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罗伊模式护理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0.87KB
约32页
文档ID:158013434
罗伊模式护理_第1页
1/32

中华护理学会2015年危重症培训班护理个案报告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于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P31. 前言2. 病例介绍 P3-53. 发病机制及治疗 P5-154. 解释罗伊适应模式 P15-175. 本个案选择罗伊适应模式的原因 P17-186. 罗伊模式的应用 P18-307. 讨论 P30-318. 总结 P319. 参考文献 P321. 前言现代医学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就是危急重症医学的发展,ICU是危重症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收治那 些生命因疾病或伤害而受到威胁的、病情危重的、需要持续监 测生命体征变化的患者ICU的护士需要应用护理程序、“以 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为这些危重症患者提供最严密的高水平 的监测和连续性的个性化的治疗和更全面的护理任何护理实践都需要护理模式和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对 于不同的病人,我们应注意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灵活应用尤其在ICU中选择适合的护理模式能更好的指导护士运用护理 程序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罗伊的适应模式就是被广泛应 用的护理理论之一它强调围绕人的适应性行为实施护理活 动,从而促进人的适应性反应,达到帮助恢复健康的目的 [9]在以下的个案研究中,我将采用罗伊的适应模式介绍患者 的主要诊疗过程及疾病的相关知识、罗伊适应模式的概念、评 估病人的刺激及行为、应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 理目标、选择和实施护理措施、评价实施护理措施的效果,最 后对选择罗伊适应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

[1]2. 病例摘要春芬,女,63岁,汉,安新县人,工作单位:无,已婚于 2015-4-3 18:46入院,当日采集病史,患者丈夫述病史,可靠主诉:突发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 1天现病史:患者于2015年04月03日21时左右排便后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容物,家属急送至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裂、环池为主,CTA示:后交通动脉瘤,今为行手术治疗来我院,急诊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发病后患者意识障碍持续加重 患者目前精神状态差,体力下降,禁食水,睡眠正常,体重无 明显变化,大便正常,留置导尿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未规律治疗,20余年前曾行子 宫肌瘤切除术,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脏 病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病史,否认外伤 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个人史:生于安新县,久居于本地,无疫区、疫情、疫水 居住史,无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无化学性物 质、放射物、毒物接触史,无毒品接触史,吸烟 30年,约每日20支,现未戒烟,偶尔饮酒已婚,育有两子一女,配偶 及子女体健家族史:家族中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7笆,脉搏:85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 130/55mmHg,身高:163cm,体重:50kg,BMI : 18.8发育正 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然,自主体位,神志朦胧, 查体不合作头颅CT (2015年4月3日,市医院):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侧裂,环池为主脑血管CTA (2015年4月3日,解放军总医院):左侧后 交通动脉瘤,余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1.蛛网膜下腔出血2.左侧后交通动脉瘤3高血 压病患者于2015-4-5 10:00-19:00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仰卧 位左侧翼点入路行颈动脉多发动脉瘤夹闭术术后神志浅昏迷 不能拔除经口气管插管,目前留置有脑室引流管,经口气管插 管,胃管,尿管,外周静脉导管2015-4-9痰培养出铜绿假单 胞菌3. 发病机制及治疗相关定义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 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 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 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 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2.0/10万人年,亦有报道为每年6-20/10 万人。

还可见因脑实质,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 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 血发病原因凡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均能引起本病常见的病因有:1、 颅动脉瘤占50-85%,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处,以该环的前半部较多见;2、 脑血管畸形主要是动静脉畸形,多见于青少年,占 2% 左右,动静脉畸形多位于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3、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约占1%;4、 其他 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 组织病、血液病、颅肿瘤、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 等5、 部分患者出血原因不明,如:原发性中脑周围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导致颅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大量饮酒、既往有动脉瘤破裂病史、 动脉瘤体积较大、多发性动脉瘤等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 的动脉瘤体积更大,且更常出现多发性动脉瘤发病机制动脉瘤是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可因薄弱或结构破坏)而向外 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动脉瘤的形成可能是由动脉壁 先天性肌层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弹力层变性或两者联合作用导致所以动脉瘤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有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约 4%患有动脉瘤。

