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北京版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54KB
约8页
文档ID:155144614
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北京版_第1页
1/8

科 目语文主备人 复备人教学内容第11 册第7 单元第25 课第1课时第142 页题目25狼牙山五壮士设计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2.能用简要的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读写指定的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情感目标:〔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革命传统教育课前准备教师狼牙山五壮士资料学生狼牙山五壮士资料重点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难点能用简要的语句课文主要内容课型预习课授课日期教 学 过 程复 备1. 简介时代背景,引入新课1) 表达第1自然段内容,介绍时代背景,引出课题〔板书:1狼牙山五壮士〕(2) 学生读课题,理解“壮士〞的意思〔豪壮而勇敢的人〕那么五壮士呢?〔抗日战争中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豪迈壮烈、抗击日本鬼了的八路军五位战士〕(3) 请说,课文中“五壮士〞中哪五位呢?〔题文联系指出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2. 通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自学反应1) 拼读带生字的词语① 读准字音,尤其是多音字“沉着〔zhuó〕〞“磨〔mò〕盘〞② 认清字形,比拟三对形近字“晋〔普〕〞“寇〔冠〕〞“撤〔撒〕〞.(2) 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理解有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日寇〞“ 奉命〞“ 撤退〞“ 豪迈〞找出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这些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 读通课文后,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划分段落1) 课文主要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的什么英勇事迹?〔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与敌人血战到底、壮烈跳崖的英勇事迹〕(2) 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生动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事迹?① 出示后练习2段落大意〔小黑板或投影〕学生齐读② 逐句理解各段大意,找出每段大意的中心词语,重点理解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第一段:接受任务第二段:引敌入山第三段:引上绝路第四段:英勇杀敌第五段:壮烈跳崖3) 根据段落大意划分课文段落① 作者在课文中依次按排了哪些材料?② 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是重点材料〔“英勇杀敌〞和“壮烈跳崖〞是课文的重点材料,尤其是“壮烈跳崖〞,是故事的高潮,也是结束 〕③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按事情开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④指导学生用“||〞在课文上划分段落〔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6自然段/第7-10自然段〕4. 指导学生读懂学习提示1) 认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还要了解文章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2) 让学生通过回忆,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中哪几篇也是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的。

相互补充,纠正错误小结:这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感受了五壮士的英勇让我们继续认真地读课文,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段:接受任务第二段:引敌入山第三段:引上绝路第四段:英勇杀敌第五段:壮烈跳崖作业书面作业抄写词语实践作业朗读课文自评教学备注科 目语文主备人复备人教学内容第11册第7 单元第25 课第2课时第142 页题目25狼牙山五壮士设计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要求把课文的表达顺序补充完整2.了解五位战士的英雄事迹,对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产生崇敬之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了解五位战士的英雄事迹,对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产生崇敬之情课前准备教师五壮士资料学生五壮士资料重点了解五位战士的英雄事迹,对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产生崇敬之情难点了解五位战士的英雄事迹,对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产生崇敬之情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教 学 过 程复 备1.  复习导入,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2. 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1) 五壮士接受了什么任务?〔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向龙王庙一带转移。

〕〔2〕“掩护〞是什么意思?〔采取某种措施,使被保护的对象不致受到攻击;或对敌人使用某种手段,保障已方部队人员行动的平安〕(2) 读一读文中带有“掩护〞的句子,用“掩护〞口头说话3. 学习第二段〔第2自然段〕1) 轻声自由读课文后,问:我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上狼牙山〕(2) 想一想:作者安排了怎样的段式结构来介结这一点 ?〔概括——具体——总结〕说用“/〞把这一自然段分成三层3) 齐读概括局部〔本段1、2句〕和总结局部〔本段最后两句〕(4) 重点学习本段3-6句,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① 指名读3-6句② 说说每位战士杀敌的不同特点③ 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描写表达出来的?〔通过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表达出来〕④ 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仿做动作,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体会五位战士的个性特征〔班长的沉着,副 班长的勇敢,宋学义的老练,小战士的专注〕4. 学习第三段〔第3自然段〕提问:〔1〕“五位战士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这句话在第二、三段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第2-6句是怎样的顺序表达的?打乱句序,让学生整理,加标点后,连起来读一读〔2-6句是按“情况—问题—选择〞这样的线索安排的。

〕(3) 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要向三面悬崖的莲花瓣、棋盘陀顶峰走去?(4) “斩钉截铁〞一词的语气是怎样的?“热血沸腾〞刻画了五壮士怎样的感情?〔“坚决果断、毫不模糊〞的语气;“为正义事业而不怕牺牲〞的强烈感情〕用这样的语气、这样的感 情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紧跟在班长后面〞5.学习第四段〔第4-6自然段〕默读课后,指导学生1) 先概要地说说五壮士怎样把敌人引上三面悬崖的顶峰〔一面……一面……又……把敌人引上了……〕(2) 再具体地说说五壮士在顶峰怎样消灭敌人〔五位壮士居高临下……子弹打完了……猛地举起……“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3) 理解“居高临下〞,完成作业本第3题〔2〕4) 比拟课后练习题3〔2〕题的两个句子,体会第2个句子的写法在哪里?〔通过具体描写,表现出五壮士对日寇的刻骨仇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坚决决心〕(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段6.学习第五段〔第7-10自然段〕1) 指名读课文,边听边划出表现五壮士英勇不屈的词;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2) 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放大图或投影〕想想当时的背景,同桌相互说说3) 口头填空,体会所填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再有感情地读一读① 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的方向他们回头〔〕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问:五壮士的脸上为什么露出了胜利的笑容?〕②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的声音!这声音〔〕、〔〕!〔问为什么说五壮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1. 有感情地朗读四、五段,说说为什么称马宝玉等五位战士为“狼牙山五壮士〞〔把“战士〞“勇士〞“志士〞“烈士〞“壮士〞作一番比拟后,再作结论这个问题要让学生好好讨论〕2. 教师总结:马宝玉等五位战士在狼牙山区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英勇歼敌、不怕牺牲他们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的英雄气概与世长存,他们的祟高精神永垂不朽板书设计25狼牙山五壮士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自评教学备注。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