5人,临聘人员5人,平均每所2.6人,基本保证基层民政业务规范开展。

自2012年以来县民政局陆续为民政所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空调、档案柜、网络、等办公设施每年县财政预审批准民政所办公经费预算80万元,较好地保障了民政所日常办公顺利开展民政所所长副科级配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三)坚持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民政其他业务水平 1、积极做好县新殡仪馆、鹿虎山经营性公墓及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工作一是xx县殡仪馆项目前期工作基本结束,已完成土地征收,正在建设围墙,主体工程完成公开招标,已与安徽华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施工合同安徽华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已进场施工目前,火化区已进展到基础梁钢筋绑扎阶段,殡仪区、骨灰存放区、办公区已开挖基础二是鹿虎山经营性公墓项目,位于灵城镇山桥村与虞姬乡凌巷村之间的鹿虎山南山,采用土地竞拍产生投资主体的方式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用地报批,即将挂牌拍卖土地,明确投资主体后,将进入建设阶段三是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发改部门已明确即将启动,要求在上级资金下达前,完成所有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图纸审查,正在进行工程造价 2、救灾救济工作稳步进行一是落实发放冬春救助款,切实保障冬春期间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18年元月,下拨冬春救灾款540万元。

在发放救灾款物时,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做到无贪污、无挪用、无私分、无优亲厚友等违法违纪现象,使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认真做好灾后农房重建工作,确保因灾倒房群众顺利入住新居2月份我县灾民建房补助款40万元已全部打卡到户,该项工作已全面完成三是强化救灾物资储备工作,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严格按照采购程序,委托县招标采购中心,共采购救灾棉衣1700件20.4万元、棉帽1700件2.55万元和大米58000公斤27.028万元所有物资于2018年2月发放完毕四是完善防灾减灾规划并修订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不断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确保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人员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和救助到位五是启动汛期救灾值班制度,严肃汛期值班纪律汛期值班期间实行领导带班责任制,带班领导与值班人员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紧急状况下快速到岗到位 3、社会组织管理规范开展一是全面启用“三证合一”新证书2016年1月1日起,县民间组织管理局正式受理全县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换证申请二是顺利完成2016年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全县参检社会组织共160个,合格率98%三是开展依法登记,推进社会组织社会化。

在认真把好登记初审关,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简化登记程序,实行直接登记;加强事后监督制,加快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步伐 4、认真做好区划地名管理工作一是做好二普成果转化工作,准备地图印制、地名词典和地名录编纂等工作二是完成我县第一批千年古村镇申报工作,3镇2村初审通过,并公示完毕三是做好宿蚌线边界联检工作,做好与五河、固镇、XX县区、埇桥区边界联检各项工作,同时做好周边毗邻地区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四是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村委会调整资料上报审批工作 5、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规范运行一是依法规范开展婚姻登记服务截止到2018年6月26日,我县共办理结婚登记8706对,离婚登记1589对,补发结婚证867对,登记合格率均为100%同时,严格操作程序,确保婚姻登记系统的安全畅通,提高了登记工作效率,杜绝了当事人重婚和瞒婚现象的发生二是福彩工作再创佳绩xx县福彩工作紧紧围绕“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管理制度化,销售专营化,服务标准化,市场竞争化,绩效奖惩化”,使得全县福彩健康平稳发展2018年上半年,全县共销售福利彩票4280万元,其中传统电脑票2401万元,即开票97万元,中福大厅销售1773万元。

销售总量占全市销量比重21.01%全面完成市局制订的半年目标任务 6、老龄工作扎实推进2018年以来,我们大力营造爱老、敬老、助老氛围,发扬孝道文化,各项涉老政策措施得到具体落实一是认真做好新修订的“一法一办法”的宣传工作,印发宣传资料2000本二是做好老年优待证办理工作,1-5月共办理老年优待证896个,其中70岁以上老人548个,60岁以上老人348个三是高龄津贴制度全面落实在5月份完成了2018年度高龄津贴发放工作为25899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640.45万元四是认真开展好 “银龄安康行动”已出资55万元为全县3705位分散五保户、8095位优抚对象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目前正在为全县10307位除五保、低保对象之外的60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五是做好老龄信息录入系统的完善与信息录入工作六是认真做好第三届“敬老文明号”创建启动工作七是做好省级老年活动组织参赛工作 二、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工作谋划 (一)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程 1、力促实现“应保尽保”认真执行《XX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力求完成提标扩面任务,完善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全面开展城乡低保排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2、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一是对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整户识别,凡符合低保条件的原则上统一纳入低保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外的困难群众,确实因病、因学、因残等原因,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同时纳入低保范围,严格落实“两该两不该”政策三是凡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外的低保户,实行动态管理严禁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外的低保户“一刀切”,取消低保的行为四是低保扩面及社保兜底脱贫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实施,确保我县农村低保覆盖面不低于4% 3、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继续加大困境儿童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力度,落实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工作,加大对残疾人关爱保护力度,实施好残疾人生活好护理补贴制度 4、全面推进“救急难”工作加快建立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社会救助“救急难”工作逐步推开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依托乡镇(开发区)设立统一的救助申请受理窗口,拓展窗口服务功能,在社会救助服务窗口,落实“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 5、加强医疗救助与其它社会保障制度衔接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卫计、人社等部门协作配合,加大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和社保兜底保障力度。

