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麋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张应芳【教材分析】《麋鹿》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感悟,突现文本的扎实解读;力求在真实的质疑探究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在朴实的教学流程中,灵活体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旨,最终较好地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重点学习课文第三部分,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2)学当小讲解员,练习抓住要点介绍麋鹿,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读悟结合,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注重个性化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体会作者情感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了解麋鹿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根据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2、在学文、当解说员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麋鹿》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课文主要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一块说,老师写板书)2、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提出的主要问题出示三个问题) 麋鹿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麋鹿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麋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探究了前两个问题,哪位同学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指名说)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探究第三个问题,麋鹿究竟有怎样的传奇经历?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3、提示引路,自主探究1)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做上批注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适度照顾学困生有效自学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整体回顾,并明确本节课的探究重点及学法,快速进入自探环节二、解疑合探(一)同桌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相互倾听、纠正和补充二)班级汇报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麋鹿的传奇经历?(指名读)2、你是怎样理解“传奇”这个词的?( 释“传奇” )3、麋鹿的经历奇在哪儿?谁来说一说?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害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指名评价,补充3、能不能画出麋鹿传奇经历的示意图?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试着画一画出示:有麋鹿→销声匿迹→120头→几乎绝迹→400多头3000多年前→汉朝→1865年→1900年→1967年→1986年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京南郊→英国→回到祖国4、再指名讲述麋鹿的传奇经历5、小结:经历了3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几次面临绝迹而又奇迹般的枯木逢春,几度漂洋过海,最终回到祖国,足可以说明麋鹿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6、回顾课始提出的三个问题:同学们,这三个问题大家弄明白了吗?(明白了)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后面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感动了?惊讶了?欣慰了?(出示这些词)7、生用心读课文8、师:你有怎样的情感体验?9、指名说5~6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10、师: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麋鹿,那么,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读出来。
三)用心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想2、师问:你有怎样的情感体验?3、学生交流,师相机指导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指名有感情,其他同学评价第五自然段谁来读?(指一生读)评价:读出了对迷路销声匿迹后的惋惜,对麋鹿被贩往欧洲后的愤慨第六自然段要读出对麋鹿相继死去的同情第七自然段要读出欣慰的感觉生齐读5~7自然段,用心体味麋鹿的传奇经历四)出示驯鹿图,辨别它是否是麋鹿,并说出理由1、师:如果我们的教室出现一头鹿,你能辨别出它是否是麋鹿吗?(能)多媒体出示驯鹿图师:你觉得它是麋鹿吗?有的学生说是,有的学生说不是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先仔细观察一番再说,辨别清楚了再举手师:请说是的同学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认为它是麋鹿?师:我首先要表扬你们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来进行辨析但是,你们认错了图中的这个动物人们也称它为“四不像”,角似鹿又非鹿,面似马又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但它不是麋鹿那么同学们能说出它不是麋鹿的理由吗?(叫4~5生回答问题)大家能注意到这些很不错12、师: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理由,都是麋鹿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特点现在老师告诉你们,这头很像麋鹿的鹿叫“驯鹿”。
想看真正的麋鹿吗?(五)学习当讲解员,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师:可以给你们看真正的麋鹿,但有一个条件,你们看了以后,要像一个讲解员一样上台来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行吗?生:行!(跃跃欲试)师:好,现在我们来看真正的麋鹿出示麋鹿图)这就是麋鹿,请你在座位上练一会儿生(在座位上练习)师:谁愿意上台来试试?指名上台介绍师:掌声鼓励讲得真是好,但是现在讲解员很难当啊,因为很多参观者要提问,如果面对参观者的各种提问能对从容应对,那这个讲解员算得上是高级讲解员,谁愿意当高级讲解员?指名上台师:台下的参观者有什么问题就向这位讲解员请教学生自由提问.师:同学们对这位讲解员的介绍满意吗?师:谁还愿意当高级讲解员?指名上台学生自由提问: (1~4生回答)师相机评价师:我发现同学们了解的关于麋鹿的知识真不少,有些是课本上的,有些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还有些是从网上查找的资料同学们很注重积累知识,这让老师很欣慰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检查自探情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理解内容,体味情感,凸显个性阅读三、质疑再探 1、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师相机补充设计意图:学生提问,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就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呢?2、学生自由说3、教师总结设计意图:整体回顾,深化主旨,升华情感五、布置作业,运用拓展1、如果让你来当一位小老师,你准备设计一份怎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自编作业,相互交流2、出示老师设计的作业,供大家选择附板书设计 外形特点麋鹿 生活习性 保护动物 传奇经历 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 ——《麋鹿》教后反思张应芳 《麋鹿》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这一教学主题,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感悟,突现文本的扎实解读;力求在真实的质疑探究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在朴实的教学流程中,灵活体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旨,最终较好地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复习导入,设疑自探在复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麋鹿的外形有什么特点?麋鹿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麋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麋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
接着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从而保证了对话的有效进行二、精读品味,解疑合探(一)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学生围绕“麋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这个问题自学探究,圈点批注,然后小组合作,教师点拨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保证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教师的适时点拨,为学生的阅读、批注给予必要的指导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二)班级汇报,细读品味此环节是在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围绕“麋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这一问题进行汇报交流,细读品味1、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梳理出麋鹿传奇经历的示意图,然后对照示意图来讲述麋鹿的传奇经历2、明白了麋鹿的传奇经历后,引导学生再用心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3、出示驯鹿图,辨别它是否是麋鹿,并说出理由这实际上是巧妙地给学生一个“诱饵”,“诱”他们去观察,“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读书,从文中找出答案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当讲解员、高级讲解员,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如果说给学生一个“诱饵”,“诱”学生读书,让语文味、儿童味渐渐弥漫开来,那么让学生充当讲解员、高级讲解员的角色则会让语文味、儿童味更浓。
