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XXXXX—201X外墙内保温复合板系统External Wall Interior Insulation Composite Panel System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2011年8月21日)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分类和标记 25 一般要求 36 要求 47 试验方法 68 检验规则 10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2 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EN 13950:2005《保温隔声复合石膏板-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与 EN 13950:2005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去掉了国内还不太成熟的酚醛泡沫塑料(PF)复合板和矿物棉复合板—结合国情增加了无石棉硅酸钙板和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两种面板材料及相应的复合板性能要求—纸面石膏板为面板的复合板的拉伸粘结强度由0.017MPa提高为0.035MPa—全面提高了对复合板尺寸允许偏差的要求。
—增加了每块复合板顶部离边缘80mm处,应用两个锚栓固定,锚栓的钉头不得突出板面的要求,同时给出了锚栓的性能指标—增加了对复合板组成材料和配套材料的性能要求—对泡沫塑料保温材料增加了氧指数要求,对复合板增加了燃烧性能附加分级的要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外墙内保温复合板系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外墙内保温复合板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混凝土或砌体为基层墙体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外墙内保温工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06.2 塑料 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 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 6342 泡沫塑料与橡胶 线性尺寸的测定GB 6343 泡沫塑料及橡胶 表观密度的测定GB 6566-2010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 7019 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 8624-2006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T 8626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GB/T 8811-2008 硬质泡沫塑料 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ISO 2796:1986,IDT)GB/T 9775 纸面石膏板GB/T 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GB/T 10295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GB/T 10801.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GB/T 10801.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GB/T 13475-2008 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ISO 8990:1994(E),IDT)GB/T 17669.4-1999 建筑石膏 净浆物理性能的测定GB/T 17669.5-1999 建筑石膏 粉料物理性能的测定(eqv ISO 3049:1974)GB 185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20284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GB/T 20285 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GB/T 21558 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JGJ 14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 149-2003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T 159《外墙内保温板》JG/T 298-2010 建筑室内用腻子JC/T 412.1 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 517 粉刷石膏JC/T 564.1 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JC/T 1025 粘结石膏3 术语和定义GB/T 20000.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外墙内保温复合板系统(External Wall Interior Insulation Composite Panel System)用于外墙内表面的非承重构造,由外墙内保温复合板、粘结材料、锚栓、嵌缝材料(嵌缝砂浆、嵌缝石膏)、接缝带(接缝玻纤带、接缝纸带)等组成复合板与基层墙体采用粘锚结合固定方式固定于外墙内侧简称复合板内保温系统3.2 外墙内保温复合板(Interior insulation composite panel for external wall)保温材料单侧复合无机面层,在工厂预制成型,具有保温、隔热和防护功能的板状制品简称复合板4 分类和标记4.1 分类4.1.1 按绝热材料的种类分为: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硬泡聚氨酯(PU)4.1.2 按面层材料分为:普通纸面石膏板(P)、耐水纸面石膏板(S)、无石棉硅酸钙板(NA)、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NAF)4.2 标记4.2.1 标记方法复合板内保温系统型号按下图所示标记4.2.2 标记示例复合板内保温系统,保温层为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厚度30mm,面层材料为普通纸面石膏板厚度12mm,复合板长度为2400mm、宽度为1200mm、厚度为42mm,标记为:复合板内保温系统 XPS30-P12 2400×1200×42 GB/T ×××××-201×。