进一步细化重特大疾病人关爱保护力度,实施好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制度 (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强化民政民生工程工作 1、加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一是巩固农村低保长期末端公示制度,优化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程序,着力打造“阳光低保”二是继续建立和完善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大低保政策宣传力度 2、规范程序,强化城乡医疗救助一是优化和完善即时结算申报审核程序,加强对医疗救助“一站式”定点医院的监督和管理,巩固和提升一站式服务成果二是继续抓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规范开展,简化救助程序,提升救助质量三是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 3、求实创新,灵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及运行维护政策一是7月起五保供养款及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生活补助款实行按月发放二是11月组织开展全县农村五保供养档案年度审核工作,确保全县五保档案标准化、管理制度化三是大力鼓励“公办民营”,分批分阶段推进敬老院转型升级,努力推进县级公办养老机构“管办分离” 4、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孤儿救助资金效益 做好孤儿救助的回访工作,使孤儿救助资金真正落实到孤儿手中。

此外,实行动态管理,将超龄孤儿及时清退,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5、加强流浪乞讨救助,积极推进社会购买服务试点工作以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站内照料服务为契机,加大相关民政业务社会组织承办力度,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向纵深发展和全面铺开,以提升民政效能 6、提升质量,全面谋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联系消防部门为养老院办理消防许可证;二是为养老院配备适应服务需要的服务人员;三是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全面提升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 7、继续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发放工作我们将重点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清查工作,将配合县残联一起,逐乡镇进行核查,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做到按月按时发放,享受人员名单公示上墙,档案齐备、整洁 8、强化部门协调,继续推进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加强与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的合作,完善申报审核审批手续,重点做好医疗救助和“351”兜底保障费用申报审核审批工作;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与按病种付费制度;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及费用管理 9、继续做好退役士兵培训工作全面落实退役士兵权益保障相关政策,协助退役士兵适应新工作和新生活,使他们顺利度过军地转化的过渡期,并能充分利用和发掘自身和外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科学谋划,认真落实,推进其他民政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1、继续深入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创新一是全力推进“四有”标准示范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南姚“四有”标准示范社区建设、渔沟镇和杨疃镇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及58个农村试点社区建设等工作二是继续建立完善民主评议、考核奖惩、培训选拔等社区用人机制,激发积极性三是完善协商议事规程、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2、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一是提前安排做好全县冬春期间灾民救灾款项拨付XX县区领导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工作;二是积极协调气象等部门,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确保灾情出现后,各项救灾应急工作措施得力、及时到位;三是做好应急救灾款和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3、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提升双拥工作水平一是认真做好八一优待工作、开展好930烈士公祭日活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信息录入任务、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工作及节日期间走访慰问等工作落实国家安置政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做好2016年退役士兵补助金的发放、2016年政策范围内人员的安置、2018年退役士兵的职业培训工作及历年退役安置士兵权益保障等工作三是继续推进双拥模XX县区创建工作。