但颅动脉瘤不完全是先天异常造成的,相当一部分是后天生活中发 展而来的,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的弹性逐渐减弱,在血流冲 击等因素下向外突出形成动脉瘤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更常见,动脉瘤破裂所致者好发 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血管畸形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情况突然起病,以数秒钟或数分钟速度发生的头痛是最常见的起 病方式患者常能清楚地描述起病的时间和情景发病前多有 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 等;少数可在安静情况下发病约 1/3患者动脉瘤破裂前数日或数周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表现SAH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局灶体征剧烈活动中或活动后出现爆裂性局限性或全头部剧痛,难以忍受,呈持续性或持续进行性加 重,有时上颈段也可出现疼痛其始发部位常与动脉瘤破裂部 位有关常见伴随症状有呕吐、短暂意识障碍、项背部或辖制疼痛、畏光等绝大多数病例发病后数小时出现脑膜刺激征, 以颈强直最明显,Kernig征、Brudzinski征可阳性眼底检 查可见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约 25%的患者可出现精神症 状,如欣快、谵妄、幻觉等还可有癫痫发作、局灶神经功能 缺损体征如动眼神经麻痹、失语、单瘫或轻偏瘫、感觉障碍等。

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头痛、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常不 典型,而精神症状较明显原发性中脑出血的患者症状较轻, CT表现为中脑或脑桥周围脑池积血, 血管造影未发现动脉瘤或其他异常,一般不发生再出血或迟发型血管痉挛等情况,临床 预后良好常见并发症(1)再出血:是SAH的急性严重并发症,病死率约为 50% 左右出血后24小时再出血危险性最大,发病 1个月再出血 的分先都较高2周再出血发生率为20%~30%,1个月为30% 再出血原因多为动脉瘤破裂入院时昏迷、高龄、女性、收缩 压超过170mmHg的患者再出血的风险较大临床表现为:在病 情稳定或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 障碍加深、抽搐、原有症状及体征加重或重新出现等确诊主 要依据上述表现、CT显示原有出血的增加或腰椎穿刺脑脊液含 血量增加等2)脑血管痉挛:是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大约 20-30%的SAH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引起迟发性缺血性损伤,可继发 脑梗死早发性脑血管痉挛出现于出血后,历时数分钟或数小时缓解;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始发于出血后 3~5天,5~14天为高峰,2~4周逐渐减少临床表现为意识改变、局灶神经功能损 害(如偏瘫、失语等),动脉瘤附近脑组织损害的症状通常最 严重。

3) 脑积水:约15-20%的SAH患者会发生急性梗阻性脑积 水急性脑积水于发病后 1周发生,由于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和 蛛网膜下腔形成血凝块阻碍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属畸形阻塞 性脑积水;轻者表现为嗜睡、精神运动迟缓和记忆损害,肿着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大部分可随 出血被吸收而好转迟发性脑积水发生于 SAH后2~3周,为交 通性脑积水表现为进行性精神智力障碍、步态异常及尿便障 碍脑脊液压力正常,故也称正常颅压脑积水,头 CT或MRI显示脑室扩大4) 其他:5%~10%患者可发生抽搐,其中2/3发生于1个 月,其余发生于1年5%~30%患者可发生低钠血症和血容量减 少的脑耗盐综合征,或者发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所致的稀释 性低钠血症和水潴留,上述两种低钠血症需要在临床上进行鉴别;还可出现脑心综合征和急性肺功能障碍,与儿茶酚胺水平 波动和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1、 头颅CT: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CT显示蛛网膜下腔高 密度影可以确诊SAH根据CT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或提示颅动脉 瘤的位置:如位于颈动脉段常是鞍上池不对称积血;大脑中动脉段多见外侧裂积血;前交通动脉段则是前间裂基底部积血; 而出血在脚间池和环池,一般无动脉瘤。