5 一般要求5.1 复合板内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复合板内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基层墙体①系统基本构造构造示意粘结层②复合板③饰面层a④保温层面板混凝土墙体或各种砌体墙体粘结砂浆或粘结石膏+锚栓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或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或硬泡聚氨酯(PU)纸面石膏板或无石棉硅酸钙板或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腻子层b+涂料或墙纸(布)或面砖a 当面板带饰面时,不再做饰面层b 面砖饰面时,不做腻子层5.2 纸面石膏板应符合《纸面石膏板》GB/T 9755的要求5.3 无石棉硅酸钙板应符合《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JC/T 564.1的要求5.4 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应符合《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 412.1的要求5.5 纸面石膏板、无石棉硅酸钙板和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中对建筑主体材料天然放射性的要求,IRa≤1.0和Ir≤1.05.6 每块复合板应配置两个金属钉锚栓,锚固于距顶部边缘80mm处,锚栓的钉头不得凸出板面必要时,可增加锚栓数量。
5.7 复合板规格尺寸5.7.1 复合板公称宽度为600mm、900mm、1200mm、1220mm、1250mm,其他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商定5.7.2 复合板公称长度与层高相适应,由供需双方商定5.7.3 复合板公称厚度由供需双方商定石膏板面板最小公称厚度为9.5mm,无石棉硅酸钙板面板及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面板最小公称厚度为6mm5.8 嵌缝材料、接缝带、饰面层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6 要求6.1 复合板内保温系统复合板内保温系统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复合板内保温系统性能指标项目指标系统拉伸粘结强度/MPa≥0.035 吸水量1/(kg/㎡)系统在水中浸泡1h后的吸水量应小于1.0热阻/[(m2·K)/W]复合墙体热阻应符合设计要求抹面层不透水性12h不透水防护层水蒸汽渗透阻1符合设计要求燃烧性能2不低于B级燃烧性能附加分级/级产烟量不低于s2燃烧滴落物/微粒不低于d1产烟毒性 不低于t1注1: 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时,要求此指标注2: 燃烧性能按GB 8624-2006分级6.2 复合板6.2.1 外观6.2.1.1 纸面石膏板板面平整,不应有影响使用的波纹、沟槽、亏料、漏料和划伤、破损、污痕等缺陷。
无石棉硅酸钙板、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脱皮6.2.1.2 保温隔热材料表面平整、无夹杂物、颜色均匀,不应有影响使用的可见缺陷,如起泡、裂口、变形等6.2.2 尺寸允许偏差复合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复合板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项目允许偏差长度±2.0宽度±2.0厚度±2.0对角线差≤4.0板面平整度≤1.06.2.3 性能复合板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 复合板性能指标项目不同面层材料的复合板纸面石膏板面层无石棉硅酸钙板面层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面层抗弯荷载/N宽度方向≥160,长度方向≥400≥G≥G拉伸粘结强度/MPa≥0.035,且纸面与保温板界面破坏≥0.10,且保温板破坏抗冲击性/次≥10面板收缩率/%—≤0.06燃烧性能/级B级燃烧性能附加分级/级产烟量不低于s2燃烧滴落物/微粒不低于d1产烟毒性 不低于t1注: 若纸面石膏板的断裂荷载、无石棉硅酸钙板及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的抗折强度满足相应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可不做复合板的抗弯荷载试验G为板材重量6.2.4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保温材料性能指标项目指标EPS板XPS板PU板密度/(kg/m3)18~2222~3535~60导热系数/[W/(m·K)]≤0.039≤0.032≤0.024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0.10尺寸稳定性/%≤1.0≤1.5≤1.5燃烧性能/级不低于D级氧指数/%≥30≥26≥266.3 胶粘剂6.3.1 粘结砂浆粘结砂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的要求表6 粘结砂浆性能指标项目指标拉伸粘结强度/MPa(与水泥砂浆)原强度≥0.6耐水浸水48h,干燥2h≥0.3浸水48h,干燥7d≥0.6拉伸粘结强度/MPa(与保温板)原强度≥0.10,破坏发生在保温板中耐水浸水48h,干燥2h≥0.06 浸水48h,干燥7d≥0.10 可操作时间/h1.5~4.06.3.2 粘结石膏粘结石膏性能指标应符合表7的要求表7 粘结石膏性能指标项目指标细度1.18mm筛网筛余/%0150μm筛网筛余/%≤25凝结时间初凝/min≥25终凝/min≤120抗折强度/MPa≥5.0抗压强度/MPa≥10.0拉伸粘结强度/MPa与有机保温板≥0.1与水泥砂浆≥0.5注: 不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
