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801回采工作面防突专项评价

dja****2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KB
约9页
文档ID:159503634
1801回采工作面防突专项评价_第1页
1/9

前   言一、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1801采煤工作面整个范围二、评价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4、《煤矿瓦斯预测方法》(AQ1018-2006).5、其他相关规定三、评价过程简述 项目可行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抽放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经抽放后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均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可进行评价.四、评价结论本回采工作面所在区域为一采区+1511.932m~+1524.483m水平之间.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放炮采煤,采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回采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方式,具有独立可靠的系统评价范围内残余瓦斯含量为4295m3/t、瓦斯压力为00525MPa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规定. 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工作面基本情况1802采面位于一采区+1511~+1525m水平之间一、工作面位置及与临近工作面关系该采面位于华诚煤矿北一采区,工作面南部1802采煤工作面正在准备中(未形成采面,原有部分小窑开采),北为矿井边界,上部为原小窑采空区,下部为1803采煤工作面(未形成采面);二、工作面与地表关系根据1:2000井上下对照图,该采面地表无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为山坡地,地表标高为+1590~+1645m。

工作面运输巷标高+1511.932~+1514050m,回风巷标高+1524.483~+1526024m;该工作面与地表最大高差为110m,最小高差为75m三、煤层情况1、根据已掘露出的1801回风巷、1801运输巷资料综合分析,该采面煤层稳定,无大的地质构造.2、煤层倾角5~12°,平均83°.该采面倾斜长度118m(采面中部1802中巷将该采面分成上下两段,每段斜长在60米以下),煤层平均厚度1.6m,容重1.1.5t/m3.6、煤层具无自燃发火倾向性.四、工作面通风情况1801采面采用上行通风,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风量为750~810m3/min五、工作面回采情况本矿于2011年7月19日经批准进入联合试运转,1801采煤工作面现正在回采第二节 瓦斯情况一、矿井瓦斯情况根据地质勘查资料:M8煤层一采区瓦斯含量为13.31 m3/t,为高瓦斯矿井;经有资质部门鉴定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M8煤层深度180m,瓦斯含量13.31 m3/t,瓦斯最大压力0 24MPa,瓦斯含量梯度008 m3/t.m,瓦斯压力梯度0005 MPa/m数据真实有效,以此为计算基础1801采面深度为110米,得出1802采面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7.71m3/t;瓦斯压力0。

24~0.19MPa,平均为0215MPa1801采面按平均190m的走向计算,煤层储量为3.23万吨,瓦斯储量为24.9万m3    二、工作面瓦斯赋存区域抽放防突措施控制范围内瓦斯赋存量计算1、煤层原始瓦斯含量1802工作面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7.71m3/t2、煤层储量:     煤层储量按下式计算V=S·h·d式中:V—储量,单位:万tS—面积,单位:m2.H—煤厚,单位d—视相对密度(容重):单位t/m3 取1则:  V=13460×1.6×1.5  =32404根据地质煤炭储量,结合矿井瓦斯地质条件,得出该块段煤层资源储量煤层资源储量乘上该煤层的煤层气含量系数,即得出该块段煤层的煤层气资源储量: Q气=Q煤×W×K 式中:Q气—煤层气资源量(m3)   Q煤—煤层资源储量(t)      W—煤层气含量(m3/t) k—围岩瓦斯涌出系数,取1.15则 Q气=32404×7.71×1.15  =249063m3第三节 矿井瓦斯抽放系统利用地面抽放系统对该采面进行预抽, 抽放泵型号为ZBEA-253型水环试真空泵瓦斯抽放泵额定参数:极限真空33hPa,最大抽速35m3/min,电机功率55Kw,转速660 rpm。

泵站实际抽放负压为0051MPa,流量平均为20m3/min(纯量为0.8m3/min),平均浓度为4%,抽放时间为7月26日到10月28日计93天第二章 抽放措施措施一、预抽回采工作面瓦斯 1、预抽钻孔实施情况 1802回采工作面的抽放钻孔于2011年6月22日施工结束,共施工109个抽放钻孔.详见(1801采面钻孔竣工图)钻孔由瓦斯部的钻工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由瓦斯检查员和安全检查员现场验收钻孔,所施工的钻孔真实可靠.2、预抽煤层瓦斯情况1801采面评价范围内共抽放瓦斯107136m3,瓦斯抽放量根据实际测定所得,该数据真实有效第三节 瓦斯抽放效果验证采用煤层瓦斯预抽率、残余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压力进行工作面瓦斯抽放效果验证.一、煤层瓦斯预抽率1802采面煤煤层瓦斯预抽率按下式计算N=Qc÷Q气×100%         式中:N——煤层瓦斯预抽率,%Q气--煤层瓦斯储量, m3Qc-—已抽放瓦斯量, m3则:N=107136÷249063×100%=43%二、残余瓦斯压力测定⑴、测压钻孔的布置根据1801采面的实际情况,共布置4个测压钻孔1号钻孔位于1801运输巷切眼下口往南20m处;2号钻孔位于1801运输巷4测号点往南9m处;3号钻孔位于1801运输巷3测号点往南6m处;4号钻孔位于1801中巷6号点往南13m处 。