动态 CT检查还有助于了解出血的吸收情况,有无再出血、继发 脑梗死、脑积水及其程度等CT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的敏感性在 24小时为90-95%,3 天为 80%,1 周为 50%2、 头MRI:当病后数天CT的敏感性降低时,MRI可发挥较 大作用4天后T1像能清楚地显示外渗的血液,血液高信号可持续至少2周,在FLAIR像则持续更长时间因此,当病后1-2 周,CT不能提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证据时, MRI可作为诊断蛛 网膜下腔出血和了解破裂动脉瘤部位的一种重要方法脑脊液(CSF)检查通常CT检查已确诊者,腰穿不作为临床常规检查如果出 血量少或者起病时间较长,CT检查可无阳性发现,而临床可疑 下腔出血需要行腰穿检查 CSF最好于发病12小时后进行腰椎 穿刺,以便于穿刺误伤鉴别均匀血性脑脊液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且示新鲜出血,如 CSF黄变或者发现吞噬红细胞、含铁血黄素或胆红质结晶的吞噬细胞等,则提示已存在 不同时间的SAH脑血管影像学检查1、 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方法,阳性率达95%,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与载瘤动 脉的关系、有无血管痉挛等,血管畸形和烟雾病也能清楚显示。

条件具备、病情许可时应争取尽早行全脑 DSA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和决定治疗方法、判断预后但由于血管造影可加重神 经功能损害,如脑缺血、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等,因此造影时机 宜避开脑血管痉挛和再出血的高峰期,即出血 3天或3~4周后 进行为宜2、 CT血管成像(CTA)和MR血管成像(MRA): CTA和MRA是无创性的脑血管显影方法,但敏感性、准确性不如 DSA主要用于动脉瘤患者的随访以及急性期不能耐受 DSA检查的患者3、 其他: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动态检测颅主要动脉流速 是及时发现脑血管痉挛(CVS)倾向和痉挛程度的最灵敏的方 法.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及免疫学检查有助于寻找出血的其他原因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 无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应高度怀疑本病, 结合CT证实脑池与蛛网膜下腔有高密度征象可诊断为蛛网膜 下腔出血如果CT检查未发现异常或没有条件进行 CT检查时, 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腰穿 CSF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等特 点作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1、 脑出血 深昏迷时与SAH不易鉴别,脑出血多于高血压, 伴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

原发性脑 室出血与重症SAH临床难以鉴别,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 因无明显肢体瘫痪易于 SAH混淆,仔细的神经功能检查、头颅 CT和DSA检查可资鉴别2、 颅感染各种类型的脑膜炎如结核性、真菌性、细菌性和 病毒性脑膜炎等,虽有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但常先有发热,发病不如SAH急骤,CSF形状提示感染而非出血,头 CT无 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等特点可以鉴别3、瘤卒中或颅转移瘤 约1.5%脑肿瘤可发生瘤卒中,形成瘤或瘤旁血肿合并SAH,癌瘤颅转移、脑膜癌病或 CNS白血病有时可谓血性CSF,但根据详细的病史、CSF检出瘤/癌细胞及 头部CT可以鉴别4、其他有些老年人SAH起病以精神症状为主,起病较缓慢, 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或表现意识障碍和脑实质 损害症状较重,容易漏诊或误诊,应注意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并行头颅CT或CSF检查以明确诊断[2]临床治疗确诊SAH之后,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或 CT血管成像(CTA) 检查,一旦证实为颅动脉瘤破裂,尽快准备实施开颅夹闭手术 或血管介入栓塞治疗SAH治疗目的主要是防治再出血、血管 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变化,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 吸、循环稳定。