6.4 锚栓锚栓主要技术性能应符合表8的要求表8 锚栓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项目指标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kN≥0.307 试验方法7.1 试验环境试验环境条件为空气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7.2 数值修约在判定测定值或其计算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的方法采用GB/T 8170-2008中4.3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7.3 复合板内保温系统7.3.1 系统拉伸粘结强度7.3.1.1 试样制备试样应符合以下要求:a) 尺寸与数量:尺寸50mm×50mm或直径50mm,数量6个b) 使用粘结砂浆将保温装饰板满粘在水泥砂浆板,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至少养护14dc) 将相应尺寸的金属块用高强度树脂胶粘剂粘合在试样上7.3.1.2 试验过程将试样安装到适宜的试验机上,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测定,拉伸速度为(5±1) mm/min记录每个试样破坏时的力值和破坏状态,精确到1N如金属块与试样脱开,测试值无效7.3.1.3 试验结果拉伸粘结强度按式(1)计算,取4个中间值计算拉伸粘结强度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
……………………………………………(1)式中:R ——试样拉伸粘结强度,MPa;F ——试样破坏荷载值,N;A ——粘结面积,mm27.3.2 吸水量、抹面层不透水性、防护层水蒸汽渗透阻按JGJ 144的规定进行7.3.3 热阻按生产商规定的复合板内保温系统构造和施工方法在适宜的基材上制作系统试样,试样尺寸1.0m×1.0m,试样应包含一条板缝按GB/T 13475-2008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基材和安装内保温系统后的热阻,内保温系统热阻为前后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精确至0.01(m2·K)/W7.3.4 燃烧性能按GB/T 8626规定持续点火30s进行若合格还应按照GB/T 20284的规定进行7.3.5 燃烧性能附加分级7.3.5.1 产烟量按GB/T 20284的规定进行7.3.5.2 燃烧滴落物/微粒按GB/T 8626和GB/T 20284的规定进行7.3.5.3 产烟毒性按照GB/T 20285的规定进行7.4 复合板7.4.1 外观使用肉眼观察7.4.2 尺寸允许偏差按GB/T 6342的规定进行板面平整度使用长度为2m的靠尺进行测量,板材尺寸小于2m的按实际尺寸测量。
7.4.3 性能 7.4.3.1 抗弯荷载纸面石膏板面层按照GB/T 9775的规定进行无石棉硅酸钙板面层、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按JG/T 159的规定进行7.4.3.2 拉伸粘结强度7.4.3.2.1 试样制备试样应符合以下要求:a) 尺寸与数量:尺寸50mm×50mm或直径50mm,数量6个b) 将相应尺寸的金属块用高强度树脂胶粘剂粘合在试样两个表面上7.4.3.2.2 试验过程将试样安装到适宜的试验机上,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测定,拉伸速度为(5±1) mm/min记录每个试样破坏时的力值和破坏状态,精确到1N如金属块与试样脱开,测试值无效7.4.3.2.3 试验结果拉伸粘结强度按式(1)计算,取4个中间值计算拉伸粘结强度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保温板内部或表层破坏面积在50%以上时,破坏状态为破坏发生在保温板中,否则破坏状态为界面破坏7.4.3.3 抗冲击性7.4.3.3.1 试样制备试验仪器应符合以下要求:a) 砂袋:用帆布制成,直径150 mm,内装标准砂5kgb) 抗冲击仪:由落袋装置和带有刻度尺的支架组成,分度值0.01 m7.4.3.3.2 试验过程试样尺寸宜在600 mm×400 mm以上,每一抗冲击级别试样数量为一个,试验过程如下:a) 将试样饰面层向上,水平放置在抗冲击仪的基底上,试样紧贴基底。
b) 用砂袋从距试件1m高度处自由落下冲击试样中心部位,共冲击10次,冲击点间距及冲击点与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00 mm,试样表面冲击点周围出现裂缝视为冲击点破坏7.4.3.3.3 试验结果当无冲击点破坏时,判定抗冲击性合格;当出现冲击点破坏时,判定抗冲击性不合格7.4.3.4 面板收缩率按GB/T 7019规定的方法进行7.4.3.5 燃烧性能按GB/T 8626规定持续点火30s进行若合格还应按照GB/T 20284的规定进行7.4.3.6 燃烧性能附加分级7.4.3.6.1 产烟量按GB/T 20284的规定进行7.4.3.6.2 燃烧滴落物/微粒按GB/T 8626和GB/T 20284的规定进行7.4.3.6.3 产烟毒性按照GB/T 20285的规定进行7.4.4 保温材料7.4.4.1 密度按GB/T 6343规定的方法进行7.4.4.2 导热系数按GB/T 10294或GB/T 10295规定的方法进行7.4.4.3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按JGJ 144的规定进行7.4.4.4 尺寸稳定性按GB/T 8811-2008的规定进行7.4.4.5 燃烧性能按GB/T 8626和GB/T 20284规定的方法进行。