这样的安排是有梯度的:让学生当讲解员,解说麋鹿的主要特点;当高级讲解员,从容应对参观者提出的有关麋鹿的问题难度一步步加大,但始终咬定“语言”没放松教师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多个情境,其“醉翁”之意不在“角色”,而在乎“语言”,在乎“思维”这是一个不断激发学生认真读书、积累语言、活化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学生胆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浓浓的语文味、儿童味在这“解说”中尽显,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去描述”这一描述方法的渗透如“春雨润物”般无痕正如我在课堂上所言:“是啊,读书不能死读,要活学活用同学们,记住,描写一样事物,要抓住它的特点三、深入研读,质疑再探引导学生质疑再探: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在学生质疑解疑中自然引领学生探究“麋鹿会不会再次面临灭绝的危险境地”这一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这个环节中,学生提问,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一堂课接近尾声,整体回顾,启发学生思考: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小结,从而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情感,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触及心灵。
就这样,《麋鹿》一课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五、布置作业,运用拓展作业超市这一环节的设计,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寻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体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大语文观,使学生思维得以扩展;读写结合,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凸现阅读教学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的完美结合教后反思: 一、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设计理念新颖而紧扣文本,凸显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这一教学主题,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力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感悟,突现文本的扎实解读;力求在真实的质疑探究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在朴实的教学流程中,灵活体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旨,最终较好地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够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在阅读中感悟,在表达中创造,释放情感,放飞心灵,实现情感、智慧与品德的升华2、教学环节设计精彩,充满童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精彩设计弥补了说明文语言平时枯燥的不足。
其中让学生充当讲解员、高级讲解员的角色充满了童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多个情境,“醉翁”之意不在“角色”,而在乎“语言”,在乎“思维”这是一个不断激发学生认真读书、积累语言、活化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学生胆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而浓浓的语文味、儿童味在这有趣的“解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自主和谐的课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本节课,我始终以自己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为身份,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探究,一起体会文本,一起感受人物,一起咀嚼思想课堂就是学生文本感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个性展示的平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课教学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师只做好引导,学生自己在探究学习中,一步步深入文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气氛活跃、和谐,学生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心智得到了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情感得到了熏陶,能力得到了培养纵观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探究,乐于思考与发现,畅所欲言,个性张扬,获益匪浅4、精心设计,突显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说到参与就要考虑到主动参与、被动参与以及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等问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学习的自主性,问题的开放性,师生交流体现民主和平等,体现课堂生活的真实、自然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使认识更深入,学习更有效主题教育理论的滋养使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如何在课堂生活中定好位,能真正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在学生需要时能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点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是有效的,高效的,也能体会到课堂上弥漫着创新的气息,如本节课中设计的让学生谈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视,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探究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引起学生强烈情感共鸣时,恰到好处地将语言训练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给学生抒写心声的契机,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触及心灵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这精彩来自于充分的预设,来自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认可,来自于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尊重,来自于教师对课堂生活的理解 5、 教学手段灵活,多媒体的运用优化了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习枯燥乏味,学生易疲劳为了避免这类现象,多媒体起到了明显的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因此,课文插图、重点语言训练都借助多媒体展示。
由于课件制作精美,多媒体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二、不足之处:尽管教学中能够紧扣主题施教,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上对学生关注不够可能是一门心思放在了教学环节上,所以对学生关注不够对有些学生错误的读书、写字姿势没有注意到,没有予以纠正;忽略了对学困生的关注;对学生的回答听得不够仔细,有时学生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我却没有注意到,没有予以纠正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没有落到实处这可以说是本节课最大的缺憾由于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语言比较平实,不容易读出感情来,因此课堂上过分重视了学生探究解疑的学习活动,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使有感情的朗读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落实3、本节课还有一个失误,就是课前没检查课件播放情况,结果上课时一段配乐打不开本来设计好在出示麋鹿图片时插入一段优美的钢琴曲,以渲染氛围,便于学生入情入境,更好地认识麋鹿,可由于自己的疏忽,配乐没能播放,教学效果自然没有预期的好三、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有几点深刻的感受:1、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自己刻苦钻研、深思熟虑、力行实践过的东西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厚重积淀、广博的知识、充分的预设、先进的教学理念才是衍生精彩的基础2、我深深感受到,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我们应善于借鉴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有了这样的探索精神,才有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3、我越来越感觉到,深入地反思一节课,能强化心智,带给我们新的发现和感悟我们应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同行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每个人的课堂教学都精彩纷呈,让我们都来享受充满活力的课堂带给我们的幸福吧!-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