安静卧床,避免激动及用力,保持大便通畅, 可对症应用镇静镇咳及抗癫痫类药物降低颅压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防治低钠血症临床常用甘露醇、峡塞 米等脱水剂降低颅压,也可酌情选用白蛋白当伴有较大的脑 血肿时,可手术清除血肿以降低颅压抢救生命防治再出血(1)安静休息,绝对卧床4-6周;(2)控制血压,患者可 能因为剧痛导致血压升高,注意去除疼痛等诱因 3)应用抗纤溶药物,以防动脉瘤周围血块溶解引起再出血,常用药物 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4)外科手术消除动脉瘤是防止 动脉瘤性SAH再出血最好的办法[3]防治脑血管痉挛(1)维持血容量和血压,必要时予胶体液扩容、多巴胺静 滴,3H疗法(高血容量、升高血压、血液稀释)在国外较多用 于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2)早期使用尼莫地平等钙离子 拮抗剂3)早期手术去除动脉瘤、移除血凝块防治脑积水(1)予乙酰唑胺抑制脑脊液分泌,或应用甘露醇、峡塞米等脱水药2)科治疗无效时可行脑脊液分流术:脑室 -心房或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免加重脑损害4. 解释罗伊适应模式4.1 历史背景196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之前,罗伊在 导师Dorothy E.Johson 的指导下开始研究适应模式。

该模式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着重探讨了人作为一个适应系统 面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的整体适应层面与适应过程对病人的 适应问题、一起问题产生的各种刺激加以判断,以调整、干预、 控制刺激因素,解决适应问题,降低或避免无效适应,促进人 在生理、自我概念、角色功能与社会关系方面的整体性、适应 性的反应[2]4.2 适应模式容罗伊的适应模式的主要容包括对五个基本要素的阐述,即 人、护理目标、护理活动、健康和环境人人可以是指个人、家庭、群体、摄取或社会人是一个具 有生理、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处于与变化环境不断反 应的状态生理功能适应模式自我概念适应模式相互依赖适应模式健康罗伊将健义为“称为一个完整的和全面的人的状态和过 程”所以失去完整性就意味着失去健康罗伊认为健康和疾病 是人生命过程中的两个必然方面,当个体应对机制无效时,就 会产生疾病;当其能够不断适应时,就会保持健康环境罗伊将环境定义为“所有围绕并影响个人或群体发展与行 为的情况、事件及影响因素.它是人作为一个适应系统的输入 (刺激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和外环境影响人的环境因 素也被划分为三类:1. 主要刺激:2. 相关刺激:3. 固有刺激:护理目标罗伊认为护理目标是通过护理程序促进人在健康和疾病 状态下四个方面的适应性反映。

适应性反应是对健康有利的反 应,而人对变化的适应情况取决于输入的刺激和人的适应水 平,即人在应对时所处的状况护理活动护理活动即包括六个进行中的、动态的步骤的护理程序:行为评估(一级评估)2.刺激评估(二级评估)3. 护理诊断4. 制定目标5. 干预是护理措施的制定和落实6. 评价5. 本个案选择罗伊适应模式的原因1) Mckenna认为在选择护理模式时,应该选择一个与病者种类及病房性质相配合的模式 RAM的护理模式中的几个适应模式的分类都很清楚尤其是生理功能方面, RAM提供了一个有系统的评估方式来引导护士如何有效地全面评估病者的 生理功能[3]2) RAM模式不但在生理功能评估方面的描述很全面,还有引导护士去评估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 (例:如相互依赖)这样会ICU的护士懂得更有效地向其 ICU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 得患者能够在生理和心理得到良好的评估和护理3) RAM护理模式建基于适应概念及系统理论 RAM模式理论与ICU护理目标相配合专家认为危重病护理的目标是要 提供高度个人化护理以提高 ICU患者及其家属适应度;因此, 危重患者才能够在ICU适应其生理失调及心理上的焦虑罗伊适应模式能够为护理实践提供完整的 6步骤护理程序,指导全面的评估框架,根据评估结果,找出护理诊断,制 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最后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