4、实现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常态化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清醒认识当前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突发性;坚决杜绝麻痹和侥幸思想,安全治理工作常抓不懈,继续加大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力度,坚决遏制事故发生,确保民政服务对象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 5、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一是贯彻落实殡改工作系列文件的精神,推行先进的殡葬理念,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满足群众的殡葬服务需求二是继续加大对遗体偷埋情况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加强督导查违力度,规范丧葬行为,将殡葬改革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做好舆论引导开展殡葬法规政策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生态安葬,形成有利于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确保火化率达100%五是加快新殡仪馆和鹿虎山公墓项目建设工作 (三)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能力 1、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一是深化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制度改革,争取在2019年9月底前完成社会组织换证工作二是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深入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抓好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三是依法规范社会组织内部管理 2、继续加强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及信息化建设。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逐步实现全国联网登记,杜绝重婚瞒婚现象等继续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婚姻服务,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入手,促进窗口单位行风建设,提升民政工作者形象 3、明确目标,争取福彩工作新突破下半年,福彩工作方针和目标是安全运营,健康发展,福彩销售额确保8000万,力争9000万,冲刺一个亿,实现福彩的决定性突破 (四)切实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民政为民能力 一是继续深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着力打造高效、廉洁、务实的民政干部队伍二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民政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民政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廉洁自律,严格依法办事同时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圆满完成2018年下半年的各项民政工作任务 【篇二】 2018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做好民生民政工作,我局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解放思想,突出重点,求真务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救济工作扎实有效 1、认真抓好低保政策的落实一是做好低保申请审核审批工作低保工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工作之一,实行动态管理2018年,我局对各乡镇(街道)、各国营农场陆续上报的大批低保申请资料认真核查审核,把符合低保救助的群众都纳入了低保救助,最终重新核定全县低保对象12146户38348人(其中农村村民10342户34520人,城镇居民1804户3828人)目前低保资料归档工作已全部入库二是完成低保提标工作,确保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低保提标工作是2018年县政府工作报告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从2018年1月1日起,我县将城镇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到580元、补差水平提高到457元;农村村民低保标准提高到400元、补差水平提高到206元有效地保障了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三是努力实现低保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对接为了实现精准扶贫对象的底脱贫,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把全县精准扶贫对象符合低保救助的25489人全面纳入了低保救助,至目前止,全县低保对象37380人,每月共发放低保金864.3366万元 2、认真抓好大病救助与临时救助工作2018年,我们积极开展了社会临时救助工作,落实临时救助资金650万元,解决了2500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投入了650万,解决了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及低保对象的医疗参保问题,同时加快了“一站式”结算服务工作的步伐,在全县范围内不断扩大覆盖面,全县全年“一站式”医疗救助资金达282.942万元,解决了2889人的看病问题解决了2223名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2224.9993万元 3、落实特困人员政策,把特困供养水平推上新台阶一是开展敬老院改扩建工作根据省、市民政部门的指示,我县将南山镇敬老院改建成了一个跨区性的敬老院,宗旨是集中全县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在一起供养,由专业护理人员护理和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启动,计划在2019年年初竣工二是全力推进特困供养人员的提标工作全县五保共有3369人,从2018年1月1日起,我县城镇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28元(首次实行),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74元 4、积极开展问寒送暖活动2018年春节期间,县组织了25个慰问团120多人,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分别走访了全县各乡镇敬老院,部分村级院、县福利院和海丰麻风院以及走访散居五保户、特困户共300多人发放慰问金(含慰问品)30万多265910元同时对全县农村特困人员、县福利院孤儿、麻风病人按每人50元的标准发放春节慰问金180050元,让他们过上欢乐祥和的春节。

5、落实“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工作政策,积极开展 扶贫济困捐赠活动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积极开展“XX省扶贫济困日”活动,召开了xx县“广东扶贫济困日”捐赠活动启动仪式大会会上当场捐款23200元,各单位纷纷上台举牌认捐,共认捐440万元,确保了我县下一步扶贫济困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有效 1、今年以来,我县广泛深入地开展军民共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拥军优属:支持部队建设资金200万元,后勤社会保障工作减免有关税费20万元,送科技图书500册,保障演习物资供应50吨,慰问部队经费50万元,优先安排军人子女入学30人拥政爱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出动官兵1000人次,出动车辆机械60台次,支持,扶贫帮困资金3万,军民共建点6个,被评为县级以上先进单位1个此外,我县把支持国防建设的宣传教育和烈士褒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教育活动经常开展同时,我们积极开展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 2、优抚安置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依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

全县享受国家抚恤定补的优抚对象共有4170人我们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依时足额发放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全县2018年社会化发放抚恤、补助金2466万元 3、调整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去年10月1日起,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再一次得到了提高,伤残军人抚恤金按类别、级别等不同档次相应提高,烈属每人每月抚恤金提高到1934元,因公牺牲军人家属每人每月抚恤金提高到1675元,病故军人家属每人每月抚恤金提高到1587元,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每人每月提高100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每人每月提高40元,参战人员生活补助每人每月提高40元,在县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提高补助标准的追加资金934448元,已在今年3月一次性发放完毕 4、涉军群体的稳定工作扎实有效为做好涉军群体的稳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特别防护期复退军人信访维稳工作,我们对每一个存在问题都认真地查清根源,有针对性地采取办法解决问题,尽力确保涉军群体的稳定 (三)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1、基本完成我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补查)工作一是先后三次组织县级业务骨干到XX市参加地名普查工作学习培训,学习研究地名补查工作的相关事宜;二是调整我县第二次全地名普查(补查)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做好地名普查工作的经费预算。