 ⑵、测压要求测压钻孔施工前关闭采面抽放管的阀门,使采面处于全部停抽状态,采面停抽8小时后开始施工测压钻孔,钻孔施工结束后立即封孔上压力表观测压力,每天观测压力变化情况测定时间为3天以上,如瓦斯压力连续3天无变化,则认为这个稳定的压力值就是煤层瓦斯压力根据测压成果,1801采面所测最大瓦斯压力为021MPa煤层瓦斯压力测定情况详见(1801采面测压成果表)三、残余瓦斯含量的计算及测定1、残余瓦斯含量按下式计算Wc= (Q气— Qc)÷G       式中:Wc-—评价单元煤层残余瓦斯含量,m3/t;Q气-—评价单元煤层瓦斯储量, m3Qc——评价单元煤层抽排瓦斯量,m3;G ——评价单元煤层储量,t;则:Wc=(249063—107136)÷32404=438m3/t 2、残余瓦斯含量的测定①、瓦斯含量检测仪器及工作原理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测定1801采面评价单元内的残余瓦斯含量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向煤层施工取芯钻孔,用井下取芯系统将煤芯从煤层深部取出,选取保质性好的煤样及时封入煤样筒中;井下进行煤样瓦斯解吸速度测定以及损失时间的记录,利用公式进行瓦斯损失量W1的计算;把装有煤样的煤样筒带到实验室进行常压解吸,测量从煤样筒中释放出的瓦斯量W21,与井下测量的瓦斯解吸量W22计算煤芯瓦斯解吸量W2;称量煤样总重后称取二次煤样进行常压粉碎解吸,并以此计算粉碎瓦斯解吸量W3,则可解吸瓦斯含量Wm为:Wm=W1+W2+W3。

采用朗格缪尔公式计算常压残存瓦斯量Wc,则可得出煤层瓦斯含量W=Wm+Wc②、瓦斯含量检测孔的布置根据1801采面的实际情况,在运输巷布置4个检测钻孔测定评价单元内的残余瓦斯含量 1号钻孔位于1801运输巷切眼下口往南20m处;2号钻孔位于1801运输巷4测号点往南9m处;3号钻孔位于1801运输巷3测号点往南6m处;4号钻孔位于1801中巷6号点往南13m处 . ③、瓦斯含量测定要求取样钻孔施工前关闭采面抽放管的阀门,使采面处于全部停抽状态,采面停抽8小时后开始施工取样钻孔,钻孔施工结束到开始取样不超过40分钟,开始取样到煤样装入煤样筒不超过30分钟待取样结束后再恢复采面抽放详见(实验测试报告单及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情况表)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情况表孔号测定位置瓦斯含量(m3/t)瓦斯压力(MPa)备注测1号1801运输巷2.680测2号1801运输巷2.420测3号1801运输巷3021测4号1801中巷3.090在实验过程严格按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的规定进行操作,所得数据真实有效.详见(验测试报告单)第三章  评价过程一、煤层瓦斯预抽率1801采面煤层瓦斯预抽率为45%,大于《煤矿安全规程》第190条第2项“煤层瓦斯预抽率大于30% ”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第4。

2条的规定二、残余瓦斯压力 经实测得残余瓦斯压力为0 MPa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得出残存瓦斯压力为0021MPa.均小于《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三、残余瓦斯含量根据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测得残余瓦斯含量为2.86.m3/t;采用计算方法计算得残余瓦斯含量为4.38m3/t 均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第四章  评价结论综合各评价结果.1、经计算评价范围内瓦斯预抽率为43%、残余瓦斯含量为438m3/t、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计算残余瓦斯压力为0021MPa;2、经实测残余瓦斯压力0MPa、残余瓦斯含量为2.86m3/t以上的计算及实测指标均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第41条、4.2条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五章 问题及建议1、采面在回采过程中,通防科要加强该工作面瓦斯抽放工作的管理,定时对本煤层顺层抽放钻孔进行观测及检查。

2、在回采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好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远距离放炮和回风系统停电撤人制度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8 / 9。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