以上就是我选择RAM作此个案研究的理由6. 罗伊模式的应用2015-4-5护理评估生理模式一级行为评估二级刺激评估1、氧合状况1、 经口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采用 SIMV+PS 型:VT450ml , RR12 次/分 ,PEEP5cmH2O,FiO2 0.4,PS 9cmH2O 2、 血气分析:PH7.435PO2186m , PCO231.9mmHg3、 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有少量白色泡沫 痰,氧供良好主要刺激:全麻下行仰卧位左 侧翼点入路行颈动 脉多发动脉瘤夹闭 术相关刺激:全麻未醒固有刺激:无2、循环功能持续床旁心电监测、心电示波大致正常,血 压 在128-165/62-89mmHg主要刺激:全麻下行仰卧位左侧翼点入路行颈动脉多发动脉瘤夹闭之间,HR68次/分尿 量: 50 一150ml/hr 相关刺激:手术创伤及疼痛等应激刺激固有刺激:无3、神经系统麻醉未清醒,无自主 的睁眼反射,瞳孔等 大等圆2mm,对光反 射无,无语言交流, 对疼痛刺激有反应主要刺激:全麻下行仰卧位左 侧翼点入路行颈动 脉多发动脉瘤夹闭术相关刺激:麻醉后未清醒固有刺激:蛛网膜下腔出血4、水及电解质尿量:50-150 ml/hrPH: 7.435HCO3 : 23.4mmol/LK: 3.76mmol/LNa: 141mmol/L主要刺激:手术原因体液血液丢失相关刺激:因手术禁食水Cl: 104mmol/L固有刺激:无5、营养患者身高163cm,体重 50kg, BMI:18.8,留置胃管禁食,白蛋白25.9 g/L主要刺激:气管插管相关刺激:不能经口进食固有刺激:无6、排泄术后留置导尿,尿液 颜色正常、量正常。

尿量:50-150 ml/hr未排便排气主要刺激:全麻下行行颈动脉多发动脉瘤夹闭术相关刺激:术后禁食、及给无渣饮食肠蠕动缓慢固有刺激:无7、活动和休息手术后麻醉未清醒,带各种管道,肢体活 动受限,定时给予翻 身主要刺激:全麻下行行颈动脉多发动脉瘤夹闭术相关刺激:麻醉未清醒,气管插管的存在,制动固有刺激:无8、感知病人意识未清醒主要刺激:全麻下行仰卧位左 侧翼点入路行颈动 脉多发动脉瘤夹闭术相关刺激:麻醉后未清醒固有刺激:蛛网膜下腔出血9、皮肤完整性保护除手术伤口外其余皮肤完整主要刺激:全麻下行行颈动脉多发动脉瘤夹闭术相关刺激:手术切口皮肤创伤固有刺激:无10、分泌功能Glu : 5.9mmol/L主要刺激:无相关刺激:无固有刺激:无心理模式一级行为评估二级刺激评估1、自我概念适应模式患者麻醉未醒主要刺激:无相关刺激:无固有刺激:无2、角色功能适应模式家庭的角色受到影 响主要刺激:与住院、手术对病人的影响有关相关刺激:与手术对病人的影 响有关,术后收入 ICU暂时与家人分 开有关固有刺激:无3、相互依赖适应模式患者术后麻醉未清 醒,住院期间依赖护 士的照顾,术后收入 ICU暂时与家人分 开。