地名普查验收工作己基本验收通过 2、村(居)民主换届选举工作安时完成 按照XX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我县集中精力,周密部署,按时完成了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来,经动员宣传、调查摸底,编写实施方案,组织业务培训,完成选民登记,为今年选举做好充分扎实的基础工作这次换届选举结果产生了村委会成员913人,主任171人,副主任200个,其他委员542人,主任兼支书151人,“一肩挑”比例88.3%,村委组织兼任党组织516人,交叉任职率93%,女性174人,确保每村至少一名女性产生了社区居委员会成员114人,主任25人,副主任27人,其他成员62,连任80人,其中主任连任15人,副主任连任21个,其他成员连任44人居委兼党组织71人,交叉任职率100%,主任兼支书的25人,“一肩挑”比例100%女性35个,确保每个社区1个女性以上 (四)殡葬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今年,我县殡葬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火化率稳步提高,殡葬设施不断完善,殡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殡葬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今年我县共火化遗体3684具,全县完成火化率96.2%主要抓好几个方面工作:。

主要抓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殡改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殡改工作氛围二是完善殡仪馆火化机等配套设施建设2018年我局积极争取省级资金80万元,为殡仪馆2台火化机加装除尘和烟气净化系统,提高火化机节能,环保效益三是抓好生态墓园的管理和利用四是今年3月开展了骨灰树葬、海葬活动,有20位先人骨灰回归大自然,并给丧属奖励1000元/宗和颁发纪念证书,较好地推进“绿色殡葬”建设五是惠民殡葬政策取得新的突破在原来殡葬惠民的基础上,从2018年1月1日起,凡在我县死亡且遗体在我县殡仪馆火化的本县户籍居民和非本地户籍居民,一律免除七项殡葬基本服务费用,每宗最高免除限额为1240元2018年共减免对象3475人另外,城镇居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死亡后,其法定继承人凭火化证明可一次性获得火化费补助300元 (五)社会福利和老龄工作有新的发展 1、孤儿资料审核、审批及基本生活费发放工作孤儿是失去父母,或查找不到生父母,事实无人抚养的社会弱势群体,备受关爱目前我县孤儿最低生活养育标准为: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450元,分散散居孤儿每人每月880元全面实施通过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化按月发放今年共发放孤儿生活费9613人次,共8459440元。

2、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我局对已纳入保障范围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均实行一人一档,并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做到有据可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将全面实施通过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化按月发放,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今年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共304人,其中非低保对象235人,低保对象69人 3、扎实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我县2018年发放残疾人生活困难津贴24181人次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共42116人,发放资金共1745.285万元此两项补贴资金实行社会化 4、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摸底排查工作我局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我县总人口76万人,截止目前统计,经过排查我县农村留守儿童总924人其中落实无户籍留守儿童66人;落实无人监护儿童监护责任857人;落实辍学儿童返校1人 5、积极开展居家养老的排查摸底工作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我局积极开展全县适宜居家养老村庄的调查摸底工作,对排查出来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进行统筹规划2018年完成养老床位458张,超额完成市下达新增床位438张任务,使我县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1张。

6、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XX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xx县老年人的优待办法》,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目前全县共有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95848人,全部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养老金的发放以人月110元的标准计发,月发放金额为527.1万元2018年度为6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优待证580人全县城镇农村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20985人其中80-89岁的社会普通高龄老人16763人,以人月30元的标准计发,月发放津贴金额为50.28万元;80-89的特困五保、低保、优抚高龄老人1602人,以人月100元的标准计发,月发放津贴金额为16.02万元;90-99周岁的特困高龄老人2154人,以人月200元的标准计发,月发放金额为43.08万元;百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20人,以人月600元的标准计发,月发放津贴金额为7.08万元,2018年度发放高龄津贴为1256.5万元 (六)社会事务专项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1、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一是全面开展社会组织网上登记审批工作我们认真落实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依法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清理了中介服务工作和开展社会组织网上登记审批工作。