7.4.4.6 氧指数按GB/T 2406.2规定的方法进行7.5 胶粘剂7.5.1 粘结砂浆7.5.1.1 拉伸粘结强度7.5.1.1.1 试样制备试样应符合以下要求:a) 尺寸与数量:尺寸50mm×50mm或直径50mm的水泥砂浆板(厚度不小于20mm)和与复合板(厚度不小于40mm)各6个b) 按生产商使用说明配制粘结砂浆,放置15min后,将粘结砂浆分别涂抹于水泥砂浆板和复合板背面,涂抹厚度为3mm~5mm在可操作时间结束时用模塑板(EPS)覆盖,以防粘结砂浆干燥过快c) 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d) 将相应尺寸的金属块用高强度树脂胶粘剂粘合在试样上e) 树脂胶粘剂固化后将试样按下述条件进行处理:——原强度:无附加要求——耐水:浸水2d,到期试样从水中取出并擦拭表面水分后,在标准试验环境下放置2h ——耐水:浸水2d,到期试样从水中取出并擦拭表面水分后,在标准试验环境下放置7d7.5.1.1.2 试验过程将试样安装到适宜的试验机上,进行拉伸粘结强度测定,拉伸速度为(5±1) mm/min记录每个试样破坏时的力值和破坏状态,精确到1N如金属块与试样脱开,测试值无效。
7.5.1.1.3 试验结果拉伸粘结强度按式(1)计算,取4个中间值计算拉伸粘结强度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Pa保温板内部或表层破坏面积在50%以上时,破坏状态为破坏发生在保温板中,否则破坏状态为界面破坏7.5.1.2 可操作时间粘结砂浆配制后,按生产商提供的可操作时间放置,生产商未提供可操作时间时,按1.5h放置,然后按7.5.1.1的规定测定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符合要求时,放置时间即为可操作时间7.5.2 粘结石膏7.5.2.1 细度、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按JC/T 1025的规定进行7.5.2.2 凝结时间按JC/T 517的规定进行7.5.2.3 拉伸粘结强度 按JG 149-2003的规定进行 7.6 锚栓7.6.1 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7.6.1.1 试验过程按生产商提供的安装方法在C25混凝土试块上安装锚栓,锚栓边距、间距均不小于100mm,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25mm,锚栓数量5个使用适宜的拉拔仪进行试验,拉拔仪支脚中心轴线与锚栓中心轴线间距离不小于有效锚固深度的二倍均匀稳定加载,且荷载方向垂直于混凝土试块表面,加载至试样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值、破坏状态。
7.6.1.2 试验结果对破坏荷载值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假设其为正态分布并计算标准偏差根据试验数据按照式(2)计算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结果精确至1N……………………………………(2)式中:F —— 抗拉承载力标准值,kN;F —— 抗拉承载力平均值,kN;K —— 系数,锚栓数量5个,K=3.4;V —— 变异系数,为试验数据标准偏差与算术平均值的绝对值之比7.6.1.3 锚栓在其他种类的基层墙体中的抗拉承载力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8 检验规则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1 出厂检验正常生产时,出厂检验应每批进行一次检验项目包括:复合板的外观、尺寸允许偏差、拉伸粘结强度及粘结砂浆拉伸粘结强度的原强度、粘结石膏拉伸粘结强度的原强度8.2 型式检验产品的型式检验包括本标准要求的全部项目8.2.1 正常生产时,复合板内保温系统型式检验每两年进行一次,系统组成材料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样品应在出厂检验的合格批中抽取8.2.2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b)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c) 当系统组成材料、主要原材料或施工、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
d)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8.3 抽样方案8.3.1 检验批系统组成材料检验批如下:a) 复合板:同一材料、同一工艺每4000m2为一批,不足4000m2时也视为一批b) 粘结砂浆、粘结石膏:同一材料、同一工艺每50吨为一批,不足50吨时也视为一批c) 锚栓:同一材料、同一工艺每20000个为一批,不足20000个时也视为一批8.3.2 抽样数量从每检验批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抽样数量应满足检验项目所需样品数量,表9给出了复合板内保温系统及组成材料型式检验时的样品数量表9 型式检验样品数量样品名称样品数量复合板内保温系统不少于10m2复合板不少于3m2,且不少于6块粘结砂浆、粘结石膏不少于5kg锚栓不少于10个8.4 判定规则8.4.1 出厂检验经检验,全部检验项目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有项目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8.4.2 型式检验经检验,全部检验项目合格,则判定该产品合格;若有二项及二项以上检验项目或燃烧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若一项检验项目(不含燃烧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同一批产品进行加倍取样复验。
如符合,则判定该产品合格;如不符合,则判定该产品不合格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9.1 标志产品标志内容应包括:a) 生产商的商标;b) 产品名称、标记;c) 产品类型;d) 生产日期、使用有效期;e) 生产商的名称及其地址9.2 包装复合板包装宜采用软质材料以保护表面和边角,避免划伤、碰损或变形;胶粘剂等可根据情况采用袋装或桶装,并应注意密封,严防受潮或外泄9.3 运输复合板宜侧立搬运,在运输过程中与运输设备固定好;严禁烟火;不得重压猛摔或与锋利物品碰撞,以避免破坏和变形胶粘剂在运输设备上的摆放应根据其包装情况而定,运输中应避免材料的挤压、碰撞、雨淋、日晒等,以免影响使用9.4 贮存复合板存放应避免重压,所有系统组成材料应防止与腐蚀性介质接触,远离火源,不宜露天长期暴晒;存放场地应干燥、通风、防冻所有材料应按型号、规格分类贮存,贮存期限不得超过材料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