主要刺激:良好的家庭社会关系相关刺激:无固有刺激:无经过评估(体检)后,患者被诊断出以下7个问题:1、低效型呼吸形态2、清理呼吸道无效3、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4、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5、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6、体温过高皮7、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下面详细介绍相应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效果评 价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评价1.低效1)保持呼1.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2015-4-5型呼吸形吸道通畅、气 , SIMV+PS 模式19:20态:与麻呼吸平稳VT450ml,RR12 次 / 分 FiO2患者术后醉未醒及2)给予组40%未清醒,手术有关织足够的2.床头抬高30度到45度,经口气管氧供,并血利于呼吸插管接呼气结果正3.密切监测呼吸机的工作吸机辅助常情况:如出现呼吸机报警等呼吸,有应及时寻找原因并给与排少量白色除,保证呼吸机工作正常泡沫痰,4.监测ABG、SpO2,依指数易吸出,调节呼吸机的设定SpO2 :5.及时吸痰,痰液粘稠者99% 给予气道湿化吸痰或定时2015-4-1雾化吸入,吸痰前后均给予0 10:00100%纯氧1-2分钟患者浅昏6.胸部物理治疗迷,经口7.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深气管插管度、频率。

吸氧,8.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以SpO2 :避免痰液滞留造成坠积性100%肺炎RR: 16 次9.保持室温湿度适宜/分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评价2.清理呼保持呼吸1.麻醉未清醒气管插管期2015-4-1吸道无道通畅,能间,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0 10:20效:有效排痰通畅患者呼吸与术后卧2.患者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均匀,RR:床及缺乏后,训练病人作深呼吸运动14-20 次/有效咳嗽和有效咳嗽咳痰,即深吸气分,痰量有关后再咳痰不多,色3.对痰液粘稠病人应给予黄绿,较雾化吸入雾化后再做有效粘稠,听咳嗽4. 胸部物理治疗使呼吸道 分泌物易于排出5. 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以 避免痰液滞留造成坠积性 肺炎6.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和 呼吸道感染诊双肺呼吸音清护理诊断护理目标评价3水电解患者已发1)根据医嘱及时抽血化验2015-4-6质紊乱:生的电解并送检,关注化验结果 :低钾血症质紊乱在2)根据医嘱静脉补充氯化血 钾相关因6小时得钾注射液2.85mmol素:以纠正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015-4-71)禁食禁住ICU期如心电示波的改变、出入量. •水2)胃间不发生变化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血 钾肠减压其他电解医生。

3.12mmol3)静脉补质紊乱4)合理控制补液速度,预防2015-4-9液心衰,按照患者病情安排补 液顺序•血 钾3.85mmol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评价4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深静脉血栓1、 主动或被动运动:有危险因素患者通过主动 运动、被动运动和机械压迫 等方法改变肢体血流淤滞 状态.2、 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手 术时间较长者,下肢可限制 静脉过度扩对预防 LDVT有 效长统弹力袜(至大腿根 部)较短统(膝下)效果佳 该方法可增加深静脉血流 量 138%,减少 LDVT50 %3、 大手术后的患者应抬高 双下肢20-30 °,以利于静 脉血液回流2015-4-10:患者未发生深静脉 血栓.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评价5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1、 病人血清白蛋白正常2、 病人体1、遵医嘱执行支持疗法, 静脉补充液体,白蛋白,血 浆、全血等2015-4-8• :血清白蛋重在正常围2、 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 高纤维流质饮食3、 正确记录营养摄入量和 出入液量4、 每日定时监测血清白蛋 白、电解质及体重情况白25.9g/L2015-4-12:血清白蛋白35.9g/L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评价6体温过 高:与肺 部感染有 关患者体温控制在正常围1、 及时报告医生病人的发 热情况,观察热型的变化, 配合医师查明发热原因。