全县现有社会组织282个,其中社会团体8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94家2018年新登记注册社会组织23个,其中社团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7家;全年共注销社会组织6个,其中社团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家;全年共撤销社会组织19个,其中社团5个、民非单位14家二是开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了统一社会组织单位法人信息资源库全年共更新、修改、增补社会组织信息库数据1075条至2012年12月1日止,全县为存量社会组织换发社会信用代码证书233个,圆满完成了三证合一工作任务三是开展创新社会团体组织治理机制工作,培育发展社区社会服务型社会组织2018年下半年核名了北莉岛广场健身舞协会、徐城街道蒋莫宅村敬老协会、徐城街道社工和志愿者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和拓宽了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领域和社会服务内涵四是大力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县社会组织共建立党支部13个由于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绩突出,得到市民政局领导的肯定,市民政局于2018年4月份在我县聚雅酒店召开了全市社会组织党建现场会暨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工作会议年中,我局密切配合县两新组织党工委开展非公党组织的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五是配合发改部门开展行业协会和商会脱钩试点工作,积极开展清理整顿社会组织涉企收费问题,取得初步成效六是社工站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在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和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xx县徐城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配备社工6名,并于2018年7月在华建社区居委会挂牌成立 2、推进婚姻登记管理规范化建设我县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依法办证、规范管理为目标,积极推进婚姻登记管理规范化建设我们严格工作纪律,登记员熟悉业务,佩证上岗,服装整洁,热情周到,提高服务质量至目前止,依法办理婚姻登记6020对,离婚登记1181对,补领715对,涉外港澳台结婚登记13对,离婚2对,补领3对 3、健全救助管理工作制度我县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健全管理工作制度,认真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困难求助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2018年来总救助2071人,其中站内救助1336人次,街头救助735人次 (七)抓好党支部组织建设,增强支部的凝集力、战斗力党支部是核心,抓好党支部的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集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2018年,我局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

本届党支部以来,在县委XX县区直属机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领导全局的党员和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注重抓好自身建设,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和机关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两学一做”上来,以机关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为契机,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强力推进我县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组织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参加县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和参加局举办的党课报告会,改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树立起民政的良好形象 (八)积极做好民政宣传推介工作,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为提高我局依法行政工作新成果和行政队伍新面貌,我们积极做好民政工作的宣传和推介工作一是请新华社、湛江日报记者对我局涉及民生实事的热点问题和群众比较关心的惠民政策进行报道二是积极参加县举办的“行风热带”节目,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电视台直播,并现场接受群众的咨询三是积极开展和参与政治系统公众开放周活动首先我局拟定了公众比较关注、关心的,涉及民生、民心的热点工作活动内容,以工作成果展出、现场解讲、印发宣传手册、业务咨询、窗口服务单位开放、意见收集等活动形式进行宣传。

同时,我局还组织了局及下属的10个事业单位共60多人到县文化广场进行参观学习,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对公众开放周的知晓率,推动了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这次公众开放周活动,宣传了民政工作成效,提高了民政工作的知晓率 【篇三】 今年以来,在省厅、市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突出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重心,全面实施民政民生工程,取得较好成效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生工程及社保兜底工作进展情况 (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提高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实现农村低保与我市扶贫标准标准“两线合一”,达到年人均4310元12月份,我县有农村低保对象12238户26194人,农村低保覆盖面2.32%;全年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21909人次,拨付资金9190.543万元,人均补助水平285.5元 2、加强衔接,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保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贫困人口和低保信息数据互通,资源共享12月份,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9055户21198人 3、部门协同,统筹救助。

为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我县及时调整了xx县社会救助联席会议组成成员2018年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共召开4次,其中会商社会救助工作2次,解决急难问题2件 4、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开展农村低保重新甄别和动态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低保对象收入、户籍和身份证、车辆、住房等信息进行核查比对,精准认定低保对象把符合低保条件的低保对象全部提交扶贫部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把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按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动态管理,应保尽保2018年共新增低保对象1123户8693人(包括户内新增),退出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5730户10205人 (二)特困人员供养 1、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全部达标2018年我县五保集中(分散)供养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年人均5310元(4310元),截止第四季度,全县共有集中供养2004人、分散供养3852人,合计5856人,全年共拨付五保供养资金2778.46375万元 2、加大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力度1-12月份,我县实际保障社会散居孤儿469人、集中供养孤儿和弃婴51人,合计520人累计发放社会散居孤儿资金431.46万元、集中供养资金63.7万元,合计495.16万元。