2、 降温措施:按顺序如下: ①通风透气②调节室温, 通过空调保持室温18〜 22°C,湿度50%〜70%③温 水、酒精擦浴④冷敷,冰 帽,降温毯⑤遵医嘱使用 退热剂⑥冰盐水灌肠⑦ 冬眠疗法等采取降温措施 后每半小时复查一次体温, 持续观察变化.2015-4-10患者体温偶有波动 经对症处 理后可下 降至正常3、 辅助措施:①保持床单 位清洁,擦洗、更衣、换床 单时避免着凉②保持眼、 口腔、呼吸道、外耳道、尿 道、肛门及各管道口的清 洁,及时保护,防止干燥, 炎症③保证水分的补充, 1500-2000ml/天④保证营 养的摄入宜清淡、易消化、 高能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 或半流质⑤卧床休息,吸 氧4、 遵医嘱合理补液,防止 体温骤降引起虚脱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评价7.皮肤完 整性受损 的危险一 与术后卧 床,皮肤抵抗力降保持皮肤完整1. 评估引起皮肤受损的危 险因素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切口 敷料无渗液3. 使用褥疮垫,保持床单位 清洁、干燥、平整2015-4-10患者皮肤完好,无褥疮,无压红低有关4. 每两小时协助翻身,减轻 局部受压5. 受压部位使用减压敷料 减轻局部受压6. 加强患者营养支持,保证 患者有充足营养。

7. 讨论确认患者的生理特点在ICU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大部份 的ICU患者都患有严重缺血缺氧生理失调 此外,RAM模式也没有忽略患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让护士懂得在一个强调 高科技的ICU环境中,仍能确保患者得到「身心社灵」兼备的 全人护理而RAM把护理分为短期及长期目标可以让护士更能 重点地处理ICU患者的一些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而灵活的护 理诊断问题能够让护士更易于与其它医生沟通纵使有缺点存 在,这个个案显示RAM护理模式能够有系统地引导护士如何在 ICU执行护理工作有些作者指出应用RAM模式时有限制包括:1太多刺激 抽象名词;2主要、相关、固有刺激概念重迭; 3在应用时耗用时间太多;4因为患者情况转变得太快而难以应用; 5以及没有提及文化差异的问题等在这个个案中发现应用RAM模式去为患者进行一个全面及完整的健康评估绝不容易, 尤其是当患者的情况是不稳定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护士要懂 得灵活运用护理模式就是先作一个快速及焦点性的评估首 先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以确定其氧合是否足够;及评估其脑神 经功能以确定其清醒程度这些评估的结果对以后向患者作进 一步的护理有着明确的指引作用而当患者的情况较为稳定 时,护士再开始评估其它较次要的营养、排泄等身体系统功 能。

这样显示护士懂得应用临床智能去灵活地运用护理模式 去执行护理工作8. 总结懂得及有能力向患者施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体格检查 是一个高级护理或先进护理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用以分辨 一个“只懂执行医嘱和没有决断力的护士”和“一个懂得独 立评估患者情况及懂得用问题解决方式处事的护士”的一个 重要区别在临床上应用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提供护士一个清晰 的方向,让护士知道如何按患者的需要提供最适当的护理这 个RAM模式也可应用在每日的护理查房中,护士可以利用 RAM的4个适应模式作为查问护士的方向,看其能否评估及描述出 其病者有否出现不适应的行为,及看其能否为患者订出适当的 护理措施[10]应用RAM护理模式能有效引导ICU护士如何有 系统地向患者实施全面的健康评估,及在一个强调高科技的 ICU环境中,让护士能提供一个科技和关怀兼备的高素质护理,提高病人康复成效9. 参考文献[1] 晓玲.护理理论[M]:人民卫生,2008:26.[2] 伟新等,外科护理学(第四版)[M].:人民卫生,2006,131,4[3] 永强,ICU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 SARS患者[J].中华护理 杂志,2005,40(8):593-596[4] 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第4版[J],人民卫生 2010,09,11[5] 长茂. 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31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36)[6] 鲁霞,程显山.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05)[7] 何莉.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医学院学报.2001(04)[8] 秀丽. 蛛网膜下腔出血79例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06)[9] 徐丽华,钱培芬.重症护理学[J],人民卫生,2008,5第一版513-515[10] 高晨晨,安丽.罗伊适应模式理论新进展评介[J].护理研究,2013,27 (4): 964-965。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