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助制度2018年,我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享受人数为14843人,累计发放生活补贴资金980.21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享受人数为12593人,累计发放护理补贴资金756.97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累计已拨付1737.184万元,(超出部分为去年预算资金结余部分以及经县委领导批示累计追加的216.434万元); (三)城乡医疗救助 1、实施兜底保障按照《亳州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民社救字[2018]43号),把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继续开展重特大疾病门诊及住院救助1-12月份,共累计救助108397名困难群众,拨付资金3685.1323万元其中:“一站式”救助低保、五保、孤儿4637人,拨付资金399.5754万元网上办事大厅共救助城乡低收入家庭144人,拨付资金347.771份,民政救助(年度住院合规医药总费用的10%)24350人,拨付资金1474.279万元;政府兜底救3289人,拨付资金177.28303万元代交参合76339人,拨付参合资金1362.153万元。

2、注重系统对接2016年12月,根据《XX省贫困人口综合医保信息系统与大病保险及民政救助系统互联接口规范》要求,县民政局及时与农合局对接,通过各自系统的开发商,顺利地对接成功,民政的“一站式”系统能及时从综合医保系统中抓取贫困人口(低保、五保同时又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医信息,民政救助对象从综合医保医保系统中报销后仍有自付费用的,再通过民政“一站式”系统按低保户合规医疗费用的70%、五保户100%的比例进行救助 3、强化政策宣传一是制作xx县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351”和慢性病门诊补偿“180”、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再救助知识问答宣传音频,下发到各乡镇进行循环播放宣传二是统一印制xx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351”及“180”政策宣传手册和致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封信各5万份,分别发放到困难家庭家中三是发挥传统的主流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平台、农村乡镇广播、宣传栏等手段实施宣传 (四)临时救助 出台补充规定,助力脱贫攻坚日前,xx县出台《xx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补充规定》(简称“1567”),预防群众因患重特大疾病返贫、致贫现象发生,助力脱贫攻坚。

1567”把全县参合、参保居民纳入再救助范围,资金列入临时救助资金管理,县财政按每年1000万元预算增加临时救助资金,年度资金不足时由县财政补齐1-12月份,县民政局共救助1541名因灾、因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群众,打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20.8867万元高龄津贴发放23049人,打卡发放资金332.2万元 (五)关爱工程 为贯彻落实《中共亳州市委办公室、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家庭“关爱工程”的通知》(亳办{2018}57号)精神,我县从2018年8月起,对全县范围内所有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农村低保、五保和城市低保家庭实施“关爱工程”各乡镇(上报)关爱对象8308户10557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3449户5077人,农村五保对象4010户4033人,城市低保对象849户1447人各乡镇已基本完成对《关爱薄》的填写,关爱对象数据已发至县直有关部门兑现扶贫开发政策 二、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016年我县60周岁以上老人21.57万人;65岁以上12.1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7.68%,为更好地解决养老难问题,县委、县政府着手从机构养老、社区日间服务、居家养老工作三方面着手,着力打造适合人口多、地域大、分布广的全方位养老格局。

2018年,我县投资3000万元(建设运营补贴2000万元、生活补贴1000万元)全市率先在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利用现有闲置资源,在全县16个乡镇建设100所具备生活照料、医疗卫生保健、文化精神娱乐等为主的服务功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采取“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的模式,为老人提供每天中、晚两餐,以及娱乐、学习、健身精神慰藉等服务老人每天是8元的伙食标准,对于90周岁以上老人,县财政给予全额补贴、80-90周岁的老人县财政每人每天补贴伙食费4元养老中心建成后,民政局统一制定出台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规范管理标准体系》加强内部管理同时,建立了义工卡制度,明确义工队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确定了服务范围及服务对象,并制定了义工队伍的保障与奖励措施,鼓励乡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目前已完成88所农村居家养老中心建设,服务惠及约8.5万人 (二)加强农村敬老院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我县共27家公办敬老院,其中公建民营敬老院6家,总床位数4488张,敬老院安全管理,我们努力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一是加强敬老院制定建设,敬老院制定由以前的32项制度增加到现在的49项,统一制定了敬老院的日常记录、巡查、登记表格。

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定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民政局成立安全生产督查小组,下发了新的敬老院安全管理办法,施行奖惩制度,每两月对所有敬老院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同时对全县养老机构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检查时进行拍照、录像后期制作图像资料,通报全县乡镇及各养老机构每次督查后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后期对提出的整改进度进行回访三是完善养老机构医护功能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全县所有养老机构与卫生医疗单位都签订了合作协议,15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或卫生室的达到100%四是积极开展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今年我们为敬老院配备了助行器82把、轮椅160。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